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痢疾杆菌耐药性质粒的转移与扩散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讨痢疾杆菌耐药性的转移及扩散方式,作者在检测痢疾杆菌的耐药状况及质粒携带情况的基础上,进行了耐药质粒的接合传递和质粒DNA的转化试验。结果90.24%的痢疾杆菌具有多重耐药性,83.54%携带有质粒DNA条带。弗氏志贺氏菌的接合传递阳性率为60.78%,索氏志贺氏菌为16.7%,弗氏志贺氏菌的R质粒传递能力强干索氏志贺氏菌,接合传递过程中存在耐药标记的分离现象;质粒DNA转化率为27.5%,弗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志贺氏菌属菌株的耐药性及其R质粒之分布,我们于1983年菌痢流行季节,对漳州市九所医院肠道门诊收集的6372份腹泻病人粪便标本进行了检查。现将从中分离得的573株志贺氏菌的药物敏感试验及R质粒检测结果分析如下。材料与方法一、菌种:受检的573株志贺氏菌均分离自腹泻病人,并经生化与血清学分型鉴定(分型血清由卫生部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及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供应)。  相似文献   

3.
ESBLs耐药菌株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 :为了研究超广谱 β-内酰胺酶 (extendspectrum β-lactamase ,ESBLs)耐药菌株在儿科病房的分子流行情况 ,及时切断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 ,预防医院感染可能引起的暴发流行。方法 :对新生儿科、呼吸科、心脏内科、肾脏科、血液科以及儿童外科、ICU住院患儿进行痰、脐分泌物、脓、咽拭子培养 ,菌体药物敏感实验。分离筛选出ESBLs大肠埃希氏和肺炎克雷伯氏菌54株 ,进行质粒提取琼脂糖电泳分析。结果 :ESBLs在各科所占的百分率分别为46.3 %、12.9 %、5.6 %、12.9 %、5.6 %、11.1 %、5.6 %。在质粒谱的分析中发现有3种质粒谱带 ,新生儿科ESBLs菌所占比例较大 ,均有2株为相同质粒谱。结论 :新生儿科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存在着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4.
1942年 Klinefelter 氏发现克氏征以来,对本征的认识不断深入。克氏征患者除了小睾丸、不生育等以外,其它各项临床表现变化很大。1959年 Jacobs 和 Strong 等指出,克氏征患者的典型染色体核型是47,XXY;其发生率约为新生儿的1‰左右。近年来对克氏征患者的染色体、染色质的改变及睾丸病理学的研究较多。发现克氏征患者  相似文献   

5.
一、历史考据及病因学从历史上稽考①绿色瘤(chloroma)最初发现是在1821年。当时 Allan Burns 氏在摘出的眼球肿瘤中发现有外观呈现绿色的;尔后 mackenzie,Balfour,Durand-fardel 等氏续有报道。根据 Lehndorff 氏记载在1853年 king 氏最先引用绿色瘤的名称。Rechlingh-ausen 氏认为本病属于纤维细胞性或纤维增殖性的瘤肿性质;此后又有癌肿或绿癌之称。在发现之初,许  相似文献   

6.
早在1903年,Halkin 氏曾研究放射能对血管的效果。1904年,Gassman 氏发现溃疡中的血管经放射后完全闭塞。1920年,Tyler氏注意到放射后肿瘤的内皮细胞有高度肿大及动脉内膜闭塞现象。1933年,Pullinger氏发现结缔组织中的小血管经放射后有很大改变,在粘膜者较在皮肤为明显,放射线在早期最理想的效果是在放射治疗的第三天就有一些血小板凝血形成。1948年,Poterson氏及1953年 Spear 氏等,对这方面都有很多的研究。有些妇科医师利用放射线来治疗月经过  相似文献   

7.
远在古代的Hippocrates以及Galen的时代就曾有对脊椎结核“后弯” (Kyphosis)之描写。当时因为结核杆菌尚未发现,所以多与骨髓炎相混淆。 1672年Richard Wiseman氏才澄清与化(月八)性骨髓炎不同,将膝关节结核叫做白腫(Tumor albus)1762年Filkin用关节切除术治疗膝关节结核,以后流行起来一直到Hibbs氏发表了关节固定术为止,1779年Pott氏描写了很多的截攤是脊椎结核发展而来。因之迄今对脊椎结核称为Pott氏病。自1882年Koch氏发现结核杆菌后,对骨关节结核才有了正确的认识。1857年Dauis氏开始用牵引治疗髋关节结核,Thomas氏于1875年更加以改良,1911年Hibbs氏介绍了用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临床产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氏菌及肺炎克雷伯氏菌对氨苄西林 /舒巴坦 (ABPC/SB)、阿莫西林 /舒巴坦 (AMPC/ SB)敏感性降低的特征。方法 琼脂二倍稀释法、酶动力学参数及等电点测定、质粒提取和转化。结果 临床产酶 3株大肠埃希氏菌 Ec1、Ec2、Ec3及 4株肺炎克雷伯氏菌 Kp1、Kp2、Kp3、Kp4对 ABPC/ SB、AMPC/ SB的敏感性明显降低 (MIC≥ 12 8mg/ L ) ,(1) Ec1、Ec2、Ec3及 Kp1对所试头孢菌素类及碳青霉烯类敏感 ;仅见一约 35 kb的质粒 ;含有单一β-内酰胺酶 (p I,5 .4 ) ,与 TEM- 1相比 ,各酶活性降低 ,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相对水解率下降 ,对 AMPC的 Km值比 TEM- 1高 2~ 4倍 ,三唑巴坦 (TB)、舒巴坦 (SB)、克拉维酸 (CA)对各酶的 IC50 比 TEM- 1高 4~ 32 0倍 ,表明此 4株菌对青霉素类亲和力明显降低 ,对酶抑制剂的敏感性显著下降 ;(2 ) Kp2、Kp3、Kp4与 Kp1不同 ,对 ABPC/ SB、AMPC/ SB和头孢菌素类均耐药 ,含有多个质粒 ,显示多个β-内酰胺酶 ,p I值分别为 5 .4、7.6、8.2等 ;而 4株质粒转化菌株所提取β-内酰胺酶的 p I值均为 5 .4 ,且均仅见一条约 35 kb的质粒 ,对 ABPC/ SB、AMPC/ SB获得了耐药 ,但仍对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敏感。结论 本研究中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对  相似文献   

9.
1肺炎克雷伯氏菌对各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 近年来的研究已证明,肺炎克雷伯氏菌的耐药性可由染色体介导或质粒介导产生,其耐药机制与下列3个方面有关:细菌外膜的屏障作用;作用靶位结构的改变;水解酶的产生[1-3].  相似文献   

10.
放线菌病系牛型放线菌引起的一种慢性化脓性肉芽肿;形成瘘管后可排出含硫磺颗粒的脓液。本病于1877年首先由 Bollinger 氏在牛的面颈部发现,同年 Hartz 氏从牛大腭病的病理组织中发现致病菌,并命名为放射菌病(Actinomycosis)。1878年 Israel 氏在人身上亦发现此病,七年内收集了37例,并于1891年与 Wolff 氏首先分离出牛型放线菌(Aetinomyces Bovis),并证实该菌是属于厌氧性,而且人与牛的放线菌病属于同  相似文献   

11.
华弗两氏综合病征系1844年 Voelcker 氏首先记载,1911年 Waterbouse 氏,1918年 Friderichsen氏收集病例,详细分析,定名为华弗两氏综合病征。1916年 Maclagen,Cooke 氏从本病患者血液中培养出格兰氏阴性脑膜炎双球菌,1944年 Marland氏解剖尸体时,发现肾上腺出血,进一步阐明了本病原委。最初本症只限于脑膜炎双球菌性败血症伴发急性肾上腺机能衰竭,而有典型的发绀,紫瘢、高热、血压降低,昏迷而无显明脑膜刺激症状者。近年观察,除脑膜炎双球菌外,溶血性链锁状球菌  相似文献   

12.
自从 198 3年首次在德国发现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 (ES BLs)以来 ,据报导其数量及种类已经在世界各地增长 ,在欧洲及北美洲的医院已经有产ESBLs的细菌引起院内感染暴发流行的报道 ,国内报道亦日益增多。现就ESBLs进行综述。1 ESBLs的概念及耐药特点  超广谱β -内酰胺酶 (ESBLs)是指由质粒介导能赋予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类 (如头孢三嗪、头孢噻肟和头孢他啶等 )和单酰胺类抗生素氨曲南以及青霉素耐药的一类酶〔1,2〕。ESBLs主要由肠杆菌科产生 ,尤以克雷伯氏菌和大肠埃氏菌为代表〔3〕,还有粘质沙雷氏菌、弗劳地枸椽酸菌、阴沟…  相似文献   

13.
近20年来,越来越多的肠道病原菌被发现携带质粒,而且其耐药性、致病力与特异性的质粒控制有关。因此,探寻阻止有害质粒DNA复制的特效药物,去除细菌体内的毒力质粒和R质粒,使产毒耐药菌变为无毒敏感菌,这在质粒流行病防制上具有重要意义。鉴于国内这方面的研究甚少。我们以吖啶橙(AO)为消除剂,选择4株耐药性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为供试菌,对其内共存的肠毒素质粒(Ent)和R质粒进行消除试验。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 急性发热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Acutefebrilemuco-cutaneous lymphnode syndrome),简称MLNS或MCLS,是由日本川崎氏于1942年首先发现的一种原因不明的发热出疹性疾病,故又称为Kawaski(川崎氏)病。1967年该氏报道50例。  相似文献   

15.
脊索瘤为罕见肿瘤之一,系胚胎脊索赘件之异常增生。Lushka氏(1856)为发现脊索瘤之第一人。Miller氏于1858年才明确脊索瘤与脊索之关系,Ribbert与Steiner氏的实验证明脊索瘤起源于脊索组织。 Bruce氏与Mekie氏认为脊索之早期细胞无空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肠道感染性疾病过程中对病人感染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弗氏痢疾杆菌出现的耐药现象进行了研究。认为多数由抗药性质粒介导形成耐药性。这种耐药性可以传递,之所以能传递与质粒及其上面的耐药基因转移有关。这种耐药性传递是通过细菌的转化、转导实验研究手段而确定。该研究为在临床上进一步研究控制耐药基因的转移或研究质粒消除剂,从而控制微生物引起的感染创造了一定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淋病流行株耐药基因的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淋病流行株的耐药基因作定位研究 ,对 1998~ 1999年间从广东省湛江地区分离出的 98株淋病流行株 ,采用 K- B法测定了其对 10种抗生素的敏感性 ;应用碱裂解法提取了相应菌株的质粒 ;并筛选其中的 NG4 、NG31 、NG4 3、NG70 4株菌作质粒的转化、接合及消除试验 ,对耐药基因进行定位。结果显示 ,98株淋病流行株对环丙沙星、四环素、氯霉素高度耐药 ,耐药率分别为 82 .6 5 %、6 9.39%、5 0 % ;检出 4 2 .5、39.5、7.4、4 .2 kb质粒分别占 11.2 2 %、4 1.82 %、5 9.16 %和 6 7.32 %。 NG4 3能通过接合、转化将对四环素和氯霉素的耐药性传递给受体菌淋病奈瑟氏敏感菌和大肠埃希氏菌 C6 0 0 ,NG31 通过接合传递实验 ,将对氯霉素的耐药性传递给淋病奈瑟氏标准敏感菌 ,通过质粒消除 ,上述菌株又恢复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而环丙沙星的耐药性通过接合、转化及消除均未见改变。从而提示湛江地区淋病流行株耐药形势严峻 ,淋球菌对四环素和氯霉素的耐药由质粒介导 ,对环丙沙星的耐药则有可能由染色体介导。  相似文献   

18.
胃结核是少见的疾病,易误诊为胃溃疡、胃癌、慢性肥大性胃炎或胃梅毒,往往于尸体解剖或手术后病理切片检查时才被证实。最早记载本病的为1824年 Barkhausen氏,1882年 Koch 氏发现结核杆菌4年后,Coa 确诊1例,1917年 Broder 氏收集胃结核文献共得306例,认为其中只有49例的诊断可以确定。1950年 Palmer 氏统计文献共  相似文献   

19.
<正> 先天性孤立肾在临床上很少见,1929年Hennessey氏综述373例先天性孤立肾,其中55例是在尸解时发现的。根据全世界1,027,904例尸解的统计,约1268人中有一例,至1972年文献报道全世界共发现约600例。1982年邢广君氏综述国内  相似文献   

20.
耐头孢他啶大肠埃希氏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对头孢他啶耐药的大肠埃希氏菌产生的 β 内酰胺酶分子特性。方法 用平皿二倍稀释法挑选头孢他啶耐药的大肠埃希氏菌 ;用头孢他啶、头孢他啶 /克拉维酸、头孢噻肟、头孢噻肟 /克拉维酸纸片扩散法药物敏感实验确定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产生菌 ;测定 β 内酰胺酶的分子量、等电点 ;提取质粒 ,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测序。结果 共对 4株耐头孢他啶的大肠埃希氏菌产生的 β 内酰胺酶进行了分子特性研究 ,它们的MIC值 3 2~ 64mg/L ;纸片法联合药物敏感实验结果证明这 4株大肠埃希氏菌产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 ;酶的分子量均是 2 8.10ku ;酶等电点测定结果显示有 2株大肠埃希氏菌各产生一种 β 内酰胺酶 ,它们的等电点是 6.8;另外 2株大肠埃希氏菌各产生 2种 β 内酰胺酶 ,它们的等电点分别是 6.8和 7.68。 4株大肠埃希氏菌都含有 1个质粒 ,PCR扩增结果为TEM型基因 ,其氨基酸序列与TEM 197%~ 98%等同 ,在 117位及 118位发生了氨基酸变异。结论  4株耐头孢他啶的大肠埃希氏菌可能产生新的抑制剂敏感的TEM型超广谱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