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在高炉内生成的铁水渣通过炉底附近侧壁上的出铁口排出。铁水渣排出后,出铁口用泥材填充封住,再次排出时,用钻头将孔打开,这种操作叫开孔。在通常的操作中,有两个出铁口交互使用。当一个出铁口的孔径随损耗而变大,炉内气体开始喷出时,用泥材将其填充封住,同时打开另一个出铁口。由于开孔用的钻头在贯通时会接触铁渣,故经常使用新钻头。  相似文献   

2.
我厂二车间206~#炉(3000kVA)主要生产硅铬合金,其炉底下部底层和炉墙外层使用粘土砖,炉底上部和炉墙内衬砌筑碳砖。在生产过程中出铁口及其附近衬墙氧化侵蚀严重。特别是转炼碳铬时炉衬氧化侵蚀尤甚,出铁口附近穿炉和烧穿出铁口事故增多,平均六天就要修一次出铁口。热停炉修出铁口频繁,影响正常生产,各项技术经济  相似文献   

3.
许多炉内气体从和歌山5号高炉出铁口吹出,通过在铁口附近压入树脂、改变炮为改进出铁口状况。通过这些改进,出铁情况很稳定。  相似文献   

4.
梅钢3号高炉处于炉役后期,单位炉容产铁逾8200t,炉缸铁口、残铁口等局部区域光面冷却壁水温差和热流强度异常升高,给高炉的生产组织、铁口操作与维护带来困难。对梅钢目前炉役后期铁口的状况进行了针对性地分析,旨在探讨炉役后期铁口操作和维护的有效方法,达到持续、有效地维护铁口冷却壁直至安全停炉。  相似文献   

5.
介绍杭钢2号高炉炉缸冻结后炉前的处理情况。炉前做好休风期的抢修、复风前的准备和复风后的出铁操作,坚持铁口出铁,并使用铁口吹氧、铁口爆破法,促使高炉快速地恢复了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6.
通过向出铁口周围喷灌树脂并改进炮泥材质,改善了曾大量喷出炉内气体的和歌山5^#高炉出铁口状况。经过这些改进后,出铁状态一直非常稳定。  相似文献   

7.
基于有效容积为1 750m3的高炉炉缸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受损状况,利用Fluent软件VOF方法建立高炉炉缸出铁过程的非稳态数学模型,探究铁水流动对炉缸侵蚀的影响。结果表明,死料柱沉底时底部压力较大;剪应力在出铁口的底部、炉缸炉底与死料柱边缘的交线处较大。死料柱浮起时底部所受压力比沉底小,炉底中心的压力较小,而边缘位置则出现负压,剪应力在炉底中心、出铁口的底部等位置较大。无论死料柱沉底与否,出铁口附近的炉壁剪应力在垂直方向上距离出铁口越近则越大,而且出铁口下侧的剪应力高于上侧的剪应力。  相似文献   

8.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出铁操作条件下炉缸内铁水流动特征进行了定量解析,考察了出铁操作,包括铁口深度、铁口倾角及铁口直径对铁水环流诱导剪切应力沿炉缸圆周方向及纵向分布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与铁口夹角0°~20°周向炉缸区域,侧壁剪切应力值较大,炉缸侧壁最大剪切应力出现在铁口平面以下约1.5 m处;随铁口深度增加,侧壁剪切应力减小,且最大剪切应力出现位置下移;铁口倾角对侧壁最大剪切应力出现位置无明显影响,而铁口直径增加则侧壁剪切应力明显增大。对宝钢3号高炉而言,最佳铁口倾角约为13°,铁口直径以不超过130 mm为宜。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首钢1,3号高炉出铁口维护和改进炮泥质量的生产实践。通过改善出铁口维护和炮泥质量,使炉前作业取得明显效果,为近年来进入炉役后期高炉实现高产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10.
铁口是高炉长寿的薄弱环节,铁口负担繁重的出铁工作。在堵口作业时,铁口附近的砖承受向外的巨大压力,容易引发铁口砖外突。因此,防止铁口砖突出是极其重要的。采取加焊钢板压住永久砖的办法,实践证明效果良好。铁口是高炉长寿的薄弱环节,在炉缸区域中,铁口每天排出大量的渣铁,担负着高炉生产的繁重任务,发生炉缸烧穿事故的高炉往往是铁口区域。所以,铁口区域耐火砖衬的维护,是关系到高炉长寿的头等大事。要保证铁口区域耐火砖长寿,除了设计时选择质量好、耐火度高的砖衬、精心施工、提高施工质量外,在日常的生产中,要精心维护好铁口,出尽渣铁也是非常关键的。随着高炉生产日期的增加,铁口耐火砖向外突出的问题日益明显,日趋严重。如何防止铁口耐火砖向外突出是炼铁工作者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就宝钢一号高炉的生产实践,谈谈我们的体会。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振动理论对直线振动开铁口机进行了模态分析及起制动过程分析,在设计阶段,通过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分析可以修改某些可变参数,使其运动处于最佳状态,从而提高其性能,同时使系统的动载荷减小到最低限度,提高振动开铁口机的强度和使用寿命。对于现有的直线振动开铁口机,进行动力学特性分析,可提出改进设计的有效方案。在此理论分析和现场实测数据的基础上编制了相应的软件,从而为提高此开铁口机的设计水平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提高中碳锰铁精炼电炉炉龄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精炼电炉炉体改造和出铁口材质、砖型的更新,解决了在中碳锰铁生产过程中炉眼易损问题,提高了炉龄,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3.
从流体动力学的角度出发,建立高炉出铁口处流动的数学模型.基于对孔口出流出口处流线公式的推导并作适当修正,计算出铁时铁口孔道的侵蚀形状,并描述了侵蚀过程.通过水模型实验和模拟计算的方法分别模拟出侵蚀过程.实验与模型假设较为符合,可以为铁口区的维护以及推荐适宜的打泥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国内外炮泥的发展和使用现状,分析了影响炮泥质量的主要因素,提出提高炮泥质量的方法及炮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采用原型尺寸且死料柱采用冶金焦堆积而成,针对某实验高炉炉缸铁水流动特性进行水模实验,研究了出铁流量、出铁口深度以及铁水液面高度对铁水流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流量出铁时加剧了铁水对炉缸的流动冲刷,加深出铁口可以减缓这种冲刷,对高炉长寿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ISP冶炼工艺过程中导致电热前床结壳的因素,并通过改造放铅口和放渣口高度,控制操作条件等措施解决了电热前床结壳问题,并经过实践验证,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碳铬弃渣物性。通过加工破碎,调整粒度及配比等工艺参数,研制开发出铁合金精炼炉补炉料及堵眼粉。介绍了实践过程及效果。  相似文献   

18.
对攀钢新三号高炉的液压泥炮、开口机的遥控改造进行了总结。实践表明,通过对高炉液压泥炮、开口机的遥控持续改造,改进了液压泥炮、开口机的设备性能,降低了炉前设备故障率,提高了操作的可靠性并改善了操作环境,满足了高炉不断强化的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9.
攀钢2000m~3高炉出铁场设计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启峰 《四川冶金》2011,33(1):7-10,38
本文对攀钢2000 m3高炉出铁场设计的工艺布置、平台结构形式、设备选型(包括炉前吊车、泥炮、开铁口机、堵渣机等)、出铁场除尘抽风量及其分配等特点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针对2013年1月16日宣钢1800 m3高炉炉缸碳砖温度大幅度异常升高。通过正确诊断炉体侵蚀状况,采取提高入炉钛负荷、提高冷却强度、加强铁口维护保证铁口深度、出铁及时倒场等多项护炉措施,消除了安全隐患,保证了1800 m3高炉炉况长期稳定顺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