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评价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合并无缝线切口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对28只眼(25例)白内障进行超声乳化摘除术,并通过5.5mm无缝线切口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术后随访2周-6个月(平均3.6个月);术后裸眼视力≥0.3者占96.43%术中及术后无任何严重并发症。该手术具有切口小、安全、可靠、早期视力恢复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对95例(102只眼)白内障患者进行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裸眼或矫正视力≥0.3者占94.08%,术中及术后无任何严重并发症。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和人工晶体植入术,切口小、安全、可靠、早期视力恢复好,术后并发症少,具有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眼科手术室护士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正确、恰当的护理配合方式。方法 对146例白内障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和护理配合。结果 术后视力均有所提高,术后第1天裸眼视力≥0.5者占61.2%,术后1个月裸眼视力≥0.5者占76.31%,术后3个月裸眼视力≥0.5者占86.46%。结论 良好的手术配合和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评价囊膜上超声乳化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手术疗效。方法 对 10 6眼白内障行囊膜上超声乳化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 术后一周裸眼视力≥ 0 .5者占 83.0 1% ,术后 3个月裸眼视力≥ 0 .5者占 84.89% ,矫正视力≥ 0 .5者占 92 .30 % ,术后 1周平均散光为 1.75± 1.0 0 D,术后 3个月为 1.2 5± 0 .75 D。结论 囊膜上超声乳化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视力恢复快 ,散光轻 ,并发症少 ,是一种有前途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18例232眼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观察及随访其疗效。结果术后视力均有明显提高,其中术后3d裸眼视力达0.5者占92%,0.6以上者占7.4%。1周后裸眼视力达0.6者占58%,0.8以上者占31%,1.0以上者占13%。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1.6%,其中术中发生后囊破裂4眼,睫状沟植人人工晶体。术后发生角膜内皮轻度水肿38眼,继发性青光眼5眼,术后前房出血3眼,经治疗均恢复正常。术中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实用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闭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方法、技巧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110眼)白内障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视力,术中、术后并发症及其防治。结果:术后1周,裸眼视力≥1.0者35眼(32%),0.5~0.9者54眼(49%),0.5以下21眼(19%),矫正视力≥1.0者56眼(51%),0.5-0.9者43眼(39%),无明显并发症。结论:自闭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术可获得与超声乳化术相近的效果,且对Ⅳ和Ⅴ级核白内障更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疗效。方法对本组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摘除联合Acrysof折叠式IOL植入术。结果术后1d裸眼视力≥0.5者占90.9%;术后1周视力≥1.0者占52.7%;术后1d裸眼视力≥1.0者占62.7%。术后3~6个月角膜散光为(0.75±0.79)D,与术前比较无差异(P>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具有视力恢复快且稳定、角膜散光轻和并发症少、组织损伤轻、负压吸引可最大限度清除残存晶状体上皮细胞及IOL材料优良的组织相容性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方玉华  袁小清  段闵  柯珍 《江西医药》2008,43(9):939-941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小切口无缝线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210例210眼白内障施行小切口无缝线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 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术后第1d视力≥0.5者占52%.术后1周视力≥0.5者占75%,平均散光1.98±1.12D.术后1个月视力≥0.5占86.6%,平均散光0.95±0.26D.术后3个月视力≥0.5者占92.6%,平均散光为0.59±0.18D,与术后1周比较散光明显减少,视力稳定提高.结论 小切口无缝线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是一种有效的白内障复明手术,适应广大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9.
关和雨  罗惠兰 《江西医药》2006,41(5):313-314
目的探讨小切口囊袋内手法碎核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为贫困地区的白内障患者选择术式。方法在上方角膜缘后做5.5-6.5mm反眉状隧道切口,采用晶状体囊袋内手法碎核技术对76例76暇白内障囊外摘除,并植入PMMA人工晶体。结果76例76眼全部成功完成囊袋内碎核。术后第1d裸眼视力≥0.6者为(63.2%)。半年后裸眼视力≥0.6者为(71%)。结论小切口囊袋内碎核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继承了大切口囊外摘除白内障的手术经典。吸收了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优点,小切口术后不用缝线、散光小、视力恢复快,而且手术消耗成本低,所需器械简单,是一种适合贫困地区治疗白内障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24例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手术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的疗效。方法对24例(29只眼)混合性、并发性白内障施行超声乳化吸除,通过4min切口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平均年龄63.8岁(38~80岁)。结果术后1周裸眼或矫正视力≥0.4者,占73.7%,术后3月为84.2%。结论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术后视力恢复快且稳定等优点,但高度近视并发玻璃体及视网膜疾病者,视力恢复较差。  相似文献   

11.
白内障囊外摘除并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护理福建省立医院何晓清1996年3月~10月我院施行白内障囊外摘除并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71例,术后出院视力0.3以上者占90%,最佳视力达1.0。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71例、111只眼,...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132例(133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临床观察,术后随访3个月以上裸眼视力(标准对数视力)≥4.5占91.8%,并对基层医院开展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橇生进行讨论。认为手术并发症及手术 手术熟练程度,手术技巧、手术设备等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13.
幸宜春  刘玮  胡明生 《江西医药》2009,44(8):797-798
目的探讨应用劈核钩及刀进行囊袋内劈核的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72例72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施行小切口囊袋内钩、刀劈核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分析术中并发症,并随访术后1d、1周和3个月的裸眼视力情况。结果术后1d裸眼视力≥0.5者40眼(55.6%),术后1周裸眼视力≥0.5者52眼(72.2%),术后3个月裸眼视力≥0.5者61眼(84.7%)。结论小切口囊袋内钩、刀劈核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安全有效,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尤其适合在防盲治盲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出人工晶体植入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别对95例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出人工晶体植入术和95例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术后视力,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组术后2周裸眼视力>1.0者21例(22.1%),0.5~0.9者45例(47.4%),≤0.4者29例(30.5%);超声乳化组≥1.0者25例(26.3%),0.5~0.9者56例(58.9%),≤0.4者14例(14.7%).结论 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与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疗效相似,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操作简单、经济,适宜于基层医院和大批手术量开展,是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以外最理想的补充术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1256例(1375眼)。结果术后二周,视力≥0.05者1367眼,脱盲率99.4%,视力≥0.3者1121眼,脱残率81.5%。主要并发症:角膜水肿15眼(1.1%),后囊膜破裂36眼(2.6%),前房出血8眼(0.6%),术后高眼压21眼(1.5%)。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疗效好、并发症少、视力恢复快,是基层医院首选复明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在基层医院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开展防盲治盲工作中对236例(258只眼)施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并对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术后视力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第1天视力≥0.3者211只眼,占81.78%;术后第3天视力≥0.3者241眼,占93.41%;术中术后并发症:角膜水肿63眼(24.41%),前房出血12眼(4.65%),瞳孔上移14眼(5.42%),人工晶体脱位8眼(3.10%),虹膜脱出6眼(2.32%),后囊膜破裂19眼(7.36%)。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小、并发症少、视力恢复快及经济等优点,而且简单易施,因此非常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359例(374眼)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视力及术中、术后的并发症。结果术后1个月视力≥0.5者为345眼(92.2%),角膜水肿11眼,术中后囊破裂4眼,瞳孔变形8眼,后发性白内障1眼。术中无虹膜脱出,术后无切口渗漏或浅前房。373眼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1眼植入前房型人工晶体。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所需器械简单,经济,术后视力恢复快,并发症少,是一种适合基层医院治疗白内障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摘除联合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190例(202眼)白内障患者采用上方巩膜隧道切口,行手法碎核白内障囊外摘除并植入折叠人工晶体,观察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及手术并发症。结果术后第3天裸眼视力≥0.5者136眼(67.32%);术后1个月复查裸眼视力≥0.5者172眼(85.15%)。结论小切口手法碎核白内障摘除联合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切口小、视力恢复快及操作简单易掌握、无需特殊设备的优点,适合在基层医院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切口手法碎核对硬核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作反眉弓5.5mm180。巩膜隧道切口,采用手法碎核技术对800例(800眼)晶状体硬核白内障摘除并植入折叠式或PMMA人工晶体。结果:800例(800眼)中,792眼成功完成手法碎核,未成功8例。术后1周,裸眼或球镜矫正视力≥0.5者占92%,术后1周平均散光为(1.22±0.75)D。结论:反眉弓巩膜隧道小切口手法碎核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硬核性白内障简便易行。不需特殊设备,其效果可与超声乳化术媲美,可有效地减少术后角膜散光,早期获得良好的视力,降低手术费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在我县防盲治盲中的应用效果与前景。方法本院对我县2003~2006年度扶贫复明批量手术中的667例673眼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术后第1d,视力≥0.5者370眼(54.97%),术后第3d视力≥0.5者415眼(61.66%)。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是一种有效的白内障防盲复明手术,步骤安全简化,术后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