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烟草浆高浓与低浓打浆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目前造纸法再造烟叶生产中普遍采用的烟草浆高浓打浆存在的缺陷,阐述了低浓打浆“两级打浆”工艺,并从纤维特性和成纸物理性能两个方面对烟草浆高浓与低浓打浆的效果进行实验和对比.结果表明,低浓打浆有效地解决了高浓打浆存在的缺陷;与高浓打浆相比,低浓打浆的纤维长度提高了10.8%、宽度下降了17.8%、粗度降低了9.5%,扭曲度、切断率和柔软度等指标都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2.
为了促进造纸法再造烟叶浆料的质量提升,对原料及各工序中的叶中带梗率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叶中带梗处理工艺流程的改造,从物料性状、浆料打浆度、纤维分析和热水可溶物等方面阐述了叶中带梗对造纸法再造烟叶制浆的影响,稳步提升了再造烟叶的品质。  相似文献   

3.
丁晓丽  杨斌  王磊 《湖南造纸》2013,(1):13-14,16
烟梗原料经过测定其化学组分和烟梗纤维形态后,进行打浆实验和SEM观察表明:烟梗纤维长度较短,需与外加纤维配合才能抄造重组烟叶基片;通过SEM观察,经优化打浆工艺处理后的烟梗纤维表面变得粗糙不平,有明显分丝帚化现象,纤维比表面积增大,促进了纤维间的氢键结合,提高了基片的抗张强度,同时相应地降低了透气度;打浆工艺优化后,烟梗的最佳打浆度为35。SR,在此条件下,基片的抗张强度为O.63kN/m。  相似文献   

4.
采用PFI磨对烟草浆进行打浆,分别研究了磨浆转数、磨齿间隙和打浆浓度对造纸法再造烟叶基片松厚度的影响,同时通过对不同打浆参数条件下得到的烟草浆纤维形态的对比,探讨了打浆工艺对造纸法再造烟叶基片松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烟草浆打浆过程中,随着磨浆转数的减少,磨齿间隙的增加以及打浆浓度的提高,纤维数量下降、平均长度上升、粗度增加,与木浆、轻质碳酸钙混合抄造出的基片松厚度提高;在本实验打浆工艺范围内,磨浆转数和磨齿间隙对烟草浆纤维形态以及抄造出的基片松厚度的影响大于打浆浓度的影响;由于烟草浆纤维本身的特点,不同的打浆工艺对其帚化效果影响很小;适宜的PFI磨打浆工艺为:磨浆转数10000~15000转,磨齿间隙0~0.5 mm,打浆浓度10.0%~11.7%。  相似文献   

5.
在对再造烟叶浆料进行纤维特性分析前提下,采用单因素实验方法,对再造烟叶浆料各组分配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抄造(30±1)g/m2的低定量造纸法再造烟叶基片时,当轻质碳酸钙(PCC)填料用量为15%、木浆纤维用量为20%(即烟草浆∶木浆纤维∶PCC填料=65∶20∶15,其中烟草浆料中烟梗浆∶烟末浆为7∶3)时,再造烟叶基片的松厚度、抗张强度及透气度综合达到最优水平。  相似文献   

6.
一株产木质素降解酶真菌在造纸法再造烟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降低烟梗的木质素含量、节约造纸法再造烟叶生产过程中的能耗,提高再造烟叶品质,将1株可以产生木质素降解酶的真菌C2进行液体培养,测定木质素过氧化物酶、锰过氧化物酶和漆酶的活性变化.将发酵液过滤得到粗酶液,按5%施加量处理烟梗,测定干质量和木质素含量变化,将烟梗打浆并制备造纸法再造烟叶.结果显示,3种木质素降解酶分别在第6, 8, 16 d达到最高活性;粗酶液处理后可以降低烟梗强度,干质量和木质素含量均降低;在造纸法再造烟叶中可以节省10%的打浆时间,产品杂气降低,余味改善.  相似文献   

7.
烟梗原料经过测定其化学组分和烟梗纤维形态后,进行打浆实验和SEM观察表明:①烟梗纤维长度较短,需与外加纤维配合才能抄造重组烟叶基片;②通过SEM观察,经优化打浆工艺处理后的烟梗纤维表面变得粗糙不平,有明显分丝帚化现象,纤维比表面积增大,促进纤维间的氢键结合,使纤维间的结合力增加,提高了基片的抗张强度,同时相应地降低了透气度;③打浆工艺优化后,烟梗的最佳打浆度为35°SR,在此条件下,基片的抗张强度为0.63kN/m。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分析了造纸法再造烟叶浆料的纤维形态及筛分情况的基础上,研究了瓜尔胶及其衍生物对造纸法再造烟叶浆料的助留助滤性能。结果表明瓜尔胶及其衍生物能够改善浆料的助留助滤性能,实验室自制的阳离子羟丙基瓜尔胶的助留助滤性能较好,当其用量为0.08%时,浆料中总细小组分首程留着率较未添加时提高了44.0%,浆料的打浆度由43°SR下降到21°SR。同时研究了瓜尔胶及其衍生物对造纸法再造烟叶基片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添加量适当时,阳离子羟丙基瓜尔胶和阳离子瓜尔胶-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能够在不影响基片匀度的情况下提高基片的抗张强度和松厚度。  相似文献   

9.
再造烟叶是利用废弃的烟梗、烟叶碎片、烟末等烟草原料,经浸提、浓缩、分离、打浆、磨浆、抄造、烘干、分切等过程,制成性能优良的天然烟叶再造烟叶,用于卷烟填充物,回用于卷烟生产;再造烟叶有稠浆法、辊压法和造纸法三种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造纸法再造烟叶中烟梗疏解提取和常规提取的分析比较,证实疏解提取较常规提取能提高约5%的提取率,以及在浓缩、打浆、纸机抄造上带来明显的优势,说明烟梗采用疏解提取的方式更有利于再造烟叶的生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开发适用于加热卷烟烟支用原料,掌握不同制造工艺原料的物理化学特性的区别。  方法  通过收集不同的加热卷烟原料样品,采用光学显微镜法、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DSC)、热重红外联用(TG-IR)和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Py/GC-MS)分析了加热卷烟原料叶丝结构及热性能。  结果  ① 光学显微镜照片显示加热卷烟用原料烟叶叶丝表面湿润,辊压法和稠浆法再造烟叶丝结构紧密,干法造纸法造纸法叶丝结构呈多孔疏松,湿法造纸法再造烟叶丝纤维结构明显,结构略疏松;②热性能分析表明叶丝、辊压法和稠浆法再造烟叶丝在50℃~400℃温度区间吸热量为(1023±150)J/g、(1280±200)J/g和(1190±180)J/g,较其它再造烟叶丝样品低,吸热量小反映了样品需要较少的外源能量即可达到目标温度;③热重红外联用和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结果表明不同工艺下的加热卷烟原料逸出气体的主要成分差别不大,主要为甘油、二氧化碳和烟碱等,稠浆法样品相较其它样品而言,在200℃~400℃下物质释放更稳定。  结论  烟丝、辊压法和稠浆法再造烟叶丝较干法和湿法再造烟叶丝结构更为致密,单位质量升高相同温度时吸热量更低,在烟支制造过程中提高发烟段原料填充量及节约加热烟具能量等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造纸法再造烟叶各工艺阶段甾醇类化合物的含量变化,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UPLC-MS/MS)对5种甾醇(麦角甾醇、胆甾醇、菜油甾醇、豆甾醇及β-谷甾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①烟叶原料中5种甾醇的含量(质量分数)均高于烟梗,且两种烟草原料中的甾醇类化合物均以豆甾醇和β-谷甾醇为主;②在提取和浓缩阶段,甾醇含量均降低,降低量分别占原料中甾醇总量的21.35%和15.13%;③在掺配阶段,低浓浆中甾醇实际增加量占原料中甾醇总量的10.64%;④在打浆和抄造阶段,甾醇含量均降低,降低量分别占原料中甾醇总量的14.06%和14.18%;⑤其余工艺阶段的甾醇含量变化不大,最终再造烟叶产品中甾醇量占原料中甾醇总量的48.67%。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电加热卷烟专用再造烟叶主要成分的释放性能,对干法、造纸法、稠浆法和辊压法再造烟叶进行了微观形貌分析,并利用管式炉加热装置对气溶胶捕集物(ACM)、烟碱、甘油和水分等主要组分进行分析,考察再造烟叶含水率、甘油质量分数和加热温度对释放量、释放率、捕集率和逐口释放稳定性等释放性能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再造烟叶的微观结构和释放率差异较大。相比于其他再造烟叶,辊压法再造烟叶结构更为均匀、致密,主要组分的逐口释放稳定性更好。(2)再造烟叶含水率增大使烟碱和甘油最大释放量对应的抽吸口数序号后移,但对释放量的影响因原料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3)再造烟叶甘油质量分数升高能不同程度地促进气溶胶捕集物、甘油和水分的释放,对烟碱的影响因原料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4)在160~250℃范围内,加热温度越高,主要组分的释放率越高,但逐口稳定性越差。存在兼顾主要组分释放量、释放率和逐口释放稳定性的加热卷烟再造烟叶最佳加热温度范围。  相似文献   

14.
利用超高效液相-二极管阵列检测器(UPLC-PDA)分析研究了造纸法再造烟叶各工艺环节产物中5 种多酚(绿原酸、咖啡酸、莨菪亭、芸香苷及愈创木酚)的含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再造烟叶原料中89.2% 的多酚存在于碎烟叶中,烟梗中只有10.8%,其中原料中3 种主要多酚(绿原酸,莨菪亭,芸香苷)占多酚总量的97.2%;②提取阶段,原料中90.3% 的多酚转移到提取液中,二级提取固相物中多酚为9.7%,由于二级提取液相物的循环使用,最终提取液中多酚为97.1%;③真空浓缩阶段,绿原酸受热分解,损失量相当于多酚总量的10.0%,其余多酚变化不明显,最终涂布液中多酚占总量的89.7%;④打浆和抄造阶段,多酚随着水的流失而损失,片基中多酚剩余0.9%;⑤涂布阶段,多酚在有氧及高温下发生氧化,损失多酚48.7%,最终再造烟叶中多酚剩余41.9%。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梗叶配比对加热卷烟专用稠浆法再造烟叶品质的影响,为稠浆法再造烟叶的开发提供支撑.[方法]分别制备了全叶及梗叶配比为1:9、2:8、3:7、4:6、5:5的稠浆法再造烟叶,测定并对比分析了抗张强度、定量、松厚度、热失重及感官质量.[结果](1)随着烟梗添加比例的增加,稠浆法再造烟叶的定量、抗张强度降低,但...  相似文献   

16.
Tween-80在造纸法烟草薄片萃取工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萃取是造纸法烟草薄片制造工艺中的关键工序之一。烟梗、烟末用水萃取。萃取时加入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油酸酯(Tween-80)以提高其萃取率。考察了Tween-80添加量、萃取温度、料液比和萃取时间等对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烟梗萃取工艺条件为:Tween-80添加量0.1%(相对于绝干原料的质量,下同)、萃取温度60℃、萃取时间70 min、料液比(原料与水的质量比,下同)为1:5;优化后的烟末萃取工艺条件为:Tween-80添加量0.1%、萃取时间50 min、萃取温度50℃、料液比1:5。在优化后的萃取工艺条件下,烟梗和烟末的萃取率分别为49.67%和54.82%,有效地提高了萃取率。  相似文献   

17.
对国产和进口碳酸钙在造纸法再造烟叶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同时对填料的用量也进行了优化,探讨了添加碳酸钙对再造烟叶基片填料留着率、抗张强度、松厚度和透气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留着率随着碳酸钙添加比例的增加呈先增大后稳定的趋势;抗张强度、松厚度和透气度随着碳酸钙添加比例的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其中,国产碳酸钙添加量为10%时,进口碳酸钙添加量为6%-10%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为开发高性能加热卷烟用再造烟叶,利用烟草生物发酵获得的细菌纤维素(BC)及其发酵过程中的烟草浸提液和烟草滤渣,混合制备了基于全烟草组分的BC重组再造烟叶; 并将其与市售3种典型加热卷烟再造烟叶进行了对比,从外观形貌、微观结构、主要化学成分、热重性能、热裂解香味产物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①BC重组再造烟叶具有良好的成型性,样品外观均匀,物理指标与市售产品中稠浆法再造烟叶接近; ②对比市售3种典型再造烟叶,BC重组再造烟叶具有相似的红外吸收特征峰,但是扫描电镜显示,BC重组再造烟叶结构致密,BC纤维直径分布在43.68~75.80 nm之间; ③BC重组再造烟叶总吸热量最大,为9.52 J·g-1; ④BC重组再造烟叶的水溶性总糖含量为6.17%,烟碱含量达13.17 mg·g-1,热裂解释放香味物质种类高达45种,其中酮醛类致香物质释放量明显高于对比样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