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塔高层钢结构抗震性能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高层建筑结构分析计算中专业设计软件在大震作用下结构弹塑性分析方面存在的缺陷,以北京某双塔高层钢结构为例,运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结构三维模型,进行了结构的动力特性和模态分析,并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和弹性/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分析了该双塔高层钢结构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响应.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出,通用有限元软件能够很好地对高层钢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分析计算;双塔高层钢结构顶部鞭梢效应明显,建议通过减小顶部结构自重并在构造上予以重视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2.
对高层建筑结构进行抗震分析时,结构设计软件PKPM通常以周期折减系数来考虑填充墙对结构刚度的影响.以来宾市高层实测项目中8栋高层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随机振动测试并在有限元软件Sap2000中建模,利用实测数据对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校验并比较校验前后的抗震分析结果.在Sap2000中建立高层建筑模型并采用与PKPM软件相同的方式考虑填充墙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2种模型具有可比性.利用壳体模型和斜撑模型分别在Sap2000软件中对填充墙进行模拟,并利用现场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校验.用Sap2000模型代替PKPM模型进行小震作用下线弹性阶段的地震反应分析,与PKPM软件的计算结果对比后发现相较于修正后的Sap2000模型计算值,PKPM模型计算的未经折减的层间剪力是Sap2000模型的1/2左右,而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角却是Sap2000模型的3~4倍.根据JGJ 3-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建议的周期折减系数为0.7~1.0,设计取值更为保守.  相似文献   

3.
核电站安全壳结构的抗震分析对核电站设计和安全性评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核电站CPR1 000安全壳结构建立精细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在极限安全地震动下使用时程法进行非线性抗震分析;选取一些关键楼层位置的代表点计算结构的楼层反应谱,分析比较不同目标阻尼比对楼层反应谱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建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能够真实有效地反映结构抗震分析时的具体响应,并且在极限安全地震动作用下仍然保持完整性,分析得到的结构楼层反应谱可作为子结构抗震分析的输入数据。  相似文献   

4.
地震作用下高层建筑动力响应分析对高层建筑的安全设计是不可缺少的.针对高层建筑的受力特点,运用结构分析软件ETABS和振型分解法,对双塔楼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动力方程进行了分析,对振型和振型参与系数的选取进行了探讨,并对计算模型的选取进行了讨论.在检验结构的抗震性能的同时也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高层建筑结构振型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5.
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对整体式玻化微珠混凝土保温隔热建筑试验楼进行了时程分析.计算分析发现,试验楼层位移变化为剪切型,在EL Centro波和人工波作用下,结构的位移和底层剪力均较大.分析结果表明,试验楼抗震性能良好,满足抗震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6.
在结构性能目标分析的基础上,运用PKPM软件,建立了某超高层建筑结构计算模型,进而对该结构进行了抗震设计、计算与分析。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和评价,提出了适合该超高层建筑的结构抗震措施。该抗震设计及分析方法和结构抗震措施可为类似超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应用ANSYS国际通用有限元计算软件,对复杂高层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分析。编制了ANSYS的接口程序,将PKPM等结构模型转换成ANSYS结构模型。成功地解决了将AN-SYS应用于高层建筑结构抗震分析中的质量转换、剪力及抗倾覆弯矩计算方法等问题。在结构抗震分析中,利用ANSYS强大的参数化计算语言APDL编制了荷载、质量转换程序、层间位移角计算程序、层间剪力计算程序以及结构抗倾覆弯矩计算程序,计算得到了结构的自振周期、结构层间位移角及结构的抗倾覆弯矩,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双塔楼结构在Y向空间协同工作能力较弱,结构加强层对结构的刚度及结构的抗倾覆能力均有较为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当前针对主体结构抗震性能的研究很多,但针对非结构构件抗震性能研究较少。为此,对高层建筑中非结构构件的抗震性能进行试验分析。利用统一建筑规范对非结构构件抗震计算进行规定,通过FEMA273、FEMA356依次对非结构构件性能与设计方法进行规定。选用楼面反应谱法对非结构构件抗震性能进行分析。将加速度看作调整核心,完成对加速度时程曲线振幅的调整,将其看作试验加速度波。地震波选用EL Centro-NS、Taft-NS与天津-NS地震波。通过ANSYS软件建立模型,获取不同楼层楼面反应谱,通过时程分析,采用ANSYS软件对吊顶抗震性能以及有无设置45°悬吊线吊顶抗震性能进行分析。通过非结构构件模拟器进行浮放设备抗震性能试验分析。依据试验得出以下结论:楼层越高,吊顶和浮放设备越容易在地震作用下被损坏;设置45°悬吊线能够有效提高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9.
当前针对主体结构抗震性能的研究很多,但针对非结构构件抗震性能研究较少。为此,对高层建筑中非结构构件的抗震性能进行试验分析。利用统一建筑规范对非结构构件抗震计算进行规定,通过FEMA273、FEMA356依次对非结构构件性能与设计方法进行规定。选用楼面反应谱法对非结构构件抗震性能进行分析。将加速度看作调整核心,完成对加速度时程曲线振幅的调整,将其看作试验加速度波。地震波选用EL Centro-NS、Taft-NS与天津-NS地震波。通过ANSYS软件建立模型,获取不同楼层楼面反应谱,通过时程分析,采用ANSYS软件对吊顶抗震性能以及有无设置45°悬吊线吊顶抗震性能进行分析。通过非结构构件模拟器进行浮放设备抗震性能试验分析。依据试验得出以下结论:楼层越高,吊顶和浮放设备越容易在地震作用下被损坏;设置45°悬吊线能够有效提高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0.
结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对短肢剪力墙-筒体结构体系特点、布置原则、一般规定和构造要求、结构计算模型和软件进行了探讨,以供实际工程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1.
结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对短肢剪力墙-筒体结构体系特点、布置原则、一般规定和构造要求、结构计算模型和软件进行了探讨,以供实际工程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银行安徽省分行新营业办公楼属B级高度不规则超限高层建筑中,采用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对该结构抗震性能进行研究,应用不同结构计算软件对其进行了动力对比分析,对该工程的超限情况及采取的抗震加强措施进行了总结,经验可供类似超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钢管混凝土叠合柱自90年代兴起以来,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式多高层建筑中。现应用YJK与MIDAS计算软件,以安顺市某酒店南塔为研究对象,设计两种结构方案。分别建立计算模型并对整体结构进行静动力计算分析对比,得出整体性能更优的结构形式;在优选出的结构方案中分别使用钢筋混凝土柱与钢管混凝土叠合柱,通过使用钢管混凝土叠合柱计算模型与使用钢筋混凝土柱计算模型对比得出钢管混凝土叠合柱相对于钢筋混凝土柱减小构件截面、提高抗震性能的优势,同时确定钢管混凝土叠合柱对整体结构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区域层面上对具有自复位模块结构的学校建筑进行抗震损伤和恢复力评估研究,建立了一个基于Python语言的从结构非线性分析到损伤程度可视化演示用的数字孪生模型。Python语言也是目前通用于机器学习模型训练的编程语言,方便在该数字孪生模型中引入人工智能模型来代替结构仿真计算,通过使用实时监测地震动和结构响应数据结合人工智能模型进行区域灾害响应和功能恢复快速评估。结构损伤和恢复力分析结果(如不同地震下修复成本、修复时间、不可修复的概率等指标)通过生成shapefile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中进行三维可视化,从而对采用自复位模块结构的学校建筑结构群在区域范围上进行抗震韧性定量评估。该模型的计算模块包括区域建筑结构清单生成、简化数值模型建立、地震响应非线性分析、结构响应参数生成、建筑结构易损部件定义、地震损失概率模型评估以及区域灾害损失的结果输出。这里的基于概率模型的学校建筑结构地震损失评估采用了FEMA P-58方法,并使用了Pelicun软件包进行计算。以旧金山湾区近2 000栋学校建筑作为案例,对假定使用偏心支撑框架自复位结构作为抗震结构体系的学校建筑群进行了抗震韧性评估,研究了通...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利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烟气脱硫用吸收塔进行了抗震性能分析,包括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结构动力特性分析和利用时程分析方法计算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变形和内力;结果表明,结构符合国家现行规范要求,计算方法和相关结论对于运用有限元软件计算超高层建筑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王茜 《科技信息》2013,(26):160-161
目前,我国国内各类高层建筑迅速发展,国内高层住宅的结构中剪力墙结构凭借其结构稳定,抗震性能较好的优势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本文着重用软件SATWE对同一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设计进行数量和布置方面的优化,通过两个不同方案的计算、分析、比较,对影响高层建筑结构的几个主要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得出结论。优化后的剪力墙结构方案使建筑物结构的刚度更加均匀、更有利于抗震,结构更加合理,这对高层建筑结构的优化设计具有很大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目前高层建筑结构分析的常用四种方法及其适用范围,提出了对于分析复杂体型的结构全三维有限元模型是当前最为合适、最为有力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际工程阐述了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计算结果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对于一个高层结构的设计,遇到的问题可能错综复杂,只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工程实践表明在高层结构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只有抗震概念清晰,构造措施得当,应用合适的结构分析软件三者有机结合才能取得比较理想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抗震构造重于结构计算。本文对建筑抗震进行必要的理论分析,从而探索高层建筑的设计理念、方法,采取必要的抗震措施。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利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了箱形深基础对高层建筑抗震性能的影响。首先,建立2种模型,即刚性地基假定下的上部结构模型和考虑动力相互作用的上部结构-箱基-地基整体模型;然后进行静态分析,验证有限元模型的合理性;最后输入El-Centro波、Kobe波和上海人工波作为激励,分别对模型进行时程分析,定量探讨2种模型的层间位移、顶层加速度以及基底剪力的区别。结果表明:箱形深基础的存在,使得高层建筑在不同地震激励下的薄弱层位置有所改变,大致会上升1~2层,且变形有所加剧;高层建筑在考虑箱形深基础时,其地震中顶点加速度的放大倍数有所增加;刚性地基假定下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整体上偏于保守,局部又不安全,考虑地基-箱形基础-上部结构的动力相互作用更符合实际情况。分析结果为实例工程的后续抗震优化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同时对上部结构-基础-地基整个结构体系动力相互作用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利用Pro/E软件建立了百吨公路架桥机的有限元三维模型,采用ANSYS软件对整个架桥机结构模型进行了有限元计算,得到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通过对计算结果中应力和变形的分析,为架桥机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