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估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效果,为推进示范区建设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利用2013年11月至2014年5月开展的慢性病及危险因素调查数据,比较示范区与非示范区成年人吸烟、饮酒、膳食摄入、运动等慢性病相关的行为指标以及高血压与糖尿病患病率、知晓率、管理率与治疗率、血脂异常患病率等指标。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范区与非示范区分别调查了18岁及以上居民2 398人与2 996人,示范区居民吸烟率(27.06%)、红肉摄入过多的比例(67.51%)均低于非示范区(分别为30.24%、73.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55与19.99,P0.01)。示范区有休闲性身体活动(17.60%)、1周内身体活动充分的比例(91.78%)高于非示范区(分别为14.95%、86.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89、41.63,P0.01)。示范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40.66%)、血脂异常的比例(17.82%)低于非示范区居民(分别为46.53%、21.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8.63、9.41,P0.01)。示范区高血压知晓率(50.46%)、管理率(63.62%)、治疗率(77.64%)均高于非示范区(分别为39.89%、47.30%和70.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6.02、28.07和6.65,P0.01)。示范区糖尿病知晓率(37.89%)与管理率(66.90%)均高于非示范区(分别为28.63%、45.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8.18和12.94,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示范区建设对于现在吸烟(OR=1.57,95%CI:1.32~1.88)、红肉摄入过多(OR=1.16,95%CI:1.03~1.32)、蔬菜水果摄入不足(OR=0.61,95%CI:0.54~0.68)、1周内身体活动充分(OR=1.63,95%CI:1.36~1.95)、高血压知晓情况(OR=1.45,95%CI:1.23~1.72)、高血压管理情况(OR=1.89,95%CI:1.47~2.43)、高血压治疗情况(OR=1.52,95%CI:1.15~2.02)、糖尿病知晓情况(OR=1.39,95%CI:1.04~1.87)、糖尿病管理情况(OR=2.51,95%CI:1.52~4.14)、高血压患病情况(OR=0.85,95%CI:0.75~0.95)、血脂异常患病情况(OR=0.81,95%CI:0.71~0.94)是独立的影响因素。结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可以明显促进居民健康行为的形成,降低主要慢性病患病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辽宁省城区居民主要慢性病流行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在辽宁省14个城区抽取31 825名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及体格检查,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主要慢性病患病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31 825份,回收有效问卷30 953份,问卷有效率为97.26%。辽宁省城市居民慢性病患病率为39.25%,标化患病率为32.29%。慢性病患病率前三位依次为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标化患病率分别为21.13%,9.48%和5.2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加(OR:1.266~7.325)、超重或肥胖(OR:1.107~2.982)是高血压、糖尿病患病和血脂异常的共同危险因素,且3种慢性病互为危险因素(OR:2.424~3.121);低收入(OR=1.320,95%CI:1.241~1.404)、吸烟(OR=1.123,95%CI:1.038~1.215)、饮酒≥1次/周(OR=1.102,95%CI:1.003~1.212)、盐摄入过多(OR=1.118,95%CI:1.056~1.184)是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女性(OR=0.884,95%CI:0.830~0.941)、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OR:0.675~0.785)、身体活动量≥6千步当量(OR=0.870,95%CI:0.818~0.926)是高血压患病的保护因素;油摄入过多(OR=1.243,95%CI:1.153~1.339)是糖尿病患病的危险因素,身体活动量≥6千步当量(OR=0.843,95%CI:0.777~0.915)是糖尿病患病的保护因素;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OR:1.404~1.888)、高收入(OR=2.335,95%CI:1.804~3.022)、吸烟(OR=1.212,95%CI:1.073~1.369)、饮酒≥1次/周(OR=1.298,95%CI:1.124~1.500)是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是影响辽宁省城市居民健康的主要慢性病,年龄增加、超重或肥胖是其共同的危险因素,且这3种慢性病相互影响,应针对重点人群和危险因素采取相应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宁夏部分地区成年居民血脂异常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血脂异常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3-2014年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宁夏6个监测点18岁及以上成年居民3 517名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宁夏6个监测点成年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为34.4%,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患病率分别为1.6%、9.8%、3.3%和30.6%,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为主。不同年龄组血脂异常患病率不同;回族高于汉族;城市高于农村;不同吸烟、饮酒、蔬菜水果、红肉摄入水平及BMI水平的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不同;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异常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患病风险低于男性(OR=0.495);回族患病风险高于汉族(OR=1.366);18~44岁人群的患病风险较低(OR=0.690);农村居民患病风险低于城市居民(OR=0.732);蔬菜水果不足时患病风险较低(OR=0.805);BMI18.5 kg/m_2(OR=0.125)、18.5 kg/m_2≤BMI24.0 kg/m_2(OR=0.283)和24.0 kg/m_2≤BMI28.0kg/m_2(OR=0.625)时较BMI28.0 kg/m_2患病风险低,随BMI的升高,患血脂异常的风险增大;糖尿病患者(OR=1.788)患病风险高于正常人,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宁夏6个监测点成年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已处于较高水平,应加强对该地区45岁及以上成年人血脂异常的防控,尤其是城市居民和回族男性,采取加强体育运动、保持合理的体重和定期监测血糖等积极措施,以达到控制血脂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成人体质指数(BMI)、腰围(WC)与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的关系,为中山市居民制定适宜的慢性病综合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于2016年8—12月采用多阶段的抽样方法抽取中山市24个镇区的6 150名成年居民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血生化指标测定。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χ~2检验、偏相关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调查人群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患病率分别为22.9%、10.4%和40.4%。不同BMI、WC组间血压、血糖和血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采用偏相关分析校正年龄的影响后发现,BMI、WC与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呈负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随着BMI和WC增加,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患病风险上升,BMI≥28.0 kg/m2组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患病风险分别是BMI 18.5~24.0 kg/m2组的4.899倍(OR=4.899,95%CI:4.056~5.918)、3.237倍(OR=3.237,95%CI:2.540~4.126)和2.483倍(OR=2.483,95%CI:2.098~2.937);WC≥90.0 cm组3种慢性病患病风险分别是WC 75.0~83.0 cm组的3.729倍(OR=3.729,95%CI:3.096~4.492)、3.582倍(OR=3.582,95%CI:2.763~4.642)和2.375倍(OR=2.375,95%CI:2.039~2.767),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MI和WC每增加1个标准差,高血压患病风险增加121.1%和88.2%(OR值分别为2.211、1.882),糖尿病患病风险增加84.0%、83.6%(OR值分别为1.840、1.836),血脂异常患病风险增加69.7%、58.5%(OR值分别为1.697、1.585),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山市成人BMI、WC与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密切相关。建议通过健康教育的方式,倡导合理、健康、规律饮食,增强体育锻炼,保持理想体重,从而有效降低慢性病患病带来的疾病负担,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2015年中国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数据,分析安徽省成年人血脂异常流行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成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和相关指标检测。通过问卷询问获得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吸烟、饮酒和身体活动等信息;通过身体测量获取BMI、腰围和血压值。采集调查对象空腹静脉血,检测FPG和血脂四项(TC、TG、LDL-C和HDL-C)。使用复杂加权和事后分层权重的基于设计的方法分析不同特征居民的血脂异常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7404人,成年居民血脂异常患病率为30.5%,男性血脂异常患病率(36.5%)高于女性(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TC血症、高TG血症、高LDL-C血症和低HDL-C血症患病率分别为3.7%、12.2%、5.3%和19.4%。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09,95%CI:1.000~1.018)、女性(OR=0.501,95%CI:0.397~0.632)、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OR=1.728,95%CI:1.257~2.374)、饮酒量3级(OR=0.711,95%CI:0.536~0.943)、中心性肥胖(OR=1.868,95%CI:1.547~2.257)、BMI(OR=1.141,95%CI:1.098~1.186)、高血压(OR=1.259,95%CI:1.077~1.473)和糖尿病(OR=2.025,95%CI:1.446~2.835)均为血脂异常的影响因素。结论2015年安徽省成年居民血脂异常患病水平高,应密切监测和控制危险因素,包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或超重、肥胖、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江苏省居民血脂异常患病和治疗情况及影响因素,为江苏省血脂异常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数据来源于2015—2018年江苏省开展的以社区人群为基础的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以其中90 219名35~75岁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测定。采用SPSS 23.0进行χ2检验、趋势χ2检验和多因素二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江苏省35~75岁居民的血脂异常患病率为29.0%,标化患病率为31.5%,男性患病率(35.4%)显著高于女性(2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血脂异常患者中,血脂异常治疗率为4.0%;男性人群和女性人群的血脂异常治疗率分别为3.9%和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二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与男性相比,女性OR=0.641)、受教育程度高(与小学及以下相比,初中、高中、大学及以上的OR值分别为1.073、1.166和1.236)、吸烟(OR=1.239,95%CI:1.180~1.300)、糖尿病(OR=1.730,95%CI:1.665~1.798)、高血压(OR=1.319,95%CI:1.273~1.366)、超重(OR=1.828,95%CI:1.760~1.898)和肥胖(OR=2.656,95%CI:2.539~2.778)的调查对象罹患血脂异常的风险较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年龄(与35~39岁人群相比,55~59、60~64、65~69和70~75岁人群的OR值分别为3.109、3.399、3.716和3.811)、城市居民(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村居民的OR=0.519)、受教育程度高(与小学及以下相比,初中、高中、大学及以上的OR值分别为1.259、1.541和1.790)、糖尿病(OR=1.526)、高血压(OR=2.730)和不吸烟(与不吸烟相比,吸烟的OR=0.560)的血脂异常患者治疗率较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江苏省社区居民血脂异常患病人数较多,且治疗率低,应结合血脂异常患病和治疗的相关影响因素,对居民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中山市18~79岁人群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为政府制定相应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6年8-12月采用多阶段的抽样方法对中山市24个镇区的6 150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主要慢性疾病的患病情况、家族史、吸烟、饮酒、饮食习惯和身体活动状况等)和体格检查(身高、体重、腰围和血压的测量)及血生化检测(血糖、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总胆固醇的检测)。用SPSS 20.0进行χ2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中山市18~79岁常住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9.7%,男性患病率为24.2%,女性患病率为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5~79岁居民患病率达57.6%。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1.728,95%CI=1.469~2.034)、糖尿病(OR=1.625,95%CI=1.338~1.972)、血脂异常(OR=1.484,95%CI=1.280~1.721)、中心性肥胖(OR=1.577,95%CI=1.313~1.892)、饮酒(OR=1.135,95%CI=1.017~1.268)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高(OR=0.006,95%CI=2.451~3.079)是高血压的保护因素。结论中山市18~79岁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建议控制危险因素,加强高血压的综合防治力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深圳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常见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其与体质指数或腰围的相关性,为制定区域老年人常见慢性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7年4-9月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深圳市罗湖区和南山区41个社区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5 276名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测量身高、体重、腰围和血压,测定空腹血糖和血脂。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研究中深圳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患病率分别为51.86%、17.85%和40.16%,患有2种及以上慢性病者占30.48%。超重、肥胖及中心性肥胖患病率分别为37.43%、10.75%和37.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性别、年龄和现在吸烟情况后,超重(OR=1.624,95%CI:1.433~1.840)、肥胖(OR=2.353,95%CI:1.919~2.886)和中心性肥胖(OR=1.166,95%CI:1.029~1.322)是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肥胖(OR=1.488,95%CI:1.176~1.883)和中心性肥胖(OR=1.260,95%CI:1.076~1.475)是糖尿病患病的危险因素,超重(OR=1.251,95%CI:1.103~1.418)和中心性肥胖(OR=1.228,95%CI:1.083~1.393)是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深圳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常见慢性病患病与体质指数或腰围存在相关性,应采取针对性的生活方式干预措施降低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患病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2017年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镶黄旗地区居民慢性病患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镶黄旗地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运用Epidate 3.1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 25.0对慢性病患病情况以及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对象平均年龄(46.2±11.2)岁,慢性病患病率为25.26%。高血压患病率居首,为18.56%;女性患病率略高于男性(χ~2=0.968,P0.05);不同民族间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447.730,P0.01)。吸烟是慢性病的危险因素(OR:1.33,95%CI:1.01~1.76);年龄是慢性病的危险因素,69年龄段患病率明显升高(OR:9.11,95%CI:2.78~29.78)。结论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镶黄旗地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状况不容忽视,其中蒙古族居民慢性病患病率高于汉族,应适当改变生活及饮食习惯、提高其防范意识,从而降低其慢性病患病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重庆市九龙坡区居民高血压病患病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开展高血压综合防治工作提供建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九龙坡区4个街镇12个居委会(村)的18岁以上的常住居民1 200人进行问卷调查及身体检测。采用SPSS19.0统计分析高血压患病率,χ~2检验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影响因素。结果九龙坡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24.58%、年龄标化患病率23.0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OR=2.03,95%CI:1.80~2.30,P=0.000)、高血压家族史(OR=2.26,95%CI:1.53~3.34,P=0.00)、盐摄入过多(OR=1.73,95%CI:1.18~2.52,P=0.00)、血脂异常(OR=51.36,95%CI:28.07~94.79,P=0.00)、超重肥胖(OR=2.23,95%CI:1.53~3.23,P=0.00)、代谢综合征(OR=2.88,95%CI:1.77~4.67,P=0.00)是高血压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重庆市九龙坡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膳食不合理、身体活动不足等危险因素普遍存在,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江苏省老年人体质指数(BMI)、腰围(WC)与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的关系。方法利用江苏省2010年成人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中≥60岁老年常住居民的数据,运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偏相关分析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等方法,分析BMI、WC与血压、血脂和血糖及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等常见主要慢性病的关系。结果江苏省老年人肥胖、中心性肥胖和慢性病粗患病率分别为13.5%、54.3%和82.6%,患病率居于前3位的慢性病为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BMI、WC均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TC、LDL-C、TG和FPG呈正相关,而与HDL-C呈负相关(P0.05)。肥胖、中心性肥胖、BMI和WC均与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显著相关,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患病风险随着BMI和WC的增加而不断升高(P0.05)。BMI每增加1个标准差(SD),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患病风险分别升高79%(OR=1.79,95%CI:1.61~2.00)、67%(OR=1.67,95%CI:1.52~1.84)和56%(OR=1.56,95%CI:1.38~1.76);WC每增加1个SD,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患病风险分别升高63%(OR=1.63,95%CI:1.47~1.80)、74%(OR=1.74,95%CI:1.58~1.91)和66%(OR=1.66,95%CI:1.46~1.89)。结论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是江苏省老年人常见主要慢性病。BMI、WC与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株洲市芦淞区城区居民慢性病及相关危险因素的流行状况,为制定和评价慢性病防制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12个监测村(社区)随机抽取600户,用户用KISH表法随机抽取1名18岁及以上居民进行调查,调查采取问卷调查,身体测量与实验室检测的方法。结果调查居民600人,男性242人,女性358人,监测人群中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COPD、心肌梗死、脑卒中、哮喘、恶性肿瘤、超重、肥胖的患病率分别为34.7%、34.3%、22.3%、6.3%、3.5%、2.7%、2.2%、2.0%、28.1%和14.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有职业(OR=1.122)、活动(OR=1.778)、水果摄入(OR=2.295)、腹型肥胖(OR=1.987)、体质指数(OR=1.633),95%CI分别为1.066~1.180、1.120~2.822、1.082~4.866、1.145~3.449、1.166~2.287;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有吸烟(OR=2.168)、水果摄入(OR=2.637)、体质指数(OR=1.628),95%CI分别为1.449~3.246、1.236~5.626、1.179~2.247;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有体质指数(OR=1.749)、职业(OR=1.119)、婚姻状况(OR=1.339)、文化程度(OR=0.818),95%CI分别为1.198~2.554、1.055~1.188、1.060~1.693、0.696~0.960。结论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和肥胖等慢性病及其危险行为因素严重影响着该城区居民的健康,应积极开展健康行为教育,预防慢性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辽宁省城市居民慢性病的患病现况及其相关的危险因素,为制定适合该省的慢性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以2016年辽宁省慢性病及其行为危险因素调查数据为基础,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辽宁省30 953名城市居民进行了问卷及体格检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生活行为方式及健康状况等,并对调查对象进行身高、体重、腰围、血压及血糖测量。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对慢性病患病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辽宁省城市居民慢性病总患病率为39.25%,慢性病共患病患病率为15.46%。患病率位于前5位的慢性病依次为高血压(26.59%)、糖尿病(11.66%)、血脂异常(6.53%)、颈腰部疾病(5.72%)及骨关节疾病(2.47%)。年龄(30~、45~和60~岁OR值分别为1.868、4.706和11.610)、受教育程度(大专及以上OR值为0.840)、收入水平(中等收入水平OR值为0.661)、超重和肥胖(OR值分别为1.556和3.085)、吸烟(OR=1.234)、饮酒(OR=1.259)、食用油摄入(OR=1.214)及身体活动量(OR=0.854)是影响辽宁省城市居民慢性病患病的相关因素。结论辽宁省城市居民慢性病患病率较高,慢性病共患病情况较为常见。中老年、受教育程度低、收入过低或过高、超重或肥胖及具有不良生活方式人群慢性病患病风险较高,是慢性病防治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高尿酸血症(HUA)的患病率,探讨影响该地区人群血尿酸水平因素。方法于2013年1-7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9 294名20~80岁常住居民,并对其进行横断面调查,收集空腹静脉血检测血尿酸、血脂、血糖、肾功能等指标,同时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调查对象HUA患病率为15.54%,其中男性为18.83%,明显高于女性(1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在20~29岁年龄段HUA患病率最高(25.81%),之后随年龄增加患病率逐渐降低,50岁之后略有升高;女性HUA最高患病率出现在70~80岁年龄段(24.37%),40岁之后患病率明显升高;小学及以下学历者HUA患病率最高(18.62%),其次为高中教育程度者(16.22%);与生活行为习惯良好者相比,经常夜班、有吸烟和饮酒习惯的调查对象HUA患病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慢性肾病或向心性肥胖的调查对象HUA患病率分别为20.10%、22.46%、20.87%、21.43%和21.24%,明显高于无上述疾病状态的调查对象(分别为14.47%、10.81%、10.57%、14.12%和8.8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肥胖者HUA患病率最高(29.17%),其次为超重者(16.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饮酒(OR=1.370,95%CI:1.151~1.631)、患高血压(OR=1.708,95%CI:1.512~1.930)、血脂异常(OR=1.712,95%CI:1.514~1.935)、慢性肾病(OR=1.546,95%CI:1.346~1.776)、超重和肥胖[OR值分别为1.461(95%CI:1.233~1.732)和2.498(95%CI:2.045~3.051)]以及向心性肥胖(OR=1.495,95%CI:1.273~1.755)为HUA的危险因素,女性(OR=0.768,95%CI:0.669~0.881)为HUA的保护因素。结论上海市浦东新区HUA患病率较高,年龄及性别差异影响HUA患病率,维持理想体质指数、血压及血脂水平等在防治HUA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6,17(4):241-245
目的了解长春市朝阳区成人血脂异常的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2010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为依据,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开展调查工作,调查内容包括询问调查、医学体检、实验室检测和膳食调查等。结果 1 063例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居民中血脂异常者有386例,血脂异常粗患病率为36.31%(标准化患病率为36.51%),血脂异常患者与血脂正常人群体质指数(BMI)(χ2=25.618,P0.001)、腹围(t=6.571,P0.001)、收缩压(Z=-5.654,P0.001)、舒张压(Z=-3.425,P=0.001)、空腹血糖(Z=-3.229,P=0.001)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参与膳食调查居民共392例,其中血脂正常人群与血脂异常患者在脂肪摄入量(Z=-2.291,P=0.022)及维生素B2的摄入量(Z=-2.815,P=0.005)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平均收缩压是长春市朝阳区居民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OR=1.022,P=0.001),而BMI在18.5~23.9kg/m2,维生素B2的高摄入量是血脂异常的保护因素(OR=0.493,P=0.005;OR=0.283,P=0.006)。结论长春市朝阳区成人血脂异常与BMI、血压、膳食生活方式等密切相关,应控制BMI以及血压的增长,使其保持在正常范围内,适量增加维生素B2的摄入。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居民慢性病危险因素流行现况和分布特征,为今后开展慢性病干预和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在淄博市某县城抽取1 610名成年常住居民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社会人口学特征、慢性病主要危险因素、主要慢性病患病情况)、体格检查(身高、体质量、腰围和血压)和实验室检测(血糖、胆固醇、三酰甘油等)。结果被调查人群慢性病患病率较高,60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分别为55.04%、9.24%、28.18%。吸烟(23.35%,OR=1.824)、过量饮酒(34.72%,OR=1.526)、高盐饮食(43.91%,OR=1.288)、超重(25.40%,OR=2.478)是影响慢性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该县居民慢性病患病率较高,应通过关注重点人群、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建立健全慢病防控机制和专业队伍等措施,减少慢性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云南省保山市成年居民超重肥胖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为防控超重和肥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2年8-9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保山市8 304名成年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问卷调查人口学因素、自然地理特征、饮酒和饮食习惯等相关因素,采用全球体力活动量表(GPAQ量表)调查居民体力活动,采用标准方法测量身高、体重、腰围和血压,采集空腹静脉血进行生化测定。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χ~2检验、趋势χ~2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保山市成年居民超重肥胖率为25.9%;女性超重肥胖率(28.5%)高于男性(23.1%);35~60岁组超重肥胖率(29.6%)最高;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超重肥胖率最高,且超重肥胖率随文化程度增加呈上升趋势;城市居民(35.2%)高于农村居民(24.0%);已婚者超重肥胖率(26.9%)较高;农民超重肥胖率较低(2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慢性病史、中心性肥胖、高血压遗传史、糖尿病遗传史、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等相应疾病特征者的超重肥胖率(分别为35.5%、72.3%、34.7%、36.8%、37.3%、48.1%和38.3%)均高于无相应病史者(分别为24.0%、10.2%、24.4%、25.6%、22.1%、25.2%和19.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静态时间平均≥6 h/d者的超重肥胖率(31.3%)高于6 h/d者(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OR=1.485),高血压(OR=1.676),生产运输人员(OR=1.871)、专业技术人员(OR=1.546),高血压遗传史(OR=1.328),中心性肥胖(OR=21.712)和血脂异常(OR=1.650)是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而农村(OR=0.749)、高年龄(60~80岁组OR=0.393、≥80岁组OR=0.174)是保护因素,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保山市成年居民超重肥胖率较低,但不容忽视,建议对城市居民,35~59岁,生产运输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有糖尿病、高血压、中心性肥胖、血脂异常以及糖尿病高血压遗传史的人群进行重点干预和防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天津市居民的抑郁症患病情况,分析患病的影响因素,为制定抑郁症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2011年7-12月实施的天津市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项目,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天津市城乡社区中抽取15 538名18岁及以上居民,用一般健康问卷(GHQ-12)、基于《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4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IV,DSM-IV)设计的DSM-IV临床定式访谈(the Structured Clinical Interview for DSM,SCID)对抑郁症进行筛查。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不同人群中抑郁症的患病率比较用χ~2检验,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抑郁症患病的相关社会因素。结果天津市抑郁症终身患病率为3.7%,1月时点患病率(以下简称为时点患病率)为1.1%。女性终身患病率、时点患病率(分别为4.9%、1.5%)明显高于男性(分别为2.6%、0.8%),农村居民终身患病率、时点患病率(分别为5.0%、2.0%)明显高于城市居民(分别为3.3%、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55~岁居民抑郁症终身患病率、时点患病率分别为5.7%、2.1%,40~54岁居民分别为3.9%、1.3%,18~39岁居民分别为2.6%、0.6%,随着年龄的增加,终身患病率、时点患病率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0.524,95%CI:0.372~0.738)、未婚(OR=0.278,95%CI:0.124~0.619)、已婚(OR=0.439,95%CI:0.274~0.702)、家庭妇女(OR=0.476,95%CI:0.229~0.990)是抑郁症终身患病的保护因素,生活条件差(OR=1.810,95%CI:1.068~3.065)是抑郁症终身患病的危险因素。生活条件差、中等的居民抑郁症时点患病风险分别是生活条件好的3.248倍(OR=3.248,95%CI:1.052~10.033)、3.507(OR=3.507,95%CI:1.430~8.602)。结论天津市居民抑郁症患病率较高,对于有抑郁症危险因素的人群和抑郁症患者应加强关注,进行精神健康教育,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降低心理应激水平,以达到真正的临床痊愈,预防复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成人血脂异常与高血压的相关性,为综合防治高血压和血脂异常提供依据。方法于2013年,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温州市瓯海区11个街道3 905名≥18周岁的户籍居民进行血脂异常与高血压的关系调查。比较不同血脂水平人群血压均值和高血压患病率,以及不同血压水平人群血脂均值和血脂异常患病率,并运用双变量相关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血脂异常与高血压的关系。结果调查人群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值及高血压患病率随TC、TG和LDL-C水平的升高而上升,HDL-C异常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值高于HDL-C水平正常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患者TC、TG和LDL-C均值及其异常率高于正常血压者和正常高值者,高血压患者HDL-C均值低于血压正常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C、TG、和LDL-C水平与血压水平呈正相关(SBP:r值分别为0.199、0.250和0.107,P0.01;DBP:r值分别为0.146、0.236和0.085,P0.01),而HDL-C水平与血压水平呈负相关(SBP:r=-0.044,P0.01;DBP:r=-0.086,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G异常(OR值1.919,95%CI:1.669~2.206)、TC异常(OR值1.619,95%CI:1.337~1.962)和TC边缘升高(OR值1.344,95%CI:1.103~1.637)是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血脂异常与高血压密切相关,TG、TC异常与高血压患病关系更为密切,防治高血压或防治血脂异常应采取综合措施,以取得更佳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区成年居民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社区慢性病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攀枝花市东区社区18岁以上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并分析慢性病患病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2085人,慢性病患病率为19.95%,患病率前3位疾病依次为高血压、糖尿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分别为9.88%、7.48%和1.34%。单因素分析,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吸烟、饮酒、运动锻炼频率、蔬菜摄入、饮水量、睡眠时间、每日食盐摄入量的知晓情况、高盐食物与高血压的关系知晓情况、腰围正常值知晓情况、食品标签知晓情况、建立健康档案意愿与慢性病患病存在相关性(P0.05);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40岁(OR=1.005)、吸烟(OR=1.088)、饮酒(OR=0.041)、运动锻炼≤1次/周(OR=1.103)、睡眠时间≤5h/d(OR=1.173)是慢性病患病的危险因素,知晓每日食盐摄入量(OR=0.854)、知晓食品标签(OR=0.868)是慢性病患病的保护性因素。结论成年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处于中等水平,但其患病危险因素复杂,社区应加强健康教育及引导,积极防治慢性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