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密码算法和密码协议,初步介绍SSL协议。然后通过公开源代码库的OpenSSL协议的具体实现,使大家更加深入的理解SSL协议。  相似文献   

2.
研制高效的自动分析系统是密码协议安全性分析的一项关键任务,然而由于密码协议的分析非常复杂,存在大量未解决的问题,使得很多现有分析系统在可靠性和效率方面仍存在许多局限性.该文基于一种新提出的密码协议代数模型和安全性分析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个高效的安全协议安全性自动分析系统(Security Protocol Analyzer,SPA).首先对协议安全目标进行规范,然后从初始状态出发,采用有效的搜索算法进行分析证明,试图发现针对协议的安全漏洞.使用该系统分析了10多个密码协议的安全性,发现了一个未见公开的密码协议攻击实例.实验数据显示,该系统与现有分析工具相比,具有较高的分析可靠性和效率,可作为网络系统安全性评测以及密码协议设计的有效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密码协议设计主要考虑理想环境下运行的安全性。为了设计实用安全的密码协议,首先对理想环境下密码协议中存在的主要攻击进行研究和总结,提出四条协议设计原则,以避免常见的设计缺陷;然后通过对消息完整性的研究,提出一种协议转换算法,可将理想环境下安全的密码协议转换为现实环境下安全的密码协议,并证明算法的安全性。该转换算法的提出,有助于设计在现实环境下运行安全的密码协议。  相似文献   

4.
董玲  陈克非  来学嘉 《软件学报》2009,20(11):3060-3076
提出了一种基于逻辑的信任多集方法,它与已有的密码协议安全性分析方法本质上不同:每个参与主体建立的新信任只应依赖于该主体已拥有的信任和接收或发送的包含了信任的新鲜性标识符的消息本身.在基于匹配对话和不可区分性的计算模型下,证明了给出的保证密码协议单方认证安全、双方认证安全、单方密钥安全和双方密钥安全的充分必要条件分别满足4个可证安全定义.实例研究和对比分析表明,信任多集方法有以下特点:首先,安全性分析结果要么证明了一个密码协议是安全的,要么指出了密码协议安全属性的缺失,由安全属性的缺失能够直接导出构造攻击的结构;其次,分析方法与密码协议和攻击者能力的具体形式化描述无关;最后,不仅可用于手工分析,而且便于开发出自动验证系统.  相似文献   

5.
不含双线性对的无证书签密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会歌  王彩芬  曹浩  刘斌 《计算机工程》2011,37(16):126-128
随机预言机模型下基于身份的签密方案不满足不可伪造性和可公开验证性。为此,提出一种不含双线性对的改进无证书签密方案,可解决基于身份密码体制中的密钥托管问题和传统公钥密码体制中的证书管理问题。分析结果表明,改进方案满足不可伪造性、可公开验证性、健壮性和不可否认性,适用于带宽要求较低的无线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6.
为了改变现有的数据库加密系统功能单一的现状,将共管锁模型和不经意传输协议引入已有的数据库加密系统,构造一种新的密码协议模型。新模型将联合验证身份,累加用户权限,双向传输保密的数据,以及反复多次加密数据四个部分集合成一个整体。这样可以使得密码协议模型适用的范围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7.
量子密码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量子密码解决了传统密码技术存在的问题,是近年来国际学术界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论述了传统密码技术存在的问题,阐述了量子密码的基本原理,介绍了主要的量子密码协议:BB84协议、B92协议和E91协议等,并研究了量子密码通信的研究现状及其进展。量子密码必将会在网络安全通信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密钥协商协议允许两个或多个用户在公开网络中建立一个共享密钥,是最基本的密码圆形和公钥密码学的基础。该文综述了密钥协商协议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密钥协商协议中的公开问题和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文中讨论了在非认证信道上如何防止窃听者的主动攻击。  相似文献   

9.
将规划理论引入到密码协议形式化分析领域,结合密码协议在实际网络环境中的运行特点和规律,提出了密码协议攻击规划理论;建立了一种对密码协议进行安全性验证的形式化模型,即密码协议攻击规划问题模型;给出了模型的一阶语法、形式定义及相关运算语义.同时,分析了Dolev-Yao模型的不足之处,基于基本消息元素策略对其进行了改进;并通过增强应用语义来保证改进模型的可行性,从而避免了"状态空间爆炸"问题的发生,提高了密码协议攻击规划问题模型的完备性;并给出了基于该模型的NS公钥协议分析实例.提出的密码协议形式模型是证伪的,目的在于对密码协议进行验证,并查找协议中可能存在的漏洞,既可以方便地进行手工推导证明,也非常易于自动化实现.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串空间模型的极小元和理想理论,对网络管理中的一种互认证密码协议进行保密性和认证性分析,通过分析发现该协议存在冗余部分,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同时在协议的认证性设计方面,指出基于非对称密码系统和对称密码系统的认证协议的区别。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RFID系统的安全和成本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超椭圆曲线密码体制的RFID安全协议.利用新的签密算法,在RFID阅读器和电子标签之间实现了信息的加密和认证.与现有的签密算法比较,该协议具有前向安全和可公开验证,能避免恶意信息的攻击.协议的安全性和性能分析结果表明,该协议达到了RFID系统高隐私安全和低标签成本的结合.  相似文献   

12.
密码协议的一种安全模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怡文  李伟琴  冯登国 《软件学报》2003,14(6):1148-1156
将密码协议与密码算法视为一个系统,建立了密码协议系统的一种安全模型.基于假设/保证的组合推理技术提出了新的假设/保证推理规则和假设/保证推理算法,证明了该规则的完备性,实现了密码协议系统的模型检查,并重点解决了系统分解问题、假设函数的设定问题、进程+逻辑的系统特性描述问题等难题.以kerberos密码协议系统为例,利用该安全模型和假设/保证推理技术对密码协议系统进行了安全验证.  相似文献   

13.
密钥协商协议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密钥协商协议允许两个或多个用户在公开网络中建立一个共享密钥,是最基本的密码原型和公钥密码学的基础.本文综述密钥协商协议的研究进展,包括密钥协商的安全模型、传统离散对数环境下的密钥协商协议、最近发展起来的基于双线性对的密钥协商协议以及基于口令的密钥协商协议,指出了密钥协商协议中的公开问题和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徐剑  李晶  张钊  周福才 《计算机工程》2009,35(9):179-181,184
针对当前BF-IBE方案中的密钥分发问题.设计基于Merkle简单密钥分配协议和Diffie-Hellman密码交换的密钥分发协议,实现对BF-IBE方案的改进.将改进方案与GDH群身份签名技术、密钥交换协议相结合,提出一种基于身份密码体制(1Bc)的安全电子邮件解决方案,可保证邮件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认证性.由于对PKG功能的扩展,还能实现邮件的不可抵赖性和可追踪性.新方案与现有的邮件协议,系统兼容,具有一定实用性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基于属性密码因能提供细粒度访问控制和良好的隐私性而成为密码学的研究热点之一.Σ协议是一种三轮公开抛硬币诚实验证者零知识证明协议,在密码学的许多领域有重要应用.首先,将基于属性密码引入到零知识证明领域,研究基于属性Σ协议,给出其定义,刻画其安全模型;其次,基于标准Σ协议、陷门可取样关系和平滑秘密共享方案,给出一个去中心基于属性Σ协议的一般性构造和相应的例子,并证明其安全性;最后,作为去中心基于属性Σ协议的应用,利用Fiat-Shamir转换,得到去中心基于属性签名和去中心基于属性双层签名的一般性构造和相应的例子.效率分析表明,基于属性双层签名方案相比已有的方案在数据长度和计算开销两方面都具有显著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辫群上的不经意传输协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量子计算的快速发展给基于整数分解或离散对数问题的密码协议带来严重威胁。为了研究抵抗量子分析的密码协议,基于非交换的辫群提出了一个2取1不经意传输协议,并将其扩展为N取1不经意传输协议。在共轭搜索问题和多重共轭搜索问题难解的前提下协议能同时保证发送方和接收方的隐私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椭圆曲线密码体制的可认证的密钥交换协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椭圆曲线密码体制逐渐应用于各种安全协议中.分析了DH密钥交换协议不能抵抗中间人攻击得弱点,基于椭圆曲线离散对数难解性,利用椭圆曲线密码体制的数字签名方案,提出了基于身份认证的密钥交换协议.安全性分析表明,该协议提供身份认证、密钥认证性、密钥的可知安全性、前向保密性,并有效能够防止中间人攻击和重放攻击.把椭圆曲线密码应用于密钥交换协议的认证过程,能有效提高密钥交换协议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TMN密码协议的SMV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密码协议安全性的分析是网络安全的一个难题,运用形式方法对密码协议进行分析一直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运用模型检测工具SMV对TMN密码协议进行了形式分析。在建立一个有限状态系统模型和刻画TMN密码协议安全性质的基础上,使用SMV对TMN密码协议进行了安全分析。分析结果表明TMN密码协议存在一些未被发现的新攻击。  相似文献   

19.
王泽成 《计算机应用》2011,31(1):118-122
在通用可组合安全性框架下定义了基于身份的数字签名方案的通用可组合安全性。证明了基于身份数字签名方案的通用可组合安全性与传统的安全性——在选择消息和选择身份攻击下的不可存在性伪造——之间的等价性。这一结果表明基于身份的数字签名方案可以作为安全的密码原语用于构建更复杂的密码协议。  相似文献   

20.
程英  高庆德 《计算机科学》2009,36(10):106-107
研究了基于散列函数的强口令密码认证协议,分析了目前该类协议中具有较高安全性的SPAS协议。虽然协议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是通过分析发现协议还是存在安全漏洞。存在安全缺陷的主要原因是协议中使用的密码技术过于单一。该类协议中,如果不使用其它密码技术,很难使协议达到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