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 观察伊托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重叠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C-IBS)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FD标准及重叠C-IBS患者分为FD治疗组(40例)、FD观察组(20例)、FD重叠C-IBS治疗组(40例)和FD重叠C-IBS观察组(20例),FD治疗组和FD重叠C-IBS治疗组均给予伊托必利100 rag/次,每日3次,疗程8周.观察并记录4组患者上腹饱胀、早饱、腹痛等症状及C-IBS患者便秘改善情况.FD治疗组和FD重叠C-IBS治疗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进行胃排空试验.结果 FD治疗组和FD重叠C-IBS治疗组患者腹痛、上腹饱胀、早饱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FD重叠C-IBS治疗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且排便情况亦有显著改善.B超监测胃排空显示,与观察组相比,FD治疗组和FD重叠C-IBS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胃窦收缩幅度及胃排空时间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 伊托必利治疗FD有效,尤其是对FD重叠C-IBS治疗组的疗效优于FD治疗组.  相似文献   

2.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胃酸分泌异常是参与FD发病的重要环节。抑酸是治疗FD的常用手段,但胃酸与FD之间的关系尚不完全清楚,FD的抑酸治疗也存在诸多争议。  相似文献   

3.
杨霞  柏愚  邹多武  李兆申 《胃肠病学》2010,15(5):292-295
背景:功能性消化不良(FD)发病率较高,自2006年罗马Ⅲ标准发布以后,中国大陆地区关于FD的临床研究并不多见。目的:探讨以罗马Ⅲ标准为基础的FD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10年4月上海长海医院收治的符合罗马Ⅲ标准的100例FD患者,对其一般情况、治疗效果、重叠症相关因素等进行分析。结果:100例FD患者以女性多见,平均发病年龄(40.9±12.3)岁。根据症状分型,餐后不适综合征(PDS)患者30例,上腹痛综合征(EPS)22例,混合型48例。行对症治疗后,71.0%的FD患者症状消失。随着体重指数(BMI)升高,FD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呈加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38.0%的FD患者重叠肠易激综合征(IBS),22.0%重叠胃食管反流病(GERD)。FD重叠IBS患者的餐后胞胀不适发生率明显高于单独FD患者(P=0.02)。结论:对症治疗可使多数FD患者的症状改善,BMI可能与FD症状有关。FD重叠IBS患者的餐后饱胀不适发生率显著高于单独FD患者。  相似文献   

4.
功能性消化不良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检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病人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探讨HP感染与FD的关系。方法:对137例FD患者及56例正常对照组行快速尿素酶检测,Warthin-Starry银染及(或)^14C呼气试验,对FD并HP感染病人行抗HP治疗,以症状积分比较症状改善情况及总有效率。结果:1.FD病人HP感染率为67.15%。2.经抗HP治疗FD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结论:HP感染可能是FD的一个致病因素,抗HP是治疗的FD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内科治疗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临床十分常见,但其治疗手段却比较有限,疗效欠佳,治疗后的症状缓解期短且易反复发作。因此,FD的治疗探索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要课题。此文介绍FD的内科治疗现状。  相似文献   

6.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儿科常见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笔者2006年1月~2007年11月应用六味安消胶囊治疗FD 55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阿普唑仑加西沙比利治疗动力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治疗比较困难。为探讨阿普唑仑加西沙比利治疗动力障碍型FD的临床效果,我院对80例动力障碍型FD的患者进行了观察。1 材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2000年6月~2002年7月,经电子胃镜、B超、化验等相关检查,符合罗马Ⅱ标准[1],为动力障碍型FD的患者80例,对其上腹不适、上腹胀、早  相似文献   

8.
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5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消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笔者于1999年2月~2003年2月,对104例FD患者中的52例运用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效果比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氟丁汀联合阿普唑仑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7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霞 《山东医药》2010,50(49):108-108
研究发现,在因诊断和治疗困惑而就诊的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存有心理社会问题;而且,各国学者将抗抑郁药及精神心理治疗应用于FD患者的综合治疗中,其疗效也得到了充分肯定。2002年5月-2005年7月,我们对氟丁汀联合阿普唑仑治疗FD的疗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六味安消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53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疾病,近1年多来,作者应用六味安消胶囊治疗FD53例,取得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抗抑郁焦虑药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抗抑郁、焦虑药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疗效。方法83例FD患者经SDS、SAS测定,分为抑郁焦虑组与单纯FD组,均为黛力新或百优解治疗4周,记录疗效与副作用。结果抑郁焦虑组总有效率92.3%,单纯FD组总有效率84.1%,二者疗效无显著差异,百优解、黛力新治疗FD疗效相似。结论FD发病与精神因素关系密切,短期应用抗抑郁、焦虑药物治疗FD疗效肯定,耐受性尚可。  相似文献   

12.
米氮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已有使用抗抑郁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合并心理障碍的报道,本研究总结评价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米氮平治疗F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北京协和医院消化内科2009年6月~2010年6月接受米氮平治疗的FD患者资料,随诊内容包括消化不良症状、食欲和体重、精神心理状态和睡眠情况等.总结分析米氮平的疗...  相似文献   

13.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能性消化不良(FD) 病因和发病机制较为复杂,近年国内外研究显示精神、心理因素与FD发病密切相关[1,2].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黛力新)是临床广泛应用的抗焦虑抑郁药物,已被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国内文献证实黛力新治疗FD安全、有效[3,4].本文旨在观察老年FD患者焦虑及抑郁发病状况,并探讨黛力新在老年FD患者中的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4.
王亚平 《山东医药》2006,46(22):61-61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候群,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大量资料表明,FD常常伴有明显的精神心理障碍,与抑郁、焦虑有密切关系。2003-2005年,我们应用泌特与氟西汀联合治疗FD患者80例,获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消化系统常见病之一,占消化专科门诊就医的20%-40%。2004年3月-2005年3月,笔者用自拟疏肝和胃汤合莫沙必利治疗FD5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孙兰菊  赵文秀 《山东医药》2008,48(22):100-100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候群,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清楚。2004年6月-2006年6月,我院对26例FD患者使用抗抑郁药帕罗西丁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获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西沙必利已广泛应用到临床,自1998年3月—1999年3月间,我院对14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应用西沙必利治疗,并与胃复安作比较,以期评价该药在治疗FD的临床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针刺加大承气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3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常见病,一般认为其发病与胃动力障碍有关,多出现上腹部饱胀、嗳气、恶心、反酸等症状。常用吗丁啉治疗而疗效难以巩固。为探讨对FD新的治疗方法。笔者自1998年9月~2005年6月。采用针刺加大承气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38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幽门螺杆菌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与胃排空延缓、近端胃容受性障碍及内脏高敏感性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可能是FD发病的相关因素之一。此文就Hp感染与FD发病的关系,Hp根除在FD治疗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根除幽门螺杆菌(Hp)治疗.对于Hp阳性功能性消化不良(FD)飞行员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复发情况.方法 将64例F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和奥美拉唑+多潘立酮治疗.疗程均为2周.治疗结束后4周胃镜复查和Hp检测.1年后随访.结果 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P<0.01).1年后治疗组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从军事效益-费用-疗效比方面看,短疗程根除Hp是治疗Hp阳性FD飞行员患者的优势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