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十二胺和十八胺、磷酸二甲酯和磷酸二丁酯为原料合成系列磷酸酰胺类P-N型极压抗磨添加剂,用四球摩擦磨损评价了其添加到聚乙二醇(PEG-400)中的摩擦学性能,并用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光谱(XANES)对所形成的摩擦膜进行了表面分析,初步探讨了该类添加剂的摩擦化学作用机理.摩擦学性能评价结果表明:所合成的P-N型添加剂添加于聚乙二醇(P-EG)润滑液中都具有良好的摩擦学性能,其中烷基链较短的PN1表现出优异的抗磨和耐极压特性.XANES分析结果显示:该类P-N型添加剂在PEG润滑液生成的摩擦膜主要有吸附层和反应层组成,在反应层中,磷元素主要以磷酸盐和聚磷酸盐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2.
硫系和磷系添加剂对菜籽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硫系添加剂T321、磷系添加剂P120和T321-P120复配添加剂对菜籽油抗磨和极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321单剂、P120单剂和T321-P120复配添加剂均能够有效地提高菜籽油的抗磨和承载能力;T321-P120复配添加剂能够有效地改善菜籽油的减摩性能;T321和P120具有协同减摩、抗磨和极压作用,当二者的配比适当时,相应油样的综合摩擦学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3.
本文综述了润滑脂极压抗磨添加剂的发展现状及其最近的研究和开发动向,阐述了两种或两种以上极压抗磨添加剂的复合效应,并且提出了当前值得注意的几个重要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4.
极压添加剂对陶瓷涂层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作者用HQ-1型环-块试验机考察了几种极压添加剂对陶瓷涂层摩擦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陶瓷涂层的磨损性能明显地依赖于摩擦副材料的选择和极压添加剂的种类,而其摩擦性能对此却不很敏感;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和磷酸三甲酚酯对Cr_2O_3/Cr_2O_3、Cr_2O_3/WC、Cr_2O_3/ZrO_2和Cr_2O_3/TiO_2涂层摩擦副都具有良好的抗磨效果,而PN剂显示的抗磨效果却很差,甚至还有明显的增磨作用。通过电子探针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对TiO_2涂层试块的磨损表面观察发现,润滑油及其极压添加剂在摩擦过程中于磨痕内外都形成了吸附膜,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和磷酸三甲酚酯的抗磨性能主要归因于它们在陶瓷涂层表面的物理吸附。  相似文献   

5.
两种磷氮类添加剂的极压抗磨机理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合成了磷酸胺盐和膦酸胺盐极压抗磨添加剂,在防锈和防腐性合格的基础上,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进行了承载能力试验,并与硫化异丁烯、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和磷酸三甲酚酯进行了抗磨减摩性能对比试验,同时通过对磨痕进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探讨了磷和膦酸胺盐添加剂的极压抗磨作用机理。结果显示:2种磷和膦酸胺盐极压抗磨添加剂的承载能力优于常用的含硫添加剂;其摩擦系数处于0.05~0.06之间,大大低于对比添加剂的摩擦系数。XPS分析结果表明,在磨痕表面P元素以磷酸铁或亚磷酸铁以及磷化物的吸附形式存在,并起到极压抗磨和减摩作用;N元素存在形式非常复杂,可能是以吸附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6.
一些磷—氮型极压抗磨添加剂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合成了一些磷-氮型极压抗磨添加剂基亚磷酸酯胺盐和氮杂环胺盐,并对其油溶性和润滑性等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磷-氮型极压抗磨添加剂的化学结构对其油溶性和极压抗磨性都有较大的影响:烷基链增长有助于油溶性的改善,氮杂环胺盐的油溶性更好,伯胺盐的抗磨性比仲胺盐和叔胺盐的都好,氮杂环胺盐的抗磨性更好;磷-氮型极压抗磨添加剂的减摩性明显比硫化烯烃、烷基亚磷酸酯和苯三唑十八胺的都好,有的在250℃时的摩擦系数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MQ-12型四球试验机和SRV磨损试验机对某些含不同取代基的二苯醚型化合物的极压抗磨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取代基的种类、数目和位置对二苯醚型化合物的极压抗磨性能都有重要的影响,2-硝基4-三氟甲基2′,4′-二氯代二苯醚有比较好的四球磨损性能,而3-三氟甲基4′-硝基二苯醚有良好的SRV极压性能,硫代磷酰胺基取代的二苯醚具有很好的极压和抗磨作用。作者指出,将含S、P、O、N不同元素的基团适当组合在同一添加剂分子中,能够控制添加剂分子与金属表面的化学反应,不使任何一个键过于活泼,因而能够抑制极压添加剂的腐蚀作用。  相似文献   

8.
一些磷-氮型极压抗磨添加剂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合成了一些磷-氮型极压抗磨添加剂烷基亚磷酸酯胺盐和氮杂环胺盐,并对其油溶性和润滑性等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磷-氮型极压抗磨添加剂的化学结构对其油溶性和极压抗磨性都有较大的影响:烷基链增长有助于油溶性的改善,氮杂环胺盐的油溶性更好;伯胺盐的抗磨性比仲胺盐和叔胺盐的都好,氮杂环胺盐的抗磨性更好;磷-氮型极压抗磨添加剂的减摩性明显比硫化烯烃、烷基亚磷酸酯和苯三唑十八胺的都好,有的在250℃时的摩擦系数仅约为0.04.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俄歇电子能谱分析发现,磷-氮型极压抗磨添加剂在摩擦表面形成了一种含氮富磷的化学反应膜。其中,元素磷是以磷酸铁的化合态形式存在,而元素氮则是以其原有的价态形式存在,这表明氮参与了整个摩擦过程。在试验研究和分析讨论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归纳还提出了磷-氮型极压抗磨添加剂的作用机理模式图。  相似文献   

9.
含硼和氮的脂肪酸水基润滑添加剂的制备及其摩擦学性能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通过在脂肪酸分子中引入硼和氮,合成了新型水基润滑添加剂(BNR),用红外光谱仪对其主要官能团进行了鉴定,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合成产物在水中的抗磨和极压性能,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分析了钢球磨损表面典型元素的化学状态,并探讨了该类添加剂的极压抗磨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含硼和氮的水基润滑添加剂具有优良的抗磨和减摩性能;由于长链脂肪酸分子的载体作用、硼的缺电子性、氮的高反应活性以及三者的协同作用,添加剂在钢球磨损表面形成了高强度的吸附膜和(或)摩擦化学反应膜,从而表现出良好的抗磨和极压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菜籽油分子中引入硫,合成了一种新型环境友好润滑添加剂(SRO),并利用红外光谱仪对其主要官能团进行表征,通过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SRO在菜籽油中的抗磨与极压性能,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对其磨痕表面元素进行分析,探讨其极压抗磨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硫化菜籽油润滑添加剂在菜籽油中具有优良的极压和抗磨减摩性能;其润滑作用机理为长链菜籽油分子的载体作用、硫的高反应活性以及二者协同作用,在摩擦金属表面形成高强度吸附膜和摩擦化学反应膜.  相似文献   

11.
采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 C60 添加剂对液体石蜡的抗磨和极压性能的影响 ,并与 2种国外的商用润滑油添加剂进行了极压性能对比研究 .发现 C60 在较高速度范围内具有一定的极压与润滑作用 ,其经过适宜的改性处理可望成为优良的润滑油添加剂 .  相似文献   

12.
采用环 -块和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环己氧基硼酸镧和异辛氧基硼酸钙复合添加剂对 HVI5 0 0矿物油摩擦学特性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复合添加剂可以改善基础油的抗磨和减摩性能 ;Ca在钢球磨损表面主要以渗层的形式存在 ;尽管复合添加剂中的异辛氧基硼酸钙的含量仅为单一异辛氧基硼酸钙添加剂的一半 ,其相应的钢球磨损表面层中 Ca的原子浓度却明显增高 .这表明复合添加剂中的环己氧基硼酸镧在摩擦过程中对异辛氧基硼酸钙具有催渗作用 .  相似文献   

13.
硼化硫代磷酸酯胺盐的极压抗磨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硫化物、磷化物、氮化物以及硼化物为原料合成了多功能润滑油添加剂--硼化硫代磷酸酯胺盐,对比考察了所合成的添加剂同几种常见商品添加剂的极压抗磨特性,探讨了在添加剂分子中引入B元素对其热氧化稳定性及腐蚀性能的影响,初步考察了硼化硫代磷酸酯胺盐在无灰液压油和齿轮油中的应用性能.结果表明:引入B元素可以显著改善S-P-N类多功能润滑油添加剂的热氧化稳定性和腐蚀性能;含有S、P、N和B等多种活性元素的合成添加剂在无灰液压油及齿轮油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苯并三氮唑及其衍生物在菜籽油中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7,自引:7,他引:10  
利用四球试验机考察了苯并三氮唑及其衍生物在菜籽油中的摩擦学性能,并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观察磨斑表面的化学组成和形貌。结果表明,苯并三氮唑在菜籽油中有良好的抗磨作用,在其分子中引入长链烷基虽然提高了其在菜籽油中的溶解度,但却降低了其抗磨减摩性能,这主要是由于苯并三氮唑有效成分的减少以及添加剂和基础油之间的竞争吸附所致。  相似文献   

15.
在 2 0 0 SN矿物基础油中 ,用原位合成法、复分解法以及微波辅助合成法分别合成了月桂酸铅、油酸铅、环烷酸铅、硬脂酸铅和烷基水杨酸铅 .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 ,在高速低负荷及低速高负荷两组试验条件下评价了其摩擦学性能 .结果表明 :不同结构羧酸铅的油溶性、抗磨减摩性能以及抗极压性能存在较大差异 ,其摩擦学性能与羧基结构密切相关 ,环烷酸铅和烷基水杨酸铅的油溶性最好 ;月桂酸铅的抗磨性能和抗极压性能最好 ,油酸铅的减摩性能最好 .通过对铅盐分子结构及相应钢球磨斑表面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和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发现铅盐对基础油摩擦学性能的改善归因于摩擦过程中有机铅盐在摩擦副表面形成一定强度的吸附膜以及部分吸附膜转化为铅氧化物膜的摩擦化学反应 .铅盐烷基链结构的不同使其在摩擦副表面的吸附量和吸附强度不同 ,从而影响润滑油膜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能 ,并进而产生摩擦学性能差异  相似文献   

16.
不同结构含磷极压剂润滑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金属加工润滑中常用的三种不同结构的含磷极压剂,使用SRV研究了其摩擦系数随温度、摩擦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过程,并使用SEM和EDX对SRV试验件的磨斑进行了分析.结合其热失重分析结果说明,磷酸酯分子的反应活性和热稳定性决定其抗磨极压润滑性能.使用ERICHSEN金属板材成型试验机模拟评价不同添加剂的冲压性能,提出了高效应用三种不同结构含磷极压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无机硼酸盐润滑油抗磨添加剂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20,自引:7,他引:20  
本文结合作者自身多年从事的有关研究,对无机硼酸盐润滑油抗磨添加剂的发展现状作了综合介绍。文章在简要阐明了无机硼酸盐的分子结构和制备方法之后,着重就其抗磨性能和抗磨作用机理之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进行了归纳与分析,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人们对这类添加剂目前的研究和认识水平。文章最后还强调指出,无机硼酸盐与含S、P、Cl添加剂的配伍性及其分散体的稳定性和抗水性等都还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醇和羧酸添加剂对菜籽油抗磨与极压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醇-菜籽油及羧酸-菜籽油对钢-钢摩擦副抗磨与极压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其润滑机制。结果表明,醇不能改善菜籽油的抗磨性能及承载能力,羧酸能明显改善菜籽油的抗磨性能,但却降低其承载能力,这与菜籽油本身的特性及三者的极性强弱有关。钢球磨损表面XPS分析表明:2种润滑剂体系在摩擦过程中均形成了复杂的表面保护膜。2种润滑剂体系在钢球表面形成的保护膜的特性不同,这决定了它们个有不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