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过去我们对解决“三农”问题,更多地注重于从农村内部去考虑。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则,为我们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新的思路。概括起来四句话:全面繁荣农村经济,推进农村工业化,加快城镇化进程,壮大县域经济。当前我国“三农”所面临的问题,如果局限在农村内部作文章,是根本不可能解决的。必须把“三农”问题和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结合起来,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去解决。  相似文献   

2.
培育和挟持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需要。大力培育和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关键在于机制。就现实而言,需要政府职能“优化”而不仅仅是“转型”。政府必须以“有为”为前提,以“引导”为保证,以“服务”为归宿,才是当前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发展的最佳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3.
山西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与非农化进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山西农村经济基本上是单一的农业经济,农村二三产业极其薄弱,广大农民在土地上“搞”饭吃,生活长期温饱不足。1978年后,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标志的农村改革在全省逐渐实行,农民获得了财产权利与择业自由的双重解放,极大地焕发了农民的生产热情。随着农业生产的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农村掀起了改革的大潮。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在全国迅速普及。人民公社时期“大呼隆”、“大锅饭”的旧体制被彻底打破,实现了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突飞猛进。然而,自一九八四年后,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农业生产出现徘徊。农业生产徘徊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打破徘徊局面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推向深入,就成为理论界和农村实际工作者思考的热点。有人认为:以土地集体所有、  相似文献   

5.
《中华魂》2005,(8)
2005年是布吉“撤镇设街”后农村向城市化转变三年过渡期中的第一年,是布吉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农村城市化改造的完成,对人们的发展生存理念、生活方式、工作环境和各项管理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这一年,布吉街道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工作中心,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发展经济为主线,以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以建设“经济布吉、文化布吉、法治布吉、和谐布吉”为目标,  相似文献   

6.
《今日南国》2008,(12):F0002-F0002,1
靖西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扶持。地方政府负责”的总体要求,加快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把信用合作联社逐步办成由农民、农村工商户和各类经济组织入股。为农民、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服务的社区性地方金融机构。  相似文献   

7.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个跨世纪的大课题,它关系到我国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明确指出:“要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地区间的有序流动”。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照党中央的指示,根据社会需求开辟新的工作领域,近几年来以服务经济大局、服务青年的根本利益为目标,开展了“东西互助——青年劳务协作”,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有序流动。为青年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议中成长成才,建功立业提供了积极有效的服务,本文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共青团组织在改革逐渐深入、经济不断发展的当今社会,如何适应时代的要求,为促进城乡经济发展缩小东西差距,以及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以序流动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扶助农村弱势群体需要方法创新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提出:“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扶助农村弱势群体,尽快使他们摆脱贫困,逐步达到小康生活水平,是今后农村经济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从产业形式、空间结构和社会主体三个视角,明确指出了乡村社会在中国当代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深化农村改革,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在乡村社会的生产力水平还未发生根本性突破的条件下,长期稳定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是我们的现实选择。在这样的生产经营体制下,如何寻求乡村社会新的发展方式,以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和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要求,这是我们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十五大”报告指出的几个方向性原则,颇为引人注目: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搞好小城  相似文献   

10.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政策,对农业生产采取了一系列正确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当前,改善农村流通体制,以适应农村实行联产计酬责任制后的新形势,是农村经济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目前流通领域的问题,仍然是在促进生产、满足需要的前提下如何做到“活而不乱”和解决“大通小塞”的问题。这是两个老问题。从历史经验看,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单纯依靠  相似文献   

11.
2005年山东省农业农村经济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十一五”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①农业和农村经济总量稳定增长;②结构调整取得新的成效;③产业化、标准化、外向化“三化联动”取得了明显成效;④科技对农业发展的支撑力进一步增强;⑤农业综合开发和扶贫开发成效显著;⑥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得到了较好的落实。这标志着山东省农业已进入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发展环境十分有利。为确保山东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协调发展,必须确立正确的发展策略,开创农业和农村经济新局面。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在农村工作中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使我国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农村经济、政治、文化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这些带有突破性变化的原因,集中到一点就是在经济基础方面,冲破了原有的以平均主义为特征的“大锅饭”模式,代之以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对经济基础的变革,势必相应地要求改革上层建筑.前几年对“政社合一”体制进行调整,实行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三农”问题倍受关注,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有利因素增多,农村各项改革和战略性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一季度农业与农村经济保持了平稳发展的态势。但经济运行中也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农民增收压力依然较大。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先导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并已成为启动整个农村经济活力的加速器。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为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对于如何发展集体经济、合作经济、区域经济等问题,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相继提到了研究的议事日程。遵循“既要革除或矫正生产关系中各种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东西,又要培育和建立发展生产力必须的新组织、新机制和新规范”的精神,本文试图对村级合作经济的建设问题作点粗略探讨。  相似文献   

15.
论乡村旅游与西部城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却在农村,尤其是西部农村。因此,十六大将“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作为新时期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型旅游项目,有助于功能型城镇的构建并能够实现农村富裕劳动力的转移。  相似文献   

16.
2002年农业与农村经济保持平稳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面对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新形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全年农业和农村经济总体保持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17.
十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从思想准备到实际操作,从农村起步到城市展开,从浅层次实践到深层次突破,从局部探索到全面推进,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3年。这一时期,改革的重心主要在农村。城市只进行了一些单项改革的试验,第二阶段,是从1984年初到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发表以后,它标志着改革进入了以城市为轴心,以企业改革为突破口的全面展开时期,第三阶段,是从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到现在。中央制定了“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方针。围绕这一方针,各地都进行了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方面的工作。这表明改革已步入了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党的十六大把解决“三农”问题摆在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而加快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又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作者在对目前中国农村城市化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后,大胆提出一些解决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具体方略。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农村经济发展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经济学说的丰富和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长期以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就如何加快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问题,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和探索。早在五六十年代,我党以邓子恢等同志为代表就提出了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思想。邓小平主持起草并经党的十一届六中会全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充分肯定了这种思想,认为“在当时和以后都具有重大意义”。随着农业合作化运动的蓬勃发…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佛山市经济保持以较高速度持续发展。正在逐步形成的“佛山经济模式”,引起了广东省内外经济界、理论界的浓厚兴趣。“佛山经济模式” 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本文进行初步的探讨。作者把“佛山经济模式”的雏型概括为:“以外向型经济为导向,以贸工农型生产结构为基础,以全民所有制经济为主导,以乡镇集体企业为主体的外向型商品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