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8(IL-18)在复发性流产(RSA)患者绒毛组织中的表达,探讨RSA的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63例RSA妇女(RSA组)及50例正常早孕妇女(正常组)绒毛组织中IL-6 mRNA和IL-18 mRNA的表达水平,并将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RSA组绒毛组织中IL-6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IL-18 mRN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相关分析显示,RSA组IL-6与 IL-18 mRNA两者之间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49,P<0.01).IL-6 mRNA的表达水平与RSA患者流产次数无关,而IL-18 mRNA表达水平随着流产次数增多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常妊娠较RSA患者绒毛组织IL-6水平高,当IL-6 表达降低或IL-18升高时,可能导致RSA,其中IL-18水平与流产次数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毕恒 《河南医学研究》2022,(24):4459-4462
目的 探讨血清趋化因子-13(CXCL-13)、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8(IL-18)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表达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8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84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患病组,并以1∶1选取同期8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血清CXCL-13、IL-6、IL-18水平。对比两组血清因子水平、肝功能,比较患病组不同病情程度血清因子水平、e抗原阳性和阴性血清因子水平、治疗前后肝功能和血清因子水平,分析血清因子水平和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患病组血清CXCL-13、IL-6、IL-18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高(P<0.05);患病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水平较健康对照组高(P<0.05);轻度患者血清CXCL-13、IL-6、IL-18水平较中度、重度低(P<0.05);e抗原阴性血清IL-6、CXCL-13水平较e抗原阳性低,e抗原阴性血清IL-18水平较e抗原阳性高(P<0.05);治疗7、14 d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谷丙转氨酶、IL-6、IL-18及CX...  相似文献   

3.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6,(6):515-517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6(IL-6)与脑神经胶质瘤进展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收治的脑神经胶质瘤患者87例(神经胶质瘤组),另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对2组受试者血清IL-2、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皮生长因子(EGF)及癌胚抗原(CEA)水平进行检测,并分析脑神经胶质瘤患者血清炎性因子IL-2、IL-6与VEGF、EGF及CEA的相关性。结果神经胶质瘤组患者血清IL-2、IL-6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神经胶质瘤组患者血清VEGF、EGF、CE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神经胶质瘤Ⅰ、Ⅱ、Ⅲ、Ⅳ级患者血清IL-2、IL-6水平逐渐降低(P<0.05),血清VEGF、EGF、CEA水平逐渐升高(P<0.05)。脑神经胶质瘤患者血清IL-2、IL-6水平与VEGF、EGF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CEA水平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IL-2及IL-6水平与脑神经胶质瘤的进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和胎盘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L)-17和IL-35的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30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重度子痫组),20例轻度子痫前期孕妇(轻度子痫组),30例同期就诊的正常孕妇(对照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免疫组化法测定各组孕妇血清和胎盘组织中IL-17和IL-35水平.结果 重度子痫组和轻度子痫组血清和胎盘组织中IL-17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IL-35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血清和胎盘组织中,IL-17与IL-35的表达水平均呈负相关(r=-0.557,P<0.05;rs=-0.280,P<0.05);血清IL-17、IL-35水平与胎盘组织IL-17、IL-35水平均呈正相关(rs=0.400,P<0.05;rs=0.311,P<0.05).结论 IL-17和IL-35参与子痫前期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免疫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ACI组85例患者分为轻度组31例,中度组29例和重度组25例;另选择同期进行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结果 ACI组患者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患者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P<0.05),中度组患者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组(P<0.05)。结论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升高可能与ACI的发生和发展有关,检测血清IL-6、IL-8和TNF-α水平有助于评估ACI患者的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6.
吴敏 《中原医刊》2011,(19):48-49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干扰素-γ(INF-γ)、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水平。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5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血清INF-γ、IL-2和IL-6进行了检测,并以25例健康志愿者做为对照组。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INF-γ、IL-2和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INF-γ、IL-2和IL-6介导的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IL-17、IL-6与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河南宏力医院收治的88例AA患者作为AA组,根据AA病情急慢性程度分为急性AA患者21例(急性AA组)和慢性AA患者67例(慢性AA组)。另取同期体检健康者88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受检者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比较观察各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 (IL-17)、白细胞介素-6 (IL-6)的表达水平,且分析AA患者IL-17、IL-6水平与AA障碍的相关性。结果 AA组血清IL-17、IL-6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AA组血清IL-17水平高于慢性A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血清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AA患者血清L-17、IL-6水平与AA障碍呈正相关(r=0.862和0.634, P<0.05)。结论 IL-17、IL-6水平与AA密切相关,两者在AA的发病机制和疾病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可指导临床合理诊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8(IL-8)在结肠炎发病中的作用,观察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对结肠炎的疗效.方法用30 mg三硝基苯磺酸(TNBS)+0.25 ml体积分数为50%乙醇制成大鼠慢性实验性结肠炎模型,然后于不同时间点尾静脉注入7 mg/kg IL-1ra,进行实验性治疗,以静脉注入3mg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作为治疗对照,同时观察治疗前后病变结肠组织学变化,测定结肠髓过氧化物酶(MP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改变,以原位杂交法观察结肠道组织IL-1β和IL-8 mRNA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均出现粘膜下充血、水肿、出血及炎症细胞浸润、粘膜溃疡和隐窝脓肿,以致炎后3 d为著,7 d后减轻,21 d基本恢复正常.模型组二次致炎后上述表现再次出现.整个炎症期均有IL-1β mRNA表达,而IL-8 mRNA表达出现于致炎后3 d.两种白细胞介素mRNA的表达部位均主要在粘膜固有层和粘膜下层的单核巨噬细胞,但在致炎后3 d内,IL-1β mRNA在肠上皮细胞也有表达.IL-1ra治疗后3组大鼠结肠炎症均明显减轻,伴随相应的MPO下降和SOD上升,两种白细胞介素mRNA的表达均未检出.结论IL-1β和IL-8参与了实验性结肠炎发病过程,IL-1ra对实验性结肠炎有预防性保护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Western blot和RT-PCR方法检测20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和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IL-6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IL-6蛋白的表达较正常卵巢组织中低(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L-6 mRNA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组(P=0.000)。结论:IL-6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呈低表达,为进一步探讨IL-6在上皮性卵巢癌发生、发展中的生物学作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6):158-161
浙江省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浙江台州318020[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7和白细胞介素-23在狼疮性肾炎预测中的应用。方法对2016年8月~2018年8月我院狼疮性肾炎患者120例及健康体检者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三组,统计分三组人员的一般资料、血清IL-17、IL-23水平及活动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IL-17、IL-23水平。结果活动组者的SLEDAI评分、24 h尿蛋白、AI、CI均显著高于稳定组(P0.05),病理类型II型、III型比例均显著低于稳定组(P0.05),IV型比例显著高于稳定组(P0.05),活动组、稳定组、对照组的Scr水平逐渐降低(P0.05),白蛋白、C3C4水平逐渐升高(P0.05)。活动组患者的血清IL-17水平显著高于稳定组、对照组(P0.05);活动组患者的血IL-23水平显著高于稳定组、对照组(P0.05),稳定组患者的血清IL-23水平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活动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IL-17、IL-23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完全缓解患者的血清IL-23水平显著低于部分缓解、未缓解患者(P0.05),部分缓解患者的血清IL-23水平又显著低于未缓解患者(P0.05)。结论血清白细胞介素-17和白细胞介素-23在狼疮性肾炎预测中的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宫颈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0(IL-10)mRNA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52例宫颈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IL-10 mRNA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年龄、临床分期及分化程度等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IL-10 mRNA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0 mRNA在宫颈癌中的表达与年龄、临床分期和分化程度等临床特征无相关性(P>0.05)。结论 IL-10 mRNA在宫颈癌组织中呈明显高表达,提示其与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促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8(IL-18)与抗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在急性胰腺炎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对1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10例急性水肿性胰腺炎(MAP)组、10例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SAP)组,分别于第1、2、5、10天进行APACHEII评分,血清TNF-α、IL-10、IL-18的测定,并对第1天IL-18与APACHEII评分,血清TNF-α、IL-10做相关性分析.结果 MAP组与SAP组APACHEII评分,血清TNF-α、IL-10、IL-1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发病初期MAP组血清IL-10水平高于SAP组(P<0.01).SAP组血清TNF-α、IL-18水平高于MAP组(P<0.01),第1天IL-18水平与APACHEII评分,血清TNF-α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82,P<0.01;r=0.74,P<0.01),与血清IL-10呈负相关关系(r=-0.58,P≤0.01).结论 促炎性细胞因子IL-18与抗炎性细胞因子IL-10参与了急性胰腺炎的炎症反应过程,可以预测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IL-6和IL-18水平变化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分别测定39例SLE患者血浆的IL-6和IL-18水平。结果血浆IL-6的水平在SLE患者活动期组和非活动期组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SLE患者的IL-6水平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之间呈正相关(r=0.74,P<0.01);SLE患者血浆的IL-18水平增高,且活动期组较非活动期组增高更明显(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分别P<0.05,P<0.01);SLE患者的IL-18水平与SLEDAI呈正相关(r=0.49,P<0.01)。结论SLE患者血浆IL-6、IL-18水平均显著增高,并且与SLE的病情活动密切相关,可能在SLE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IL-12、IFN-γ与复发性流产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测定复发性流产(RSA)患者血清IL-12、IFN-γ水平,探讨IL-12和IFN-γ与复发性流产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RSA患者30例(RSA组), 血清IL-12、IFN-γ水平,并以正常早孕妇女25例 (NEP组)及健康未孕妇女25例(NNP组)作为两个对照组。结果:RSA患者血清IL-12、IFN-γ水平显著高于正常早孕妇女及正常未孕妇女(P<0.05),且两者水平呈正相关性(r=0.580,P<0.01),正常早孕妇女血清IL-12、IFN-γ水平低于未孕妇女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性流产患者流产次数与血清IL-12和IFN-γ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IL-12和IFN-γ在复发性流产发生机制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骨关节炎患者关节软骨及滑膜中MMP-9、IL-6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骨关节炎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白介素6(IL-6)mRNA和蛋白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60例骨关节炎病例(OA组)及20例正常对照关节软骨及滑膜MMP-9、IL-6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检测30例OA及10例正常对照关节软骨及滑膜MMP-9、IL-6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MMP-9 mRNA和蛋白在OA组阳性表达的积分光密度(IOD)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8.38±2.29)vs(3.52±1.36),P<0.01;(9.18±3.58)vs(3.83±1.48),P<0.01],OA中二者的表达正相关性(r=0.924,P<0.01);IL-6 mRNA和蛋白在OA组阳性表达的IOD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8.74±3.62)vs(5.91±1.53),P<0.01;(8.96±3.57)vs(6.87±1.43),P<0.01],OA中二者的表达亦正相关(r=0.917,P<0.01);MMP-9 mRNA、IL-6 mRNA及相应蛋白在OA中的表达均正相关(原位杂交r=0.426,P<0.05;免疫组化r=0.444,P<0.01)。结论 MMP-9、IL-6在OA关节软骨与滑膜中呈高表达,二者对OA的发生发展可能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早期妊娠妇女血清和妊娠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复发性自然流产(RSA)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SP)方法,检测35例RSA病人、45例人工流产的正常妊娠妇女(对照组)早期妊娠绒毛和蛻膜组织中MIF的定位与蛋白表达,采用RT-PCR技术检测绒毛和蛻膜组织MIF mRNA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MIF水平。结果两组孕妇绒毛滋养层细胞和蜕膜细胞中均有MIF表达,RSA组绒毛滋养层细胞胞质和蜕膜细胞胞质中MIF表达呈淡棕色,而对照组中呈深棕色。RSA组绒毛滋养层细胞胞质和蜕膜组织MIF蛋白和MIF mRNA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t=7.089~40.610,P<0.01)。RSA组血清MI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t=8.903,P<0.01)。早期妊娠血清MIF水平与绒毛和蛻膜组织中的MIF 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873、0.657,P<0.01);与MIF蛋白表达水平也呈正相关(r=0.794、0.616,P<0.01)。结论 MIF mRNA及其蛋白在RSA病人绒毛及蜕膜组织中低表达可能参与了RSA的发病,早期妊娠血清MIF水平下降对RSA的发生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Graves病 (GD)与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对 3 7例Graves病患者及3 0例正常人血清进行IL -6水平测定。结果  3 7例GD患者血清IL -6水平 (16.85± 5 .63ng/L)高于正常对照组 (9.74± 6.3 9ng/L) ,P <0 .0 0 1。IL -6水平与FT3 、TGA和MCA水平均无相关性 (r分别为 0 .0 0 4、0 .0 12、0 .0 64 ,P均 >0 .0 5 )。结论 提示在GD发病中存在IL -6的参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我国广东地区汉族人群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8(IL-18)基因启动子单核苷酸多态性及与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技术检测168名健康体检者和120例RA患者的IL-6基因启动子-572和-174及IL-18基因启动子-607C/A和-137G/C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 对照组和患者组IL-6基因启动子-572位点、-174位点和IL-18基因启动子-607C/A位点、-137G/C位点均存在单核苷酸多态性.IL-6-572位点、-174位点和IL-18-607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RA组和对照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IL-18-137位点基因型频率在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141),但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24).经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性别、IL-6-572位点、-174位点和IL-18-137位点与RA有相关性(P<0.05).结论 广东汉族人群IL-6基因启动子-572和-174单核苷酸多态性与RA可能相关,IL-18基因启动子-607C/A和-137G/C单核苷酸多态性与RA是否相关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细胞因子在Grave's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浓度变化及相关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54例Grave's病无明显眼病组(G1组),25例Grave's病有眼部合并症组(G2组)及31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中IL-2、IL-6含量.结果 Grave's病患者血浆IL-6浓度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G2组IL-2血浆水平显著高于G1组成和正常对照组(P<0.02),IL-6水平与IL-2、FT3、FT4、TGA、MCA浓度水平不相关(P>0.05).结论细胞因子IL-2、IL-6参与了Graves'病的致病过程,观察其浓度变化对探讨Graves'病的发病机理及指导用药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8(IL-18)和肿瘤坏死因子-α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IP)发病的关系,研究其在ITP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32例ITP患儿和17例正常儿童血清IL-18、TNF-α含量。结果:TIP组血清IL-18、TNF-α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IL-18含量与TNF-α呈显著性正相关(rs=0.539,P<0.05),与血小板数量呈显著性负相关(rs=-0.548,P<0.05)。结论:IL-18、TNF-α与TTP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