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刘鹏 《陕西煤炭》2011,30(6):24-25
矿井自然火灾危险性是衡量煤矿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之一。针对矿井自然火灾危险性与煤矿安全管理的工作模式,结合模糊数学综合评价的方法提出了矿井自然危险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应用于实例。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分析矿井内因火灾危险性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矿井内因火灾危险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将模糊数学相关理论和灰色关联理论相结合,建立了基于灰色关联度的矿井内因火灾危险性模糊评价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枣庄矿业集团新安煤矿新源井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3.
矿井内因火灾危险性的模糊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依据矿井火灾的危险性的影响因素,应用模糊识别理论及系统安全方法,建立了矿井火灾危险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集值统计方法对各项指标权重进行了处理。将该理论应用到湖南省谭家山煤矿矿井火灾危险性评价中,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4.
翟小伟  张伟霞  王凯  王博 《煤炭工程》2020,52(2):101-105
为确定多因素耦合对煤自燃危险性的影响程度,结合系统工程原理构建煤自燃危险性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对煤自燃危险性进行综合评价。通过文献研究,综合煤自燃事故的特点,基于系统工程理论,确定影响煤自燃的危险性因素,建立评价煤自燃危险性的指标体系,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并根据指标体系对宁夏某矿井煤自燃危险性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和煤矿实际煤自燃危险性程度相一致,说明该模型可以用于矿井煤自燃危险性的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5.
煤炭自然发火是煤矿发生火灾危害的主要诱因。矿井一旦发生火灾,会给企业和矿工带来无法预计的后果,因此,预防煤炭自燃是矿井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影响煤层自燃危险性的因素共有5个一级因素、22个二级因素,根据实例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使用模糊聚类评价方法对煤层自燃危险性进行聚类,得出不同工作面煤层自燃的相似关系,便于矿井进行分类管理。  相似文献   

6.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采空区自然发火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空区是否会自然发火不仅与煤的自身性质有关,而且受通风状况、开采推进度、采煤方法等因素影响.本文从采空区发火的特点出发,构建了煤矿发生内因火灾的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现有主要评价方法的优缺点,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方法建立了相应的数学评价模型,对矿井采空区自然发火进行动态风险评价,确定了矿井发生事故的危险等级,提出了合理的预警预控措施.最后,针对几个矿采空区发火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矿井火灾危险源风险预警评价,验证了风险评价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从煤层自燃火灾的特点出发,结合现有主要评价方法的优缺点,以及矿井的具体情况,选取了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着眼于因素集合进行专家备择评价,构造一个总的评价矩阵,确定各评价因素对评价对象的权重,按照最大隶属度原则,判定煤层自燃火灾危险性。以东荣三矿东九采区综采工作面为例,对煤层自然发火危险性进行了模糊综合评判,得出该工作面的安全等级为“安全”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夏春艳 《煤矿机械》2007,28(11):58-60
基于以人为中心的人机交互设计和评估的思想,确定了一些重要的矿井提升机人机界面评估因素,建立了客观的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的建立为矿井提升机人机界面综合评价奠定了基础。同时运用模糊数学方法,构造了客观的隶属度函数,进而利用定量评价模型对矿井提升机人机界面进行了多级模糊综合评价,从而为矿井提升机人机界面评价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采煤工作面顺槽煤炭自燃危险性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采煤工作面顺槽煤炭自燃的特点 ,结合矿井火灾评价指标 ,建立了工作面顺槽煤炭自燃危险性的多级多层次评估因素集。运用模糊数学的理论和方法 ,建立了煤炭自燃评估指标特征值、隶属函数及权重的确定方法。根据模糊综合评价原理提出了煤炭自燃危险性的模糊评估模型 ,并应用此模型对某矿采煤工作面顺槽煤炭自燃危险性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10.
为了更合理评价矿井煤层冲击危险性,减少不同指标之间的相互影响,避免造成评价结果的不准确,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矿井煤层进行冲击危险性综合评价,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矿井煤层冲击危险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得到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矿井煤层冲击危险性影响因素,即:开采深度、冲击倾向性、煤层顶底板性质、地质构造、开采技术;确定了评价因素集,建立了模糊综合评价关系矩阵,进行了模糊综合评价,创建了矿井煤层冲击危险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最后对矿井煤层冲击危险性做出无冲击危险性、弱冲击危险性、中等冲击危险性和强冲击危险性的定量评价,提高了评价结果的精确度。以内蒙古某矿评价应用为例,选取2-1煤层进行模糊综合评价,通过应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矿井煤层冲击危险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得出2-1煤层最大隶属度指数x=0.43,评价结果为中等冲击危险性,与采用综合指数法评价得到的结果一致,表明了该模型可以用于评价矿井煤层冲击危险性。应用该模型在对矿井煤层进行模糊综合评价时,更注重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对结果的影响,因而得到的评价结果更合理。研究为矿井煤层冲击危险性模糊综合评价研究提出一种新的评价角度。  相似文献   

11.
针对煤田火区对煤矿安全生产造成的严重威胁,建立了煤田火区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从覆岩裂隙发育程度、煤田火区管理、煤层自燃危险性、防灭火技术措施、预测预报措施和安全管理6个方面进行煤田火区危险性评价;采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公乌素矿进行煤田火区危险性评价,评价结果为一般。该评价体系的建立,有助于促进煤矿安全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化煤矿企业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2.
巷道布置对易燃厚煤层自然发火危险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有效地对煤矿自然发火危险性进行评估,控制煤矿自然发火源和降低火灾危险性.结合模糊数学和多目标决策理论,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工作面自然发火危险度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采用现场专家打分法确定一次采全高不同巷道布置形式开采易燃厚煤层单因素依附目标层的隶属度,并对镇城底矿22204工作面煤炭自然发火危险程度进行定量评估.对比得出,在易燃厚煤层中改革巷道布置,可以降低煤层自然发火概率.  相似文献   

13.
煤的化学成分决定了煤矿煤层在开采过程中具有自然发火倾向,需要采取必要的、正确的治理瓦斯、煤自燃的防治等技术措施,从而降低隐患发生的概率。为探究综放工作面的着火原因,基于层次分析法,联系特定矿井或煤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煤自开采之后发生自燃现象的时间长短、燃烧剧烈程度等只占矿井发生着火事故时对安全的危险程度的一部分;煤自身性质、煤层开掘方式、采煤方法和矿井通风防范等外部条件也都是矿井火灾危害评定所需要考虑的因素与标准。综合分析与评判得到的矿井、煤层或工作面的火灾危险程度,在及时判断与预测火灾的发生、矿井安全管理和火灾防治等方面的操作实施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煤矿火灾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义勇  刘琦 《煤》2010,19(12)
以煤矿火灾为评价目标,通过对煤矿火灾影响因素的详细分析,建立了一个拥有10个一级指标、36个二级指标的火灾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级指标体系的相关权重,并确定了相关的打分准则。该指标体系在实践应用中使评价结果得到量化,取得了科学、准确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陈军  尚涛  周伟  威华 《煤炭工程》2012,(3):102-104
 建设世界一流露天煤矿是我国在新时期对大型露天煤矿企业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世界一流露天煤矿的特征,给出了一流露天煤矿的评价指标,并建立了一流露天煤矿的综合评价体系。最后以黑代沟露天煤矿为实例,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煤矿矿井火灾应急救援能力评估指标模糊性的问题,首先从矿井通风系统情况、矿井防灭火能力、应急救援信息保障、应急救援组织保障、应急救援人员和物质保障5个方面构建了矿井火灾应急救援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其次,提出基于模糊优先规划(FPP)和区间可拓理论的矿井火灾应急救援能力评估模型,该模型借助三角模糊数构造模糊判断矩阵,采...  相似文献   

17.
综合运用加权平均法、方根法、集值统计法及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方法,进一步完善了煤矿火灾危险的定量评价体系.并通过对某煤矿的现场进行定量评价,对其矿井提供合理的对策和意见,确定其综合方法的实用性.探讨了煤矿火灾危险的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18.
姚桥煤矿煤炭自燃预测预报指标气体的探索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玉沛  李波 《煤炭技术》2006,25(8):62-64
通过对预测预报气体指标的探索与研究,确定了判断煤炭自燃的指标气体,形成了姚桥煤矿一套综合的煤炭自燃预测预报气体指标判断体系,有力地促进了矿井的防灭火工作,减少了矿井煤炭自燃发火事故,减少了矿井因煤炭自燃造成的经济损失、人员伤亡和负面影响,为矿井的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