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远隔缺血时处理对体外循环(CPB)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鱼精蛋白诱发肺损伤的影响。方法择期CPB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60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Ⅱ或Ⅲ级,随机均分为鱼精蛋白中心静脉给药对照组(C组)、鱼精蛋白升主动脉给药组(A组)和远隔缺血时处理鱼精蛋白中心静脉给药组(R组)。R组于主动脉阻断后同时对患者右下肢实施3个周期5 min缺血/5 min再灌注处理。3组脱离CPB后10 min时给予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在10 min内输注,C组及R组经右颈内静脉给药,A组经主动脉根部给药。给予鱼精蛋白前1 min(T1)和给药后15 min(T2)时取左房血样,进行白细胞计数(WBC)和中性粒细胞计数(PMN),检测血清补体C3a、C5a浓度;进行血气分析,测定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 DO2),计算呼吸指数(RI)和氧合指数(OI),并记录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台压(Pplate)、肺动脉压(PAP)和术后呼吸机通气时间。结果与T1比较,C组T2时WBC、PMN、血清C3a、C5a浓度、A-a DO2、RI、Ppeak、PAP显著升高,OI显著降低(P0.05)。与C组比较,A组和R组T2时WBC、PMN、血清C3a、C5a浓度、A-a DO2、RI、Ppeak、PAP及术后呼吸机通气时间显著降低,OI显著升高(P0.05);R组和A组间上述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远隔缺血时处理可减轻CPB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鱼精蛋白诱发肺损伤,其效果与经主动脉途径给予鱼精蛋白相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强化胰岛素治疗对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30例CPB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强化胰岛素组(强化组,n=15)和对照组(n=15)。强化组术中血糖控制在3.9~10.0 mmol/L,术后控制在4.4~8.3 mmol/L;对照组血糖11.1 mmol/L时给予胰岛素治疗。分别于麻醉诱导后(T0)、CPB开始(T1)、CPB结束即刻(T2)、6 h(T3)、24 h(T4)和48 h(T5)时点测定血浆白细胞介素(IL)-6、肿瘤细胞坏死因子(TNF)-α浓度,并记录术后临床情况。结果两组TNF-α、IL-6浓度在T2、T3、T4时点均明显高于T0时点(P0.05);在T2、T3、T4时点,强化组TNF-α、IL-6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强化组呼吸机支持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胰岛素治疗能降低TNF-α、IL-6浓度表达,缩短呼吸机支持时间,减弱CPB引起的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3.
李克寒 《山东医药》2011,51(43):83-84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CPB)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将50例择期CPB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麻醉及手术方法相同,术中乌司他丁组予乌司他丁1.2×10^4U/kg静滴,对照组予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CPB开始后1h(T2)及CPB停止后1h(T3)、24h(T4)四个时点抽取动脉血,用ELISA法测定血清IL-6和TNF-α水平。结果两组T2~T4时点血清IL-6和TNF-α均显著高于T1,乌司他丁组T2-T4时点血清IL-6和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乌司他丁能减轻CPB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全身炎症反应,有望减轻心、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对心肺转流(CPB)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围术期炎性因子变化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择期行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组,n=46)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n=46)。D组麻醉诱导后静注右美托咪定,C组静注等量的生理盐水。比较两组麻醉诱导前(T0)及CPB 30 min(T1)、术毕(T2)和术后24h(T3)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浓度、胰岛素、血糖水平以及胰岛素敏感度。结果与T0比较,两组T1、T2和T3时期,TNF-α、IL-6和IL-8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C组比较,D组T1、T2和T3时TNF-α、IL-6和IL-8水平显著低于C组(P0.05)。T1、T2时胰岛素和血糖均明显降低(P0.05),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明显升高(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明显减少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炎性反应,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5.
探讨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对患者心肌细胞炎症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二尖瓣置换的风心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停跳组和不停跳组,停跳组在心脏停跳下完成瓣膜置换手术,不停跳组在浅低温心脏跳动中完成手术。分别于CPB转机前( T1 )、CPB转机30min( T2)、术中关闭右房时(T3) 、CPB结束后24h(T4)、72h(T5)、120h(T6)共6时间点采集静脉血,ELISA法测定肌钙蛋白I (cTnI )浓度,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MB (CK-MB)浓度。分别于打开和关闭右心房时取右心房组织标本,ELISA法检测心肌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 IL)-6、IL-8和IL-10含量。结果 不停跳组静脉血cTnI、CK-MB浓度在T3~T5低于停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跳组TNF-α、IL-6、IL-8上升较不停跳组明显(P<0.05),而IL-10上升幅度较不停跳组小(P<0.05)。结论 CPB心内直视手术时存在心肌炎症,心脏不停跳手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心肌炎症反应,可能是该手术方式减轻心肌损伤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远隔缺血时处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心肌微小RNA表达及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心胸外科择期行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远隔缺血时处理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其中远隔缺血时处理组在阻断主动脉后立即实施下肢缺血/再灌注处理。对照组放置止血带但不进行充气。分别在体外循环开始前及主动脉阻断钳开放后5 min内剪取右心耳组织作为检测标本。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和验证miR-1,miR-21,miR-24和miR-195的表达情况,并采用TUNEL法检测心肌组织心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远隔缺血时处理组中miR-1和miR-195的表达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miR-24和miR-21的表达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翻译水平,远隔缺血时处理组的Bcl-2的mRNA表达比对照组显著上调(P0.05),而BAX,PDCD4的mRNA的表达则无明显改变。心肌缺血前远隔缺血时处理组和对照组心肌凋亡细胞数目较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3±0.3)%vs(4.1±0.2)%,P0.05〕。心肌再灌注后两组心肌凋亡细胞均较缺血前显著增加,且远隔缺血时处理组心肌凋亡较对照组减轻明显(P0.05)。结论远隔缺血时处理可以调控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MicroRNAs的表达,使miRNA-1和miRNAs-195表达下调,增加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和减少促凋亡蛋白BAX表达,心肌细胞凋亡减少。  相似文献   

7.
石佳  杨玲  吕红  王古岩  袁素  李立环 《山东医药》2012,52(17):65-67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TI)对体外循环(CPB)心脏围术期患者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白细胞计数(WBC)及SIRS评分的影响。方法将300例行CPB冠脉旁路移植或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50例。观察组于麻醉诱导、肝素化及鱼精蛋白中和后给予UTI,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两组分别于术前、术毕及术后8、16、24、48、72 h评估SIRS评分,用ELISA法检测血浆NE、WBC及中性粒细胞。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围术期NE、WBC、中性粒细胞及SIRS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1)。结论 UTI可显著降低CPB心脏围术期患者的NE、WBC、中性粒细胞及SIRS评分。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炎性反应和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心外科择期体外循环(CPB)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Ⅱ级~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右美托咪定组。右美托咪定组麻醉诱导前10 min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定注射液负荷剂量0.5μg/kg,10 min后改为维持剂量0.5μg/(kg·h)至手术结束。对照组给予等速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诱导后切皮前(T0),CPB开始后30 min(T1),停止CPB(T2),CPB结束后2 h(T3),采集颈内静脉血5 mL,测定血糖(BG)、血清胰岛素(Ins)、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采用稳态模式评估法计算IR指数(HOMA-IR),采用QUICKI法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与T0时比较,T1、T2和T3时两组病人TNF-α、IL-6、Ins、BG水平明显升高(P0.05)。右美托咪定组T1、T2和T3时TNF-α和IL-6及T1、T2时Ins和BG均明显降低于对照组同时间(P0.05)。与T0时比较,T1、T2和T3时两组病人IgHOMA明显升高,ISI明显降低(P0.05);右美托咪定组T1、T2时IgHOMA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间,ISI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间(P0.05)。结论 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右美托咪定可抑制病人炎症反应,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术中胰岛素抵抗的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下零平衡超滤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10和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浓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梅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CPB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20,零平衡超滤组)和对照组(n=20,常规超滤组),分别于CPB前(T_1)、超滤毕即刻(T_2)、术后24 h(T_3)、48 h(T_4)、72 h(T_5)时间点采集动脉血标本,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血浆中IL-6和IL-10浓度,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hs-CRP浓度。收集患者术前和术后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的临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IL-6、IL-10和hs-CRP浓度均在正常范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IL-6浓度于CPB开始后均有显著升高,术后24 h时均达到峰值,术后72 h仍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在T_3、T_4、T_5时刻IL-6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IL-10浓度术后即刻均显著升高,术后24 h均达到峰值,术后72 h仍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IL-10浓度在T_2、T_3、T_4、T_5时刻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浆hs-CRP浓度于CPB开始后均缓慢升高,术后48 h均达到峰值,术后72 h仍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血浆hs-CRP浓度在T_3、T_4、T_5时刻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PB瓣膜置换术中患者血液IL-6、IL-10和hs-CRP浓度会产生明显变化。零平衡超滤能有效降低术后炎症反应,减少机体损伤,改善临床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PB)心脏瓣膜置换术老年患者血浆谷氨酸(Glu)和γ-氨基丁酸(GABA)水平的变化与术后认知障碍(POCD)发生的关系。方法择期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老年患者60例均在静吸复合麻醉中成功实施了手术。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手术结束时(T1)、术后24 h(T2)、48 h(T3)和72 h(T4)时取颈内静脉球部血样,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方法(RP-HPLC)检测血浆Glu和GABA水平。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于术前1 d、术后1、2、3 d评估所有患者认知功能。术后根据MMSE评分分为正常组(N组)、认知功能障碍组(POCD组)。结果术后3 d,22例(37%)发生POCD。与T0比较,T1~T3各时点POCD组血浆Glu、GABA浓度显著升高(P0. 01),T4时恢复;与N组比较,T1~T3各时点POCD组血浆Glu、GABAA浓度显著升高(P0. 01)。POCD组血浆Glu、GABA浓度与MMSE评分均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 97、-0. 87,P均0. 01)。结论 CPB心脏瓣膜置换术老年患者围术期血浆Glu、GABA水平升高可能与POCD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血清细胞因子浓度的变化以及脑苷肌肽对其影响。方法40例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脑苷肌肽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20例。A组于麻醉诱导后静脉注射脑苷肌肽20ml(每毫升含神经节苷脂50pg、多肽3.2mg),B组给等容积生理盐水。分别于给药前(T1)、CPB结束(12)及结束后2h(T3)、6h(T4)、24h(T5)各时间点采集颈内静脉球部血,测定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结果两组IL-6、IL-8和TNF-α浓度在CPB后均显著升高,组间比较显示B组IL-6和IL-8浓度在T3、T4和髑时间点均显著高于A组(P〈0.05),B组TNF-α浓度在12、T3、T4和T5时间点均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脑苷肌肽可以减少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炎性细胞因子IL-6、IL-8和TNF-α的释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外周血单核细胞及SIRS评分,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围术期的变化规律以及蛋白酶抑制剂的影响。方法:300例择期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或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150例。试验组于麻醉诱导后、肝素化后以及鱼精蛋白中和后,分别给予乌司他丁各100万u,对照组则给予等量0.9%氯化钠液。2组分别于手术开始前(T1)、手术结束即刻(T2)、术后8 h(T3)、术后16 h(T4)、术后24 h(T5)、术后48 h(T6)和术后72 h(T7)使用ELISA方法检验血浆TNF-α浓度、检验白细胞计数和单核细胞百分比并评估患者SIRS评分。结果:TNF-α浓度自T2开始显著升高,达峰时间在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术后16 h和术后24 h。术后72 h 2组的TNF-α浓度仍显著高于术前水平(P<0.01)。自T3开始,试验组TNF-α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SIRS评分自T2开始升高,至T3达到峰值后逐渐下降。至T7,SIRS评分仍显著高于术前水平(P<0.01)。自T3至T6,试验组SIRS评分始终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白细胞计数自T2即显著升高,至T3达到峰值,随后逐渐下降。自T2至T6试验组白细胞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单核细胞比例自T2即显著降低,至T7恢复术前水平。在T2和T3,试验组单核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显著降低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围术期肿瘤坏死因子-α浓度、SIRS评分和白细胞计数,增加单核细胞百分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1,6二磷酸果糖(FDP)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美国麻醉师协会(ASA)Ⅱ~Ⅲ级心肺转流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研究组于术前3 d及手术当日给予FDP,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后切皮前(T1)、再灌注后1 h(T2)、4 h(T3)、24 h(T4)及48 h(T5)测定动脉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 I)、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IL-8的变化。结果研究组T2、T3、T4和T5四个时点血浆CK-MB、cTn I、TNF-α、IL-6和IL-8明显低于对照组,SO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T2、T3、T4和T5四个时点血浆MDA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CPB)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自动复跳和电除颤次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电除颤次数、多巴胺最大用量和术后24 h引流量明显低于对照组,自动复跳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 FDP能够通过降低脂质过氧化反应和炎症反应,在心脏瓣膜置换术中对心肌有显著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CPB)心脏直视手术中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白介素IL-8的变化,观察抑肽酶对体外循环炎性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20例心脏瓣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抑肽酶组(A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0例:对照组不给药,抑肽酶组给抑肽酶总量300万KIU,其中50万KIU为麻醉诱导前给予,250万KIU预充体外循环机内。分别于CPB前(T1)、升主动脉阻断半小时(T2)、CPB结束(T3)、停CPB后2h(T4)各时间点抽取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试剂盒测定TNF-α、IL-6和IL-8的水平。结果两组患者血浆TNF-α、IL-6、IL-8水平有明显增加(P<0.05或P<0.01),但与对照组相比,抑肽酶组血清中TNF-α、IL-6、IL-8的浓度明显受到抑制(P<0.01),升高的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CPB过程中,抑肽酶可能通过降低TNF-α、IL-6、IL-8等细胞因子水平,从而减轻炎性反应达到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自体血小板分离(a PRP)回输,对复杂主动脉弓部手术患者围术期全身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A型主动脉夹层行"象鼻术"及全弓置换术患者41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11)和血小板分离组(n=30),于麻醉诱导前(T1)、血小板分离后(T2)、离开手术室前(T3)及术后24h(T4)记录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性因子指标及Hb和血小板数等指标。同时记录患者CPB运转时间,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术中血浆输注量,术中出血量,ICU停留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人口组成、男女比例及术前心功能,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T1~T4时,Hb与Plt呈逐渐降低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T2点,实验组Pl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4),其余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时间点两组间Hb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和对照组离室前(T3)及术后24h(T4)血浆IL-6、8及TNF-α浓度等指标较麻醉诱导前(T1)呈逐渐下降趋势,离室前至术后24h,实验组血浆IL-8浓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IL-10血浆浓度变化不显著。实验组术中平均出血量、24h胸腔引流量、ICU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主动脉弓部手术患者,自体血小板分离(aPRP)能减少输血量,并可以降低术后炎性介质水平,减轻炎性反应,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6.
阿魏酸钠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炎症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60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阿魏酸钠组(S组)和对照组(C组)各30例。两组均于体外循环(CPB)下手术,S组在CPB预充液中加入阿魏酸钠注射液8mg/kg,C组加入等剂量醋酸林格液。分别于体外循环前(T0)、结束(T1)、术后6h(T2)、术后24h(T3)抽取血标本,测定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浓度。结果CPB后两组TNF—α、IL-6、IL-10均明显增高,至T2达最高峰;与C组相比,S组T1、T2、T3时TNF—α和IL-6均降低,而IL—10增高。认为阿魏酸钠可通过减少CPB中促炎因子TNF-α和IL-6释放、增加抑炎因子IL-10分泌而减轻体外循环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及甲基强的松龙(MPS)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将3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MPS组和对照组各15例,两组麻醉、体外循环及心肌保护方法相同。MPS组术前静脉给予MPS 1 g,术后在ICU分4次给予MPS 125 mg/6 h静注,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前(T1)、主动脉开放后5 min(T2)、主动脉开放后2 h(T3)、主动脉开放后6 h(T4)、主动脉开放后12 h(T5)、主动脉开放后24 h(T6)及主动脉开放后48 h(T7)共7个时点检测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6、IL-8、IL-10及心肌酶CK-MB水平;记录两组缺血再灌注后心肌收缩能力(dp/dtmax)恢复情况;电镜观察手术前后心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各时点对照组TNF-α、IL-6、IL-8水平明显高于MPS组,MPS组IL-10水平从T2到T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3时点IL-10与CK-MB呈负相关(r=-0.54,P<0.05),IL-8、IL-6与CK-MB呈正相关(r分别为0.49、0.59,P均<0.05)。MPS组缺血再灌注后dp/dtmax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MPS组心肌超微结构保存较好,损伤较对照组减轻。结论 MPS干预可抑制CPB后的炎症反应,减轻心肌超微结构损伤,对CPB术后患者心肌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对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10例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入院后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5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组注射右美托咪啶,对照组给予等容量0.9%氯化钠,对比两组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情况。结果:T1至T4时,观察组血浆肌钙蛋白Ⅰ(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浓度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96,P0.05)。观察组术后气管拔管时间、ICU停留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62,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有利于减轻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它可能对促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具有抑制作用。在心脏手术中使用右美托咪啶,安全有效,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老年体外循环(CPB)瓣膜置换患者采用乌司他丁(ULI)治疗对肺的保护效果。方法 选取择期行CPB瓣膜置换术治疗的102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住院病历号将其分为对照组(51例)与观察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ULI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气管插管时(T0)、停止CPB时(T1)、手术结束时(T2)、术后4 h时(T3)呼出气冷凝液(EBC)中炎症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肺功能指标[肺静态顺应性(Cst)、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A-aDO2)、呼吸指数(RI)],并对比两组呼吸支持时间及拔管时间。结果 T1、T2、T3时两组IL-6、TNF-α水平均高于T0时,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组间、时点、组间与时点交叉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时两组A-aDO2、RI均高于T0时,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组间、时点、组间与时点交叉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1时Cst升高,T2、T3时Cst下降,观察组T2、T3时Cst均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二尖瓣置换术患者血浆促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16例拟在体外循环(CPB)下行二尖瓣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例。乌司他丁组(U组)患者接受乌司他丁12000IU/kg,于切皮后至CPB前缓慢静注半量,另半量加入预充液中随转机进入体内。对照组(C组)用等量复方氯化钠代替。分别于诱导后切皮前(T1)、转流30minT2)、停CPB1(T3)、4(T4)、24(T5)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hhh(TNF-α)、白介素-(6IL-6)浓度。结果两组T2、T3、T4、T5各时间点TNF-α、IL-6浓度明显高于(1P<0.01或P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