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大鼠视网膜干细胞的培养及鉴定。方法: 用神经干细胞无血清培养方法从出生10 d的大鼠睫状体部分离出具有单细胞克隆能力的细胞球,用MTT法检测单克隆细胞增殖能力,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干细胞分化特性。结果: 所获得的细胞球具有连续克隆的能力,nestin抗原阳性,分化后的细胞表达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元、感光细胞和双极细胞特异性抗原。结论: 成功培养出大鼠视网膜干细胞。  相似文献   

2.
胚胎干细胞向视网膜样结构分化的体内和体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鼠胚胎干细胞在裸鼠眼内发育分化成视网膜样细胞的体生长的特性。方法:将体外培养的未分化胚胎干细胞移植到Balb/c裸鼠眼球内,第14d处死动物,摘出眼球、在解剖显微镜下由眼球矢状面部开眼球,一半制冰冻切片,HE染色,镜下见玻璃体腔中ES细胞已发育,分化成视网膜样结构后;从另一半眼球相应位置取这部分已开始向视网膜样结构份化的细胞进行培养,并做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鉴定。结果:从裸鼠眼球头冻切片和HE染色观察定位后取出的已分经成视网膜样结构的细胞,在体外生长旺盛,呈梭形,星形,具有两个或多个突起。这些细胞聚积成排列整齐而规则的条带状,一侧伸出一些起。类似视网膜的外颗粒层排列。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这些细胞呈NSE强阳性反应。结论:在裸鼠眼球内已分布视网膜样结构的细胞经体外培养,仍保持神经元和视网膜样细胞的生长特性。  相似文献   

3.
新生大鼠神经干细胞球体外生长传代及分化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有关神经干细胞分离培养和研究已经成为神经生物学研究的热点。已有许多研究小组报道了大鼠、小鼠和人胚胎脑组织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和培养方法,但对新生大鼠的脑组织神经干细胞进行分离传代培养则鲜有报道。由于神经干细胞可作为一种移植手段治疗神经系统各种病变和损伤,还可用于研究不同生长因子对神经干细胞的体外发育的影响,其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我们实验室利用新生当天大鼠大脑皮质和中脑进行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取得成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大鼠胚胎视网膜祖细胞分离培养及其分化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艳  佘振珏  周国民 《解剖学杂志》2005,28(3):249-251,F002
目的:建立大鼠胚胎视网膜祖细胞体外培养方法并观察其分化特性。方法:取孕18d大鼠胚胎,用无血清培养技术扩增视网膜祖细胞;用免疫细胞化学、扫描电镜与透射电镜技术对祖细胞的特性及诱导分化的细胞类型进行鉴定。结果:从胚胎大鼠视网膜神经部分离的细胞具有增殖能力,可进行传代培养,获得的细胞球能表达Nestin并具有掺入BrdU的能力。诱导分化后的细胞表达,其中,Thy1.1^ 细胞最多,Opsin^ 细胞次之,GS^ 细胞较少,PKC^ 细胞少,Syntaxin^ 及Peripherin^ 细胞极少,不表达Calbindin D-28K。结论:从胚胎大鼠分离的细胞具有自我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属于视网膜祖细胞;诱导分化产生5种视网膜细胞,以节细胞最多,未见水平细胞。  相似文献   

5.
胚胎干细胞直接向神经细胞诱导分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不经拟胚体(EB)培养阶段,应用维甲酸(RA)在体外直接将胚胎干细胞(ESC)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的可行性和效果。 方法:ESC消化后分为A、B、C、D 4组,A、B组进行EB培养后,A组用RA进行诱导分化,B组不添加RA使其自由分化,C、D组不经EB培养阶段,C组直接用RA诱导分化,D组自由分化。倒置相差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免疫细胞化学及流式细胞术观察各组第 9 d 分化细胞微管相关蛋白-2(MAP-2)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情况。 结果:A、C组诱导分化的神经样细胞逐渐增多,并形成密集的神经网络样结构,9 d 时大部分为MAP-2阳性细胞,MAP-2阳性率显著高于B、D组(P<0.01)。B、D组以圆形上皮样分化细胞为主,9 d 时绝大部分为GFAP阳性细胞,GFAP阳性率显著高于A、C组(P<0.01)。A、C组之间或B、D组之间的MAP-2及GFAP阳性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在体外,可不经EB阶段,应用RA直接将ESC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改良的ESC诱导分化方法与传统的RA4-/4+方法效果相同,可取代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6.
大鼠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鉴定和诱导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建钢  王凡  陈道邦  陈红  项涛 《解剖学杂志》2004,27(2):209-211,F004
近年研究发现,哺乳动物无论在胚胎发育期还是在成年,其中枢神经系统内都存在具有自我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神经干细胞,这一发现为神经损伤修复的研究提供了一条新思路。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并在体外稳定的增殖与分化,为研究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分化特性、干细胞移植以及建立细胞系等,提供了细胞来源和保证。本研究利用胎鼠和乳鼠的大脑皮层和海马,用含EGFP和bFGF的NSC培养基培养、分离了具有自我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神经干细胞,并观察其生长、增殖和分化特点,以期为神经干细胞的基础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新生大鼠视网膜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与诱导分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初步探讨新生大鼠视网膜神经干细胞的诱导分化。方法 从新生大鼠视网膜分离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克隆,传代。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与血清单独或联合培养诱导其分化,采用免疫细胞化学及免疫荧光化学技术对分化前后的细胞进行鉴定。结果 分离获得的细胞具有连续克隆的能力,表达nestin。分化后细胞分别表达多种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物;BDNF与血清联合作用可使细胞向神经元分化的比例提高。结论 新生大鼠视网膜内存在具有自我更新与多分化潜能特性的神经干细胞,BDNF作为辅助诱导剂,可促进其存活、分化、成熟,并可能诱导其向神经元方向分化。  相似文献   

8.
不同鼠龄生后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的传代和分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鼠龄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NSCs)的传代增殖和分化情况。方法将生后SD大鼠分为3d、10d、20d 3组,应用胰酶消化法将海马组织制成单细胞悬液,用含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表皮生长因子(EGF)、B27的无血清细胞培养技术进行体外培养,单克隆培养后通过Nestin、NSE、GFAP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神经干细胞、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细胞传3代后,在各组培养基中加入终浓度为10%的血清诱导分化,1周后进行NSE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计数阳性细胞比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组SD大鼠海马组织细胞,单克隆培养后表达Nestin,诱导分化后分别表达NSE和GFAP。生后3d大鼠神经干细胞在传1-6代时每代均快于生后10d和20d大鼠,传6代后,3组细胞传代时间间隔几近一致;生后3d组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的比例较其它2组高(P<0.05)。结论生后3d大鼠神经干细胞增殖速度和分化为神经元的数量都高于10d和20d大鼠。  相似文献   

9.
大鼠脑的神经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增殖和分化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采用无血清培养基分离和培养大鼠脑的神经干细胞,并通过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进行细胞自我更新能力、巢蛋白表达和多向分化潜能的鉴定。鉴定结果表明,所分离培养的细胞为大鼠神经干细胞,具有神经干细胞的特征,并可在体外大量增殖和较长期培养,可经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是进行诱导分化的良好细胞模型。本文讨论了神经干细胞传代培养中应予以注意的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体外分离培养大鼠脂肪干细胞(ADSC)的方法,并研究其基本生物学特性,为可注射的组织工程化心肌治疗心肌梗死提供种子细胞来源。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脂肪来源的干细胞并进行传代培养,流式细胞术鉴定CD90、CD29、CD34及CD45的表达及检测细胞周期;绘制ADSC的生长曲线;通过细胞形态观察、特异性染色来检测脂肪干细胞向成骨、成脂肪细胞分化的能力。结果:大鼠ADSC表型特征为CD90、CD29阳性,CD34、CD45阴性;ADSC能连续传代达15代以上,且在第7代仍保持较强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显示各代次的ADSC约80%左右处于细胞周期的G0~G1期。ADSC具有向成骨、成脂肪细胞分化的潜能。结论:大鼠脂肪干细胞增殖能力强,具有向成骨、成脂肪细胞分化的潜能,第7代之前的细胞可作为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11.
背景:在组织工程领域,关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的研究越来越多,但是细胞培养基中不同成分会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增殖分化产生影响。 目的:针对培养基中不同因子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的作用加以综述。 方法: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1998年1月至2012年4月Pubmed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检索英文关键词为“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cell culture medium, differentiation”,中文关键词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培养,定向诱导分化”,纳入有关不同因子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软骨细胞和脂肪细胞定向诱导分化作用的文献,排除重复研究。 结果与结论:计算机初检共得到184篇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其中30篇文献进行综述。大体说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分化的主要因子有地塞米松、转化生长因子、维生素C、维生素D3、β-甘油磷酸钠及乙烯雌酚等;向软骨分化的主要因子有地塞米松、转化生长因子、维生素C、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等;向脂肪细胞转化的主要因子有地塞米松、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胰岛素和消炎痛等,但是其中一些因子的作用机制及不良反应还不明确,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与验证。同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骨髓中的含量较低,不同的分离方法会导致不同的分离率,因此如何选取一种分离率高的分离方法仍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12.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成年大鼠视网膜节细胞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项平  黄锦桃  李海标 《解剖学杂志》2005,28(3):252-254,272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受损成年大鼠视网膜节细胞(RGCs)轴突再生的影响。方法:切断大鼠视神经,缝接自体坐骨神经(AG)。动物分对照组、AG MSCs组、AG MSCs tPNS(三七总皂苷)组。各组动物存活3、4周,用粒蓝逆行标记再生的RGCs,荧光镜下观察视网膜平铺片中再生RGCs的数量变化。免疫组化检测MSCs在玻璃体内的分化。结果:动物存活3、4周,再生的RGCs数目实验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AG MSC组和AG MSCs tPNS组,存活的细胞表达Vimentin、NF和GFAP,Laminin无表达。结论:玻璃体植入MSCs可促进受损伤的视网膜节细胞轴突再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增殖分化功能在去势大鼠骨质疏松发病过程中对骨量丢失的作用。方法: 选用10周龄健康雌性SD大鼠行双侧卵巢切除术(OVX),建立骨质疏松症(OP)的动物模型;选用同一批次、周龄相同、体重相近的健康雌性SD大鼠行双侧卵巢附近脂肪组织部分切除术,建立假手术(sham)组,假手术大鼠组(sham group)。采用离心法、贴壁法和有限稀释法分离、培养、纯化大鼠BMSCs,体外培养传至3~4代后用于实验:流式细胞术进行BMSCs表型鉴定;克隆形成实验检测BMSCs增殖状况;MTT法测定BMSCs生长曲线;成脂诱导后脂滴油红O染色法检测比较2组大鼠BMSCs成脂能力;成骨诱导后钙化结节茜素红染色法检测比较2组大鼠BMSCs成骨能力;RT-PCR法检测大鼠BMSCs成骨相关蛋白Runx2、骨钙素(OCN)和骨桥蛋白(OPN)mRNA的表达。结果: 与sham组大鼠BMSCs相比,OVX组大鼠BMSCs克隆形成能力减弱,增殖能力降低,成脂向分化增强,成骨向分化减弱(P<0.05)。结论: 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BMSCs增殖及成骨分化减弱,成脂分化增强;这导致去势大鼠快速的骨量丢失,在去势大鼠OP发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Expgenous cloning of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of bone marrow and spleen in the femur and spleen of recipient mice showed that during hypokinesia the kinetics of the stem cell population differs in the two organs (spleen and bone marrow). The character of differentiation of the transplantation stem cells from the different sources was undisturbed in the recipients' spleen. Bone marrow stem cells, settling in the femur, changed their character of differentiation toward an increase in erythropoietic function, whereas the direction of differentiation of the splenic stem cells was unchanged.Moscow. Translated from Byulleten' Éksperimental'noi Biologii i Meditsiny, Vol. 81, No. 4, pp. 501–503, April, 1976.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老年和成年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脑室下区(SVZ)神经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方法:制作大脑中动脉梗死模型,用免疫组化法检测SVZ的5-溴脱氧尿核苷(BrdU)、神经元核抗原(NeuN)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细胞数的变化。结果:SVZ的BrdU阳性细胞在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成年大鼠明显多于老年大鼠。实验组成年和老年大鼠均在缺血后增加,28d时仍高于正常水平,但成年大鼠各时间点均明显高于老年大鼠。在新生细胞中部分细胞是Brdu/NeuN或BrdU/GFAP双标细胞,但老年大鼠Brdu/NeuN双标细胞明显少于成年大鼠。结论:大鼠脑缺血激活SVZ神经干细胞增殖能力,成年大鼠明显强于老年大鼠,且新生细胞分化为神经元的比例也明显高于老年大鼠。  相似文献   

16.
17.
BACKGROUND: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is a new method for blinding eye disease. But there is a lack of research about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retin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on retinal ganglion cells in glaucom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retin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on retinal ganglion cells of rats with glaucoma. METHODS:Forty-five Sprague-Dawley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n=15 per group) including control, model and retin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groups. Rat models of glaucoma were prepared in the latter two groups, and at 7 days after modeling, rats in the three groups were given intravitreal injection of 1 mL retinal stem cells (5x106 cells), the same amount of PBS, and no treatment, respectively. Subsequently, relative indicators were detected at 2 weeks after transplantation. RESULTS AND CONCLUSION:The expressions of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and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I protein as well as the number of retinal ganglion cells were the highest in the control group, followed by the retin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group model group, and the lowest in the model group (P < 0.05). The number of apoptotic retinal ganglion cells in mode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 < 0.05), and which in the retin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model group (P < 0.05), but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retin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for rat glaucoma can exert a protective effect on retinal ganglion cells.  相似文献   

18.
19.
20.
背景:如何提高胚胎干细胞诱导效率、促进胚胎干细胞源造血干细胞体外增殖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课题。目的:以外源性Wnt3a作为诱导剂,激活培养中的小鼠胚胎干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观察该通路的激活是否促进胚胎干细胞向造血祖细胞的定向分化。方法:用外源性wnt3a(100 µg/L)持续作用ES-E14TG2a小鼠胚胎干细胞21 d,通过细胞免疫荧光及蛋白免疫印迹检测细胞内β-catenin蛋白含量,QRT-PCR检测Wnt下游靶标基因的表达量来确定经典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是否被激活,然后采用单层贴壁培养法诱导其向造血干细胞分化,流式细胞仪检测造血发育相关表面标志CD34+/Sca-1+,同时以QRT-PCR法检测造血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ES-E14TG2a小鼠胚胎干细胞经wnt3a(100 µg/L)连续培养21 d后发现β-catenin蛋白在细胞内积累;Wnt信号通路的下游靶标基因Pitx2、Frizzled、Sox17、Oct4的表达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可见经典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被激活;单层贴壁培养法诱导其向造血干细胞分化的过程中检测到CD34+/Sca-1+细胞含量在14 d时占总细胞量高达20.2%,而对照组的仅占11.9%。造血相关基因骨形态发生蛋白4、FLK2及CD34的表达量均增加,而Smad5的表达则明显受到抑制。说明Wnt3a持续作用可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并促进ES-E14TG2a小鼠胚胎干细胞向造血干细胞的定向分化。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