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4 毫秒
1.
郑文 《现代养生》2004,(3):32-32
彭祖(即老彭)是我国殷商时期的一位长寿之星,史籍和传说都说他寿命极长,有的说他活了三、四百岁,有的说他活了七百岁,而更多的说是他活了八百岁。  相似文献   

2.
嫁给他时,他38岁,离异。她小他10岁,在他们那个地方.一个女人28岁了还不结婚是不正常的,的确有些不正常。因为18岁那年,她在一场车祸中瘫痪了双腿。  相似文献   

3.
一个朋友,喜欢用固定的公式来套用人生,比如3岁上幼儿园,6岁上小学.12岁上中学,18岁上大学,28岁结婚.30岁要宝宝,每一步都不能错。他自己是这样走过来的,给孩子也是这样规划的。他总结说,这叫什么年纪做什么事情,只能盈不能亏,是最接近幸福的摹本。  相似文献   

4.
赖晨 《祝您健康》2014,(5):16-16
曼德拉于2013年12月6日,在约翰内斯堡住所去世,享年95岁。他饱经忧患,曾身陷囹国27年之久,饱受摧残折磨。但他的身体是很健康的,80多岁时的他,仍如斗牛般驰骋世界政治舞台。那么,曼德拉是怎样养生的呢?  相似文献   

5.
清末民初,苏曼殊这个名字具有极高的知名度。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诗僧,他的散文、诗歌及小说均称绝一时。他早年曾加入华兴会和南社,向往革命,既是孙中山的弟子、陈独秀的知交,又是蒋介石的朋友。然而,不幸遭遇却使他英年早逝,仅活了35岁。苏曼殊(1884—1918年),原名玄瑛,广东中山人,其身世颇为凄恻。他的父亲为中国人,在日本经商时与一日本女子同居而生下他。私生子和混血的身份,使他被族人视为异类,童年时就尝尽了人间的辛酸。他6岁回国,12岁就入了佛门,受沙弥戒,15岁又重回日本求学。1904年他回到广东惠州的长寿寺…  相似文献   

6.
臧克家87岁时,一位诗友祝他长寿百岁。他感谢又感动,又一想,从87岁到100岁,只有13年,太少太短,他要再加20年。  相似文献   

7.
使用生命     
贾登云 《长寿》2007,(2):13-13
法国有一位老人名叫密特朗,他一辈子没有上过大学,而上大学是他多年的梦想。退休以后,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他从60岁开始重新学习,经过多年努力,他80岁时上了大学,90岁时成了博士。在一篇文章中,老人曾深有感触地这样写道:“我觉得,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使用。”  相似文献   

8.
曾颖 《家庭健康》2014,(12):10-10
朱爷爷是我身边不多的长寿老人,今年满90岁,至今耳不聋眼不花.能自由出门去喝茶。早年,他是骑自行车出去玩的,75岁那年,儿女们将他的车没收了,他于是就开始拎着茶瓶踱着方步出行,所过之处皆有笑语声。  相似文献   

9.
钱伟 《家庭健康》2006,(8):51-51
60多岁的刘先生可谓是个成功人士。搞房地产的他,家财没有亿万也有千万,和老伴离异后,不少女子向他表示爱意,想钓他做个金龟婿。最后,他选择一位20多岁的姑娘结了婚。老婆靓丽的形象为他挣足了面子,但好景不长,他的婚姻很快便亮起了红灯。  相似文献   

10.
赵倡文 《大众健康》2009,(12):97-97
孩子在愚人节这天来到了人世间,没想到的是,他患有21对染色体综合征,永远只有三四岁孩子的智力,也就是说,不管他年龄有多大,他永远是一个愚人。  相似文献   

11.
《大众健康》2013,(12):20-21
“出现任何突发状况时,我会把自己想象成5岁的孩子,如果我出了状况会希望父亲怎么处理?” 林志颖——3岁前培养基本人格节目中对孩子最有耐心的要数林志颖,他被观众评为“最好爸爸”。说起自己的育儿经,林志颖直言,父母应该是塑造师,带小孩子不是只让他吃饱睡好,而是要教他长大,分辨对错,“必须在他3岁前,把他基本的人格培养成型.礼貌和礼仪都要教好。”  相似文献   

12.
他是一位革命老人,参加过南昌起义,加入过“左联”,历经过“皖南事变”的艰险以及“大跃进’和“文革”的磨难。。 他是一位文化老人。74岁编辑1979年版《辞海》,94岁编辑1999年版《辞海》,98岁又担任《大辞海》的主编,成为世界上最年长的辞书主编。 他还是一位养生有道的百岁老人。不嗜烟酒,不进补品,菜谱上“四瓜当家”,打扑克一个人算四方的牌,闲时诗作不断。 他就是101岁的《辞海》主编,原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原上海市委书记夏征农老先生。  相似文献   

13.
邵童 《家庭健康》2011,(3):25-25
女主角:咪咪,25岁,公司职员。 男主角:学锋,33岁,公司职员。 咪咪和学锋的认识是在一次朋友的聚会上。他看上去低调、稳重、干净,穿衣的风格很有些品味。咪咪的描述是,能感觉到他一直在关注自己。  相似文献   

14.
敬明 《药物与人》2005,(11):8-8
60岁,花甲之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意味着退休,意味着年老:可60岁对于贾冀豫来说却是一个新的开始。他从来不承认自己老.他说他的生命从60岁又开始了一个新阶段.他会跳的拉丁舞(salsa萨尔萨).绝大部分年轻人尚未学会;他虽然已过花甲之年.但精神状态仍然可以用”活力四射“来形容:他是北京会跳拉丁舞的人中年龄最长者。他知天命之年在保加利亚学习跳拉丁舞.花甲之年,他又选择了回国创办拉丁舞培训班。  相似文献   

15.
孙清廉 《家庭医学》2006,(11):19-19
张老师今年52岁,右侧肩臂疼痛已有4个多月。他一直认为自己患的是肩周炎,因为他听人说,肩周炎又叫“50肩”,50岁左右的人最容易发病。虽然他吃了不少药,但没有效果。7月中旬在公园散步时正好与笔者相遇,他听说笔者是医生,就问我肩周炎怎样治疗。笔者详细询问了病史.又知道他烟瘾比较大,就动员他尽快到医院检查一下。结果确诊他患了肺癌。  相似文献   

16.
佚名  风止 《健康文摘》2008,(10):35-35
有一件事,他一直耿耿于怀。 22年前,他24岁。从没见过长江,他说要去长江漂流。他以为漂流是件好玩儿的事,以为长江就是南京长江大桥下的风平浪静。  相似文献   

17.
秦岭 《长寿》2009,(7):64-64
重庆画院名誉院长晏济元今年已是108岁高龄。可精神却是出奇地矍铄。99岁时,他曾远赴云南观虎跳峡,登玉龙雪山;105岁时,他除了头发有些花白、耳有些背以外,走路尚不要人扶,且举止自如。直到108岁时,还在作画刻印。那么,晏老的养生诀窍究竟是什么?总结起来.有以下几条值得人们借鉴:  相似文献   

18.
秦文军 《现代养生》2009,(10):38-39
生于1911年,享年98岁的季羡林先生是中国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和作家。幼年时,他曾上私塾念书,12岁考入中学,半年后即转入山东大学附设高中开始学德文。1930年,他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攻德文。大学期间,他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家乡清平县政府所颁发的奖学金。  相似文献   

19.
﹃母子纽带﹄与婴幼儿的身心健康小白18世纪,一个法国医生记载了这样一个病例:尤金是个2岁的孩子。他出生在巴黎,他一出生,就被送到外省,由一个奶妈喂养。2岁的时候,他被送回到自己的家中。这时,他的心身成长和发育的都很好。虽然奶妈也跟着他回来了,可只跟他...  相似文献   

20.
2005年10月17日.文坛巨匠巴金在上海病逝,享年101岁。巴金10岁丧母.13岁丧父.16岁时祖父也病逝了,他的高寿很难与遗传基因扯上关系。而且.巴金儿时即经常咳嗽、感冒,离不开中药罐子。19岁离开成都,到上海后也因体检发现肺部有问题,所以未能报考大学。而且,巴金并不刻意进行养生保健.他年轻时的生活起居并不规律,常常是晚上写作、熬夜。他一生体弱多病,包括后来的帕金森病、晕厥症、骨折等,然而却能带病延年,这其中有什么奥秘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