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高压辊磨对矿石中金浸出影响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高压辊磨机的工作原理及其在黄金矿山的应用情况,对高压辊磨和常规破碎样品进行粒度筛析试验。结果表明,高压辊磨后细粒部分比例大幅提高,高压辊磨技术的应用可达到多破少磨的效果;对高压辊磨和常规破碎后样品进行了对比氰化试验,结果表明,如果采用全泥氰化工艺,则高压辊磨与常规破碎在金浸出率上没有明显优势;如果采用堆浸工艺,则经高压辊磨后,金浸出率比常规破碎样品有较大幅度的提高,3种样品金浸出率分别从65.15%、52.74%和76.05%提高至77.27%、85.71%和87.46%。  相似文献   

2.
针对紫金山金铜矿低品位金矿石进行了常规颚式破碎机和高压辊磨机两种不同破碎方式下细粒级产品的全泥氰化浸出试验研究。其结果表明:高压辊磨机较常规颚式破碎机产品粒度更细,-0.074 mm粒级产率高7.23%;相同氰化浸出条件下,高压辊磨机(8.5 MPa、13.5 MPa)-0.15 mm的细粒级金浸出率能提高约2.3百分点和4.5百分点;进一步采用球磨机细磨至-0.074 mm达92%后,目的金矿物基本单体解离,两种破碎方式对后续细磨后金浸出效果的影响相差不大;这也表明高压辊磨机对于略粗粒级产品的影响较大,对改善金矿石的浸出效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孟德铭  宿少玲 《黄金》2014,(5):51-54
采用超细磨、边磨边浸和强化碱浸等工艺方法考察了某高砷型难溶金矿石的浸出特性。其结果表明,超细磨、边磨边浸和强化碱浸工艺均能有效提高金的浸出率。矿样超细磨至-37μm占99.7%时,金的氰化浸出率从23.7%提高到73.6%,金的非氰化浸出率从18.5%提高到66.9%;在同样磨矿细度条件下进行边磨边浸,而后再继续浸出,金的氰化浸出率进一步提高到82.4%,金的非氰化浸出率提高到72.9%;在同样磨矿细度条件下进行碱浸预处理,碱浸6~9 h金的氰化浸出率为88.3%~87.5%,碱浸9~12 h金的非氰化浸出率为89.7%~90.2%。  相似文献   

4.
孙晓 《黄金》2001,22(4):34-36
乌拉嘎金矿金精矿中硫化物包裹金及矿泥含量多,采用常规氰化浸出工艺,浸出率在84%左右;采用金精矿细磨--选择性絮凝脱泥--氰化浸出工艺,浸出率可达88%以上。  相似文献   

5.
针对某含砷锑金精矿砷、锑含量高难处理,直接氰化金浸出率低等问题,进行了提高金氰化回收率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碱浸预处理—两段焙烧—焙砂再磨—氰化浸出工艺,在最佳试验条件下,获得金浸出率90.23%的较好指标,较直接氰化金浸出率提高57.46百分点,较金精矿直接两段焙烧后再磨氰化提高5.26百分点。  相似文献   

6.
某微细粒浸染难选金矿石新工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低品位金矿石类型低硫半氧化微细粒浸染,常规选矿方法难以回收其微细粒金.工艺矿物学显示其脉石包裹金占总金的23.05%,采用全泥氰化浸出、细磨浮选等工艺回收率低.试验结合工艺矿物学研究,采用超细磨技术,使连生体得到充分解离,联合全泥浸出提金工艺,得到了浸出率为94.33%的良好指标.与常规氰化浸出相比金浸出率提高了近25%.  相似文献   

7.
含金矿石的机械活化浸出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越  李骞 《甘肃冶金》2005,27(2):13-15
本文进行了机械活化法强化氰化浸金的研究。对现场生产中需要采用两段共48h浸出的金精矿,采用磨浸仅3h即可达到53%以上的浸出率,若辅以过氧化氢和氨水联合助浸,则磨浸2h即可达近70%的浸出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磨浸-搅拌联合浸出的工艺路线,磨浸1h后再搅拌12h即可达93%以上的浸出率,极大地加快了浸金速率,缩短了浸金时间。为氰化浸金这一传统工艺提供了一条崭新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8.
为了给某含砷含碳微细粒嵌布难处理金矿石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根据矿石性质试验采用了原矿细磨后直接氰化浸出,浮选预处理后尾渣氰化浸出,氧化焙烧预处理后烧渣氰化浸出工艺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氧化焙烧-烧渣氰化浸出工艺可获得83.45%金浸出率。  相似文献   

9.
含砷、锑难处理金精矿提金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某含砷、锑金精矿直接氰化金浸出率仅42.79%,采用常规焙烧—氰化工艺金浸出率仅48.22%,而采用碱浸—两段焙烧—磨矿—氰化工艺金浸出率达到了86.3%。同时锑脱除率达到了96.6%,也可作为产品外售。  相似文献   

10.
细磨氰化浸金新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搅拌磨细磨氰化的浸金工艺,考察磨矿细度、液固比、氰化钠用量和助浸剂对金浸出率的影响。与常规氰化浸金工艺相比,细磨氰化法浸金大大缩短了浸出时间,降低氰化钠用量60%,金浸出率提高10%,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1.
以塔式磨浸机为核心,对金矿石进行边磨边浸,然后进入炭吸附,使金矿石的全泥氰化浸出率达到96.6%,金的总回收率达到93.4%。一台塔式磨浸机取代传统磨矿流程中的一磨、二磨、螺旋分级、水力旋流器及部分浸出槽,大大缩短工艺流程,节省能耗50%。  相似文献   

12.
难浸金矿石堆式细菌氧化-氰化炭浸法提金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金祥 《黄金》2002,23(6):32-36
介绍了难浸金矿石堆式细菌氧化-氰化炭浸提金的基本试验方法和结果。采用柱浸方式模拟堆式氧化过程。对某含砷微细浸染剂型难浸矿石经堆式细菌氧化后,柱式氰化浸取金的浸出率由原来的4.07%提高到57.46%,而矿石经细磨至-320目粒度后采用氰化炭浸法浸金,金的浸出率达到80.02%,这基本解决了金矿物同时受金属硫化矿物和非金属矿物包裹的问题,是该类难浸金矿石提金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了打破现有氰化生产中传统磨矿、分级及浸出工艺,达到提高磨矿效率、氰化回收率和降低生产能耗的目标,金翅岭金矿进行氰化磨矿浸出工艺的优化试验研究,通过对矿物进行一次性磨矿浸出试验与分段磨矿浸出试验对比发现,矿物一次性磨矿至合格细度-400目细度达到90%,浸出12 h时,氰化回收率可达到99.5%;分段磨矿分段浸出一次磨矿细度为-400目占75%,一次浸出时间为16 h,分级后+400目再磨细度为91%,浸出时间为12 h时,总回收率可达99.64%。分段磨矿浸出磨机节约能耗约15%,氰化回收率提高0.14%。  相似文献   

14.
高铜难处理金矿经酸性热压氧化后,铜基本被浸出进入溶液中,消除了铜对氰化过程的影响,而银在热压处理过程中易与生成的黄钾铁矾相结合,生成难处理的银铁矾[AgFe3(SO42(OH)6],在随后的常规氰化试验中,金回收率达99%以上,但银回收率不足10%。针对银回收率低的问题,系统考察了矿浆浓度、NaCN浓度、石灰用量、预处理温度和时间、氰化时间及炭密度等因素对金、银浸出率的影响,进而确定了最佳浸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在85~90 ℃、矿浆浓度为40%、石灰用量为40 kg/t的条件下,对氧化渣进行碱性预处理,随后在NaCN用量为0.10%的条件下浸出8 h,银回收率得到大幅提高(达到85%),金浸出率也保持在99%以上。  相似文献   

15.
含砷高硫金精矿焙烧—氰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按焙烧—氰化方案对某含砷高硫金精矿的提金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 金精矿在模拟工业窑炉操作制度下焙烧氧化, 硫、砷脱除率和综合氧化率分别达95% 、92% 和95%以上, 焙砂经细磨—碱洗后氰化, 金的浸出率超过91%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