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恶性单克隆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影响预后的因素较多。有研究认为,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白蛋白、C反应蛋白水平、Durie-Salmon分期及细胞遗传学异常如染色体13q-等生物学因素与其预后明显相关。MM患者出现焦虑和抑郁情绪逐渐增多。肿瘤患者可通过心理及健康教育,改善或消除恶性肿瘤本身的不适症状与治疗时出现的并发症、机体功能变化及心理障碍,延缓病情进展。我们对MM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对预后的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心血管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发病情况和临床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纳入2012年1月~2012年3月1105例心血管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进行心理状况检测,评估焦虑、抑郁的发生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评价,观察在使用心血管药物治疗联合心理干预的治疗效果。结果所纳入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焦虑和抑郁患者占22.81%(252/1105),其中53.97%(136/252)为焦虑,31.35%(79/252)为抑郁,14.68%(37/252)同时合并焦虑和抑郁。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健康状况、工作状态和工作劳累程度是焦虑抑郁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在使用心血管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合并使用抗焦虑抑郁药物同时配合心理干预治疗后总有效率达95.63%。结论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中焦虑抑郁症状发病率较高,焦虑抑郁症状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在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基础上进行抗焦虑抑郁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整体状况。  相似文献   

3.
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是指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治疗近1年后出现的以抑郁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状态,抑郁是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的主要原因之一。精神分裂症后抑郁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原发精神分裂症本身、患者出现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等,患者以悲观消极或常出现自杀念头为主要表现。目前,临床上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大多给予综合性治疗,包括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抗抑郁治疗、心理行为治疗等。本文就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原因、临床表现及治疗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伴发焦虑抑郁情况,并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68例诊断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应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进行疼痛评分,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及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进行抑郁、焦虑评分,并对评分结果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68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中存在抑郁症状47例(28. 0%),焦虑症状40例(23. 8%),同时有抑郁焦虑症状22例(13. 1%)。疼痛评分7分以上患者伴发焦虑症状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疼痛评分7分以下患者;接受一种治疗方式患者伴发焦虑症状的发病率明显低于接受两种及两种以上治疗方式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疼痛评分7分以上患者伴发抑郁症状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疼痛评分7分以下患者;疼痛位于右侧者抑郁明显高于左侧者;病程在5年以上患者伴发抑郁症状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病程在5年以下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伴发较高比例的焦虑和抑郁。焦虑与疼痛程度及接受治疗方式的种类等因素有关,抑郁与疼痛程度、疼痛左右侧及疼痛病程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5.
<正>冠心病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常由于疼痛、胸闷等不适症状以及入院后环境改变等因素而出现复杂的心理应激反应,尤以焦虑最常见,其次是抑郁,焦虑抑郁的情绪状态直接影响疾病的治疗和恢复。我科对冠心病合并焦虑抑郁情绪患者给予黛力新进行干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  相似文献   

6.
缺血性卒中是恶性肿瘤的重要并发症之一。肿瘤患者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和发病机制非常复杂,既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传统血管危险因素,又包括与肿瘤病理生理学状态相关的危险因素,例如高凝状态、肿瘤栓子、血栓性心内膜炎等。此外,与肿瘤相关的各种治疗方法,例如放疗、化疗和内分泌治疗,也会增高缺血性卒中的风险。由于病因和发病机制的复杂性,肿瘤患者缺血性卒中的治疗方法也与常规有所不同,因此,明确病因并选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对于肿瘤患者缺血性卒中的防治极为关键。随着肿瘤患者生存率的提高,肿瘤患者缺血性卒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对肿瘤患者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发病机制和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2型糖尿病(T2DM)患者伴发抑郁情绪障碍的情况和相关因素.方法 对123例T2DM患者进行一般情况、代谢指标等检查,并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影响病情变化的相关因素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价受试者的抑郁状态,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T2DM患者抑郁情绪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 41例有抑郁情绪障碍,占33.3%.T2DM患者中非抑郁组与抑郁组的年龄、体重指数、代谢控制、受教育程度、经济状况、舒张压、病程、并发症人数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且抑郁程度越重糖代谢控制越差.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HbA1c、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积分这3个变量为抑郁情绪障碍的影响因素,受教育程度是抑郁情绪障碍的保护因素.结论 抑郁情绪障碍在T2DM患者中患病比率较高,对糖尿病的治疗有着极其不利的影响.受教育程度是糖尿病抑郁的保护因素,年龄、血糖控制情况(HbA1c)、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积分是糖尿病抑郁的影响因素.糖尿病治疗应将心理治疗视为临床治疗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8.
随着对血管性抑郁的深入研究发现,血管性疾病和抑郁性疾病之间是双向联系的:抑郁状态既是血管性疾病的危险因子,又可成为血管性疾病导致的后果之一。抑郁患者常常具有一种或多种不良生活方式及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导致该类人群的冠心病高发。而冠心病患者的病情越严重,患抑郁症的可能性也越大。治疗方面,应对存在血管性抑郁或/和冠心病的患者进行相关因素的分析,以便更好的对相应的危险因素、生活方式进行干预,并同时注意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142例脑卒中患者中,48例出现脑卒中后抑郁状态,发生率为33.8%;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相关因素有性别、社会交往、家庭关系、偏瘫程度、病变部位,其中大脑半球病变及偏瘫严重程度与抑郁状态关系密切。示脑卒中后抑郁状态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脑卒中后早期积极治疗减轻致残程度,加强家庭及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产生抑郁障碍的机率、相关因素及药物干预的效果。方法应用抑郁的诊断标准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60例无精神病病史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诊断及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将患者分成抑郁组和非抑郁组。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文化程度、透析时间、就业率、医疗付费方式、营养状态和顺应性的差异。同时,对有抑郁障碍的患者予百忧解抗抑郁治疗,观察抗抑郁治疗的疗效。结果18.3%的血透患者有抑郁障碍;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透析时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抑郁组中不顺应者、自费率、营养不良发生率、糖尿病肾病(DN)的比率均显著高于非抑郁组,而就业率却低于非抑郁组;百忧解治疗后患者的睡眠障碍、对日常生活丧失兴趣,无愉快感及自责和内疚感等三项症状改善较为明显。结论血液透析患者产生抑郁障碍的机率较高;血液透析患者抑郁障碍与患者的营养不良、顺应性下降、自费、低就业率及糖尿病等因素有关;抗抑郁药物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抑郁障碍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1.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心理社会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列新 《胃肠病学》2008,13(2):125-128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躯体化障碍等心理障碍,心理社会因素可能与FD的发病相关。FD患者多有负性生活事件和生活应激事件的经历。其个性特征和应对方式导致患者表现出更多的心理障碍和消化道症状,出现异常就医行为,从而影响患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心理社会因素可能通过影响内脏感觉功能、胃运动功能等而影响FD患者的消化道症状。心理干预可改善FD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抗焦虑或抗抑郁治疗对FD亦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老年脑卒中康复患者配偶照顾者焦虑、抑郁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Hamilton焦虑及抑郁量表对138例脑卒中患者配偶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配偶照顾者焦虑水平得分为16.27±5.68,确定有焦虑症状的照顾者占63.7%。抑郁水平得分为20.13±8.39,确定存在抑郁症状的照顾者占46.4%。自觉健康状态及每日对患者照顾时间对照顾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均有影响。结论老年脑卒中患者配偶照顾者焦虑、抑郁情绪较严重,急需相应的教育、支持措施对其进行指导,以促进其身心健康,预防相关疾病。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肿瘤相关心脏性猝死(SCD)的发病率逐年增多。肿瘤患者SCD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肿瘤与SCD发生具有极其紧密的联系。肿瘤治疗相关心血管毒副作用,肿瘤治疗并发症以及心脏肿瘤等增加了肿瘤患者的死亡率。但肿瘤导致SCD可能与肿瘤相关治疗废物引起的心脏毒性作用、肿瘤生长的病理生理因素、肿瘤病人的身体状态改变以及体液电解质紊乱等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运用黛力新治疗胆汁反流性残胃炎合并焦虑、抑郁状态患者的疗效。方法运用Hamilton焦虑量表(HAMA)和抑郁量表(HAMD)评分筛选出合并焦虑、抑郁状态的胆汁反流性残胃炎患者49例,随机分为黛力新组25例和常规治疗组24例,常规治疗组采用多潘立酮、铝碳酸镁治疗,黛力新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黛力新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缓解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黛力新组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有效率为88.0%,较常规治疗组(62.5%)显著提高,且症状积分、HAMA、HAMD量表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胆汁反流性残胃炎合并焦虑、抑郁状态患者应注意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障碍的评估,对合并焦虑、抑郁状态患者行常规治疗联合黛力新改善焦虑、抑郁情绪,可以有效缓解躯体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中国炎症性肠病(IBD)的发病率和患病率不断升高,随着研究的深入,心理因素与IBD之间的相互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大量研究表明,IBD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状态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且人口统计学特征、社会经济状况、疾病特征及治疗药物等均可影响IBD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发生及发展。该文对IBD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状态的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心肌梗死患者抑郁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随机选取武汉市亚洲心脏病院31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用自编问卷调查社会人口学特征,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抑郁症状,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 EPQ-RSC) 评估人格特征。以不同抑郁症状严重程度等级为因变量,社会人口学、病史特征和人格特征变量为自变量,纳入多分类有序因变量 logistic 回归 (ordinal logistic regression) 进行单因素 (Enter 法纳入单个因素) 和多因素 (Backward: Wald 法纳入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因素) 分析筛选心梗后抑郁症状的相关因素。 结果 1. 在首发心梗后4周时伴有抑郁症状的患者约有119例(38%),其中轻度抑郁31例(10%),中度抑郁50例(16%),重度抑郁37例(12%)。2. 心梗后抑郁的严重程度与男性、非在婚状态、受教育年限>9年、自评家庭收入低、精神质因子分 >3 分、外向因子分≤7 分和神经质因子分 > 5 分有关。结论 心梗后抑郁症状检出率高,和性别、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人格特征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7.
对心脏起搏患者心理状态的临床调查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对植入心脏起搏器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量表化调查 ,试图发现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患者 6 0例 ,均经静脉植入心脏起搏器 ,时间超过 3个月。其中DDD或VDD起搏器 2 4例 ,VVI起搏器 36例。在随访过程中要求患者填写完成以下内容问卷或量表 :一般状况调查表 ;心脏起搏治疗相关问题调查表 ;心理健康水平评定量表 (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 90、社会支持量表 )。对照组为门诊体格检查的健康人 30例 ,按要求填写SCL 90量表。量表采用标准评分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病例组SCL 90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病例组患者抑郁、焦虑、躯体化等心理症状得分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病例组患者的SCL 90总分与患者的经济情况、心脏起搏方式、躯体症状和社会支持相关 (P <0 0 5 )。结论 与正常人比较长期心脏起搏患者的平均心理健康水平较低。经济情况、社会支持、躯体症状、起搏方式等是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在随访过程中 ,应重视患者的心理问题 ,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支持和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老年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心理状态,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4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98例老年MM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患者健康问卷抑郁症状群量表(PHQ-9)与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对患者的抑郁、焦虑程度进行评估,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MM...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应用胰岛素治疗的T2DM患者抑郁现状并分析其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以261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要求所有患者完成流调用抑郁调查量表(Center for Epidemiologic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CES-D),同时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包括身高、体质量、周运动时间、病程及临床代谢指标等。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对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应用胰岛素治疗的84例T2DM患者中,有24例存在抑郁症状,且使用胰岛素治疗者的抑郁得分及抑郁症状发生率均高于非胰岛素治疗者。教育程度、糖化血红蛋白、年龄是使用胰岛素治疗患者存在抑郁症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使用胰岛素治疗者的抑郁发生率较不使用胰岛素治疗者高,临床工作者应重视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并进行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城市空巢老人抑郁症状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老年抑郁量表及自行设计的相关因素调查问卷对50例城市空巢老年人和50例非空巢老人进行入户调查,分析抑郁症状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结果 空巢老人抑郁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空巢老人,50例老人中有26人(52%)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单因素分析显示:与子女关系、经济状况、婚姻状况、居住方式、兴趣爱好与社会交往、文化程度与抑郁显著相关.结论 空巢老人的抑郁症状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复杂,家庭和社会应关注他们的精神生活,预防或减少抑郁症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