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肥达氏试验是诊断伤寒的经典实验。至今仍在临床诊断中广泛采用。但关于肥达氏试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报道尚无明确的论述。本文对临床诊断为伤寒且血培养阳性的58例患者血清标本进行肥达氏试验的检测,并观察了102例慢性肝炎患者标本的肥达氏试验,以讨论其诊断价值的特异性与敏感性。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 伤寒组:58份临床诊断伤寒血培养阳性患者的血清。肝炎组:102份慢性肝炎患者血清。1.2 方法 参考《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肥达氏试验操作方法。肥达氏反应菌液由卫生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提供。伤寒组测二次,第一次在发病1周末,…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从敏感性、特异性、早期和快速检测的角度探讨新的伤寒和副伤寒的实验诊断方法,以提高伤寒及副伤寒的实验室诊断水平。方法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肥达试验检测85例经血培养确诊的伤寒或副伤寒患者、20例献血员及65例非伤寒副伤寒发热病人血清伤寒及副伤寒IgM抗体,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处理。结果 IFL检测85例伤寒或副伤寒患者血清IgM抗体,79例阳性,阳性率92.9%,病程6d以内,阳性率为90%;肥达试验检测同样病例,47例阳性,阳性率55.3%,病程6d以内阳性率46.7%,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献血员和其他发热病人检测,两种方法的阳性率均在2%以下,二者没有差异。结论 检测抗伤寒和副伤寒沙门菌IgM抗体,免疫荧光法比肥达试验的灵敏度更高,免疫荧光法比肥达试验更具早期和快速检出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肥达氏试验为诊断伤寒,副伤寒的常规试验方法.但近年来有人提出本法缺乏特异性,某些疾病有假阳性反应,且阳性率不高,甚至提出淘汰这一试验方法.因此,全面认识和评价肥达氏反应的意义显得很有必要.一、肥达氏试验的基本原理:用已知的伤寒杆菌“H”和“O”菌液及副伤寒(?)乙、丙的“H”菌液作为抗原,与病人的血清(?)细菌凝集反应,来测定病人血液中各种抗体的凝集效价,以诊断伤寒及副伤寒.二、肥达氏试验的阳性标准和抗体出现及所维持的时间:肥达氏试验的阳性标准,一般以“O”1:80及“H”1:160以上,甲、乙、丙各1:40以上为阳  相似文献   

4.
伤寒,副伤寒是由伤寒沙门氏菌以及甲、乙、丙三种副伤寒沙门氏菌所致的肠道传染病。血清学试验是诊断伤寒与副伤寒的重要指标。血培养耗时长,便培养阳性率低,肥达氏反应阳性结果出现时间较晚,特异性亦差,据报道肥达氏反应的准确性只有50%左右。美国近来已不再把它作为确诊伤寒的方法。随着免疫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微量快速凝集试验及协同凝集试验等诊断伤寒的检测方法相继应用于临床,但各种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相差很大。最近笔者采用了亚利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最新生产的伤寒、副伤寒血凝试剂,对52例伤寒、副伤寒患者的血清进行了检测,并于经典的肥达氏反应(试管法)进行了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我们对1985~1988年收治的385例伤寒患者病程中的肥达氏反应进行了动态观察,就肥达氏反应的应用价值进行了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来源一、诊断标准:385例中79例具备下项(6),18例具备(1)~(5),88例具备(2)~(5).(1)有明确的伤寒接触史。(2)发热1周以上,具有常见的伤寒症状、体征,并除外其它疾患。(3)肥达氏反应滴度上升或多次阳性(H 抗体≥1:160,0抗体≥1:80).(4)伤寒免疫荧光 IgM 阳性和/或 IgG 阳转.(5)抗伤寒治疗疗效明显。(6)细菌培养伤寒杆菌生长。二、肥达氏反应:试剂由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提供,以常规试管法进行。结果一、肥达氏反应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用杀菌试验及肥达氏反应同时检测49例确诊为伤寒病患者的血清.结果杀菌试验全部阳性,阳性率为100%;肥达氏反应36例阳性,阳性率为73.47%.两种诊断方法相比,有显著差异(P<0.005).另以非伤寒患者37例及健康人11例作对照,除1例杀菌试验阳性外,余47例均阴性.说明本试验具有特异性高,假阳性少,可早期诊断等特点.同时本试验操作简单易行,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金标免疫斑点法检测抗伤寒抗体((st—Ab)、肥达反应和细菌培养对伤寒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用上述三种方法同时检测152例临床诊断伤寒患者和对照组160例非伤寒发热患者,比较检测结果。结果伤寒患者中St—Ab、肥达反应和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80.9%、51.3%和42.1%,对照组中St—Ab和肥达反应假阳性率分别为4.4%和15.6%,而细菌培养无假阳性。结论细菌培养特异性最高,但灵敏度偏低;肥达反应特异性较差;St—Ab虽早期快速诊断伤寒可靠性较好,但仍存在假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为探索检测旋毛虫病抗体的简便易行方法。方法 :采用胶纸条环蚴沉淀试验 (GS -CLPT)和斑点ELISA(Dot -ELISA)法检测感染旋毛虫的豚鼠血清。结果 :二种方法的阳性率分别为 95.0 %和 10 0 %。用此二种血清学方法检测正常豚鼠、血吸虫病兔、蛔虫病人和鞭虫病人血清 ,除 1例蛔虫病人血清Dot-ELISA法出现阳性反应外 ,其它血清二种方法均为阴性反应。结论 :二种方法对旋毛虫病特异性抗体的检测均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9.
秦刚  张识微  华丽萍 《中国热带医学》2006,6(1):112-112,115
目的了解非伤寒患者出现肥达氏反应假阳性因素,以免造成误诊。方法所有疑似患者均做肥达氏.反应,对病例综合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2年~2004年5月期间共收治29例误诊为伤寒患者,除2例肥迭氏反应阴性外,其余27例患者肥达氏反应的“O”、“H”抗体滴度均〉1:160。结论正确认识肥达氏反应的实用价值。其存在假阳性、假阴性,须动态观察肥达氏反应结果,结合其流行病资料及临床表现综合分析作出诊断,才能降低或避免误诊发生。  相似文献   

10.
以国产生物素(B)及亲和素(A)试剂,初步建立了检测免疫血清中抗伤寒杆菌H及O抗体水平的BA—ELISA系统。检出抗H及抗O抗体的敏感性(以GMT计),较常规ELISA高6~7倍;较传统的肥达氏试验高11~22倍。除与副伤寒甲、乙及伤寒Vi血清有轻度交叉反应外,与其他各种菌的抗血清均呈阴性.丁不同天对8份阳性血清经6次重复试验,所得变异系数均<11%,提示本试验系统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1.
Dot-ELISA assay was compared with standard Sandwich ELISA in detecting parasite antigen in sera from patients with bancroftian filariasis. The same monoclonal antibody and the same serum samples were used in both assays. With Dot-ELISA, 67 of 70 serum samples from microfilaremic patients were positive at a dilution of 1:50. End titers ranged from 1:80 to 1:1 280. While with Sandwich ELISA, 64 of the 70 serum samples were positive at a dilution of 1:10. End titers ranged from 1:10 to 1:320. The specificity of both assays was over 91%, but their sensitivity was markedly different. Dot-ELISA could detect as little as 0.055 ng/ml microfilarial antigen added to normal human serum, whereas the lower limit of detection by Sandwich-ELISA was 10 ng/ml parasite antigen. An additional advantage of Dot-ELISA is that it does not require radioactivity or sophisticated equipment and, therefore, can be performed in virtually all filariasis-endemic areas.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1972~1985年住院的119例伤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典型临床表现者较50年代减少;(2)氯霉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均不降低肥达氏反应的效价;(3)“H”和“O”抗体均非保护性抗体;(4)肾上腺皮质激素不能缩短热程。讨论了诊断和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ELISA快速法与传统肥达氏伤寒试验对伤寒血清学诊断方法比较。方法:选用两法对28例临床确诊为伤寒病人血清标本进行检测。结果:ELISA法阳性22例(阳性率786%),肥达氏法阳性13例(阳性率464%),χ2检验P<005。结论:ELISA法可作为早期快速辅助诊断伤寒的血清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免疫酶染色试验(IEST)和肺吸虫病金标渗滤试剂盒(DIGFA-kit)三种血清学诊断技术对实验感染斯氏狸殖吸虫大鼠血清抗体的检测结果。方法:采用三种免疫学诊断方法检测斯氏狸殖吸虫病大鼠血清IgG抗体,并分析比较结果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酶染色试验和肺吸虫病金标渗滤试剂盒的阳性率分别为97.9%、97.9%和9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采用此三种血清学方法检测正常大鼠、旋毛虫病大鼠、血吸虫病兔、蛔虫患者和鞭虫患者。结果发现IEST检出1例鞭虫患者阳性,而其余的实验动物和患者血清均未见阳性反应。结论: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酶染色试验和肺吸虫病金标渗滤试剂盒对斯氏狸殖吸虫病特异性IgG抗体的检测均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伤寒患者的诊断阳性符合率.方法该文采用细菌培养、肥达反应、伤寒杆菌H抗原酶联免疫检测检查52例伤寒患者,20例正常人,进行对照观察.结果细菌培养、肥达反应、伤寒杆菌H抗原的酶免疫检测对伤寒患者的诊断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34.6%,59.6%和86%.结论伤寒杆菌H抗原酶联免疫检测快速、特异、敏感为实验室检测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三种血清学方法 对斯氏狸殖吸虫实验感染大鼠抗体检测的效果. 方法 采用斑点ELISA法(Dot-ELISA)、免疫酶染色试验(IEST)和后尾蚴膜试验检测斯氏肺吸虫病大鼠血清IgG抗体. 结果 三种方法 的阳性率分别为97.7%, 、97.5%和9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此三种血清学方法 检测正常大鼠、旋毛虫病大鼠、血吸虫病兔和蛔虫病人血清IgG抗体,除1例蛔虫病人血清IEST出现阳性反应外均为阴性反应. 结论 三种方法 对斯氏狸殖吸虫特异性IgG抗体的检测均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7.
138例伤寒实验室检测三种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抗伤寒抗体 ( St- Ab)、肥达反应和细菌培养诊断伤寒的临床价值。方法用上述三种方法同时检测 138例伤寒患者和对照组 15 0例非伤寒发热患者。结果伤寒患者中 St- Ab,肥达反应和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 81.2%、4 8.6 %和 4 2 .8%。对照组中 St- Ab和肥达反应假阳性率分别为 4 .0 %和 10 .7% ,而细菌培养无假阳性。结论 :细菌培养特异性最高 ,但灵敏度偏低 ;肥达反应特异性较差 ;St- Ab虽早期快速诊断伤寒可靠性较好 ,但仍存在假阳性。  相似文献   

18.
在抗日本血吸虫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探索了用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作为筛选方法,成功地获得了一株针对血吸虫循环抗原的单克隆抗体(McAb)。初步结果表明:该株单抗3C2在PVF-环卵沉淀试验中呈阳性;其检测40例急性血吸虫病患者血清中循环抗原均呈阳性反应,20例健康人对照血清无假阳性反应。Dot-ELISA用作筛选具有操作简单、快速,无需特殊仪器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改良单克隆抗体Dot—ELISA检测血吸虫循环抗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抗趋阴极循环抗原单克隆抗体建立的Dot-ELISA检测血吸虫循环抗原显示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极少交叉反应。68份急性血吸虫病患者血清的阳性检出率为98.5%,216份慢性血吸虫病血清的阳性检出率为83.3%。225份正常人血清仅1份阳性。48例血吸虫病治愈者的阴转率为97.9%。实验性血吸虫病家兔治疗后8周,16只治愈的家兔中12只阴转。  相似文献   

20.
应用单克隆抗体检测华支睾吸虫病人的循环抗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敏君  张龙 《北京医学》1994,16(1):11-13
本文应用抗华支睾吸虫成虫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建立了Dot-ELISA,以检测华支睾吸虫病人血清中的循环抗原。被检的61例中51例(83%)呈阳性反应,而肺吸虫、血吸虫、旋毛虫、猪囊虫病人以及健康人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