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宋牧  任菲  朱丽萍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9):4141-4142
目的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基因(Tiam)1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D表达的关系,探讨Tiam1对肿瘤淋巴管生成的作用。方法确诊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新鲜肿瘤标本70例为观察组,收集正常乳腺新鲜组织46例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iam1与VEGFR-3、VEGF-D表达,分析三者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表达差别。结果观察组Tiam1、VEGFR-3和VEGF-D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Tiam1、VEGFR-3和VEGF-D表达量与肿瘤体积、脉管浸润、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Ki67表达密切相关,观察组Tiam1、VEGFR-3和VEGF-D表达有正相关性,生存分析显示Tiam1、VEGFR-3和VEGF-D表达与预后相关。结论Tiam1可促进VEGFR-3和VEGF-D表达,进而促进肿瘤淋巴管生成,三者与肿瘤进展密切相关,术后联合检测Tiam1、VEGFR-3和VEGF-D可能对判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D的表达,分析二者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63例确诊并行子宫内膜癌根治术的患者为观察组,19例子宫肌瘤行子宫全切的患者(留取子宫内膜)为对照组,均留取术后蜡块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HIF-1α和VEGF-D的表达。结果两组HIF-1α和VEGF-D表达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HIF-1α和VEGF-D表达与肿瘤转移密切相关,HIF-1α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肿瘤最大径、增殖指数密切相关。二者表达均与年龄无相关性。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HIF-1α和VEGF-D表达无相关性。结论子宫内膜癌中HIF-1α和VEGF-D表达升高可能与肿瘤淋巴结转移相关,HIF-1α表达与肿瘤侵袭性生长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胃腺癌术后组织中趋化因子受体(CCR)7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D的表达,分析二者的临床意义及相关性。方法确诊为胃腺癌患者53例为观察组,距肿瘤边缘>5 cm的非肿瘤性胃黏膜组织29例为对照组,均留取术后蜡块组织,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两组CCR7和VEGF-D表达。结果观察组CCR7和VEGF-D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CCR7和VEGF-D表达阳性率均与肿瘤脉管累犯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观察组CCR7表达与肿瘤增殖指数密切相关。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CCR7和VEGF-D呈正相关。结论 CCR7和VEGF-D高表达对胃腺癌形成和进展有一定促进作用,CCR7对肿瘤的作用可能与VEGF-D介导的淋巴管生长因子生成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D及其受体VEGFR-3表达,探讨其在子宫内膜癌淋巴管新生中的价值。方法选择120例子宫内膜癌存档的蜡块作为观察组,60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蜡块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VEGF-D、VEGFR-3及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LYVE)-1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及在淋巴管生成中的价值。结果 VEGF-D、VEGFR-3在子宫内膜癌中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LYVE-1标记的淋巴管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VEGF-D、VEGFR-3及LMVD与子宫内膜癌的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肿瘤中VEGF-D与VEGFR-3、VEGF-D与LMVD、VEGFR-3与LMVD均呈正相关。结论子宫内膜癌中VEGF-D及VEGFR-3高表达,并具有协同作用,促进LYVE-1阳性淋巴管生成,联合检测VEGF-D、VEGFR-3及LYVE-1可能有助于判断子宫内膜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胃低分化腺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D及VEGF受体(VEGFR)-3的表达,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选择手术切除的经病理诊断为胃低分化腺癌的患者共73例作为研究组1,选择20例胃高-中分化腺癌作为对照组1,选择20例胃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作为对照组2,选择20例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作为对照组3,选择正常胃黏膜20例作为对照组4。均留取蜡块组织。选择胃低分化腺癌的新鲜组织12例作为研究组2,选择正常胃黏膜组织的新鲜组织12例作为新鲜对照组。研究组1、对照组1~4组中MMP-12、VEGF-D和VEGFR-3的表达应用免疫组化SP法。应用荧光PCR技术检测研究组2、新鲜对照组中MMP-12、VEGF-D和VEGFR-3 mRNA的表达。结果研究组1、对照组1、对照组2、对照组3和对照组4中MMP-12、VEGF-D和VEGFR-3蛋白的表达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2和新鲜对照组中MMP-12、VEGF-D和VEGFR-3 mRNA的表达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1中MMP-12、VEGF-D和VEGFR-3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脉管累犯有关。研究组1中MMP-12的表达与细胞增殖指数、肿瘤最大径、浸润深度密切相关。相关性分析显示研究组1中MMP-12和VEGF-D、VEGF-D和VEGFR-3之间均具有正相关性。生存分析显示研究组1中MMP-12、VEGF-D和VEGFR-3的表达与预后有关。结论胃低分化腺癌术后组织中MMP-12、VEGF-D和VEGFR-3蛋白和mRNA均升高,三者间可能具有相关性,对病变的形成和进展有一定作用,MMP-12可能是淋巴管生成因子有促进作用。MMP-12、VEGF-D和VEGFR-3的表达特征可能对判定预后有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针对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特征及相关性进行研究,旨在探讨二者的关系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子宫内膜样腺癌根治手术的5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收集术后的蜡块组织及临床资料,25例非肿瘤性的子宫内膜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中MMP-14和VEGF的表达。结果两组中MMP-14和VEGF表达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中MMP-14和VEGF的表达均与肌层浸润深度和宫颈累犯密切相关。MMP-14的表达与肿瘤的淋巴结转移相关。二者均与年龄和分化程度无相关性。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MMP-14和VEGF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结论 MMP-14和VEGF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表达升高,二者有一定的协同作用,对肿瘤性病变的形成和进展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样腺癌术后组织中白细胞分化抗原(CD)74和上皮型黏附素(E-cadherin)的表达及二者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的表达差异,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确诊为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的术后组织59例为观察组,24例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的子宫内膜组织为对照组,24例子宫脱垂患者术后留取的子宫内膜组织为正常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组CD74和E-cadherin的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对照组和观察组中CD74表达有明显升高趋势,E-cadherin表达有明显下降趋势;观察组中CD74和E-cadherin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和肌层浸润深度密切相关,CD74与肿瘤分化程度和周围炎细胞浸润程度密切相关。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CD74和E-cadherin表达呈负相关。结论子宫内膜样腺癌中CD74和E-cadherin异常表达是促进肿瘤形成和进展的重要因素,CD74和E-cadherin的相关性可能与肿瘤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8.
肿瘤抗淋巴管生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转移是癌症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淋巴管转移是肿瘤转移的重要途径,研究发现VEGF-C/VEGF-D/VEGFR-3与肿瘤淋巴管生成、肿瘤转移、肿瘤预后密切相关.大量的研究证实VEGF-C/VEGF-D/VEGFR-3信号传导轴在调节肿瘤淋巴管生成中起主导作用,临床病理研究也显示VEGF-C/VEGF-D/VEGFR-...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VEGF-D及其受体3(VEGFR-3)在大肠癌淋巴转移和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应用SABC免疫组化和RT-PCR方法检测80例大肠癌和30例大肠正常组织的VEGF-C、VEGF-D、VEGFR-3表达。随访、记录患者的临床病理参数和生存资料,分析其相关性。结果①大肠癌VEGF-C、VEGF-D和VEGFR-3均被染成棕黄褐色,三者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8.8%、56.3%、38.8%,相对表达量为1.09±1.20、1.13±1.09、0.90±1.19;正常大肠组织均无表达。与VEGF-C、VEGF-D和VEGFR-3的mRNA表达一致。②VEGF-C与VEGFR-3表达(P= 0.0069),VEGF-D与VEGFR-3表达间(P=0.0024)存在相关性;VEGF-C与VEGF-D无关。③VEGF-C、VEGF-D、VEGFR-3表达与大肠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大小、大体分型、组织学分类、分化程度、肝、肺转移无关,但与Dukes分期(P=0.0234,P=0.0003,P=0.0429)、淋巴结转移(P= 0.0059,P<0.01,P=0.0068)显著相关;且VEGF-C、VEGFR-3阳性大肠癌患者死亡率明显高于阴性患者(P=0.0374,P=0.0127),生存期明显短于阴性患者(P<0.01,P<0.01),VEGF-D则与预后无关。结论大肠癌细胞可分泌淋巴管生成因子VEGF-C、VEGF-D及其受体VEGFR-3,后者通过VEGF-C、-D/VEGFR-3信号通路诱导淋巴管内皮细胞新生和淋巴管生成,从而促进淋巴结转移和肿瘤生长;VEGF-C、VEGF-D、VEGFR-3可作为大肠癌的淋巴管生成的分子表型和淋巴转移及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和ZO-1的表达特征,关注其临床意义。方法观察组为69例子宫内膜样腺癌术后患者,对照组为28例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伴不典型增生患者,正常对照组为28例子宫肌瘤行子宫全切后的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3组中Occludin和ZO-1的表达均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结果 3组中Occludin和ZO-1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中Occludin和ZO-1的表达与肿瘤的转移密切相关,Occludin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密切相关,二者均与患者的年龄、分化程度无相关性。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Occludin和ZO-1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子宫内膜样腺癌中存在着明显的Occludin和ZO-1的低表达,两种蛋白异常表达在肿瘤的形成和进展中有一定的作用,二者有明显正向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老年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癌组织中Cirpto-1、Survivi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4表达特征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113例老年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存档的蜡块组织及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70例子宫肌瘤或子宫脱垂后经病理证实为正常的老年子宫内膜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irpto-1、Survivin和MMP-14的阳性表达。结果观察组Cirpto-1、Survivin和MMP-14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Cirpto-1、Survivin和MMP-14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肿瘤最大径、有无癌栓及Ki67密切相关。线性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Cirpto-1、Survivin和MMP-14表达正相关。结论老年子宫内膜样腺癌中Cirpto-1、Survivin和MMP-14高表达促进肿瘤的发生和进展,三者可能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maspi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9例子宫内膜腺癌(腺癌组)、10例不典型增生(增生组)及15例正常子宫内膜(正常组)组织中的maspin蛋白和VEGF-C。结果腺癌组maspin、VEGF—C蛋白阳性率分别为57.1%、49.0%,增生组分别为40.0%、20.0%,正常组均为0。各组相比,P〈0.05。maspin表达与子宫内膜腺癌病理分期有关(P〈0.05),VEGF—C表达与子宫内膜腺癌淋巴结转移、组织分级及肌层浸润有关(P均〈0.05)。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maspin、VEGF-C的表达呈正相关(r=0.519,P〈0.05)。结论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maspin、VEGF-C高表达,在子宫内膜腺癌的发生、浸润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Xklp2靶蛋白(TPX2)和Bax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53例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术后标本作为观察组,并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43例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患者术后标本作为对照组,43例增生期子宫内膜诊刮标本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三组中TPX2和Bax的表达。结果三组中TPX2和Bax的表达阳性率差别显著。观察组中TPX2和Bax的阳性率均与肿瘤最大径、肌层浸润深度、Ki67增殖指数密切相关,TPX2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中TPX2和Bax的表达具有负相关性。结论子宫内膜样腺癌术后组织中TPX2高表达、Bax低表达,二者具有负向协同作用,共同促进肿瘤的形成和进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癌组织白细胞分化抗原(CD)147、真核翻译起始因子(EIF)3h和5A2表达及三者在判断肿瘤生物学行为中的作用。方法 142例子宫内膜样腺癌根治手术后的肿瘤组织为观察组,97例复杂性增生的子宫内膜组织为对照组,97例单纯性增生的子宫内膜组织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D147、EIF3h和5A2蛋白表达。结果 3组CD147、EIF3h和5A2阳性表达率差别显著。观察组CD147、EIF3h和5A2阳性表达率与肿瘤最大径、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是否累犯宫颈管密切相关。观察组EIF3h和5A2表达呈正相关。结论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术后组织CD147、EIF3h和5A2高表达对肿瘤发生和进展有重要作用,EIF3h和5A2可能具有正向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pN0早期胃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VEGF-D及VEGF受体(VEGFR)-3的表达与淋巴结微转移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61份pN0早期胃癌手术后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1份pN0早期胃癌和25份癌旁组织中VEGF-C、VEGF-D及VEGFR-3的表达及868个HE染色阴性淋巴结CAM5.2的表达.评估61份pN0早期胃癌患者的淋巴结微转移发生率,采用t检验、x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分析pN0早期胃癌VEGF-C、VEGF-D和VEGFR-3的表达与淋巴结微转移的关系.结果 pN0早期胃癌中,各有3.4% (21/61)VEGF-C、VEGF-D呈高表达,44.3% (27/61) VEGFR-3呈高表达,分别高于癌旁组织[VEGF-C、VEGF-D和VEGFR-3高表达率分别12.0%(3/25)、8.0% (2/25)、16.0%(4/25),x2=4.433、6.321、6.144,P均<0.05];10例(16.4%)发现淋巴结微转移.pN0早期胃癌中VEGFR-3染色脉管侵犯(FVI)阴性者VEGF-C、VEGF-D、VEGFR-3低表达多于FVI阳性者(x2=15.828、6.879、9.244,P均<0.05);VEGF-C及VEGFR-3高表达与浸润深度(x2=5.561、5.678,P均<0.05)、VEGFR-3阳性染色脉管密度(FVD)(t=2.987、5.652,P均<0.01)及淋巴结微转移(x2=6.705、6.192,P均<0.05)相关,与分化程度无关(P均>0.05),而VEGF-D高表达与浸润深度、FVD及淋巴结微转移均无关(P均>0.05),却与分化程度相关(x2=8.472,P=0.004);VEGF-C、VEGF-D及VEGFR-3高表达均与性别、年龄及癌灶大小、部位、大体分型无关(P均>0.05).结论 pN0早期胃癌VEGF-C与VEGFR-3高表达与淋巴结微转移相关,虽然VEGF-D高表达与淋巴结微转移无关,但仍可能通过VEGF-C-VEGFR-3信号轴间接影响pN0早期胃癌的淋巴结微转移.  相似文献   

16.
宫颈鳞癌组织中VEGF-C、VEGFR-3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其受体(VEGFR-3))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与宫颈癌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1例正常宫颈组织、19例CIN及47例宫颈鳞癌组织中的VEGF-C、VEGFR-3。结果VEGF-C与VEGFR-3在正常宫颈组织、CIN及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依次增高,三者相比,P〈0.05。在宫颈鳞癌组织中VEGF-C与VEGFR-3的表达有关(P〈0.01),淋巴结转移组VEGF-C与VEGFR-3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转移组(P〈0.05)。结论VEGF-C和VEGFR-3在宫颈鳞癌发生发展及淋巴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中期因子(MK)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与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69例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为观察组,42例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患者为对照组,42例因子宫脱垂行子宫全切患者为正常对照组,均留取术后病理组织。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组术后组织中MK和VEGF表达。结果观察组MK和VEGF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P0. 05),观察组MK和VEGF表达阳性率在不同肿瘤最大径、细胞增殖指数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MK表达阳性率在不同浸润深度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VEGF表达阳性率在不同淋巴结转移和脉管累犯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线性相关分析显示MK和VEGF呈正相关。结论子宫内膜样腺癌中MK和VEGF高表达且正相关,是促进肿瘤形成和进展的因素,MK可能有调节VEGF表达的作用,进而促进肿瘤的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18.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6例大肠腺癌组织、13例正常大肠黏膜组织、14例大肠腺癌转移淋巴结的核转录因子(NF)-κ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及其受体VEGFR-3的表达。结果:NF-κB、VEGF-C、VEGFR-3在大肠腺癌组织及其转移淋巴结中强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大肠黏膜组织(P〈0.05)。认为NF-κB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肿瘤标记物,NF-κB、VEGF-C及VEGFR-3可能在大肠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子宫内膜样腺癌中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Eph)A7和星形胶质细胞上调基因(AEG)-1的表达特征,探讨二者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观察组为57例确诊为子宫内膜样腺癌并行手术根治的患者,对照组1为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伴不典型增生21例,对照组2为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不伴不典型增生21例,对照组3为子宫脱垂后行子宫全切后15例,均留取术后子宫内膜的蜡块组织,Eph A7和AEG-1的表达均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结果 4组Eph A7和AEG-1表达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Eph A7和AEG-1表达与肿瘤增殖指数、肿瘤最大径相关;AEG-1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密切相关。二者均与年龄、肿瘤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Eph A7和AEG-1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Eph A7和AEG-1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升高,二者具有正向协同作用,共同促进肿瘤的形成和进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D2-40的表达及其与子宫内膜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40例子宫内膜腺癌作为实验组,14例正常子宫内膜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IGF-1R、VEGF-C、D2-40的表达。结果实验组淋巴结转移与IGF-1R的阳性表达无相关性,而与过度表达相关(P〈0.05);实验组VEGF-C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P〈0.05)。D2-40标记的淋巴管密度在IGF-1R过度表达组织中高于非过度表达组织,VEGF-C阳性表达高于阴性表达,且IGF-1R过度表达和VEGF-C阳性表达在实验组呈正相关。结论 IGF-1R、VEGF-C的表达与子宫内膜腺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对于早期判断淋巴道转移有一定价值,联合检测二者有助于判断预后、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