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太平天国史在中国近代史的教学与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太平天国史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现择要介绍如次: 一、从《李秀成自述》到五王旗《李秀成自述》是学习和研究太平天国史的重要资料,也是学术界争鸣的焦点。忠王李秀成是太平天国后期坚持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杰出将领,支撑太平天国的柱石。李秀成在天京陷落时保幼天王突围,不幸在方山被捕,在曾国荃营写下《自述》,这份《自述》为太平天国留下真史。从《李秀成自述》入手,拨乱反正,便成为近年来太平天国史研究的首要任务。李秀成作为太平天国的将领,对其功过是非应当作恰当的评价,但他绝不是“四人帮”所说的革命叛徒,更不能以李秀成这个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株连今人。这点近年来已得到史学界的公认。目前对李秀成的评价已进一步,多数史学工作者认为李秀成是功大于过的太平天国功臣。罗尔纲先生认为李秀成写  相似文献   

3.
1934年,中央红军准备长征时,“为了保护中央苏区和土地革命的胜利,留一部分红军和干部在中央苏区来领导地方武装和工农群众以游击战争来保卫苏区”。党中央决定成立中央分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事处、中央军区,由项英任中央分局书记兼中央军区政委和司令员,陈毅任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梁柏台为副主任。任务是“在苏区及其周围进行坚持的游击战争,使进击苏区的敌人,不能顺利的统治下去,以准备将来配合野战军在某种有利的条件下进行反攻”。在项英、陈毅等同志领导下,留在南方各根据地的红军和游击队,艰苦卓绝地进行了三年游击战争,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但是,党史界对中央分局、中央政府办事处、中央军区的名称、职权范围和存在的时间及突围的地点等问题有异议,本文试就以上几个问题谈点自己的看法,希望得到革命老前辈和党史界同行们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一、关于十年(1956~1966)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一)总体评价。《历史决议》中指出:“我们现在赖以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大一部分是这个期间建设起来的;全国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大部分也是在这个期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这是这个期间党的工作的主导方面。”近几年来,有人提出了党在这一时期指导思想上的两个发展趋向:“正确的发展趋向和错误的发展趋向……许多时候都是相互渗透和交织的,不但共存于全党的共同探索过程中,而且往往共存于同一个人的认识发展过程中。在全党有时这种倾…  相似文献   

5.
工农红军长征战略方向的确定,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过去有同志认为;早在长征开始时,或在遵义会议前后,就确定红军去陕甘根据地的战略方向了,这种说法与实际情况是不相符的.大家知道,在中央红军长征前,党曾派出抗日先遣队作为长征的先导.1934年7月,党派寻淮洲,粟裕等同志率红七军团从中央根据地出发,到闽浙赣根据地与方志敏等同志领导的红十军会合后组成红十军团,随即向皖南进军,准备在皖南一带创建根据地,开展抗日运动和粉碎敌人的第五次“围剿”.接着,同年8月,党派任弼时、肖克等同志率领红六军团从湘赣根据地出发,准备在湘西会合  相似文献   

6.
红军长征,是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宣言书."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的一次重要转折,对中国革命的胜利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一名青少年学生,你了解长征在我们美丽的家乡贵州的情形吗?  相似文献   

7.
今年10月是红军长征三大主力胜利会师60周年.毛泽东曾经说过:“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长征虽然已过去了60年,但长征这部壮丽的史诗,依然闪耀着夺目的光辉,红军战士们的百折不回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仍然是激励我们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强大的动力.红四方面军长征的第一站就是绵阳市境内,至今在江油、梓潼、平武、北川等县,仍然留下了许多红军石刻标语,流传着许多红军的动人故事.那么,红军长征在绵阳市内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战斗呢?  相似文献   

8.
红军长征遗址遗迹研究是长征史研究的重要内容。目前学界对红军长征遗址遗迹的研究主要有:遗址遗迹的调查和介绍;遗址遗迹的考证分析;遗址遗迹的价值、保护和利用。未来长征遗址遗迹的研究还需加强理论指导,深入对长征具体历史事件的挖掘和分析,扩充相关史料,形成研究合力,充分弘扬长征遗址遗迹承载的长征精神。  相似文献   

9.
近十年来红军长征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十年来,红军长征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发表出版了大量的论文、专著、研究资料。在长征的原因、准备及落脚点的选择、长征中的重要战役、长征中的重要会议、长征中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党和红军主要人物对红军长征胜利的贡献等方面,研究获得了较大的进展。今后仍需要进一步深化、加强、拓展红军长征研究。  相似文献   

10.
【新闻事件】10月22日在北京召开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把长征纪念活动推向高潮。胡锦涛主席号召全国人民在新长征的征途上,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的光荣革命传统。全国各地青少年通过访问、参观、座谈、报告和团队日志愿服务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广泛开展了纪念活动。  相似文献   

11.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干山只等闲。”一九三四拉十月至一九三六年十月,中国工农红军举行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毛主席团结胜利路线的指引下,红里第一、二、四方面军,战胜了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和无数艰难z}>阻,先后经过我省胜利抵达陕北,完成了北上抗口的战略大转移。长征是一部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长征的胜利,是毛主席的正确路线战胜王明、张国熹豹“左”、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光辉胜利。在我省的  相似文献   

12.
红军长征,是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壮举,“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宣言书。”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的一次重要转折,对中国革命的胜利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一名青少年学生,你了解长征在我们美丽的家乡贵州的情形吗?  相似文献   

13.
地理环境与红军长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社会的一切政治军事活动 ,无不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进行并与其发生密切联系。红军长征本身在空间形态上既表现为地理位置关系的变化 ,因此 ,必然留下地理环境影响和作用的痕迹。南方革命根据地的地理位置、资源条件和结构分布特点等地理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 ,成为南方根据地丧失、红军被迫长征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几千名参加长征的女红军在政治宣传、救护收容、后勤运输、前线作战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漫漫长征路上,她们跋山涉水,负重艰难前行,还要克服自身性别带来的一系列妇女特有的问题,如裹过小脚、无法洗脸洗澡、没有经期孕期保护、被迫舍弃刚生下的骨肉,等等。在艰苦的环境中,女红军表现出团结向上、积极乐观、不怕牺牲的坚韧品质。她们的长征实践本身也是妇女解放的宣言书、宣传队与播种机,引领了中国女性的新觉醒。  相似文献   

15.
自1990年以来,中国近代化问题的研究成为继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讨论后的又一热点,它使人们从新的视角多层次地重新检讨了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许多重大学术问题,进一步推动了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6.
长征路途遥远,个人负重有限。红军所经区域又为西南(北)苦寒之地,人烟稀少。外加国民政府的坚壁清野政策,粮食给养困难与红军长途跋涉可谓如影随形。为了维持庞大的红军队伍,中国共产党人克服各种困难,采取诸多措施筹集粮食。红军严守阶级路线的解决粮食问题原则,不仅保存了革命力量,维护了民众利益,加强了民族团结,而且为中共在政治上赢得了高分,获得了民众的大力支持和拥护。(1)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人权理论研究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学术界对人权的概念和本质、人权思想的产生和发展、资产阶级人权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人权观、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权状况、社会主义与人权、人权概念在中国的发展人权的国际保护、人权与世界政治等问题,分别进行了系统全面地阐述,使人权理论研究,无论是广度上,还是深度上,确实较比以前前进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18.
冷战史从广义上来讲指国际社会中国与国之间的非武装、非流血形式的对抗、对立和斗争。狭义上的冷战则指二战结束后不久直到苏联东欧剧变前 ,美国和苏联及它们的盟国在国际关系领域中相互对峙和对抗的一种状态或现象 ,用以特指美苏之间或东西方之间那种除了战争手段以外的在政治、军事、经济、外交和文化等方面的一切对抗行为和对峙状态。美苏之间的冷战使国际形势和国际关系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之中 ,阻滞了国与国之间正常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往来和交流 ,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消极影响。它在战后持续四十多年 ,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  相似文献   

19.
平等观是毛泽东政治哲学中最重要的内容,近年来引起国内学术界关注和重视并取得了不少成果。系统而深入地梳理和总结毛泽东平等观的研究状况,对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建构与发展无疑富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印度佛教,自汉代翻译介绍到中国来,与中国传统文化斗争、渗透、融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铸造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起着或正面的渗透融汇或反面的刺激作用。因而任继愈指出:研究中国历史、哲学、文学艺术,不研究佛教,是不堪设想的(见严北溟著《中国佛教哲学简史》“序”)。佛学作为一份历史文化遗产,值得我们今天加以研究和批判吸收的是其“心性之学”(这也是其落后思想的核心所在)、“因明学”(逻辑学)和辉煌灿烂的佛教艺术。近年来对佛家美学的研究出现了一些可喜的势头,有的从佛教哲学同佛教艺术的相互关系着眼研究佛家的美学思想,如严北溟《论佛教的美学思想》(见《中国佛学论文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