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3 毫秒
1.
应用现代试井技术提高低渗透油藏开发水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压力恢复试井在油藏评价方面出现的不足,研究综合测试技术与分析技术,进行低渗透油藏试井解释技术的优化选择;提出资料解释时的校正方法。对试井分析模型在低渗油藏的适应性研究,并将现代试井分析技术应用于油田开发的注采调整中,对所开发油藏在平面及剖面上的注采调整更有针对性,对制定有效的开采措施、减缓油田的产量递减和保持油田高效开发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根据低渗透油藏储层孔喉细小、流体流动困难、孔隙度低、储量丰度较低等地质特点,以及采油井自然产能低、注水井吸水能力差等开发特点,针对海上油田的开发条件,研究了海上低渗透油藏开发的极限注采井距、平面波及系数和纵向动用程度、注采平衡等问题,分析了海上低渗透油藏开发所要解决的三个基本矛盾,即"少井开发"与"建立有效注采"的矛盾、"高效动用"与"波及程度低"的矛盾、"高速开发"与"注采不平衡"的矛盾,指出矛盾产生的主控因素是海上油田开发井少,导致原因是海洋环境和开采高成本。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实现海上低渗透油藏有效开发的技术突破方向,指出应从提高单井产量、降低单井工程投资分摊两方面入手,在井型井网和注采方式上探索有效开发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低渗透砂岩油藏注采井网调整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后,注采井网难以满足后续开发需求。应用油藏工程和数值模拟预测等方法,对低渗透油藏合理油水井数比、注采井网调整方式、调整时机以及调整后新、老井合理注水调整方法进行系统研究,形成了低渗透油田井网调整技术。考虑低渗透储集层的渗流特性、启动压力梯度导致油水井地层压力的差异,推导了适应低渗透油藏的油水井数比计算公式。根据储层裂缝发育状况以及剩余油分布特征,选择水驱面积波及系数较高的井网进行调整。敖南油田合理的调整方式是将裂缝不发育井区反九点法井网调整为五点法井网,裂缝发育井区转线性注水。对不同调整时机下的开发效果预测表明,调整越早,效果越好。井网调整后要适当控制老井注水,加强新井注水,使地层压力分布更加合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上述调整对策对低渗透油藏实施注采井网调整是可行的,可以为低渗透油田井网调整提供新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FA2断块是SN油田众多断块群中的一个低渗-特低渗型砂岩油藏,通过开发初期的整体优化设计,制定了合理的开发技术政策,实施一次性完善注采井网、注采同步的开发方针.对低渗透储层采用酸化、压裂等措施,实现了低品位储量的高速高效开发,为低渗-特低渗油藏的成功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合理的开发技术方案是注水开发油田在精细注采调整过程中的重要依据,综合运用油藏工程方法,区块开发动态法、数值模拟法等科学方法探讨了靖安油田大路沟二区裂缝性低渗透油藏合理的注采比、压力保持水平及油井井底流压.探讨结果为制定该区注采调整方案提供了依据,研究方法对同类型油藏合理开发技术方案的确定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裂缝性低渗透油藏注采系统调整技术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1,他引:3  
裂缝性低渗透油藏,在正方形井网反九点注水方式开发过程中,表现出与裂缝走向一致的注采井见效快,含水上升快,甚至暴性水淹,而与裂缝走向垂直的注采井见效差,地层压力低、油井产液能力低。为此,通过对裂缝性低渗透油藏由反九点注水转线状注水渗流特点、油水井数比影响因素和注采系统调整作用的探讨,结合外围朝阳沟和头台等裂缝性低渗透油田注采系统调整效果,提出了适合外围油田不同裂缝走向与井排方向夹角井网转线状注水的合理调整方式,为裂缝性低渗透油田注采系统调整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7.
针对海上低渗透油田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少井开发"与"建立有效注采"之间的矛盾、"高效动用"与"波及程度低"之间的矛盾、"高速开发"与"注采不平衡"之间的矛盾,通过理论分析与室内实验,对其有效开发技术突破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实施有效注采、少井多控、持续能量保持和高效储层改造等方法,逐级化解了以上3项基本矛盾,建立并形成了一套海上低渗透油田有效开发技术突破方法,对于海上低渗透油田先导试验区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GJ油田G6断块低中渗透油藏高效开发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J油田G6断块为一整装的低、中渗透油藏,开发初期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确定较为合理的开发政策界限,实施早期注水开发。开发过程中,针对储层特点,实施了有效的油层保护和改造措施,及时调整、细分开发层系,完善注采井网,注水开发后油藏保持着高产稳产的良好开发态势。油田开发12年中有10年采油速度保持在1.7%~2.3%,含水上升率控制在3%左右,各项开发技术指标达到或好于理论预测值。  相似文献   

9.
大部分低渗透油藏不能做到同步注水,达到注采平衡的油藏更少。沙北油田沙20油藏特点为低压力系数、低气油比、低饱和压力和低油水粘度比。为提高水驱效果,沙20油藏实施了以下做法:采用同步注水开发,第二年实现注采平衡,之后注大于采,注采比保持在1.5;制定了合理的采液速度、注采比、压力保持程度等开发技术界限;通过连续防膨,有效控制了低渗透水敏性储层注水启动压力的不断上升;注水井实施层间分注,层内调剖,减小层间、层内矛盾,提高了剖面水驱动用程度;采油井调整合理的工作制度,高液量采油井控液,低液量采油井措施改造,调整水驱方向,提高注水波及体积。通过上述工作,沙20油藏注水开发5年同类油藏相比开发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压力恢复试井在油藏评价方面出现的不足,研究综合测试技术与分析技术,进行低渗透油藏试井解释技术的优化选择,研究出一套适合长庆低渗透油田的常规试井分析和典型曲线拟合分析的综合试井分析技术方法,对于制定有效的开采措施、减缓油田的产量递减和制定有效的油田开发方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二连低渗透砂岩油藏开发中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蒋明  赫恩杰 《石油学报》2000,21(4):58-64
二连油区的低渗透砂岩油藏已投入开发十几年,其年产量曾一度稳定在70×104t 左右,其开发过程具有自身的特点,尤其是以“两南”油田为代表的多数区块,为了改善开发效果,实施过完善注采系统、细分开发层系、井网加密、强注强采、调水增油等措施,开展过储层伤害、裂缝分布、周期注水等方面的研究,目前已进人深度开发阶段。开发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也暴露了一些开发问题。本文从油藏工程的角度,总结分析了该类油藏在注水政策、压裂与重复压裂、油层伤害、地层裂缝、井网部署与调整、稳产接替方式、低速低效区块的二次开发、经济效益以及新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实践经验,讨论了开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并指出了今后的工作方向,目的是更清楚地认识和解决油藏开 发中的某些问题,以期为该类油藏的合理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东北油气分公司特低渗小断块低品位油藏储量动用率低、开发成本高,难以形成效益开发的问题,开展了剩余油分布特征及其主控因素研究,提出了流场立体调整的对策。研究结果表明,特低渗小断块油藏具有平面、层间、层内三种剩余油富集特征及七种剩余油分布模式,水井分注、边外注水、注采调整、水井调驱等流场调整对策可实现不同剩余油分布模式中的流场立体调整。研究成果应用于现场取得了良好效果,提高了低品位油藏的开发效益。  相似文献   

13.
新立油田低渗透油藏超前注水技术实践与应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马福军  胡景春  庄健  石清龙  吴琼 《特种油气藏》2005,12(3):47-49,52,109
针对新119区块低渗透、低丰度油藏递减快、稳产难、采收率低的特点,采用了超前注水技术开发。在油藏研究基础上进行井网优化设计,应用储层整体改造技术保证油井产能发挥,及时进行油藏监测、动态跟踪评价及注水方案调整保证注采关系协调。经新立油田试验区块18个月的生产实践,与相邻的储层性质相同的区块对比,开发同期超前注水区块平均单井产能是滞后注水区块的2.3倍。超前注水开发试验的成功,对同类油田或区块的开发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安塞油田低渗透储层岩石物性特征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方法通过实验对安塞油田低渗透储层岩石物性特征进行研究。目的了解低渗透储层在物性和孔隙结构等方面的特点,进而分析低渗透储层对物性测量、渗流能力的影响。结果低渗透岩心物性对上覆压力有一定的敏感性,而且孔隙度与渗透率间不存在线性关系,因此在物性测量、储层评价及开发过程中要考虑这一因素带来的影响。结论安塞油田低渗透岩心存在多种孔喉体系,孔隙间片状喉道较发育;而岩心中的微裂缝在储存能力上不起主导作用,但在一定条件下可改善低渗透储层的渗流能力;采用早期压裂注水可以改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5.
安塞特低渗透油田主要是长6油藏经过连续三年的综合治理,综合递减连续逐年下降,老井持续保持稳产。在此基础上,根据其储层特征及开发实践,总结、提出了安塞油田注水开发的主要注采调整技术,即早期强化注水、不稳定注水、同步或超前注水、沿裂缝注水、高含水区提高采液指数、改变渗流场、加密调整、注水剖面调整、产液剖面调整等,从而提高了单井产能及最终采收率,提高了整体开发效益。  相似文献   

16.
塞392长6油藏是靖安油田近年来投入开发的整装特低渗透油藏,由于受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天然裂缝发育等因素的影响,油藏单井产量低,见效程度低,开发效果差.通过对塞392开发特征的研究,提出了油藏精细描述、合理注水技术政策、精细注采调整、注水井剖面治理、低产井治理等一系列稳产技术政策,为油田的长期稳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朝阳沟油田注采系统调整效果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搞好油藏的注采系统调整,是高效开发低特低渗透油田的重要措施。朝阳沟油田是大庆长垣外围油田中开发规模最大的低特低渗透油田,根据油藏数值模拟、数理统计的预测,结合现场试验资料和生产成果,对朝阳沟油田不同类型储集层注水方式的调整方法、效果、时机和水驱控制程度界限值等问题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天然裂缝较发育的储集层适于进行线性注水调整,储集层裂缝不发育及砂体零散分布、断层较多的区块适于进行不规则点状注水调整。进行注采系统调整,能够有效提高低特低渗透储集层的水驱控制程度,通过调整压力场变化,改变注水驱油的液流方向,提高了注入水波及体积和驱油效率。朝阳沟油田注采系统调整所取得的成果对其它低特低渗透油田的合理开发有参考价值。图6参2(陈志宏摘)  相似文献   

18.
低渗透油气资源属于战略资源,其储存量在油气资源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低渗透油藏受储层特征影响,表现为“注不进、采不出”的生产特征,尤其是在经济极限井距下难以实现有效驱替,开发过程中采用大型体积压裂成本高、工程量大,难以大范围推广,影响了低渗透油藏的有效开发,大港油田借鉴美国页岩气开采经验,摸索出增能吞吐技术,基于此对增能吞吐进行深入研究,选井模型及相关参数优选,从而更好的指导开发实践。  相似文献   

19.
龙虎泡低渗透油田井网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油田实际开发中实施了反九点法和五点法两种井网开发,解剖对比了两个区块的开发特点。在采出程度相同的情况下,五点法井网油井含水高,两个区块的单井产液量接近。反九点法井网开发中后期采取加密结合注采系统调整方式,能够提高差油层的动用程度和好油层的注水波及体积进而提高采收率。同时,应用水驱特曲线和Weibull模型等油藏工程分析方法对其最终采收率和水驱波及体积系数进行了评价,认为龙虎泡油田应采用反九点法注采井网开发。  相似文献   

20.
三塘湖盆地火山岩储层中孔、低渗、特低渗特征明显,导流导压能力弱,井筒储集效应大、试油周期长、油层易污染、测试曲线无法拟合定量分析,资料获取率和优质率低,致使大量的地层测试资料不能有效的用于储层评价,无法为下步勘探、储量评价和储层措施改造提供有效依据。通过研究应用等时速率解释评价技术,解决了三塘湖盆地火山岩测试解释评价难题。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完全适应于三塘湖盆地火山岩储层特征分析,深层次的揭示了三塘湖盆地火山岩储层的非均质性特征,为油田经济有效的勘探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