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普通非线性编辑系统的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 ,电视节目的后期制作进入了数字化时代。电视节目后期制作设备数字化 ,使庞大的模拟编辑、特技、字幕等系统简化为非线性编辑系统 ,家庭和一般的影视作品制作者都能用不同档次的非线性编辑系统 ,自己动手编辑制作电视节目。对普通非线性编辑系统的配置作系统介绍  相似文献   

2.
电视技术在不断发展,出现了很多数字化设备,被广泛应用于电视行业.尤其是在当下电视节目的后期制作中,非线性编辑方式已经代替原有的线性编辑方式,应用非常广泛.本文主要对非线性编辑在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与编辑中的相关应用,并提出了一些技巧以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3.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电视节目的后期制作进入了数字化时代.电视节目后期制作设备数字化,使庞大的模拟编辑、特技、字幕等系统简化为非线性编辑系统,家庭和一般的影视作品制作者都能用不同档次的非线性编辑系统,自己动手编辑制作电视节目.对普通非线性编辑系统的配置作系统介绍.  相似文献   

4.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电视节目的后期制作进入了数字化时代.电视节目后期制作设备数字化,使庞大的模拟编辑、特技、字幕等系统简化为非线性编辑系统,家庭和一般的影视作品制作者都能用不同档次的非线性编辑系统,自己动手编辑制作电视节目.对普通非线性编辑系统的配置作系统介绍.  相似文献   

5.
时代在不断发展 ,电视观众的欣赏品味和欣赏层次也不断提高。由此 ,现代电视台对新闻节目及各种专题栏目节目的制作质量和时效性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对后期制作节目的质量也要求精益求精。在大工业生产过程中成熟的专业分工与多工种协同的流水线工作模式 ,业已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 ;我们认为 ,它同时也是提高新闻和后期制作水平的必然途径 ,适应这一发展趋势的最佳解决方案即是非线性多媒体数字新闻 /后期制作网络系统。随着视音频压缩 /解压缩、磁盘存储介质和高速网络等技术的迅速发展 ,非线性编辑从单机设备向多个编辑工作站…  相似文献   

6.
当今,非线性编辑已经深入的运用到了影视节目的后期制作当中。其优势是非常明显的,不仅使编辑变得更加的专业化和简便化,而且由于高度集成的非线性编辑系统,使得设备的成本得到了极大的降低。因而,研究非线性编辑在后期制作中的应用,就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7.
浅谈非线性编辑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永红  刘群 《电视技术》2001,(6):76-76,81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非线性编辑系统在广播电视后期制作中,已经被大量采用。系统功能也逐步走向成熟和多样化。从具有单一节目编辑功能,到有字幕机的功能,到具有强大的节目包装能力,非线性设备走上了不断完善的历程。网络技术的发展更给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非线性编辑系统必将逐步成为高度集成、多功能、具有多种强大处理能力的全能型的网络制作系统。  相似文献   

8.
随着电视技术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摄像机已从模拟到数字,从普通到高清晰,从磁带摄像机到磁盘摄像机进展。同样,后期编辑设备也从线性编辑到非线性编辑发展。并且,非线性编辑在众多电视台的后期制作中已经广泛地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非线性编辑技术已在电视节目制作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用非线性编辑设备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操作,有丰富的特技变换、字幕叠加、慢动作处理等功能,操作简便、快捷,具有很强的优越性。现时,非线性编辑技术主要用于电视节目的后期制作。今年初,我台电视播控中心配置了一台小型的非线性编辑设备,用作电视播出在线节目预告。在电视节目播出中,经常由于节目的临时变动,往往来不及制作节目预告,或只用走字幕的方式作预告,使电视观众有时不能较好地收看到节目。而我们利用这台非线性编辑设备就…  相似文献   

10.
随着影视工业的发展,从影视行业刚刚兴起时,门十斤重的磁带摄像机.发展到现在轻便的高清存储卡式便携摄像机:后期制作设备更是从哪时的线性编辑,发展到现在的非线性编辑系统,而且现在有很多可以安装在家用电脑或笔记本电脑的非编软件。可见,不管是前期拍摄的影视设备,还是后期制作的影视设备,都在逐渐朝着便携式、轻量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着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非线性编辑系统在广播电视后期制作中已经被大量采用,系统的功能也逐步走向成熟和多样化。从具有单一节目编辑功能,到有字幕机的功能,到具有强大的节目渲染包装能力,非线性设备走上了不断完善的历程,越来越多的影视制作也逐步摆脱了传统设备对想象力的束缚,走上了数字化处理的道路。高科技的发  相似文献   

12.
浅谈非线性编辑系统的构成与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前 言 非线性编辑系统是以计算机为平台的电视节目后期制作设备。该系统将传统电视节目后期制作系统中的切换台、数字特技、录像机、录音机、编辑机、调音台、字幕机及图形制作系统等设备的功能,用一台计算机来进行操作;具有信号处理数字化、素材存取随机化、编辑方式非线性等特点;提供了比较理想的电视节目后期制作环境。本文简述非线性编辑系统的构成;比较系统地对DY3000非线性编辑系统的使用作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3.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非线性编辑网络系统已经成为众多电视台后期制作选择的主要设备。石家庄电视台2004年引进了大洋公司的非编网络,使用的非线性编辑软件是大洋X-EDIT。在实际的工作应用中,大洋软件充分体现出它便捷、高效等特点,字幕软件与非线性编辑软件完美的结合,是大洋软件非常令人满意的一个优点,大洋的字幕软件(X-CG)是内嵌在非线性编辑软件(X-EDIT)里的,能够在X-EDIT中非常便捷地打开X-CG进行制作或修改。下面我们主要讨论一下字幕软件(X-CG)中字幕模板的制作及其在非线性编辑网络中的应用。X-CG中预制了三大类共上百种…  相似文献   

14.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在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中 ,非线性编辑系统将逐步替代线性编辑系统。实践证明 ,这种以计算机为操作平台的新型节目制作设备与传统的线性编辑设备相比 ,有着显著的优势 ,同时也有着某些不足。现就有关问题谈几点意见。1 非线性编辑与线性编辑的概念非线性编辑与线性编辑的概念是伴随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产生的。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 :电视镜头的组接程序不同 ,使用的设备不同。传统的线性编辑 ,是指使用编辑放像机、编辑录像机、编辑控制器、特技机、字幕机、动画机、调音台等设备组成的线性编辑系统 ,对录像资料进行…  相似文献   

15.
陆峰  李峰  罗涛 《现代电视技术》2002,(10):114-117
作为县级市,张家港的经济发展处于国内同等规模城市的前列,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也非常迅速.伴随着广电行业的数字化进程,张家港电视台的制播设备数字化改造也在去年底提上了议事日程.两年来我们一直密切地关注广电行业数字化技术的发展,经过张家港电视台技术和节目制作部门的反复考察和论证,并结合张家港电视台的实际情况,我们一致决定在后期制作和播出设备方面不再大量地购买数字录放像机;转而以非线性编辑网络和视频服务器作为张家港电视台数字化改造的主流设备,只配以少量的数字录放像机.促使张家港电视台做出这个决定主要是基于张家港电视台各部门积累的经验,以及对线性编辑设备和非线性编辑设备进行了各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6.
随着微电子技术和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也同时推动了基于计算机基础上的多媒体技术的不断推陈出新,一些非线性编辑系统,以其全新的概念和制作方式在广播电视领域得到了更多的认同,已成为后期制作中不可缺少的设备。近年来,乌兰察布电视台引进了多台非线性编辑设备,从引进到现在,我一直主要从事非线性编辑,通过实际操作和运用,谈谈非编辑的优点及其制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1引言随着视频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非线性编辑系统应运而生,其发展势头十分迅猛,已成为视音频编辑设备发展的方向。当今,非线性编辑设备的技术日趋成熟,价格日趋合理,已全面进入卫视台的后期制作和播出系统,并逐步进入地、市、县级中小型电视台。下面笔者...  相似文献   

18.
今天,电视非线性工作站已被广泛地使用于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中,它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非线性编辑设备,成为电视节目后期制作设备的主体,非线性工作站网络方案也在逐步成熟起来。由于非线工作站的高指标及多功能,许多节目的制作开始依赖于非线性编辑站,沉重的工作量与单机工作的矛盾日益明显,作者认为可以利用NT的网络功能来建构一个简易的非线性编辑站网络,以缓和矛盾。 该文作者认为构建好一个非线性编辑站网络选择好非线性编辑站非常重要,所以该文首先介绍了4个档次(低档机、中低档机、中高档机和高档机)机器的性能价格比。根据设备及工作情况,就选择好网络的结构形式提出两种形式供选择,它们是对等式局域网形式和主从式网络形式。  相似文献   

19.
赵濛 《电子科技》2005,(5):62-64
主要阐述了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中线性编辑和非线性编辑的各自特点及优势,以及它们在电视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中的联系和区别,并探讨了非线性编辑数字化节目后期制作与电视艺术的关系以及它对管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非线性编辑技术在21世纪以来迅速发展,它将传统的工作方式与计算机技术结合起来,使节目的编辑十分快捷便利.目前,这种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在电视台的后期制作方面.除了电视的后期制作,在节目的收录编辑方面也发挥着作用,提高了制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