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2型糖尿病患者肾上腺皮质功能的昼夜变化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变化及其相关因素,以期发现对其介入康复干预措施的可能性。方法: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体检检查确定的健康人30例(正常对照组),经糖耐量试验及正规体检,排除糖尿病及其他系统慢性疾病的存在;3个月内无外伤、感染、发热等应激状况。男18例,女12例。就诊于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门诊与住院部的2型糖尿病患者91例(2型糖尿病组),男58例,女33例。入选患者均经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诊断标准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病史均&;gt;1年;无明显肾功能、肝功能异常者;排除近3个月内有外伤、感染、发热等应激状况患者;排除有过敏,正在使用激素治疗患者;排除在服用除口服降糖药物和胰岛素的患者。2型糖尿病组分为两个亚组:合并慢性并发症组53例,男32例,女21例。未合并慢性并发症组38例,男26例,女12例。分别送检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血皮质醇和血醛固酮;餐后2h血糖;于下午16:00采取同侧肘静脉血,送检血皮质醇。结果:91例2型糖尿病患者8:00皮质醇观测值为(222.0&;#177;74.0)μg/L,16:00皮质醇观测值为(134.0&;#177;63.0)μg/L;正常对照组8:00皮质醇观测值为(105&;#177;67)μg/L,16:00皮质醇观测值为(63&;#177;31)μg/L;2型糖尿病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2.33,P&;lt;0.05),同时发现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存在血皮质醇昼夜节律变化的减弱,甚至消失。合并慢性并发症组患者8:00皮质醇和16:00皮质醇测定结果均显著高于未合并慢性并发症组(t=2.02,2.16,P&;lt;0.05)。2型糖尿病患者血醛固酮平均值较正常对照组低,且醛固酮单因素相关分析中发现,其血醛固酮观测值与病程、血糖控制水平、血糖伸缩度以及尿微量白蛋白呈相关性。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皮质醇分泌增多,血醛固酮的分泌减少,从而进一步的导致糖、脂代谢的异常造成并发症发生概率的增加。  相似文献   

2.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根据1997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选择我院确诊的糖尿病84例,男40例,女44例,年龄61~84(68±7.6)岁,糖尿病病程(6.5±4.2)a。根据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水平将患者分为甲、乙、丙3组。甲组:正常微量蛋白尿组48例(白蛋白量<20μg/min);乙组:微量蛋白尿组22例(白蛋白排泄量20~200μg/min);丙组:大量白蛋白尿组16例(白蛋白排泄量>200μg/min);丁组:180例为健康对照组,选择的患者及对照组排除结缔组织病及其内分泌病。1.2 方法 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型胶原,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尿微量白蛋白浓度,用大型生化仪测定血清肌酐,…  相似文献   

3.
脂肪肝患者血清瘦素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脂肪肝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关系,以期为治疗和预防脂肪肝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观察组57例脂肪肝患者均为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住院及门诊患者,男36例,女21例。纳入标准:无嗜酒史,近2~4周内未使用过肝损害药物。排除标准:排除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对照组33例,为本院健康体检者,男21例,女12例。纳入标准:糖耐量、肝功能、血脂、体质量指数均在正常范围,无饮酒史,无任何肝脏疾病,肝炎病毒标志物阴性。排除标准:B超检查排除脂肪肝。用放免法测定观察组患者及对照组血清瘦素水平,同时测定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血脂,采用稳态模式评价胰岛素抵抗(homeostasismodelassessmentinsulinresistance,HOMA-IR)。结果:①脂肪肝患者瘦素水平、BMI、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HOMA-IR、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均高于对照组(t=3.920~10.060,P<0.05~0.01)。②脂肪肝组、对照组女性瘦素水平犤(11.84±2.07),(7.05±0.94)μg/L犦明显高于男性犤(5.50±1.32),(3.01±0.62)μg/L犦(t=6.356,7.890,P<0.01)。③同性别组内瘦素与BMI,HOMA-IR呈正相关(男性组r=0.7662,0.4883,P<0.01;女性组r=0.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肉碱在糖尿病、冠心病及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状态下的变化情况,探讨肉碱与上述疾病的关系,以便为肉碱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106例观察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冠心病组、糖尿病伴冠心病组,通过酶联荧光法检测上述观察对象的血浆游离肉碱浓度。结果: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冠心病组糖尿病伴心脏病组血浆游离肉碱浓度分别为(72.51±9.76)μm o l/L、(59.83±14.56)μm o l/L、(64.13±12.59)μm o l/L、(52.18±11.43)μm o l/L。结论:糖尿病患者、冠心病患者血浆中游离肉碱水平较健康人显著下降;糖尿病伴冠心病患者血浆中游离肉碱水平较单纯糖尿病患者及冠心病患者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5.
瘦素水平与性别及残余肾功能关系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性别、残余肾功能的关系。方法: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1例(患者组),男16例,女15例;门诊体检健康志愿者38例(对照组),男18例,女20例。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瘦素水平,测定血液透析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血肌酐、尿素氮、内生肌酐清除率。结果:①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犤(11.820±5.507)μg/L犦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犤(6.163±3.230)μg/L犦,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②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女性血瘦素水平犤(15.710±4.969)μg/L犦高于男性犤(8.173±2.879)μg/L犦,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③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内生肌酐清除率、血肌酐、尿素氮无相关性(P>0.05)。结论:①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存在高瘦素血症。②女性患者血瘦素水平高于男性,性别是影响血瘦素水平的一个独立因素。③慢性终末期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血瘦素水平与患者的残余肾功能无关。  相似文献   

6.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尿毒症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尿毒症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30例尿毒症患者早八时抽空腹血,用酶标法测定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应用前及用药二周、四周、八周后的血清瘦素水平. 结果男(6.24±4.18)μg/L,女(9.86±5.86)μg/L;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应用前尿毒症患者血清瘦的水平为男(21.18±7.42)μg/L,女(29.04±6.48)μg/L;应用二周后为男(16.24±5.88)μg/L,女(20.28±6.36)μg/L;四周后为男(13.76±4.24)μg/L,女(16.82±5.25)μg/L;八周后为(14.84±6.496)μg/L,女(18.47±5.34)μg/L.结论尿毒症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红细胞生成素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增加食欲、改善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初诊的糖耐量减低(impairedglucosetolerance,IGT)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糖代谢、脂代谢等指标的关系。方法:2002-04/09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门诊IGT患者106例。纳入标准:符合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IGT诊断标准;均为初诊且未经干预治疗。排除标准:排除有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及其他代谢性疾病患者。符合上述标准IGT患者57例(IGT组),男29例,女28例;肥胖者犤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25kg/m2犦27例,非肥胖者(BMI<25kg/m2)30例。收集同期本院体检自愿参加研究的健康人。纳入标准:无糖尿病家族史,空腹、餐后血糖均在正常范围。排除标准:排除有高血压、心脏疾病等患者。符合上述标准健康人52例为对照组,男26例,女26例;肥胖者(BMI≥25kg/m2)25例,非肥胖者(BMI<25kg/m2)27例。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IGT组及对照组的空腹血清瘦素、睾酮、雌二醇和真胰岛素;同时测定血糖、血清胆固醇、三酰甘油和尿酸。结果:IGT组血清瘦素水平犤(10.87±6.28)μg/L犦稍低于对照组犤(11.26±7.31)μg/L犦,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IGT组女性瘦素水平犤(12.78±5.62)μg/L犦明显低于对照组女性犤(16.13±7.42)μg/L犦(F=12.476,P<0.01);IGT组中肥胖者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及单纯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方法:①选择2001-04/2002-06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98例,其中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56例(未合并高血压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42例(合并高血压组)。对实验目的知情同意。②激光血管内照射采用北京产HN800L型氦-氖激光仪,光纤末断输出功率2mV,每天照射1次(45min),5d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4d,观察2个疗程治疗前后患者血浆内皮素、一氧化氮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③采用全自动血液流变仪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内皮素水平。按试剂盒说明书配制标准液,血浆2μL稀释为20μL,加入显色剂180μL,37℃10min,酶标仪测定546nm吸光度(A值),绘制标准曲线,计算NO2-(μmol/L)浓度,即为一氧化氮水平。④计量资料差异性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98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合并高血压患者明显,合并高血压组患者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未合并高血压组(P<0.01)。②未合并高血压组和合并高血压组患者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后血浆内皮素水平和红细胞压积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后:(44.36±3.25)mmol/L,(42.94±3.83)mmol/L,(0.32±0.03)%,(0.30±0.04)%;治疗前:(78.22±5.24)mmol/L,(65.21±6.17)mmol/L,(0.45±0.05)%,(0.44±0.06)%,P<0.05~0.01];一氧化氮水平和红细胞聚集时间及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高于/长于治疗前[治疗后:(1.91±0.72)mmol/L,(1.87±0.68)mmol/L,(7.69±0.69)s,(7.34±1.23)s,1.82±0.10,1.83±0.08;治疗前:(1.24±0.32)mmol/L,(1.06±0.43)mmol/L,(4.84±1.03)s,(4.79±1.17)s,0.98±0.14,1.05±0.09,P<0.01]。结论:①2mV剂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能明显改善合并与未合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②合并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及血糖代谢紊乱较未合并高血压患者严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内皮依赖血管舒张功能及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心血管内科2004-03/2004-10住院的冠心病患者45例,年龄39~70岁。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5例(男13例,女12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0例(男12例,女8例)。选择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20例(男11例,女9例)为对照组,年龄30~64)岁。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测反应性充血肱动脉内径变化率和含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变化率。测定血浆中一氧化氮、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用Logistic回归做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反应性充血内径变化率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关系。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两组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肱动脉反应性充血内径变化率:不稳定型心绞痛和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均明显低于对照组(7.2±1.42)%,(7.6±1.12)%,(15.46±1.2)%,t=2.357,P<0.05。而两型心绞痛患者变化率基本相似(P>0.05)。②血浆一氧化氮水平: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52.18±16.55),(77.72±21.05)μmol/L,P<0.05。③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425.8±108.2),(225.3±103.8)μg/L,P<0.05。④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一氧化氮和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也明显低于对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紊乱性疾病 ,可导致多种并发症 ,多数患者的血脂、血液流变学发生改变。笔者对 1 80例 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血脂、血液流变学测定 ,结果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1 调查对象  型糖尿病患者 1 80例 ,诊断均符合 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男 87例 ,女 93例 ,年龄3 3~ 78岁 ,平均年龄 5 7.1± 8.7岁。对照组 2 0 0例 ,男 95例 ,女 1 0 5例 ,年龄 2 5~ 76岁 ,平均年龄5 1 .2± 7.1岁。经体检排除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障碍等有关疾病。两组年龄相匹配。研究对象均禁食 1 2 h,取空腹静脉血。2 测定方法2 .1 血脂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