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一种改进的多天线OFDM系统及其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改进的OFDM系统,把N点FFT分为n组,同时把空间分集应用于该系统中,利用正交设计理论安排发送数据符号,在接收端采用适当的合并方式最大限度地获得信号功率.通过分析与仿真计算可以看到,多天线分集可以显著地改善OFDM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结合空时编码和循环延迟分集技术,将空时频编码引入增强-多媒体广播/组播业务(E-MBMS)网络中,提出了一种有效的传输分集策略.该策略对广播/组播网络下的不同小区进行分组,对本小区内正交频分复用(OFDM)帧间相同载波上的符号进行空时编码;不同分组的小区在相同OFDM帧内的各子载波符号则使用循环延迟方案引入频率分集,从而实现E-MBMS网络下的空时频编码.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可以明显改善小区边界用户的接收性能,有效的提高移动广播/组播网络的覆盖能力及吞吐量.  相似文献   

3.
在宽带无线通信中,与信道延迟扩展相比符号周期变得越来越小,此时发射信号要经历频率选择性衰落.通过结合空时编码与宽带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技术,提出了一种能够同时获得时间、空间和频率分集增益的分组正交空时频编码方法.该方法采用新的映射规则,降低了OFDM子载波之间的相关性.与已有的空时频编码方案相比,可获得更大的分集增益,改善了系统的误比特率性能,且并未导致系统的复杂度增加.  相似文献   

4.
基于多输入多输出正交频分复用(MIMO-OFDM)系统提出了一种高速率全分集空时频编码设计方法。该方法利用预编码的基本思想,首先将同一信号样本分配到不同频率的子载波上,再利用空时编码的方法将处理后的数据分配到不同OFDM符号上,就可以得到基于MIMO-OFDM的空时频编码。最后提出了一种利用列交换技术来获得更大分集增益的改进方法。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案能在频率选择性瑞利衰落信道下获得最大的空间分集和频率分集增益,且只有较低的解码复杂性。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格状编码调制级联空时分组码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的方案,给出了在无线瑞利衰落信道中的系统性能上界和误码率仿真结果,该系统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所有的分集资源,并且与单天线发送OFDM系统相比,系统能获得相当大的分集和编码增益,而与相同状态数的空时格状码的OFDM系统相比,也能有2dB左右的好处.  相似文献   

6.
基于发射分集技术实现了一种针对OFDM通信系统的空时编码方案。该方案在使用空时分组编码的基础上,依靠空时分组码正交特性,充分合理地利用了空域、时域资源,实现了最大分集增益。结果表明,实现的空时编码OFDM方案不仅误码性能良好,而且具有系统实现复杂度低、接收机结构简单等显著优点。  相似文献   

7.
多载波系统对频率偏移比较敏感,频偏会引起信道间干扰,进而使符号同步受到影响.这里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多载波直接扩频序列码分多址(DS CDMA)系统,发射端通过对用户伪随机序列进行正交化处理使子载波信号在时域和频域的正交性达到最大化.接收端使用时频RAKE接收机,可以使系统具有频偏分集和时延分集的性能.仿真结果显示,采用时频RAKE接收的多载波直接扩频序列码分多址系统,误码率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通过一种空时频扩频(STFS)的编码算法,将单载波的空时扩频扩展到多载波,进行空间、时间和频率的联合编码,这种编码在相同符号率下比空时扩频具有更大的分集度和更高的编码增益,用线性合并最大似然检测法检测和仿真结果都显示这种空时频扩频比空时扩频具有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一种适用于OFDM系统的新型混合ARQ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OFDM系统下一种变化交织方式的ARQ方案。利用高阶调制中映射到同一调制符号的各比特性能不同和超过相干带宽的OFDM子载波衰落相互独立的特性,数据重传时改变比特级交织方式,从而改变各次重传编码流的顺序,使得同一比特得以被映射不同的子载波和调制符号位置,取得分集效果,重传数据在比特级最大比合并。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多载波正交频分复用(OFDM)与传统单载波正交幅度调制(QAM)系统传输性能,文章基于无线局域网IEEE 802.11a标准,分别在高斯白噪声(AWGN)信道和存在码间干扰两种情况下,利用MATLAB比较多载波OFDM和单载波QAM系统的可靠性与计算复杂度.结果表明,在两种信道环境下,多载波OFDM系统的传输可靠性能均优于单载波QAM,但增加了计算复杂度.  相似文献   

11.
降低OFDM信号峰均比的边带信息检测方案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于每个子载波只受到QPSK符号调制的正交频率复用系统,提出了两种边带信息检测方案,此边带信息是部分传输序列次优算法降低正交频率复用信号峰均比所引入的.这两种方案利用了QPSK符号的特点,在发射端通过QPSK符号相位旋转把边带信息嵌入信号中,然后在接收端通过求模、减法以及比较运算把边带信息检测出来.这两种方案计算复杂度很低,具有较高检测可靠性能.  相似文献   

12.
对于软件系统特别是大型复杂软件系统,由于分析和理解的困难性,其系统维护和系统演化任务开销巨大.程序理解系统是辅助用户对软件系统进行快速分析和理解的支撑环境.程序理解系统中的上下文环境用于提供关注点的上下文信息,辅助用户分析和理解当前关注点对整体的影响以及整体对它的依赖.提出了一种在程序理解系统中实现上下文环境的方案.分析了上下文环境在程序理解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描述了上下文环境的功能规范、模块组织结构及处理流程,设计了一种获取关注点符号的算法,最后给出了在Linux环境下基于KDE 3.5的设计实现及应用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为多用户A lamouti空时分组码(STBC)系统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波束形成方案,此方案基于最小均方差(MMSE)准则。因为使用了自适应波束形成方法的原因,不需要得到用于相干解码的信道状态信息。仿真结果表明,在多用户系统中这种方案有很好的性能,一个有N个接收天线的此种方案能支持N个用户。  相似文献   

14.
针对高速移动环境下多普勒效应引起的载波间干扰严重影响了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性能问题,提出了新的基于时域干扰自消除的载波间干扰抑制算法.该算法基于符号重复的正交频分复用系统,在接收端进行一系列的信号处理后,得到大量具有不同附加延时的重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 之后,利用信道的统计特性对这些重构的正交频分复用符号进行合并接收,从而抑制载波间干扰.仿真与分析表明,时域干扰自消除能有效地抑制载波间干扰,提高系统性能,为高速移动环境中应用正交频分复用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供水管网可靠度计算常用的方法为最小割集法,但该方法中节点最小供水路径难以确定,并且不利于通过编程实现节点可靠度的自动求解.相比之下,GO法是一种更好的选择.GO法是一种以成功为导向的系统可靠性分析方法.具有原理清晰、易于建立求解模型,易于编程等优点.在利用GO法进行供水管网可靠度计算的过程中,对于公共信号的处理是GO法计算的关键部分.利用先进行符号计算再进行数值计算的方法,对公共信号进行修正,得到正确的节点可靠度值,进而求得系统可靠度.通过将供水管网中各网络元素抽象为GO法操作符,建立供水管网节点可靠性计算模型,并通过matlab语言进行求解算法程序编制,实现了供水管网可靠度的计算机求解.并通过算例管网对算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6.
在地图数字化过程中,经常需要使用一些专门的点、线、面符号来表示特定的地物,而在AutodeskMap的标准符号库中没有这类地图符号.为避免重复繁琐地绘制这些符号实体,在AutodeskMap环境下,依据地图符号的一般特点和编码原则,根据点、线和面符号复杂程度和结构形状的不同,采用定制法、PDB开发方法和ObjectARX二次开发方法,设计并创建了特定地物的地图符号库.  相似文献   

17.
彩色扫描地图点状符号的模式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彩色扫描地图的点状符号,提出了一种基于距离变换进行模式识别的新方法。首先进行符号的提取,对地图进行分色提取分版图,引入线划弯曲度的概念,根据弯曲密度和线划密度过滤掉非点状符号的线划,并利用距离变换的方法提取点状符号。然后进行符号的识别,通过搜索符号与模板之间的最佳匹配点来确定待识别的符号区域,提取符号的骨架线并由骨架线上的内距值来判断符号的拓扑连接结构,为了更好的描述图像间的相似性提出了加权距离函数。试验证明,该方法能适用于背景复杂情况下的旋转或变形的符号,识别准确率达到满意的程度。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两种有辅助符号的信道估计算法:已知时延信道估计和未知时延信道估计. 研究了辅助符号数量对两种信道估计算法的性能影响. 在接收端采用最大比合并选择性Rake接收机的情况下,通过计算机仿真对两种算法分析比较. 仿真结果表明:已知时延信道估计性能好于未知时延信道估计的性能;两种估计算法中,使用的辅助符号越多,信道估计性能越好.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提高无线中继网络的信息传输速率,提出了一种基于复数域网络编码的有效下行传输方案。不同于传统的信息传输方案,该方案采用时间维复数域网络编码,中继节点对接收到的多个时隙的信源符号进行复数域网络编码并将编码符号同时发送给用户节点;用户节点接收到所有中继节点的编码符号,采用联合最大似然多用户检测恢复信源符号。性能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的符号错误概率明显低于传统中继传输方案,且能获得更高的信息传输速率和网络吞吐量。  相似文献   

20.
The center cutter of a hard rock tunnel boring machine(TBM) is installed on the cutterhead at a small radius and thus bears complex side force.Given this fact,the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change law of the side force suffered by the center cutter were studied.Based on the rock shear failure criterion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lateral rolling width,a model for predicting the average side force was set up.Besides,a numerical analysis model of the rock fragmentation of the center cutter was established,and the instantaneous load changing features were investigated.Results shows that the inner side of the center cutter can form lateral rolling annulus in rock during the rotary cutting process.The smaller the installation radius is,the greater the cutter side force will be.In a working condition,the side force of the innermost center cutter is 11.66 k N,while it decreases sharply when installation radius increases.Variation tends to be gentle when installation radius is larger than 500 mm,and the side force of the outermost center cutter is reduced to 0.74 k 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