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陈平华 《全科护理》2014,(19):1746-1747
[目的]总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联合咪达唑仑治疗首发婴儿痉挛症的护理。[方法]对10例首发婴儿痉挛症患儿采用ACTH联合咪达唑仑治疗,之后过渡到口服醋酸泼尼松与硝基安定,用药前做好解释宣教工作,用药时密切观察,加强护理,及时干预。[结果]治疗后完全控制痉挛发作7例,减轻发作3例;治疗后再次行1次长达2h的视频脑电图检查,高峰失律波消失4例;10例患儿出院后定期门诊复查,抽搐控制良好。[结论]加强首发婴儿痉挛症患儿行ACTH联合咪达唑仑治疗的护理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2.
我科于1981年以来,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大剂量安定治疗破伤风41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外伤部位:下肢28例,上肢8例,头部3例,中耳炎1例,女性结扎术后1例,以下肢最多。潜伏期:为3天~3个月,其中小于7天10例,7~10天16例,10天以上15例。临床分型:本组轻型14例,中型14例,重型15例。方法及效果:根据临床分型,确定安定用量。轻型每日0.7~2mg/kg,分4次口服;中型每日2~4mg/Kg,重型每日4~7mg/kg,分4次静脉点滴。安定的剂量以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吗替麦考酚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患者11例,激素常规及冲击治疗、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无效后,给予吗替麦考酚酯1.0~1.5 g/d,2次/d,口服.连用3个月后,有效者继续原剂量服用3个月后逐渐减量维持,无效者停药.观察治疗过程中及治疗6个月后血小板计数及药物不良反应,并评定治疗6个月后疗效.结果:1例治疗12 d后失访,2例因经济原因于治疗15 d后停药,余8例患者完成6个月治疗,显效2例,有效2例,进步1例,无效者3例;5例服用吗替麦考酚酯后第3周血小板计数开始增高,3例在服用5~11周后血小板计数升高,于治疗后16~23周到达峰值,且治疗效果与治疗前血小板计数水平无关.3例治疗7 d内出现轻度腹泻、腹痛和恶心,经减量和对症治疗后好转,完成6个月治疗;1例治疗第13天后出现白细胞减少,最低为2.6×109 /L,口服升白细胞药物后好转;1例治疗1个月后出现轻微肝功损害;未见肾功能损害及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吗替麦考酚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血小板减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托吡酯治疗小于 6个月婴儿癫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小于 6个月癫 35例 ,均口服托吡酯 1~ 2 .4mg/ (kg·d) ,每隔 3~ 4天增加 1~ 2 .4mg/ (kg·d) ,直至控制发作或不能耐受为止 ,最大剂量 15mg/ (kg·d)。进行自身开放对照研究。结果  4周有效率 91.4 % ,其中完全控制 5 1.4 %。随访 5~ 32个月 ,平均用量 5 .6mg/ (kg·d) ,完全控制 5 7.1% ,有效 88.5 %。结论 托吡酯治疗小婴儿癫安全有效 ,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患者大剂量静脉注射甲基强的松龙(IVMP)冲击治疗后的最佳激素减量方案。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RRMS复发期病例124例,全部患者住院后给予甲基强的松龙静脉滴注,1g/d(用500 ml生理盐水配制),连续治疗3~5 d,之后按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四组:A组:口服泼尼松,开始60 mg/d,连续服用12d之后按10 mg/5 d的方式逐步减量;B组:口服甲泼尼龙,按48 mg/d、24 mg/d、12 mg/d各1周的方式逐步减量;C组:口服泼尼松龙,开始60 mg/d,之后按5 mg/5 d的方式逐步减量;对照组:无激素使用,无逐步减量,四组均治疗3周。结果:RRMS患者大剂量IVMP冲击治疗后,继续采用激素减量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不用激素的对照组(P0.05);就不良反应发生率而言,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1%)显著高于其他两种减量方案组及对照组。结果:RRMS患者大剂量IVMP冲击治疗后,采用B、C两种激素减量方案可有效缓解病情,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推荐应用于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口服巴氯芬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痉挛型脑性瘫痪痉挛的康复治疗疗效,其中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常规康复治疗相同,试验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口服巴氯芬(1-2mg/kg/d,q8h)治疗.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估痉挛程度,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托吡酯治疗小于6个月婴儿癫癎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小于6个月癫癎35例,均口服托吡酯1~2.4 mg/(kg*d),每隔3~4天增加1~2.4 mg/(kg*d),直至控制发作或不能耐受为止,最大剂量15 mg/(kg*d).进行自身开放对照研究.结果 4周有效率91.4%,其中完全控制51.4%.随访5~32个月,平均用量5.6 mg/(kg*d),完全控制57.1%,有效88.5%.结论托吡酯治疗小婴儿癫癎安全有效,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8.
探讨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头面部血管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对21例婴幼儿头面部血管瘤患儿口服普萘洛进行治疗,用药方案为:第1天0.5 mg/(kg·d),第2天1mg/(kg·d),第3天及以后2 mg/(kg·d),均分3次餐后口服,住院服药6~8d,如无明显异常反应,出院继续服药4个月,减量停药,随访.观察瘤体大小、色泽变化,服药后不良反应,停药后有无复发等指标.结果:初始服药平均年龄为5.7个月(2.2 ~ 9.2个月),停止服药的平均年龄为11.2个月(6.2~22.3个月).患儿口服普萘洛尔48 h后瘤体颜色即开始变淡,体积有所缩小.1周后瘤体缩小明显,有效率达90.47%(19/21).服药4个月后,部分完全消退,总有效率达95.23%(20/21).2例伴发溃疡的血管瘤患儿,溃疡在服药后1个月痊愈.共4例观察到不良反应(19%):1例患儿服药后出现腹泻,1例肝功轻度异常,2例患儿有出汗增多现象,其余患儿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停药随访半年,尚未发现复发病例.结论: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血管瘤疗效确切,可考虑应用于有治疗指征的婴幼儿头面部血管瘤.其不良反应目前发现较少,但仍需扩大观察例数及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药疹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对26例重症药疹患者早期给予甲强龙80~100 mg/d治疗,病情控制后逐渐减量直至停药.同时给予皮肤、口腔黏膜、会阴及眼部等一般护理,并给予健康指导.结果:大量糖皮质激素治疗10 d后病情基本控制、皮疹全部消退,激素用量减至40 mg/d,并逐渐减量直至停药,26例均痊愈出院.结论:早期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药疹的临床疗效显著,对重型药疹患者实施皮损护理、换药及支持疗法等护理干预措施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患者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0.
陈小满 《华西医学》2011,(2):253-254
目的 探讨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7年2月-2010年2月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81例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1例给予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3~4片/d,分2~3次口服,止血后3 d开始减量,每次减去1/3,直到1片/d维持,无血期21 d后停药,撤退性子宫出血第5天开始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激素冲击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疗效,为难治性癫痫患儿的诊治提供指导经验。方法 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集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57例难治性癫痫患儿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给予甲泼尼龙进行冲击治疗,甲泼尼龙20 mg·kg~(-1)·d~(-1),每疗程用3 d,停4 d,连用3个疗程,疗程间隔期间给予泼尼松口服2 mg·kg~(-1)·d~(-1),出院后均给予泼尼松序贯治疗,4~12周减量,总疗程4~6个月。结果本组患儿男27例,女30例,婴儿痉挛症又称West综合征30例,Lennox-Gastaut综合征6例,获得性癫痫性失语又称Landau-Kleffner综合征6例,其他难治性癫痫15例,发病年龄1个月到6岁,激素冲击治疗前9例未应用抗癫痫药物,余48例均经2种或3种抗癫痫药物治疗且发作控制不佳。激素冲击治疗有效率84%(48/57)。结论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难治性癫痫控制效果肯定,疗效与发病年龄及病程无相关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诱导幼鼠痫样发作的特征,并评价它与人类婴儿痉挛症的异同。方法实验一:24只乳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注射不同剂量NMDA,观察行为变化及最佳NMDA剂量。实验二:30只18天乳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于不同时间点注射NMDA(45mg/kg),观察发作高峰期并记录头皮脑电图。实验三:6只乳鼠分别于生后18~30天腹腔注射NMDA(45mg/kg),观察慢性点燃模型建立情况。实验四:4只成鼠及4只乳鼠分别腹腔注射NMDA,观察NMDA引起的癫痫发作是否具有年龄依赖性。结果不同剂量的NMDA均可诱导乳鼠出现特异的屈曲样痉挛发作,发作期脑电图出现节律紊乱,表现为高幅慢波,夹有棘波。18天的幼鼠需要的最佳NMDA剂量为45mg/kg,该量处理后20~40分钟为发作高峰。乳鼠连续腹腔注射NMDA至生后27天开始无特异的屈曲样痉挛发作。成鼠腹腔注射NMDA后不出现特异的屈曲样痉挛发作。结论Wistar乳鼠经腹腔注射NMDA,其行为学表现与人类婴儿痉挛症的临床发作极为相似,提示可以作为一种建立婴儿痉挛症动物模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门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方法随机分为三组。环磷酰胺组:口服环磷酰胺,初始剂量25~50 mg/d,每7~12天增加25 mg,直至最大日剂量150 mg/d。泼尼松组:给予泼尼松,0.5 mg/(kg·d),用药4周后,减量至0.25 mg/(kg·d),持续4周,继续减量至0.125或0.25 mg/(kg·d),隔日1次口服。环磷酰胺和泼尼松联合组:口服环磷酰胺,开始时25~50 mg/d,每7~12 d增加25 mg,直至最大日剂量150 mg/d。口服泼尼松,0.5 mg/(kg·d),持续4周,继续减量至0.125或0.25 mg/(kg·d),隔日1次口服。12周为一疗程,观测各组动脉血氧分压(Pa O2)和肺活量变化及临床-影像-生理评分(CRP评分)。结果各组动脉血氧分压及肺活量均有显著变化(P0.05),CRP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联合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环磷酰胺组、泼尼松组两组,且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论采用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特发性间质性肺炎,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氧分压和肺活量变化,同时可明显降低临床-生理-影响评分,优于单纯应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且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吗替麦考酚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重度血小板减少患者11例,激素常规及冲击治疗、大剂量免疫球蛋白治疗无效后,给予吗替麦考酚酯1.0~1.5 g/d,2次/d,口服。连用3个月后,有效者继续原剂量服用3个月后逐渐减量维持,无效者停药。观察治疗过程中及治疗6个月后血小板计数及药物不良反应,并评定治疗6个月后疗效。结果:1例治疗12 d后失访,2例因经济原因于治疗15 d后停药,余8例患者完成6个月治疗,显效2例,有效2例,进步1例,无效者3例;5例服用吗替麦考酚酯后第3周血小板计数开始增高,3例在服用5~11周后血小板计数升高,于治疗后16~23周到达峰值,且治疗效果与治疗前血小板计数水平无关。3例治疗7 d内出现轻度腹泻、腹痛和恶心,经减量和对症治疗后好转,完成6个月治疗;1例治疗第13天后出现白细胞减少,最低为2.6×109/L,口服升白细胞药物后好转;1例治疗1个月后出现轻微肝功损害;未见肾功能损害及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吗替麦考酚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血小板减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普萘洛尔治疗婴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血管瘤患儿给予静脉输入甲泼尼龙琥珀酸钠5mg/kg,连用3 d,第4,5 d用量递减,第6 d停药。口服普萘洛尔1.5 mg/kg,每日2次,长期服用。结果:治愈20例,基本治愈10例,好转8例,无效2例。结论: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普萘洛尔治疗婴儿血管瘤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少,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余学清  祝胜郎 《新医学》2003,34(10):641-641,655
进修医生什么是肾上腺皮质激素(激素)抵抗性肾病综合征?教授激素抵抗性肾病综合征是指肾病综合征患者使用常规剂量犤泼尼松1mg/(kg·d)犦的激素治疗8~12周无效,或初始使用激素治疗有效,复发后再次使用激素无效的情况。而在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多数学者认为使用泼尼松1mg/(kg·d)16周肾病综合征不缓解才可被认定为激素抵抗。在微小病变肾病的儿童,激素抵抗的发生率约为5%。常复发性肾病综合征是指初始激素治疗有效,停药后肾病综合征复发,6个月内达到或超过2次。激素依赖是指激素治疗有效,激素减量或停药后2周内复发。进修医生对于激素抵…  相似文献   

17.
吴红萍 《临床医学》2009,29(2):86-88
目的观察激素加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多形性红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2例由药物引起的重症多形性红斑,采用甲基强的松龙(MP)40~80mg/d静脉滴注,3d内疗效不明显者剂量加倍;同时均给予丙种球蛋白400mg/(kg·d),共3天,合并感染或皮疹较重、渗出明显者使用丙种球蛋白治疗5d。皮疹消退后,改MP为强的松片(PRED)1mg/(kg·d),每周减总量的10%~15%,减至10mg时,服用一周停药。结果本组12例患者2周后总有效率为75%,4周后总有效率91.67%。结论静脉用丙种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为治疗药物致重症多形性红斑的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局部应用激素而引起激素性青光眼的临床观察及防治。方法:280例(548眼)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近视度数-3.00~-15.00DS。术后局部滴0.1%艾氟龙滴眼液。第1周4次/d,第2周3次/d,第3周2次/d,第4周1次/d,然后停药,术后第1天,第3天、1周、2周、1个月同一人用非接触眼压计(日本拓普康)测量眼压,用经验公式运算实际眼压值。结果:280例(548眼)中术后3例(6眼)眼压升高,最高36mmHg,最低28mmHg,-x=(32±2.26)mmHg,占1.07%。结论: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局部应用激素要密切观察眼压的变化情况,预防激素性青光眼对视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IPH)的诊断,评估剂量个体化的巯嘌呤(6MP)治疗IPH的长远疗效.方法 IPH的诊断是通过住院检查和随访1年以上排除其他疾病后确定.15例患儿符合诊断并纳入分析,诊断时的年龄2~13岁(中位7岁).疾病急性期口服泼尼松2 mg/(kg·d),4周减停,6MP同时开始口服,60 ms/(m2·d),维持治疗3年.结果 多数患儿由于起病症状不典型而被延误诊断,延误的时间是2周~108个月(中位8个月).所有病例经治疗后都能缓解并成功撤除激素.随访2.5~9.5年(中位6年),15例患儿在6MP维持治疗期间有相对低白细胞血症(3×109/L~6×109/L)的患者8例中只有1例复发,而另外7例有5例复发(P<0.05).复发的5例将6MP剂量上调使白细胞降低后4例未再复发.结论 诊断延误仍然是突出的问题.本组多数IPH患儿对6MP维持治疗耐受好且获长期缓解,提示有可能避免长期依赖激素治疗及因此对生长发育带来长远的不良影响;6MP代谢个体差异大,剂量个体化治疗可避免部分病例未得到足够治疗剂量或治疗过度,有助于改善预后,白细胞计数可能是一个简单而有用的衡量指标.  相似文献   

20.
读贵刊1989年第4期“氯丙嗪的临床新用途”一文后,我们用氯丙嗪(CPZ)治疗急性菌痢21例,均取得了满意疗效,病例观察结果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中,男14例,女7例,年龄2~10岁,平均年龄5岁,病程短者1天,长者5天, 1.1 治疗方法 本组病人给CPZ0.5~1mg/kg/次,每日2~3次,肌注,5天一疗程,腹痛剧烈加用维生素K_3或654-2,不用激素及退热剂,除少数患儿因高热、呕吐、电解质紊乱或中重度脱水,由静脉补液外,多数均采用口服补液盐口服补液。 1.2 疗效判断 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停药后大便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