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卢祎  黄桂秀  刘鉴湖 《医学理论与实践》2023,(18):3166-3167+3171
目的:探讨木油调和双料喉风散联合局部氧疗治疗新生儿尿布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10月在本院确诊的56例尿布皮炎新生儿,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儿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外涂莫匹罗星软膏,观察组接受木油调和双料喉风散喷疗以及局部氧疗,均持续治疗5d。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皮损面积评分、治疗后皮炎分度情况以及红斑消退时间、糜烂消退时间和痊愈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d、3d和5d后,观察组患儿皮损面积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尿布皮炎的严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红斑消退时间、糜烂消退时间及痊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木油调和双料喉风散联合局部氧疗治疗新生儿尿布皮炎可明显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患儿皮肤损伤情况,减轻皮炎症状,并能显著缩短治愈时间。  相似文献   

2.
何静梅  黄丽芳 《吉林医学》2014,(36):8210-8211
目的:探讨金银花联合菊花治疗新生儿红斑的效果。方法:将出生1~5 d内出现红斑或有脓疹的50例患儿作为观察组,采用金银花和菊花煎水沐浴加外洗。对照组:52例不用药物。结果:观察组对新生儿红斑的治疗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银花加菊花煎水外洗,其药液易从皮肤吸收而起作用,达到抗菌消炎的效果,无不良反应,而且使用方便,疗效确切,可减少脓疱疹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对咳嗽患儿采用远红外止咳贴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采用随机平行对照试验,将100例咳嗽患儿按照分层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患儿止咳采用氨溴索和扑尔敏治疗,氨溴索口服,3次/d ,1片/次,扑尔敏肌肉注射,1次/d ,5~10mg/次,细菌感染酌情采用抗生素等常规治疗;观察组60例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远红外止咳贴贴于肺俞穴和定喘穴,4穴/次,1次/d ,维持6~8h ,7d为1个疗程,判定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36例,有效22例,无效0例,显效率62.07%;对照组显效21例,有效19例,无效0例,显效率52.50%,观察组显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过程中观察组2例患儿出现皮疹。结论:远红外止咳贴治疗小儿咳嗽疗效显著,操作简单易行,副作用较少。  相似文献   

4.
刘晓雯  黄洁玲  鲍敏玲 《医学综述》2012,18(17):2888-2889
目的观察日舒安洗液治疗新生儿毒性红斑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300例新生儿毒性红斑患儿,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84例予日舒安洗液每天洗浴2次,每次10 min。对照组116例每日常规温水洗浴1次,不用药物。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痊愈时间(4.0±1.5)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7.0±1.2)d(t=17.80,P<0.01)。结论日舒安洗液能有效治疗新生儿毒性红斑,并缩短痊愈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金银花对新生儿红斑的疗效与护理体验。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出生1~3天内出现新生儿红斑的患儿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5例。观察组患儿给予金银花煎水沐浴,对照组患儿给予清水沐浴,比较两组患儿预后。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红斑患儿采用金银花煎水洗浴,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促进红斑消退,并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百多邦与紫草油治疗新生儿红斑合并脓疱疮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江  李玲 《四川医学》2007,28(4):436-437
目的探讨百多邦与紫草油治疗新生儿红斑合并脓疱疮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新生儿红斑合并脓疱疮患儿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儿均予先锋霉素V抗感染,相同的消毒隔离措施及常规皮肤护理,治疗组予紫草油及百多邦涂抹,对照组单用百多邦涂抹,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症状缓解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百多邦与紫草油治疗新生儿红斑合并脓疱疮的疗效确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局部氧疗联合酮康唑甘油治疗新生儿红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新生儿红臀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按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2组均按新生儿常规护理,每次大小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勤更换尿布。治疗组加用局部氧疗后外涂酮康唑甘油,对照组加用局部外涂百多邦软膏,均以5 d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5 d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皮损愈合时间为(4.13±0.81)d,对照组皮损愈合时间为(9.38±1.14)d,治疗组皮损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6%,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局部氧疗联合酮康唑甘油能有效治疗新生儿红臀。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高压氧对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将134例HIE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68例在常规治疗同时进行高压氧治疗,1次/d,10d为1疗程。平均1.6个疗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疗效有非常显著差异。结论:高压氧对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稳定,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4):159-161
目的探讨抚触护理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12月我科未开展黄疸抚触护理前收治的3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纳入对照组,将2018年1~8月我科开展黄疸抚触护理后收治的3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纳入观察组,两组患儿确诊后即给予对症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专科护理,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实施抚触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治疗5 d后临床疗效、恢复情况及治疗前后黄疸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5 d后血清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及经皮黄疸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黄疸消失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胎便转黄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抚触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新生儿黄疸治疗效果,促进患儿康复,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0.
孙玲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1):2895-2896
目的:观察百多邦(莫罗匹星)联合碘伏治疗新生儿脐炎的疗效。方法:将40例新生儿脐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2次/d以碘伏清洗脐部;治疗组以碘伏清洗后1h加用百多邦涂抹,2次/d,疗程不超过5d。观察治疗3d的疗效及治愈所需的治疗时间。结果: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治疗3d治疗组及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100%、7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5),总有效病例中治疗组疗程(3±1.7)d明显短于对组[(5±1.1)d。结论:百多邦联合碘伏治疗新生儿脐炎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刘爱花  王其华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30):3521-3522
目的探讨0.1%雷夫奴尔治疗新生儿尿布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7月—2011年7月我院皮肤科收治的127例尿布皮炎患儿随机分配到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62例),治疗组应用0.1%雷夫奴尔冷湿敷患处,对照组应用红霉素软膏涂擦患处,根据皮肤恢复情况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治愈时间明显缩短,用药2 d内,48例患儿红斑变淡、糜烂面积明显缩小;治疗2~3 d,18例患儿臀部潮红面积缩小,皮损处表面干燥;用药5 d,53例轻中度尿布皮炎患儿全部痊愈;用药7 d,65例患儿均痊愈。治疗组中显效47例,有效18例,无效0例。对照组治疗效果见效慢,治疗2 d内,12轻度尿布皮炎患儿红斑变淡;治疗3 d,17例患儿臀部潮红面积缩小,皮损处表面干燥;33例患儿治疗3 d后皮损处糜烂及渗出无明显改善。对照组中显效12例,有效17例,无效33例。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7.089,P=0.000)。结论 0.1%雷夫奴尔冷湿敷治疗新生儿尿布皮炎,时间短,疗效优于红霉素软膏,经济实用,是治疗尿布皮炎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急性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10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儿常规治疗相同,对照组患儿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1015 mg/(kg·d),溶于5%15 mg/(kg·d),溶于5%10%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1次/d,疗程310%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1次/d,疗程35d;治疗组患儿给予清开灵注射液0.85d;治疗组患儿给予清开灵注射液0.81ml/(kg·d),溶于5%1ml/(kg·d),溶于5%10%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次/d,疗程310%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次/d,疗程35d。结果:治疗组患儿痊愈41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对照组患儿痊愈28例,有效9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74%,两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1,P<0.05)。治疗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咽部不适或疼痛消失时间、鼻塞流涕消失时间、退热时间、扁桃体肿大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急性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疗效优于利巴韦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的状况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00例新生儿窒息患者进行临床检查和治疗,观察新生儿心肌损害的情况和疗效。结果经过系统的治疗,患儿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恢复。治疗组有效4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6%,对照组有效32例,治疗有效率为64%,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治疗组50例患儿临床症状恢复平均时间为4.1d,对照组为8.5d,两组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治疗组治疗一个疗程复查心肌酶谱、EKG大部分恢复正常,心脏正位片、CDE示各房室大小正常。对照组治疗一个疗程复查心肌酶谱、EKG部分恢复正常,部分患儿心肌酶各项指标均偏高,心脏正位片、CDE示29例患儿房室大小正常,其余未恢复正常。治疗组两个疗程后复查头颅CT显示,所有患儿脑组织低密度影全部消失,对照组两个疗程后复查头颅CT显示,30患儿脑组织低密度影全部消失,15例变淡,5例变化不明显。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检测指标特异敏感,神经节苷脂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害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小剂量甲状腺素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甲状腺素片每日10mg 1次口服,5d为1疗程,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ml静滴,1次/d,5d为1疗程,两组常规综合治疗相同。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小剂量甲状腺素,治疗新生儿硬肿症,可缩短疗程,提高存活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凝血酶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方法 将 4 2例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 2 3例 ,对照组 19例 ,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加口服凝血酶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疗程 3d ,观察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止血情况。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82 6 %、52 6 % ,经统计学检验 χ2=4 37,P <0 0 5,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症状改善时间治疗组平均 1 87± 0 51d ,对照组2 53± 0 54d ,经统计学检验t =0 89,P <0 0 5,两组治疗有显著差异 ,治疗组症状改善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缩短。结论 凝血酶为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一种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6.
李巧珍 《基层医学论坛》2013,(36):4832-4833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8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2组患儿均采用蓝光照射治疗3d,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患儿家长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和患儿家长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对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明显,且家长满意度非常高。  相似文献   

17.
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薛媛  尹晓娟  晏玲 《重庆医学》2006,35(22):2030-2031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对照组患儿39例及治疗组患儿47例给予支持治疗及对症治疗,同时治疗组患儿应用神经生长因子肌注10d。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4.4%,治疗组总有效率93.6%;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8.
黄润英  王莉  肖吉群 《吉林医学》2009,30(15):1585-1586
目的:探讨静脉使用右旋糖酐-40与呋噻米联合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疗效。方法:将56例中、重度新生儿硬肿症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对照组28例。两组均给予共同的综合性治疗措施,治疗组加用右旋糖酐-40,5-10ml/kg静脉滴注,呋噻米1mg/kg静脉推注,1次/d,疗程3—5d。观察两组皮肤硬肿消失时间、治愈率、病死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皮肤硬肿消失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未发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静脉使用右旋糖酐40和呋噻米治疗新生儿硬肿症可缩短疗程,改善预后,使用安全,利于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皮肤止痒脱敏膜对婴儿擦烂红斑的临床疗效.方法 临床上选择擦烂红斑患儿103例,分为试验组56例:用皮肤止痒脱敏膜湿敷,每次15 min;对照组47例:予20%鱼肝油软膏涂于皮损处,两组均2次/日,疗程1周.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71.4%;对照组有效率为36.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2.85,...  相似文献   

20.
1,6-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春杰 《吉林医学》2010,31(22):3718-3719
目的:观察1,6-二磷酸果糖(FDP)对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FDP250mg/(kg·d)-1,0.5h内静脉滴入,1次/d,7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心肌酶谱变化。结果:两组心肌酶谱水平随着疾病的恢复均下降,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外源性FDP对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患儿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