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评价芳维甲酸乙酯治疗中到重度斑块性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我们用芳维甲酸乙酯治疗187例中重度斑块性寻常型银屑病2个月。以PASI指数作为估价病情程度的指标,治疗前后皮损做病理检查,对芳维甲酸乙酯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187个病例中有168例的PASI指数显降低:其中8l例痊愈:53例显效;34例有效;19例无效;总有效率达到89.8%。副作用轻微。结论:我们认为芳维甲酸乙酯治疗中到重度斑块性寻常型银屑病是有效且安全的。它可能通过诱导细胞凋亡起作用。  相似文献   

2.
吴军  张国威  何威  何云志  黄海  王儒鹏  黎智 《重庆医学》2008,37(12):1280-1281
目的观察芳维A酸乙酯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口服芳维A酸乙酯联合NB-UVB照射328例寻常型银屑病,单独采用NB-UVB照射治疗279例寻常型银屑病。以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指数(PASI)评价疗效,并纪录不良反应。结果单独采用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有效,而口服芳维A酸乙酯联合NB-UVB照射则可显著提高疗效、缩短治疗时间且安全。结论口服芳维A酸乙酯联合NB-UVB照射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可取得良好疗效,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观察阿维A PUVA ,芳维A酸乙酯 PUVA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  6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3 0例 ,分别给予口服阿维A0 .5mg·kg-1d-1加PUVA、芳维A酸乙酯 0 .5 μg·kg-1·d-1加PUVA治疗 ,观察患者PSAI分值变化。结果 芳维A酸乙酯 PUVA与阿维A PUVA疗效无显著性差异 ,芳维A酸乙酯的近期副作用轻于阿维A。结论 芳维A酸乙酯 PUVA是治疗中重度寻常型银屑病安全、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阿维A与氨甲蝶呤治疗重度斑块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54例确诊为斑块型银屑病的患者被分为阿维A组(32例,口服阿维A30 mg,每日1次)和氨甲蝶呤组(22例,口服氨甲蝶呤15 mg,每周1次),均外用卡泊三醇软膏和硼酸软膏,疗程8周。以银屑病面积和严重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作为观察指标,比较两种药物的疗效。 结果:治疗后,阿维A组和氨甲蝶呤组PASI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01),PASI评分改善率和PASI评分有效率在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阿维A或氨甲蝶呤治疗重度斑块型银屑病均有效,且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阿维A胶囊口服联合NB-UVB照射治疗中、重度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2例中、重度患者采用阿维A胶囊口服配合NB-UVB每周二次照射,共治疗8周,用PASI积分评价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开始1~2周后出现疗效,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有效率逐渐提高,治疗结束时痊愈率达到87.50%,有效率达96.88%。观察期间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阿维A胶囊口服联合NB-UVB照射治疗中、重度寻常型银屑病具有良好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走罐疗法配合中药治疗寻常型斑块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 32例寻常型斑块型银屑病患者在辨证口服中药的基础上,配合走罐治疗,观察治疗2周、4周后的银屑病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 32例患者PASI评分治疗前为(17.97±6.24),治疗2周后为(7.61±2.53),治疗4周后为(2.48±1.18),PASI评分治疗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4周后与治疗2周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2周后总有效率为75.00%,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为87.50%.结论 运用走罐疗法配合中药治疗寻常型斑块型银屑病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消银片治疗银屑病3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照组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有效安全;试验组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联合消银片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有效性安全性进一步提高。两组治疗疗效及PASI评分显示治疗8周有效率及PASI评分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探讨中医特色疗法对寻常型斑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按入院先后顺序将120例寻常型斑块银屑病患者进行分组治疗,研究组60例采取中医特色疗法,对照组60例采取卡泊三醇软膏联合皮敏消治疗,总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的PASI评分及临床疗效。结论两组治疗后的PAS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在治疗第4周、第8周表现出显著性差异(均P0.05),而研究组第8周的PAS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总有效率以研究组为优(88.3%vs 75%)(P0.05)。结论寻常型斑块银屑病采用中医特色疗法可获得显著的效果,且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益赛普治疗寻常型斑块状银屑病的疗效,分析益赛普治疗前后患者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的变化,探讨MPV和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PASI)评分的相关性。方法 寻常性银屑病患者采用益赛普治疗24周,治疗前、中、后均予血常规检查和评估PASI,比较其变化。采用Pearson法分析MPV与PASI的相关性。结果 经益赛普治疗后,治疗前后的PLT、MPV、PDW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V与PASI呈正相关(r?=0.147,P?=0.030)。结论 益赛普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有效,MPV可作为临床上评估银屑病皮损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阿维A胶囊口服联合NB-UVB照射治疗中、重度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2例中、重度患者采用阿维A胶囊口服配合NB—UVB每周二次照射,共治疗8周,用PASI积分评价疗效,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开始1~2周后出现疗效,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有效率逐渐提高,治疗结束时痊愈率达到87.50%,有效率达96.88%。观察期间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阿维A胶囊口服联合NB—UVB照射治疗中、重度寻常型银屑病具有良好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阿达木单抗治疗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疗效,以及治疗前后患者血清25(OH)D水平变化。方法 临床确诊的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42例给予阿达木单抗皮下注射,第0周80mg,第1-12周隔周给药40mg。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清25(OH)D水平变化,及PASI、PGA、DLQI评分的变化。结果 其中41例患者完成试验,第12周达到PASI75的患者32例(78.0%),未达到PASI75的患者9例(22.0%),PASI、PGA、DLQ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者血清25(OH)D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阿达木单抗治疗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疗效显著,治疗后患者血清25(OH)D水平较治疗前有所升高,二者可能存在一定的联系,内在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商品名:益赛普)联合抗风湿药物(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治疗中重度银屑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就诊的78例中重度银屑病患者,其中45例应用rhTNFR:Fc联合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治疗为观察组,33例采用单纯抗风湿药物(甲氨喋呤联合来氟米特)治疗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用药前及用药后2周、4周、8周、12周、24周两组的PASI指数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的PASI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及24周后两组PASI50、PASI75、PASI90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TNFR:Fc联合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治疗中重度银屑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章鹏飞  张正勇 《安徽医学》2023,44(11):1319-1322
目的 观察司库奇尤单抗及308 nm准分子光治疗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的短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2020年5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53例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治疗组(采用司库奇尤单抗治疗,33例)、对照组(采用308 nm准分子光治疗,2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差异。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PASI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ASI分值在治疗后均有改善,治疗组患者达到PASI 50、PASI 75、PASI 90的比例分别为91%、52%、21%,对照组达到PASI 50的患者为45%,其余均未达PASI 50。治疗组PASI50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司库奇尤单抗治疗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的疗效优于308 nm准分子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测定小鼠二阶段皮肤乳头状瘤模型中鸟氨酸脱羧酶(ODC)、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变化,探讨芳维A酸乙酯的癌化学预防作用机制。方法 ODC作用于^14C标记的鸟氨酸底物后释放^14CO2,通过测定^14CO2生成量反映标本中ODC活性;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测本中PCNA表达情况。结果 芳维A组乙酯对肿瘤标志物ODC、PCNA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芳维A酸乙酯对ODC、PCNA的抑制作用是其预防小鼠乳头状瘤发生的重要机制,它具有肯定的癌化学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并评价芳维A酸乙酯对皮肤T细胞淋巴瘤细胞( Hut-78)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维甲酸分别处理Hut-78细胞,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检测细胞增殖的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经浓度为10-8 mol/L、10-7...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商品名:益赛普)治疗中重度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3月,诊断为中重度寻常型银屑病患者42例,其中益赛普组20例,阿维A组22例,按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对疗效进行评分。结果:42例患者均完成治疗,治疗12周后,益赛普组PASI30、PASI60、PASI90的比例高于阿维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抗肿瘤坏死因子靶向治疗中重度寻常型银屑病有效。  相似文献   

17.
芳维A酸乙酯对小鼠银屑病模型的实验治疗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吴军  张国威  黄海  许建平 《重庆医学》2002,31(3):203-204
目的:常用的银屑病动物模型主要有两种方法:即在动物皮肤上诱发银屑病样增生和将银屑病患者皮损移植到裸鼠。本实验旨在通过动物模型验证药物作用机理。方法:利用小鼠鼠尾鳞片表皮的实验动物模型及芳维A酸乙酯的透皮渗透吸收性研究芳维A酸乙酯治疗银屑病的作用。结果:芳维A酸乙酯能显著促进鼠尾表皮颗粒层形成,与溶剂对照(DMSO)和全反式维A酸相比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且副作用小。结论:芳维A酸乙酯是治疗银屑病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