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甲板纵骨的稳定性问题是水面舰船结构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舰船通用规范》和《水面舰艇结构设计计算方法》对纵骨带板折减系数取法的差异有时会导致工程中出现不同的结果。从理论上分析了《舰船通用规范》和《水面舰艇结构设计计算方法》对纵骨屈曲分析评估方法的差异,并用数值算例结果给予说明。研究结果为:《舰船通用规范》中的稳定性校核标准较《水面舰艇结构设计计算方法》严格,对于理解和修订国军标以及保证舰船结构安全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海洋战争中,各种穿甲反舰导弹等武器可以击穿舰艇的舷侧,对船体结构造成致命的破坏。因此,研究和开发舰船的抗损坏结构,提高舰船的抗击打能力与结构强度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分为2个方面:1)舰船抵抗外载荷的承载极限;2)舰船结构破坏后的剩余承载极限。本文基于有限元分析技术,在有限元仿真分析平台Ansys上建立了水面舰船的储油罐结构模型,并对爆炸载荷下的储油罐形变与受力进行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3.
舰船设备与总体安全性损伤等级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数值方法对水面舰船及舰上设备进行水下非接触爆炸的数值试验,通过设置大量的工况计算可得舰船总体与设备的损伤半径,对比各损伤半径可得总体和设备的损坏顺序对舰船生命力的影响,由此可以判断在不同爆距范围内对舰船结构及设备的破坏程度及破坏部位,对工程应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为舰船生命力的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海水及海洋大气对船体金属的腐蚀是困扰舰船的一大难题,现代水面舰船防腐蚀设计的重要性日趋明显。介绍国内外水面舰船防腐蚀设计的现状、现代水面舰船防腐蚀和阴极保护优化设计的方法、耐腐蚀材料的选用和应注意的事项。阐述目前国内现代水面舰船防腐蚀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水面舰船生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是舰船遭遇不同武器破坏下的薄弱性,而薄弱性主要由破损稳性决定。目前,舰船破损稳性评估主要运用确定性方法,但该方法不能全面评估舰船破损稳性。为了更加客观、全面地评估舰船破损稳性,探讨水面舰船破损稳性评估的概率方法,提出变区间线性插值计算残存概率Si的新方法并开发计算程序。以某水面舰船为例,计算各种破损情况的进水概率Pi以及残存概率Si,并累加所有破损情况Pi和Si的乘积,得到分舱指数A。研究表明:通过将分舱指数A作为评估指标并考虑不同武器和碰撞的综合破坏效应,概率方法可以实现水面舰船破损稳性定量且整体的评估,能为舰船初步设计阶段主船体的分舱优化以致提高舰船生命力提供一种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6.
应用数值方法对多艘舰船进行水下非接触爆炸的数值试验,通过对各种工况下的计算可得水面舰船在我国现行的损伤评估体系下的破坏半径、临界半径和安全半径,据此可知水下爆炸对舰船破坏的一些特征.从更安全角度考虑对各评估体系的损伤等级定义提出了局部修正,并形成协调标准,绘制出舰船在该标准下的等损伤面包络图.依据算得不同舰船的安全半径,拟合出水面舰船安全半径的计算公式.计算公式预测值与实船试验数据吻合较好,可为舰船生命力的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水面舰船的冲击环境进行分析,在建立整船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对药包设定了不同的爆炸距离和爆炸方位等多种工况,分别对舰船遭受单发武器攻击、两发武器同时攻击时的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了结构的响应随着爆距变化的规律,并采用无量纲的方法进行了数据处理,使之能够在更多的水面舰船上应用。研究结果表明,两发武器同时攻击时的船体冲击响应可近似等于单发武器各自攻击时的船体冲击响应的代数和。对于水面舰船抗冲击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对于水面舰船的生命力评估也具有一定的工程价值。  相似文献   

8.
中小型水面舰船抗毁伤结构设计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舱室内部爆炸载荷是反舰导弹毁伤水面舰船结构的主要载荷形式之一。以二次舱室内爆模拟毁伤效应试验为例,分析并指出内爆载荷作用下舰艇舱室结构的毁伤机理和典型破坏模式。在此基础上,结合现代中小型水面舰艇抗毁伤结构设计的最新发展,提出并较为深入地探讨了中小型水面舰船抗毁伤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与途径。  相似文献   

9.
在充分调研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选取当代海战中普遍使用的水下攻击武器以及大型舰船典型双层结构为研究对象,通过非线性有限元程序LS-DYNA,对水面舰船双层结构水下抗爆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各层结构在遭受水中兵器接触爆炸时的破坏模式并得出结论:采用所使用的材料模型及网格划分方法所得的结果与经验公式相符,具有良好的工程精度;底部破坏具有明显的网格状,破口受强力构件的限制,沿着强力构件裂开,花瓣状不明显;应力集中区域表现在内外底板间强力构件与内外底板的交接处,特别是龙骨等结构处。在此基础上,从吸能效果的角度计算各层结构的吸能比例,结果显示,在接触爆炸作用下,船底内、外底板间结构是主要的吸能结构,其吸收能量大于内、外底板。  相似文献   

10.
《船舶》2020,(4)
水面舰船的稳性除了受尺度、外形、船宽、干舷和上层建筑等固有属性的影响外,在使用过程中,船上载荷的移动或增减同样会对其造成影响。其中,水面舰船横倾角度小于15°的稳性称为初稳性,表征水面舰船初稳性的指标是初稳性高,国内外船舶相关标准规范中对此均提出了明确的限值要求。文中阐述了设立水面舰船初稳性高指标要求的必要性,分析了确定初稳性高指标要求应考虑的因素,研究提出了初稳性高指标的取值范围要求,以期能为我国水面舰船研制交付提供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11.
国内高速公路养护维修作业区事故是交通管理部门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文中研究了国外高速公路养护维修作业区的事故规律,通过对国外文献中高速公路作业区事故危险因素分析法的综述,建立完善的作业区危险因素体系。结合事故数据,分析国内作业区事故特点,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安全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研究船舶在随机海浪上的稳性的三种方法:时域仿真、迈尔尼科夫法和首次穿越理论。对国内外运用这些方法研究船舶稳性的已有工作和最新进展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华玲 《上海造船》2008,(3):21-22
分析了国内外舰船事故配电系统的现状,并着重对国内新型舰船的事故配电系统优化设计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4.
作为高速船舶中的一种,水翼艇以其优异的快速性、耐波性、操纵性及经济性等特点得到广泛的发展和应用。本文首先概述了水翼艇的发展历程,对国内外水翼艇的发展及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重点总结了水翼艇的特点,以不同的角度对水翼艇进行了分类,对水翼艇的纵向控制方法研究进行了简要总结。最后,阐述了目前水翼艇研究存在的问题,对未来水翼艇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船体曲面成形技术是船舶加工过程中重要的环节。如何更好更快实现船体复杂曲面加工,一致以来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本文借鉴插补原理,对传统船体复杂曲面加热线布置进行了优化设计,得到了圆弧形板、s形板、帆形板和马鞍板的加热线。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多物理场仿真软件,分析四种加热线下钢板变形情况,并通过实验检验了插补形式下的船体曲面成形效果。结果表明:(1)插补算法得到的船体曲面加热线路程比传统加热线路程节约75%以上。(2)对有限元计算位移进行曲面拟合,得到的预测模型与实际船体曲面基本一致。(3)实验了四种曲面加热线,并将有限元预测位移与实验进行对比,二者误差在6%以内,有限元计算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该方法降低加工时间,提高加工效率。  相似文献   

16.
宋增有 《港口科技》2012,(2):19-22,26
我国的港口航道浚深建设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与保证,同时也是增加港口能力的一个大前提。而疏浚船舶又是疏浚工作的物质基础,它的选型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疏浚工作的效率与成败。阐述了连云港港5000m^3.耙吸挖呢船项目的目的和意义。分析了国内外疏浚设备的发展状况及趋势。介绍了该课题的内容、方法及思路,并对结果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介绍了沥青路面早期损害的类型及成因,根据国内外目前的研究成果,主要论述了具有代表性的路面破坏形式,包括裂缝、变形、表面损坏和水损坏几种破坏形式,并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在道路养护中预防性养护时机的确定方法,对指导路面的养护工作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8.
船舶惯性导航技术应用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惯性导航技术的发展历程为基础,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简述了各类惯性导航器件的工作原理,综合阐述了国内外船舶惯性导航技术的发展水平和应用概况,并对国内外发展应用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对未来船舶惯性导航技术及其系统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对船舶惯性导航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9.
采用液压减振装置控制舰船推进轴系的轴向振动对降低舰船噪声辐射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介绍舰船推进轴系的轴向振动产生原因和早期解决方法,接着综述推力轴承液压减振装置的发展历史,重点阐述国外对液压减振装置的理论分析以及对液压减振装置的优化设计,并简要介绍了国内对液压减振装置的研究现状。通过总结梳理,较完整地呈现了液压减振装置的发展概况,供舰船减振降噪研究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0.
基于CFD的船型优化设计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赵峰  李胜忠  杨磊  刘卉 《船舶力学》2010,14(7):812-821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最优化理论的不断完善,最优化技术已被引入船舶设计领域,并与先进的CFD技术成功结合,发展形成了崭新的SBD(Simulation Based Design)技术,该技术为船型优化设计和构型船型打开了新的局面,在国际船舶研究设计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文中对船舶领域中的SBD技术的基本内涵及其所包含的主要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和总结,同时对国内外该研究方向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进行了分析和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