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是治疗胰头癌和壶腹周围癌的首选治疗方法。胰瘘、出血是PD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如何有效预防和治疗PD术后胰瘘、出血,一直是外科临床的棘手难题。本文结合1例PD术后迟发性胰瘘并出血的壶腹癌患者治疗成功的护理经验,探讨PD术后迟发性胰瘘并出血的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2.
胰腺壶腹部周围癌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壶腹部周围癌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术前给予心理护理、健康指导,术后给予实施呼吸训练、常规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的观察和护理。结果24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22例恢复顺利,2例死亡。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前有针对性的护理和术后细致、周到的观察与护理能促进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的恢复,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贾玉清 《江苏医药》2003,29(7):555-555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迄今仍为治疗胰头癌、壶腹部周围癌的标准术式。但由于术中术后易致出血、感染、胆漏、胰漏等致命性并发症,基层医院较少开展。近年来,我院成功进行了21例PD,除1例术后发生胰漏外,其余均顺利恢复出院,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的并发症、死亡率和远期效果。方法对30年施行的102例PD的手术并发症、死亡率和生存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组织学诊断包括:壶腹周围癌48例、胰头癌43例、胰头慢性炎症4例、胃癌和结肠癌胰腺转移各2例、十二指肠腺瘤、胰头部囊腺瘤和胰岛细胞瘤各1例。近15年胰头癌切除率增加。总手术死亡率9.9%。死因包括胰瘘3例和上消化道出血2例,术中大出血、术后腹腔内继发出血、呼吸衰竭、腹腔内感染和脑出血各1例。恶性肿瘤1~5年存活率分别为57%、38%、27%、19%和8%。结论出血和胰瘘是导致PD术后死亡的主要并发症。胰肠和胆肠吻合口的腔内引流是预防胆瘘和胰瘘的有效方法。为了增加肿瘤切除率,当有经验的外科医生也无法排除胰头肿大和梗阻性黄疸是肿瘤引起时,即使未获得病理学的支持,也应施行PD。  相似文献   

5.
刘跃英  陈春丽 《云南医药》1999,20(6):436-436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目前腹部外科最复杂手术之一,切除范围包括胰头部、十二指肠、空肠上段、胃窦部、胆总管等,消化道重建有3个吻合口。手术范围大,时间长,出血多,对病人造成的损伤大,术后导致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易发生多种并发症。现将我科3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我科1990~1998年共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2例,其中壶腹周围癌8例,胆总管下段癌6例,十二指肠癌3例,胰头癌15例。共发生术后并发症7例,胆瘘2例,腹腔感染1例,胰瘘2例,术后残胃无张力1例,腹腔出血1例,上述病例中1例因腹腔出血于手术当日死亡…  相似文献   

6.
<正>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DGE)是胰十二指肠切除(PD)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从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医院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84例,术后发生胃排空障碍(FDGE)49例,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胰十二指肠切除49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21例。年龄40~89岁,平均62岁。原发病分别为胰头癌25例,胆总管下段癌12例,壶腹癌9例,十二指  相似文献   

7.
<正>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是治疗胰头癌、十二指肠乳头部癌、胆总管下段癌等恶性肿瘤的常用术式。由于该技术复杂,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术后患者往往合并有贫血,低蛋白血症,胃肠、肝肾功能等障碍,所以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收集2006年9月至2008年9月我科37例PD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围手术期肠内(EN)与肠外营养(PN)两种方式对比,现将其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是壶腹周围癌和十二指肠癌最主要的治疗方法[1],但由于手术复杂,并发症很高,其中胰瘘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严重并发症,其发生率为8%~20%[2]。我科2006年3月至2012年1月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致腹腔出血的患者分别采用去甲肾上腺素和生理盐水进行腹腔冲洗,对疗效进行观察比较,去甲肾上腺素进行腹腔冲洗治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致腹腔出血的疗效明显,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现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43例均为住院患者,治疗组22例,男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胰胃吻合术及吻合器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2008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壶腹周围癌40例分为观察组(n=22)和对照组(n=18),均采用经典PD术式行脏器游离、切除.对照组行手工胰肠及胆肠、胃肠吻合;观察组采用捆绑式胰胃吻合术行胰液内引流,采用吻合器行胆肠、胃肠吻合.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吻合时间,比较两组术后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及吻合时间缩短、术后住院天数减少(P<0.05,P<0.01);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胃吻合术及吻合器在PD中应用安全、易行,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率.  相似文献   

10.
雷响  黄昆  韩继光 《江苏医药》2013,39(13):1601-1602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是壶腹部肿瘤及胰头癌根治性手术的常用手术方式.但多数患者由于阻塞性黄疸等原因,术前一般情况较差;加之PD手术切除器官多、创伤大,因而术后并发症也较其他手术多见.尤其是术后出血,是影响预后的严重并发症[1].本文回顾性分析PD术后并发出血23例的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壶腹周围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26例壶腹周围癌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26例壶腹周围癌患者设为对照组,观察组行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对照组行传统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观察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 1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胃管留置时间、手术输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围术期均无死亡病例,对照组4例出现胆漏,2例吻合口漏,1例并发胰漏,1例腹腔感染,1例消化道出血;观察组术后无胆汁渗漏、肠漏、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壶腹周围癌的临床效果与传统手术相当,但术后并发症少,可提高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2.
卓雅  何伟明  林智超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2):3415-3416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和护理体会。方法对65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和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术后早期发生并发症20例,发生率为30.8%;常见并发症有胰瘘、胆瘘、出血和腹腔感染等;导致患者死亡的因素有胰瘘、出血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胰瘘、胆瘘、出血和腹腔感染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的主要并发症,术后密切的护理观察和积极处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总结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式与体会。方法对我院45例待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做好术前心理护理、营养支持、术前相关准备、围手术期教育、术后护理以及并发症的观察护理。结果所以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腹腔内出血2例,腹腔感染2例,应激性溃疡1例,胰瘘1例。结论重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有利于顺利完成手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率,临床上需重视该术式的围术期处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如何预防十二指肠乳头癌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并发症出现后的处理。方法 对2000年7月至2001年9月18例十二指肠乳头癌病人行十二指肠乳头局部切除术,就其术后的并发症;十二指肠梗阻,胆漏,胰漏,十二指肠漏,腹腔出血及腹腔感染作了详细分析,探讨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结果 术后的并发症为44.4%(8/18)。手术后并发症的死亡率为11.1%(2/18)。结论 十二指肠乳头癌局部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与术前选择适应证有关,特别与手术中胰胆管的处理及十二指肠的切开及缝合方法有关。  相似文献   

15.
壶腹部及胰头癌11例外科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满铭铎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9):1252-1253
目的 总结壶腹部及胰头癌的外科治疗经验,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壶腹部及胰头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本组11例,6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例行局灶性切除,3例无法切除行姑息减黄.结果 无一例胰瘘发生,无手术死亡.结论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治疗壶腹部及胰头癌的有效术式,早期明确诊断、重视术中探查及操作、预防术后并发症及加强围术期护理可提高壶腹部及胰头癌的外科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俞士卉 《安徽医药》2014,18(1):193-195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总结分析了该科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出现术后严重并发症7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0%,其中6例治愈,1例死亡.结论 密切观察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生命体征、腹部体征变化,监测出入量,重视引流管引流情况,及早发现并发症,及时护理干预,对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临床医药实践》2020,(3):236-238
目的:观察围术期精细化护理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1月接受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治疗的96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精细化护理,对比评价两种护理方法对术后疼痛程度、并发症以及术后恢复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腹腔管拔除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12 h和24 h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开展围术期精细化护理,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程度,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术后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用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疗效及临床分析.方法 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我院诊治的6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常规护理、术后护理,以及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患者,给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3例术后出现胰瘘,4例出现胆瘘,1例死亡,其余均治愈出院.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后,患者都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完成各项检查,出院后定期进行回访,对护理工作给予较高的满意度评价.结论 对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9.
胰头壶腹周围区的良、恶性病变经常引起梗阻性黄疸(简称梗黄),多需施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oduodenectomy,简称PD)。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内镜技术的发展和外科技术的进步,PD手术成功率提高,死亡率下降,但仍常发生严重并发症,尤其术后腹腔出血,如诊断延误,处理不当,常致严重后果。本文分析我院1960年5月-2001年4月间150例PD术后7例腹腔出血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ctomy,PD)后胰瘘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1997年2月-2006年10月完成的108例PD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胰瘘发生率为13.9%,胰瘘组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及围手术期死亡率显著高于无胰瘘组(66.7%vs.20.4%,P=0.001;33.3%vs 7.5%,P=0.012),十二指肠肿瘤及手术时间长是胰瘘发生的高危因素,而胰管引流、捆绑式胰肠吻合术、术后预防性应用奥曲肽是胰瘘的保护因素.结论 胰瘘仍是目前PD术后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PD集中于有经验的外科医师进行,采用捆绑式胰肠吻合术、胰管引流、术后预防性应用奥曲肽可减少胰瘘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