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率在290%-45%[1].患者可因吞咽障碍而严重影响生命质量,并可引起吸人性肺炎、严重营养不良等并发症,甚至窒息危及生命,因而必须重视.早期针对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2].为此,本文采用西药治疗、针灸、综合中药治疗、康复训练、健康教育五位一体治疗吞咽障碍患者,疗效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症状之一,50%的脑卒中患者发病后伴有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若不及时进行正确的处理,将严重的影响患者的功能恢复,甚至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存,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评估和康复护理已成为当前脑卒中治疗与护理研究的重点.2005~2008年,本科对6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治疗与康复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脑卒中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现状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常见症状之一,急性期发生率为51%[1].吞咽障碍不仅影响患者水及营养摄取,还会因此影响患者的早期康复;由此引起的误咽如果处理不当,还会出现生命危险,所以对吞咽障碍的研究也是脑卒中康复治疗的重要课题之一.近20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吞咽障碍的神经机制和评价有了更多的了解,治疗和护理方法也有了许多进步.现将其康复护理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电针刺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的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电针刺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 76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及康复训练.观察组同时加用电针刺治疗,治疗前后以洼田试验评分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30 d后洼田试验评分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且观察组疗效更明显.结论 电针刺可以明显提高脑卒中吞咽障碍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近10年来,人们对运动训练治疗各类吞咽障碍患者的兴趣不断增加.与吞咽障碍的其它治疗方法一样,运动训练也是针对患者的功能异常而制定的,其中最突出的方法是由Reza Shaker设计的Shaker训练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护理治疗的疗效.方法 31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分为康复护理治疗组(17例)和对照组(14例).治疗组进行早期吞咽康复护理治疗,疗程3周.采用吞咽X线透视检查法(VFSS)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吞咽障碍进行评分.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VFSS评分(7.2±2.1)比治疗前(4.0±1.9)及对照组(4.7±2.1)明显提高(P<0.01).结论 早期积极地吞咽康复护理训练对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7.
针刺疗法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针刺疗法对脑卒中后重度吞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脑卒中后重度吞咽障碍患者50例,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在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吞咽能力进行评定,观察针刺疗法对患者吞咽障碍的治疗作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在性别、年龄、脑卒中的性质、病程和吞咽障碍的程度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组患者在给予针刺治疗后吞咽能力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针刺疗法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后重度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能力.  相似文献   

8.
马倩  李敏  濮红萍 《护理与康复》2012,11(11):1045-1046
目的 观察应用脑电仿生电刺激仪治疗联合吞咽功能及进食训练对脑卒中后重度吞咽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 120例脑卒中后重度吞咽障碍患者经常规治疗病情平稳后,给予吞咽功能训练及进食训练,同时应用脑电仿生电刺激仪治疗,用饮水试验评价吞咽障碍恢复程度.结果 治疗后患者饮水试验评分降低,吞咽功能有改善.结论脑电仿生电刺激仪治疗联合吞咽功能及进食训练能促进脑卒中后重度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急性期发病率约为41%,可导致患者脱水、饥饿、吸入性肺炎、气道梗阻性窒息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还会影响患者康复进程.因此如何提高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1].我科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低频电及冰刺激联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3种吞咽障碍评定量表在老年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反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验在老年人群中常用的3种吞咽障碍评定量表的反应性.方法 对40例伴有吞咽障碍老年人分别进行饮水试验、吞咽障碍程度分级和吞咽能力评价3种评定,在治疗前和治疗后3周各评定1次.结果各评定量表效应值为:饮水试验1.04、吞咽障碍程度分级1.74、吞咽能力评价2.06;标准化的反应平均值为:饮水试验2.49、吞咽障碍程度分级2.35、吞咽能力评价2.78;秩和检验显示,治疗前后各量表评分均有非常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3种评定量表用于老年人的吞咽障碍康复评定均具有较高的反应性.  相似文献   

11.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方法 急性脑卒中患者72例,随机分为康复护理治疗组(康复组)和神经科常规治疗组(对照组),采用才藤氏吞咽障碍7级评价法为观察评价标准,康复组进行系统吞咽康复护理训练治疗.结果 康复护理治疗组疗效评价分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进行吞咽功能康复训练越早越好,全面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分析吞咽障碍的原因,确定吞咽障碍的发生环节,制定针对性的康复护理计划能有效促进患者吞咽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方法 急性脑卒中患者72例,随机分为康复护理治疗组(康复组)和神经科常规治疗组(对照组),采用才藤氏吞咽障碍7级评价法为观察评价标准,康复组进行系统吞咽康复护理训练治疗.结果 康复护理治疗组疗效评价分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进行吞咽功能康复训练越早越好,全面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分析吞咽障碍的原因,确定吞咽障碍的发生环节,制定针对性的康复护理计划能有效促进患者吞咽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王静 《国际护理学杂志》2008,27(11):1173-1175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后摄食-吞咽障碍的康复效果.方法 对58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分为康复护理干预组和神经科常规护理治疗组各29例,用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价标准和才藤氏吞咽障碍7级评价法为观察标准,康复干预组进行系统康复护理训练.结果干预组吞咽疗效评价平均得分和吞咽障碍分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早期吞咽功能训练,是功能恢复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国内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研究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在临床较为常见,电刺激是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新方法.目的:通过与国外研究相比较,了解国内关于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的研究状况.方法:运用计算机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库和维普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采用检索,检索词为"脑卒中/脑血管意外、吞咽障碍、电刺激",以AND连接.检索时间段1989-01/2010-04.结果与结论:通过对上述3个数据库的文献检索,共搜索到符合标准的文献47篇,最早的文献发表于2003-03.通过对文献的分析,发现国内在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文献比重少,研究的质量不高,涉及面也很小,主要围绕临床运用疗效进行,与国际上的研究差距较大.因此在未来需要更多具有高质量、多角度的研究来探讨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电针加经皮神经电刺激结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 将169例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5例和对照组84例,2组在各方面均具有齐同可比性.对照组给予内科常规治疗和吞咽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电针治疗和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15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统计疗效.结果 治疗组在改善吞咽功能、减轻吞咽障碍、提高治疗效果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并且其作用具有累积性和稳定性.结论 电针结合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能显著、持续改善假性延髓麻痹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神经源性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神经源性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河北省人民医院汪洁汪立审校吞咽障碍是临床时常遇到的问题。在制定治疗计划前,要对患者的吞咽功能进行详细的检查,分析造成吞咽障碍的原因,确定吞咽障碍发生的环节,才能使治疗有的放矢。1口腔时相吞咽障碍的治疗口腔时相吞咽困难、咽时相...  相似文献   

17.
有研究表明,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发病率国外为37%-78%[1],国内高达62.5%[2],慢性吞咽障碍者约占16%.吞咽障碍轻者可引起患者脱水、营养不良、吸人性肺炎等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可导致死亡[3-4].早期积极的康复治疗不仅可以降低吞咽障碍引起的高死亡率,而且可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因此,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评估已引起大家的广泛重视. 本文通过对正常对照组(健康者)和实验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人体头颈部体表咬肌、口轮匝肌、颏下肌群、舌骨下肌群4组吞咽相关肌肉的表面肌电分析[5],探讨sEMG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治疗疗效评估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作用于健侧半球吞咽皮质代表区联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82例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1例)采用吞咽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41例)采用高频rTMS作用于健侧半球吞咽皮质代表区联合吞咽康复训练治疗,均治疗4周.观察2组疗效,吞咽障碍...  相似文献   

19.
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吞咽障碍并发抑郁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心理干预对脑卒中吞咽障碍功能及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并发抑郁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在接受常规吞咽康复训练和康复护理的同时,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重点介入心理干预.治疗前后采用脑卒中后抑郁多模式诊断(MMADD)及洼田饮水试验进行测评.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吞咽功能评分和抑郁的内心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脑卒中吞咽障碍并发抑郁患者,在进行吞咽障碍功能训练的同时早期介入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抑郁状态,提高吞咽功能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吞咽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评价.方法 将4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应用吞咽治疗仪加常规康复护理,对照组仅用常规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经过15 d的治疗及护理,两组患者吞咽障碍症状均有一定程度的缓解,且治疗组治愈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吞咽障碍治疗仪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