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介绍了国内首创的综采工作面智能定位喷雾除尘控制系统,利用智能定位传感技术,将采煤机割煤、移架、放煤喷雾系统合为一体,在采煤机割煤、移架放煤作业的风流下方自动顺序开启/关闭数道扇形强雾进行高效降尘,全自动运行无需人员干预,解决了采煤机及支架原喷雾装置降尘范围小、效果差、工作面粉尘浓度高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2.
杨红强 《中州煤炭》2012,(3):61-62,64
通过对综采工作面粉尘浓度的现场实测,得出了粉尘在工作面浓度分布情况,运用气水喷雾降尘技术及中压喷雾降尘技术,在综采工作面各转载点主要产尘处安装除尘装置除尘,降低了工作面的粉尘浓度,使煤矿工人的职业健康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3.
针对龙滩煤矿的粉尘污染问题,采用综采面尘源跟踪和采煤机高压外喷雾引射降尘技术、掘进工作面高压喷雾降尘技术、各回风巷道中粉尘浓度超限自动喷雾降尘和在线监测技术以及瓦斯抽放钻孔的气动孔口除尘技术等,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三道沟煤矿采掘工作面粉尘污染对工人身体健康造成损害的问题,通过加强制度管理、强化工人防尘意识、鼓励员工改进防尘工艺,综采工作面使用采煤机内外喷雾覆盖滚筒、负压诱导除尘-捕尘网组合装置、降架移架自动喷雾、降尘剂等综合防尘措施,连采工作面使用长压短抽除尘系统、连采机高压外喷雾系统、密闭尘源抽尘净化技术,胶运大巷、辅运大巷采用自动喷雾技术。采取综合降尘措施后,综采工作面和连采工作面综合降尘效率分别达到92.6%和91.1%,有效降低了三道沟煤矿井下作业场所粉尘浓度。  相似文献   

5.
ZPD(A)型智能喷雾除尘控制系统适用于煤矿井下综采工作面,实时监测采煤机和移架作业的运行位置,将采煤机运行和移架作业信息传送工作面电站的系统主机,系统将架间自动喷雾和移架自动喷雾系统合为一体,在采煤机和移架作业的风流下方自动顺序开启/关闭数道扇形强雾进行高效除尘。该文介绍了ZPD(A)型智能喷雾除尘技术在东滩煤矿43下103(南)综采工作面应用,达到很好的除尘效果。  相似文献   

6.
针对高产尘强度采煤工作面采煤机逆风割煤时的粉尘危害特点,以王家岭煤矿20106综采工作面为试验对象,遵循"先抑、后控、再降"的粉尘治理思路,采用采煤机高效喷雾抑尘、采煤机喷雾控降尘,以及采煤机下风侧浮游粉尘治理技术对粉尘进行综合治理,在快速湿润采煤机滚筒及垮落区域破碎煤体的同时,将含尘气流引至人行道一侧进行高效沉降,最终使逆风割煤时采煤机司机位置及采煤机下风侧10 m处的总粉尘降尘效率分别达到98. 3%、97. 6%,取得显著的降尘效果。  相似文献   

7.
高瓦斯矿井综采工作面粉尘防治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瓦斯矿井综采工作面的特殊性,提出在高瓦斯矿井综采工作面采取煤层注水、采煤机高压引射降尘、采煤机尘源智能跟踪高压喷雾降尘、液压支架高压喷雾降尘以及粉尘浓度超限自动喷雾降尘等综合防尘措施的建议,介绍了各种措施的工作原理、系统组成及其布置等。  相似文献   

8.
为优化2-2-601综采工作面的回采作业环境,基于目前工作面喷雾降尘系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采煤机湿式风助降尘装置和液压支架风助集中喷雾降尘装置的设计与优化;通过数值模拟的方式进行采煤机喷雾装置喷雾压力、液压支架喷雾装置喷雾压力及气动压力的确定,结合工作面特征具体进行高效喷雾降尘系统设计,并通过测试工作面采用喷雾降尘系统前后的粉尘浓度进行降尘效果验证。结果表明:工作面采用喷雾降尘系统后,全尘降尘率在85%~91%之间,呼尘降尘率在83%~91%之间,降尘效果显著,有效优化了回采作业环境。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采煤机尘源跟踪喷雾降尘技术无法智能调节喷雾参数以匹配不断变化的采煤机截煤产尘强度的问题,提出针对采煤机截煤尘源处的粉尘浓度设置限值、根据采煤机截煤产尘强度变化相应调节喷雾降尘效率来保证采煤机截煤尘源处的粉尘浓度始终在限值以下的智能调控逻辑,并得出了工作面的粉尘浓度分布与即采煤机位置之间的关系规律,以及喷雾降尘效率与喷雾数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实现了基于实时监测的粉尘浓度智能调控采煤机尘源跟踪喷雾参数。在青龙寺煤矿5-20109综采工作面应用该技术后,采煤机司机和机尾10 m处的降尘效率均达到90.47%以上,降尘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综采工作面作为煤矿井下污染最为严重的场所,一直以来都是粉尘防治的重点研究对象。为了解决综采工作面采煤机滚筒截煤造成的粉尘污染问题,以青龙寺煤矿5-20109综采工作面为背景,通过井下实测掌握了综采工作面粉尘运移分布规律,以此为依据提出了采煤机跟踪喷雾隔离控降尘技术,并研发了喷雾装置及无线智能控制系统。现场应用表明,该技术对采煤机滚筒尘源有较好的沉降效果,并且能够阻挡采煤机截煤产尘向人行侧扩散,极大地改善了综采工作面粉尘污染现状,为综采工作面粉尘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Institute of Mining, Siberian Branch,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SSR, Novosibirsk. Translated from Fiziko-Tekhnicheskie Problemy Razrabotki Poleznykh Iskopaemykh, No. 4, pp. 77–85, July–August, 1991.  相似文献   

15.
王兴利 《中国煤炭》2002,28(6):30-30
工资分配在企业内部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如何做好现代企业内部的工资分配 ,笔者认为应当抓好 5点。(1)打破平均主义 ,合理拉开收入差距。要坚持和深化“一厂一策”的指导思想 ,加大单位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动态挂钩考核的力度 ,引导基层单位进行积极的经济竞赛 ,促进集团整体效益的持续提高。要建立员工收入随企业经济效益、个人工作业绩同步浮动的工资制度 ,并根据工作责任和风险 ,合理拉开员工之间的收入差距 ,特别是拉开经营骨干、技术骨干与普通职工的收入差距 ,从各个方面对有突出能力和贡献的人才实行大力度的分配政策倾斜。(2 )注重…  相似文献   

16.
17.
18.
Institute of Mining, Siberian Branch,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SSR, Novosibirsk. Translated from Fiziko-Tekhnicheskie Problemy Razrabotki Poleznykh Iskopaemykh, No. 1, pp. 14–21, January–February, 1988.  相似文献   

19.
用神经网络确定梁上裂纹位置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继宗  王西娟 《煤炭学报》2000,25(Z1):117-121
以间隙单元模拟裂纹,用有限单元法对带有裂纹的简支梁进行分析,计算了具有不同位置裂纹的梁在冲击荷载下的时间历程响应.建立了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它的输出层单元用于裂纹端点的定位,输入数据为梁上结点的振动位移.该网络用位移响应和裂纹始端坐标的数据进行训练,数据的正向计算和误差的反向传播交替进行,直至网络的误差收敛到一个极小的水平.在输入梁的振动位移响应数据时,训练好的神经网络通过回想可以给出裂纹位置的坐标.  相似文献   

20.
王滨  高立堂  吴涛 《工程建设》2007,39(2):18-21
对某厂房预制钢筋混凝土吊车梁进行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性能检测,并详细介绍了试验的实现方法以及对有关检测规范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