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冻融循环作用是影响纤维水泥土微观结构和强度的主要因素。通过一系列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冻融循环试验,研究养护时间、纤维长度及冻融循环次数对玄武岩纤维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纤维水泥土的强度随着龄期的增加而增大;加入纤维的水泥土强度有所增加;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水泥土表面开始产生裂纹,没有添加纤维的水泥土在经过3次冻融循环后表面出现裂纹,经过6次冻融循环后,裂纹贯通并碎裂,而添加纤维的水泥土在经过6次冻融循环后,表面才出现裂纹。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纤维水泥土的强度有所下降,没有添加纤维的水泥土强度下降最快,与冻融循环次数呈线性关系降低。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纤维长度对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越来越小。纤维的加入可以有效地提高水泥土的强度,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纤维水泥土的强度会降低,冻融循环作用对水泥土的强度有很重要的影响。纤维的加入可以有效地降低强度损失率,较好地提高水泥土的抗冻性。  相似文献   

2.
张健  刁波  袭杰  李艳东 《混凝土》2012,(3):4-7,14
以清水、质量分数为5%的硫酸钠溶液、5%硫酸钠+3%氯化钠的混合溶液为侵蚀介质,采用慢冻法及干湿交替环境,对强度为54.71 MPa、水胶比为0.4的高强混凝土进行0、100、200、300次冻融循环,观察各组试件表面剥蚀情况,测定质量损失和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冻融循环及侵蚀次数增加,混凝土试块表面剥蚀趋于严重,质量损失率增加,抗压强度减小。侵蚀介质为5%硫酸钠+3%氯化钠溶液的混凝土试件,各参数的变化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3.
试验研究了干湿循环机制下碳酸盐对混凝土的腐蚀规律试验,通过分析碳化深度、抗压强度及混凝土质量的变化,讨论了碳酸盐对混凝土碳化的腐蚀影响,并对混凝土碳化程度评定提出了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的碳化速度在NaHCO_3溶液的作用下加快。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NaHCO_3溶液浓度从0.3%增加到0.5%时,混凝土碳化深度明显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在NaHCO_3溶液的作用下影响较大。结合在失效干湿循环次数时,混凝土试块的质量损失率的统计,其平均质量损失率为6.24%,可以参照混凝土试块的质量损失率对混凝土试块是否失效进行初步的判断。  相似文献   

4.
《混凝土》2017,(9)
通过比对试验,以浓度5%的硫酸钠侵蚀溶液和清水溶液为润湿液,对C30、C40、C50三个强度等级的混凝土试块分别进行了120次干湿循环。经不同侵蚀时间后,从混凝土的表观特征、超声波波速、动弹性模量、抗压强度以及质量变化规律等方面来综合评价混凝土的耐久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混凝土内产生膨胀应力,表面出现开裂、剥落现象;混凝土强度等级越高,影响程度越小;润湿过程采用清水溶液时,混凝土的干湿循环影响程度要比硫酸盐溶液的小,各数值从始至终呈平缓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7,(6)
为研究硫酸铵和硫酸钠溶液侵蚀下水泥土的力学性质,将制备的水泥土试块置于不同浓度的硫酸铵和硫酸钠溶液中进行长期(150 d)浸泡,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得到无侧限抗压强度随侵蚀溶液浓度和侵蚀时间的变化规律,分析硫酸铵和硫酸钠溶液侵蚀对水泥土力学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硫酸铵和硫酸钠溶液对水泥土均具有侵蚀作用,浓度越大,侵蚀越显著;浸泡时间越久,侵蚀越明显;在侵蚀早期,硫酸钠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对水泥土的抗压强度增长有利,在短期内硫酸钠溶液可以提高水泥土试块无侧限抗压强度;在相同SO_4~(2-)浓度下,硫酸铵溶液侵蚀下的水泥土抗压强度要低于硫酸钠溶液侵蚀下的抗压强度,铵盐会对水泥土的力学性质产生影响;硫酸盐对水泥土的侵蚀作用要远大于铵盐对水泥土侵蚀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氯盐-千湿循环耦合作用下水泥土的力学性能,针对纤维改良水泥黏土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超声波检测、扫描电镜(SEM)及X射线衍射(XRD)试验,分析了水泥土质量损失率、相对波速、峰值应力、残余应力、变形模量的变化规律和微观结构特征.结果 表明:随着氯盐质量浓度和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水泥土的内部微观结构更加疏松,质量损失率增大,纵波波速下降;在氯盐-干湿循环耦合作用下,水泥土的应力-应变曲线存在压密阶段、弹塑性阶段、破坏阶段和残余阶段;水泥土的峰值应力和残余应力均符合指数函数下降规律,在清水、4.5、18.0、30.0 g/L NaCl溶液中经历28次干湿循环后,水泥土的峰值应力、残余应力和变形模量分别下降48.79%、57.71%和49.33%,52.63%、48.76%和54.37%,56.88%、59.70%和57.50%,57.89%、57.71%和65.67%,水泥土破坏后的残余应力为峰值应力的20%~40%.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湿度变化对土楼夯土强度的影响规律,从而对福建土楼的结构性能进行深入的研究,为保护土楼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模拟福建土楼当地干湿交替的气候变化特征,利用恒温恒湿箱进行试验,研究干湿循环对夯土试块的抗压强度的影响.测试了原状土、重塑土和新土三种夯土试块在干湿交替作用过程中的质量、含水率和抗压强度,系统分析试块的质量、含水率和抗压强度的变化规律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三种试块的质量随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减少;含水率总体上随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而下降;重塑土试块和新土试块的抗压强度随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王晨飞  牛荻涛 《混凝土》2011,(10):82-84
以不同纤维掺量的聚丙烯纤维混凝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干湿循环和快速冻融试验方法对纤维混凝土的耐久性开展研究,通过试验探讨纤维掺量对混凝土耐久性能的影响,研究试件强度、质量损失率、相对动弹模损失率、氯离子渗透深度随循环次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干湿循环条件下,氯离子的渗透深度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逐渐加深;盐冻循环条件下,混凝土...  相似文献   

9.
宋树祥  郑超  杨昆  冯德銮 《工业建筑》2023,(12):190-197
为探索砂粒对水泥固化华南滨海软土强度和干湿循环特性的影响规律,制备了一系列不同掺砂量和掺砂粒径的水泥固化华南滨海软土试样,分别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和海水及淡水条件下的干湿循环试验,同时对加载完毕的试样进行扫描电镜(SEM)测试和X射线衍射(XRD)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掺砂水泥土试样的第7,14,28天无侧限抗压强度随掺砂量的提高而增大,其第28天强度随掺砂粒径的减小而增大;掺砂水泥土试样经历两轮干湿循环后的强度损失率最大达61%,干湿循环导致的强度劣化特性随砂粒径的减小和掺砂量的增大而得到更好的改善,并且,掺砂水泥土试样在淡水条件下的抗干湿循环能力明显优于海水条件。SEM和XRD的测试结果表明:掺砂水泥固化华南滨海软土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模量替换作用(高模量的砂粒替换小模量的软土);2)砂粒-水泥土界面胶结作用;3)裂纹扩展阻隔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立方体抗压试验及电镜扫描试验,研究冷热循环次数对锂渣混凝土及聚丙烯纤维锂渣混凝土立方体试块外观形貌、抗压强度和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冷热循环次数的增加,混凝土试块的表面蜂窝麻面状况恶化,棱角破损,而掺入聚丙烯纤维后可保证混凝土的完整性;抗压强度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300次循环后混凝土强度达到最高;混凝土水化程度随之增加,500次循环后混凝土微观结构由致密变为疏松,聚丙烯纤维的掺入可抑制微观裂纹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盐渍软弱土路基地区水泥搅拌桩桩体水泥土劣化规律及对路基沉降影响,设计了盐溶液干湿循环制度,并进行了5种不同配合比水泥土在5、15、20次盐溶液干湿循环作用后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测试。结果表明,在干湿循环5次时,由于盐溶液中硫酸盐的结晶膨胀填充作用和对矿物掺合料的激发作用,使水泥土更加密实,强度提高;但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作为固化剂的配合比出现强度降低。随着盐溶液干湿循环次数增加,所有配合比的水泥土强度均出现降低。在试验基础上采用软件模拟计算水泥土劣化对路基沉降的影响,结果显示,水泥搅拌桩土体强度劣化程度与路基沉降呈线性关系。配合比1、2在盐溶液干湿循环20次后仍能保证路基在列车静、动载作用下满足沉降要求。  相似文献   

12.
该试验以配制不同PH值酸雨溶液对水泥聚苯模壳的质量损失率和压折比影响进行基础性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模壳的质量损失率、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但压折比呈现先降后增趋势。49d循环后,质量损失率达到5.7%,抗折强度较初始值下降了15.37%,抗压强度较初始值下降了10.51%,因而压折比提高了6.38%。  相似文献   

13.
氯盐干湿循环下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力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拉拔和四点弯曲试验研究了氯盐(NaCl)溶液作用下干湿循环次数、氯盐溶液浓度(质量分数)和短切纤维种类对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TRC)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浓度为5.0%的氯盐溶液作用下,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TRC中纤维束与混凝土的界面性能呈现下降趋势,而TRC的抗弯强度有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在120次干湿循环作用下,随着氯盐溶液浓度的增加,纤维束与混凝土的界面黏结强度变化不大,而TRC的抗弯强度也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掺加短切AR-glass纤维和PVA纤维均可提高纤维束与混凝土的界面性能及TRC的抗弯性能,且后者对TRC抗弯承载力的提高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玻璃纤维增强水泥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水泥土受力性能较弱的问题,采用在水泥土中掺加玻璃纤维的方法,以改善水泥土的受力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掺加玻璃纤维增强材料,可以获得强度和韧性更高的纤维水泥土,并且其抗拉和抗压强度随玻璃纤维掺量以及龄期的增加而提高。探讨了玻璃纤维的耐碱性问题及影响玻璃纤维水泥土强度的一些因素。  相似文献   

15.
将玄武岩纤维掺量分别为0%,0.05%,0.1%,0.2%,0.30%、尺寸为100mm×100mm×100mm的混凝土试块置于硫酸钠溶液中,研究硫酸钠侵蚀下玄武岩纤维掺量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规律,并且每个月追踪观测裂纹的发展状况并测定吸水率的变化;在第90d时,测定硫酸根离子的分布情况,并对混凝土试块进行抗压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适量掺入玄武岩纤维对混凝土的早期抗裂性能有明显的改善,使硫酸根离子的渗透量降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混凝土在硫酸钠溶液中的耐久性,玄武岩纤维掺量过量则会降低混凝土耐腐蚀性和抗压强度,试验表明,玄武岩纤维掺量为0.1%的混凝土试块的耐腐蚀性能和抗压强度最好。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玄武岩纤维水泥土为研究对象,通过一系列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了在冻融循环次数、纤维长度的影响下玄武岩纤维水泥土的力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纤维质量掺入比为0.5%时,掺入玄武岩纤维后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有所降低;经过24次冻融循环作用后,未添加纤维的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下降幅度最大,强度损失率达到了34.58%,而其他掺入纤维的水泥土强度损失较小,同时,未掺入纤维的水泥土破坏时的轴向应变明显低于掺入纤维的水泥土破坏时的轴向应变。由此可得,在本试验条件下,将玄武岩纤维掺入到水泥土中未能提高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但纤维的掺入可以有效减缓水泥土在冻融循环作用下的强度损失,增强了水泥土的韧性,提高了水泥土的抗冻性。本文研究可为玄武岩纤维水泥土在季节性冻土区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盐分侵蚀与干湿循环共同作用下水泥土性能的劣化情况,分别考虑了硫酸钠、氯化钠及其复合盐在干湿循环作用下对水泥土性能的影响.试验设置硫酸钠的浓度依次为0.0mol/L、0.1mol/L、0.2mol/L和0.3mol/L,氯化钠和复合盐的浓度为0.2mol/L、0.4mol/L,进行了电阻、超声波、无侧限抗压强度、...  相似文献   

18.
对3%水泥稳定风化砂进行干湿循环试验,研究干湿循环作用下试件强度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干湿次数的增加会降低试件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前6次干湿作用对水泥稳定风化砂的强度影响较大,强度损失率超过36%,后6次干湿作用对强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9.
无破损方法检测混凝土耐硫酸盐侵蚀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内掺粉煤灰制成的高性能混凝土和普通硅酸盐水泥以及抗硫酸盐水泥制成的高性能混凝土作为研究对象,在硫酸钠溶液中进行干湿循环后,通过对相对动弹性模量,重量损失率的测量,说明掺加粉煤灰的高性能混凝土对硫酸盐侵蚀有较好的抵抗性能。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不同配比的9组复合固废轻质填料(简称轻质填料)试样在不同干湿循环次数下的单轴抗压强度试验,分析了干湿循环下各组分掺入比对轻质填料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轻质填料经历8次干湿循环后仍有较好的力学性能,达到或超过水泥土的强度要求.随着水泥掺量的增加,轻质填料在早期干湿循环过程中强度提高,有助于后期抗干湿循环.适量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