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患者,男,65岁,农民,有明确肺源性心脏病史,2006年10月15日因清晨起床便后突然胸痛,呼吸困难,咳嗽,胸闷,气促,出汗,惊恐收入我科。入院查体:T38℃,P100次/分,R30次/分,BP85/55mmHg,痛苦面容,口唇发绀,皮肤湿润发凉,颈静脉怒张,桶状胸,胸壁无压痛、叩痛,双肺呼吸音对等减弱,右下肺闻及中粗湿啰音,剑突下触及心脏搏动,心律齐,肺动脉第二心音亢进,三尖瓣区闻及收缩期3/6级吹风样杂音,肝肋下1cm,双下肢膝关节以下凹陷性水肿。WBC15·8×109/L,HBG150g/L。胸片示双肺纹理增多、增粗、紊乱,透光度增强,右侧隔肌稍上抬,肺动脉段稍突出,心尖圆隆上翘。超声心动图示右室扩大,肺动脉高压,三尖瓣中度反流。普通CT报告右下肺有楔形高密度阴影,底部与胸膜相连,顶部指向肺门,右侧胸腔少量积液。血气分析:氧分压(PO2)49mmHg,二氧化碳分压(PCO2)29mmHg,血氧饱和度(SO2)85%。心电图(ECG):SⅠQⅢTⅢ。入院初步诊断:肺栓塞。予溶栓、抗凝、抗血小板治疗,同时给予头孢曲松钠治疗1周,无好转,每日体温37·5~38·5℃,WBC17·8×109/L,中性粒细胞0·...  相似文献   

2.
多项指标检测在胸腔积液鉴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和胸腔积液中腺苷脱氨酶(ADA)、乳酸脱氢酶(LDH)与癌胚抗原(CEA)的水平等指标对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意义。方法对临床已确诊的43例胸腔积液患者(结核23例,恶性肿瘤20例)的胸腔积液和血清分别采用酶法、速率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进行ADA、LDH和CEA含量测定。结果结核性胸腔积液中ADA的含量为(43.00±13.82)U/L,LDH的含量为(470.04±175.23)U/L,CEA的含量为(1.25±1.22)μg/L;在恶性胸腔积液中,ADA为(17.57±6.20)U/L,LDH为(695.15±643.68)U/L,CEA为(293.74±197.50)μg/L。结核性胸腔积液组ADA含量较恶性胸腔积液组明显增高(P〈0.01),恶性胸腔积液组CEA含量较结核性胸腔积液组明显增高(P〈0.01)。多项指标联合检测对恶性胸膜积液诊断的敏感性为95.0%,特异性为100%,较单一指标的敏感性、特异性高。结论胸腔积液中ADA、CEA的联合检测对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3.
临床资料:患者,男,44岁,2006年12月18日因肝移植术后5+月,咳嗽、发热10 d入我院传染科,临床诊断为肝移植术后,肺部白色念珠菌感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予以抗真菌、止泻治疗5 d,疗效不佳,并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肾功能衰竭,于23日转入我院ICU治疗。转科诊断为肝移植术后,双肺白色念珠菌感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肾功能衰竭,代谢性酸中毒。该患者肝移植术后长期口服吗替麦考酚酯(骁悉0·75 g bid)+他克莫司(普乐可复1 mg bid)+泼尼松(强的松10 mg qd)联合免疫抑制药物,不饮酒,不吸烟,体质无特别。患者于2006年12月18日入我院,21日痰培养查见白色念珠菌,未查见细菌生长,诊断为肺部白色念珠菌感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予以氟康唑(0·2 givgtt q12h)抗真菌治疗5 d,疗效不佳。患者持续高热、白色黏痰多,双肺呼吸音粗,湿音,胸部X线片示少量胸腔积液,患者另有严重腹泻,并出现肾功能衰竭(24日查肾功能示:血尿酸URIC 542·2μmol/L,血尿素BUN21·7 mmol/L,血肌酐CREA603·3μmol/L),他克莫司血药浓度升高(>30μg·L-1),于2...  相似文献   

4.
卡铂腔内灌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20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恶性胸腔积液是晚期肿瘤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生存期很短,控制恶性胸水是肿瘤姑息治疗的重要部份。我院2006的6月至2007年3月采用卡铂腔内灌注治疗恶性胸水20例,获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43~81岁,中位年龄58岁,均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为恶性肿瘤。肺癌14例,乳腺癌1例,淋巴瘤1例,肝癌转移2例,直肠癌转移1例,输卵管癌1例。双侧胸腔积液8例,单侧胸腔积液12例,胸腔大量积液16例,中量积液4例,胸水查见癌细胞17例,血性胸水10例,1·2方法B超确定穿刺部位,常规消毒,局部麻醉下行胸腔穿刺术成功后接引流管,排尽腔内积液后,将卡铂200mg/m2+0·9%NS60ml溶解后灌注入胸腔,速度不限,变动体位,保留8小时后引流出药液。每周1次,连续3周。1·3结果15例胸水完全消失,持续4周以上;2例胸水减少≥50%;3例胸水减少<50%,持续4周以上。胸水缓解期2~10月,平均缓解期5个月。治疗过程中6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不良反应(占30%),其中胸痛、呼吸困难各1例,呕吐、白细胞降低各2例。2讨论卡铂是第二代铂络合物,...  相似文献   

5.
《新医学》2000,31(1):41
1病历摘要 患者男,22岁,农民。因心悸、气促3个月,于1997年10月7日入院。3个月前受凉后出现心悸、气促,伴疲乏、盗汗。在外院诊断为“多浆膜腔积液(右侧胸腔、心包)”,给予正规四联抗结核治疗2个月,并多次胸穿抽液,病情缓解,右侧胸腔积液消失,遂出院继续抗结核治疗。出院后两周,患者又出现进行性心悸,气促、腹胀,尿少,双下肢浮肿,但无盗汗,故来我院就诊。 入院体检体温 36.8℃,脉搏 114次/分,呼吸 20次/分,血压16 kPa/12 kPa,慢性病容,半卧位,口唇发绀,颈静脉怒张,肝颈回流征…  相似文献   

6.
临床资料:患者,30岁,已婚,G2P1+1,末次月经2004年10月12日,因腹痛5 d,加重并发现盆腔巨大囊肿3 d于2004年10月15日急诊入院。患者入院前5 d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腹痛,尚可忍受,3 d前出现腹痛加剧,呈持续性绞痛,部位同前,县医院B超发现盆腔内巨大分隔状囊性占位,予抗炎治疗2 d后疼痛稍有缓解(治疗期间最高体温达38·6℃),后急诊转入我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偶有痛经,1996年曾行“盆腔脓肿引流术”。入院查体:体温37·7℃,血压110/70 mmHg,心肺无异常,腹部隆起如6+月孕大,张力较高,包块边界欠清,活动,表面广泛压痛。妇检:子宫及附件未扪清,盆腹部扪及一6+月孕大包块,有广泛压痛。辅查:血常规WBC 6·6×109/L,中性比例83·6%,HB 108 g/L,血清CA125在正常范围,小便常规未见异常。B超:盆腔中央查见17·0 cm×12·0 cm×14·0 cm囊性占位,内有较多网状回声及部分细弱光点。入院诊断:盆腔包块,疑卵巢肿瘤伴蒂扭转,予抗炎治疗6 d,患者体温波动在37~37·5℃之间,腹痛有所减轻。于10月20日复查彩超查见右附件区16·6 cm×15·0...  相似文献   

7.
临床资料:患者,女,29岁,因进行性消瘦2月、左季肋部隐痛20d入院。2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消瘦、乏力,消瘦进行性加重,期间体重下降共约15kg,不伴发热、咳嗽、咯痰、纳差、黑便等症状;20d前,患者感左季肋部阵发性隐痛不适,无他处放射,并伴纳差。查体:每日体温于36·0~38·3℃波动,营养状况差,消瘦,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无阳性发现,腹平软,全腹无压痛,未及腹部包块,于右侧卧位左肋缘下可触及脾脏边缘,中硬。血常规示Hb105g/L,WBC6·0×109/L,N72·1%,L19·3%;血生化示ALT112U/L,AST122IU/L,Alb34·1g/L;胸部X光检查未见心肺异常;腹部B超提示脾脏多发实性占位;行上腹CT提示脾脏增大,约21cm×13cm×7·5cm,其内见多个斑片状低密度灶,边缘不规则,增强后动脉期边缘强化,门脉期边缘清晰,其内有分隔。诊断考虑:脾脏占位:感染?肿瘤?故行脾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脾脏切面见三个直径2~4cm灰白结节,镜下系大片干酪样坏死伴肉芽肿性炎,周围脾脏白髓萎缩,红髓扩大、瘀血。抗酸染色查见阳性杆菌。诊断为脾脏结核,患者回当地防预站行抗结核...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快速C反应蛋白(CRP)测定在炎性胸腔积液及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使用快速CRP检测仪(Quik Read101)测定12例炎性胸腔积液、19例恶性胸腔积液中的CRP浓度,并进行分析。结果炎性胸腔积液组CRP浓度(71.75±46.38mg/L)显著高于恶性胸腔积液组(7.53±8.24mg/L)(t=5.94,P〈0.01)。以CRP浓度〉10mg/L为阳性诊断标准,炎性胸腔积液组CRP阳性率(91.7%)显著高于恶性胸腔积液组(15.8%)(Χ^2=17.09,P〈0.01)。结论胸腔积液CRP浓度测定可作为炎性胸腔积液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的一个参考指标,胸腔积液CRP的测定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国产头孢美唑钠治疗急性呼吸系统感染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国产头孢美唑钠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的方法,治疗42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试验组20例、对照组22例)。试验药为注射用头孢美唑钠,对照药为注射用进口头孢美唑钠(先锋美他醇),1g/次,每日2次。疗程5~12天。结果试验组临床有效率和临床痊愈率分别为90·00%和25·00%,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和临床痊愈率分别为86·36%和45·45%;试验组细菌清除率为100·00%,对照组细菌清除率为100·00%,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安全性评价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6·67%与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国产头孢美唑钠是治疗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经面罩机械通气(FMMV)对重症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56例重症急性左心衰竭患者FMMV后的效果(治疗组),并与传统药物治疗方法(对照组)56例比较,观察患者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气等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均能教好地耐受FMMV。2h后49例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心率由(136±14)次·min^-1降至(89±10)次·min^-1(P〈0.05),呼吸频率由(38±4)次·min^-1降至(26±3)次·min^-1(P〈0.05),PaO2由(50.10±8.70)mmHg上升至(92.50±10.20)mmHg(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与动脉血气变化不明显,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用传统药物治疗方法相比,FMMV可迅速纠正低氧血症,改善重症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循环和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胸水的腺苷脱氨酶(ADA)测定值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意义和应用价值。[方法]对42例结核性胸腔积液和20例恶性胸腔积液病人的胸水和血清标本进行ADA检测。[结果]结核性胸腔积液ADA活性明显增高(54.97±30.04),恶性胸腔积液ADA活性无异常变化(11.9±4.08),两者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血清ADA活性无差别(P〉0.05)。[结论]ADA在结核性胸腔积液中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梁超  陆敏秋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7):1580-158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a Purpura epilepsy,ITP)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其特点是皮肤、黏膜出血,血小板数量减少及其寿命缩短;骨髓内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多,但伴有发育成熟障碍;患者血清或血小板表面存在抗血小板抗体[1]。我院自2002年1月~2007年1月共收治63例ITP患者,其中17例患者应用丙种球蛋白联合强的松治疗后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63例ITP患者均符合《血液病学诊断及疗效标准》所制定的ITP诊断标准[2]。本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皮肤瘀点瘀斑,以双下肢多见,其中有17例患者需要短期内升高PLT,包括需要手术者7例,即将分娩者4例。女性9例,男性8例,年龄18~58岁。PLT最低4.4×109/L,最高64×109/L。其中伴有鼻衄2例,牙龈出血4例,口腔湿性紫癜2例,均存在焦虑。1.2方法丙种球蛋白400 mg/(kg·d)静脉滴注,连续5 d,用丙种球蛋白前30 min给予苯海拉明20 mg肌肉注射。同时给予强的松1 mg/(kg·d)口服,PLT正常后2~3周逐渐减量至每天用5~10m...  相似文献   

13.
肾病综合征合并假性乳糜腹水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女,32岁,因颜面及双下肢水肿,腹胀15天,加重3天,于2003年7月入院。患者于1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颜面水肿,一周后出现腹胀及双下肢陷凹性水肿.当地藏医诊断为“心脏病”,服藏药治疗15天效果不佳。入院前3天上述症状加重,乏力,动则心累气促,不能平卧,尿少入住我院。查体:T36.5℃,P106次,分,R28次,分.BP100/60mmHg,全身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气管居中,  相似文献   

14.
伸直型膝关节僵硬的康复治疗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伸直型膝关节僵硬的康复治疗措施。方法采用蜡疗与膝关节松动术相结合的康复治疗程序治疗伸直型膝关节僵硬78例,评价治疗效果。结果78例患者膝关节主动屈膝提高至90°~145°;疗效优41例(52·5%),良19例(24·3%),中16例(20·5%),差2例(2·5%)。结论蜡疗配合关节松动术的康复治疗程序治疗伸直型膝关节僵硬疗效显著,简便易行,患者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5.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4~2005年载文被引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作者在医学研究工作中对以往科研成果的继承与借鉴情况以及《实用医院临床杂志》载文被引的特点和一些规律,为期刊编辑出版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依据《中国引文数据库》数据,对《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4~2005年载文被来源期刊引用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和计量分析。结果30·08%论文被来源期刊论文引用了265次,12·8%论文被二级引证,单篇平均被引次数为1·79次,最多为11次;被引论文作者数量和频次最多的单位是四川省人民医院,共45人77次(29·06%);被引篇数及频次居前的栏目与学科是:专题讨论与专家论坛(29·05%、35·85%),临床实践(34·46%、26·80%),基础与临床研究(10·81%、11·70%),内科学(20·27%、14·72%),外科学(18·92%、21·13%),基础医学(12·83%、11·32%),肿瘤学(10·14%、13·58%)。结论《实用医院临床杂志》坚持正确的办刊宗旨,突出办刊特色,已成为医学临床、科研工作的重要信息源。  相似文献   

16.
临床资料:患者,女,41岁,55 kg,术前诊断为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拟在全麻下行二尖瓣置换术。入院时生命体征为:BP100/70 mmHg(1 kPa=7·5 mmHg),HR64次/分,RR23次/分,T36·3℃。体格检查:心尖区可闻及收缩期Ⅲ/6级吹风样杂音。心电图提示:房颤,心律不齐。胸部X线片检查提示:肺血增多,肺动脉高压形成,左房、右室增大,右肺动脉主干及右下肺动脉扩张。心脏彩色多普勒提示:二尖瓣狭窄(重度),开口面积0·76 cm2,左心耳血栓。入院时心功Ⅳ级。经内科强心、利尿、抗感染治疗后病情有所好转,转外科手术治疗。术前用药:吗啡10 mg,东莨菪碱0·3 mg。入室监测生命体征正常,建立静脉通道后,缓慢滴注6%羟乙基淀粉500 mL,静脉给予地塞米松10 mg,咪唑安定10 mg,芬太尼0·2 mg,哌库溴胺8 mg。诱导插管顺利,行机械通气:潮气量475 mL,呼吸频率12次/分,此时气道压力为15~16 mmHg。开始体外转流后停止机械通气。手术未阻断主动脉及上、下腔静脉,缝合心脏后恢复机械通气,潮气量:475 mL,呼吸频率:12次/分,此时气道阻力上升至30 mmHg,改手控通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时联合使用肾上腺素、垂体后叶素的疗效。方法58例心跳停搏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28例),治疗组予肾上腺素、垂体后叶素,对照组予标准剂量肾上腺素,观察两组自主循环恢复率及恢复时间、24小时存活率、出院存活率。结果自主循环恢复率、24小时存活率、出院存活率治疗组分别为63·3%、40%、30%,对照组分别为21·4%、14·3%、7·1%;治疗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8·2±2·2)天,对照组(20·3±4·2)天。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心肺复苏期间联合应用肾上腺素、垂体后叶素能显著提高自主循环恢复率、24小时存活率、出院存活率,缩短自主循环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18.
临床资料:患者,女,31岁,出生后发现右眼比左眼小。父母非近亲婚配,其母孕期曾因患胸膜炎而服用大量中西药,具体不详,否认家族史。查体:一般情况良好,系统检查无异常。眼科检查:右眼视力无光感,左眼1·5。右眼眼眶及睑裂较左眼明显变小,双眼睑无水肿,结膜无明显充血。右眼角膜透明,直径7·8 mm,曲率K147·95D,K256·12D,前房较浅,鼻下方虹膜缺损,瞳孔不圆,向鼻下方移位,对光反射正常,晶体前极轻度混浊(图1),玻璃体及眼底未见明显异常,A型超声显示眼球轴长20·3 mm。左眼角膜透明,直径11·5 mm,曲率K144·85D,K245·95D,前房深度正常,瞳孔圆,居中,对光反射灵敏,晶状体、玻璃体及眼底未见异常,眼球轴长23 mm。眼压右眼15·2 mmHg,左眼13·5 mmHg。诊断:右眼先天性小眼球,右眼先天性虹膜缺损(图1、2)。图1·右眼眼前节照相显示小角膜,虹膜缺损,瞳孔移位,晶体前极轻度混浊讨论:先天性小眼球是一种眼部先天性发育异常,其患病率国外报道为1/10 000[1],我国山东、辽宁、四川、广东、宁夏、上海、云南、安徽、江西、天津、甘肃301 162人的人口普查,患病率为0·0...  相似文献   

19.
冯天元  沈军  陈如法 《新医学》2001,32(6):323-324
1 病历摘要 女性,58岁.因劳力性气促、消瘦、胸腔积液4个月,黄疸1个月于1999年5月14日入院.6年前,患者体格检查时发现血压增高,服尼群地平,3粒/日,平时血压(20~21.3)kPa/(12~10.7)kPa.1999年1月下旬起,逐渐出现劳力性气促,双下肢浮肿,睡眠时需高枕卧位,夜间阵发性气促,于2月5日住当地医院,当时检查发现血压22 kPa/10.7kPa,心脏扩大,心房颤动,胸腔积液.诊断:高血压、高血压心脏病、心力衰竭.经抽胸腔积液,口服非洛地平、美托洛尔、地高辛、氢氯噻嗪等治疗半个月,症状缓解出院.出院后不久又出现夜间阵发性气促,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2006年我院共收治消化性溃疡患者49例,其中29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49例均经电子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治疗组29例中,男20例,女9例,年龄19~65岁,中位年龄46·6岁,病程0·5~20年,十二指肠溃疡18例,胃溃疡7例,复合性溃疡4例;对照组20例中,男13例,女7例,年龄20~66岁,中位年龄46·2岁,病程0·5~19·5年,十二指肠溃疡12例,胃溃疡6例,复合性溃疡2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1·2方法两组均口服奥美拉唑20mg,bid;阿莫西林1·0,bid;甲硝唑0·4,bi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自拟中药胃痛汤(基本方:蒲公英15g,白花蛇舌草15g,白术15g,白芷10g,白及10g,白芍10g,乌贼骨15g,延胡索15g,甘草5g。加减:寒邪客胃加吴茱萸、干姜;饮食停滞加山楂、神曲;肝气犯胃加柴胡、郁金;肝胃郁热加丹皮;瘀血停滞加三七;胃阴亏虚去白术加沙参、麦冬),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4周后比较两组疗效。2结果临床症状消失,胃镜检查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消失者,治疗组24例(82·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