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众所周知.卫星通信正由“模拟”向“数字”过渡,随之而来的“模拟”卫星上行和下行配套系统也趋于淘汰。这样就给我们提出一个问题.即卫星地球站现有模拟天线跟踪系统取样信号来自哪里?现以吉林省卫星地球站为例.介绍其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
根据与固定卫星地球站相比,车载卫星地球站自身结构以及每次所执行任务的不同特点,绫作者十几次执行应急通信任务的经历,来说明车载卫星地球站从选址,建站和开通业务的程序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苏干  喻波 《卫星与网络》2010,(10):36-39
1 项目背景 江西卫星地球站配电系统是1994年建站时购置的设备,运行多年,可靠性、稳定性都比较差。鉴于卫星地球站所处的地位及安全播出的重要性,经省局批准.年初将江西卫星地球站配电系统改造工程列入预算项目,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4.
浅析卫星地球站上行信号对微波站干扰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卫星通信系统与微波接力系统共用频段,会产生同频干扰。为了避免新建卫星地球站建成后的上行频率对地球站周围微波接力系统造成有害干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第21号令《建立卫星通信网和设置使用地球站管理规定》[2002.6.211和《建设卫星通信网和设置使用地球站的暂行规定》[国无管(1995.1)4号],要求建站单位在卫星地球站确定站址之前,在申报有关技术资料的同时,提供数据要准确、论证要充分、分析要科学、结论要明确的卫星地球站对微波接力站的干扰分析报告。无线电管理部门根据建站单位提供的拟建站址电磁环境测试报告和干扰分析报告,  相似文献   

5.
卫星通信的应用在我国时间不算太长.是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的。1973年,经国家批准,邮电部从国外购置了卫星地球站系统设备.先后在上海和北京组建了三个卫星地球站,由上海和北京卫星地球站承担着当时繁重的国际通信任务。以后又陆续从国外引进了一些卫星通信系统设备,在一些重要部门.如石油等部门也先后组建了专用卫星通信网。  相似文献   

6.
电信动态     
电信动态我国首座国内卫星地球站在沪建成开通我国第一座国内卫星地球站在沪通过邮电部验收。在邮电部同批安装的沈阳、广州、汉口和上海四座的内卫星地球站中,该站首先通过入网测试。上海国内卫星地球站设有两副卡塞格仑天线.直径分别为16米和13米,于今年1月20...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智能化监控软件的出现,越来越多的卫星地球站安装了监控网管系统软件.对站内设备实施全面有效地监控。同时.由于人们对于通信需求的不断增多和对于通信依赖性的不断增强,卫星地球站近些年来扩容不断,很多地球站常常根据传输需求的增加或者播出安全的考虑.增加一台或多台设备,对传输系统的配置进行调整.由此,系统监控网管软件也需要进行相应调整。有时,卫星地球站不得不为一台设备或很小的系统配置变动而全面调整系统监控网管软件.这不但增加了经费支出.而且给维护工作带来额外负担。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陕西电视台卫星地球站备份天馈系统的设计方案,具体描述了备份天馈系统的选型。调测和使用与维护。备份天馈系统的安装提高了我省卫星节目的播出安全系数,解决了陕西电视台卫星地球站冬季因天线积雪结冰而造成的卫星节目停播,也为天馈系统的维护提供了保障时间。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海峡之声广播电台广播卫星地球站微波干扰环境电测的理论根据,测试方法,以及在大功率中短波发射台建广播卫星地球站采取的抗干扰措施。  相似文献   

10.
协调卫星地球站站址一例井明坤,董天来随着我国卫星通信事业的发展,卫星地球站选址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无线电管理部门的协调任务也越来越繁重,一个卫星地球站站址的选择要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一是要遵守统一的城市规划和无线电台站布局,考虑地形地物的影响;二是受...  相似文献   

11.
卫星地球站发射接收天线系统包括天馈系统及自动跟踪系统。天馈系统是卫星地球站发射上行信号的必经通道,也是卫星地球站接收下行信号的关键设备。而自动跟踪系统是使地球站的发射接收天线(大型天线波束宽度较窄)在卫星存在摄动的情况下实时、准确地指向卫星的一套自动跟踪装置。  相似文献   

12.
黄立红 《电信科学》1995,11(6):58-60
本文概要分析了电话地球站系统及个人地球站系统的特点,概述混合卫星地球站系统先进的多址体制及主要设备参数。详细地分析了混合卫星地球站系统的具体应用并指出其应用局限。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四川省卫星地球站数字化改造的完成,目前,除贵州省(正在进行卫星地球站数字化改造),我国已实现卫星广播影视节目传输数字化。四川省卫星广播电视节目数字化传输具体技术参数如下:  相似文献   

14.
我国卫星数字电视已有十多年的历程.数字化传送不仅节省大量卫星转发器带宽资源,传送节目质量也有飞跃性的提高,应用领域不断扩展。 数字化技术促进卫星电视大发展,同时,也为卫星地球站节目传送工作提出新的挑战。如何监控节目的有效传送、保障节目传送安全?是从业人员一直在摸索与实践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介绍了数字压缩技术在内蒙古卫星地球站中的实际应用以及建站,设备选型的一些经验,分析了卫星地球站采用数字压缩技术后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一、协悯区种国际。协调的概念卫星地球站协调区概念的引入最先是用来评估新设地球站可能引起或受到其他已设同频地面业务电台干扰的最大范围。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各国设置使用卫星地球站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  相似文献   

17.
一、简要回顾 卫星通信在我国的应用时间不是太长。是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只有30年的历史。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卫星地球站设备逐渐趋向小型化.卫星地球站的天线口径由几十米缩小到十几米或几米。由此VSAT卫星通信系统在我国各行各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18.
管理动态     
《中国无线电》2023,(3):71-80
<正>河北省工信厅一行赴怀来卫星地球站调研勘察为全力支持怀来卫星地球站国家级通信枢纽项目落地,加快推动怀来卫星地球站新建地球站行政许可工作,近日,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无线电管理处二级调研员赵晓峰、张家口无线电监督执法局局长刘华涛等一行赴怀来卫星地球站开展了现场调研勘察。赵晓峰等实地考察了怀来卫星地球站有关设施建设情况,了解了拟建台站站址、经纬度等相关信息,对周边电磁环境进行了现场测试。座谈会上,怀来卫星地球站项目负责人介绍了中国卫通地球站后续建设的计划、用频需求和需要协调支持的事项,双方围绕加快怀来卫星地球站建设、运营及干扰协调、频率保护等工作进行了交流讨论,  相似文献   

19.
卫星地球站上行系统射频设备工作点的正确选择以及链路电平优化配置对系统安全稳定可靠工作和提高信号传输质量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就针对这几年来卫星地球站上行射频系统出现过的一些故障,结合本人在射频系统调试的体会,提出对卫星地球站上行系统链路电平的进一步细化配置的措施,目的是防止系统内部产生干扰,提高系统设备运行稳定可靠性和信号传输质量。  相似文献   

20.
主要概述了卫星通信地球站天线进入国际卫星网的一般程序,以及进入国际卫星网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着重阐述了卫星通信地球站天线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