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球型脂联素(gAd)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的保护作用,分析其是否通过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Smads通路起作用。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n=18)、造模组(n=42),成功建立2型糖尿病肾脏病变模型的36只大鼠再随机分为2型糖尿病组(DM组,n=18)、gAd干预组(AD组,n=18)。分别于观察4周、8周、12周时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BG)、24 h尿白蛋白、尿肌酐和肾重/体重,观察肾脏病理改变,测TGF-β_1、Smad3、Smad7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在各时间段,DM组较NC组FBG、24 h尿白蛋白、尿肌酐、肾重/体重及TGF-β_1、Smad3表达升高,Smad7表达降低(P 0.05);AD组较DM组FBG、24 h尿白蛋白、尿肌酐、肾重/体重及TGF-β_1、Smad3表达降低,Smad7表达升高(P 0.05)。结论 gAd可通过降低TGF-β_1、Smad3表达,同时上调Smad7表达,延缓2型糖尿病肾病肾纤维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注射内毒素对成年和老年大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成年和老年雄性SD大鼠各16只随机分为4组:成年大鼠生理盐水组(A组)、成年大鼠内毒素组(B组)、老年大鼠生理盐水组(C组)和老年大鼠内毒素组(D组),每组8只。经腹腔注射内毒素250μg/kg或等体积的生理盐水,24 h后记录大鼠从明室进入暗室的潜伏期作为记忆成绩。取海马组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蛋白的表达,并检测其中半胱氨酸天冬氨酸酶1(caspase-1)的活性。结果 D组大鼠进入暗室的潜伏期明显短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B组与A组大鼠进入暗室的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大鼠海马组织caspase-1活性较B组明显升高(P0.05);B组大鼠海马IL-1β蛋白表达较A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大鼠海马IL-1β蛋白表达明显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注射内毒素后老年大鼠记忆功能受损,但并不影响成年大鼠的记忆功能,这可能与衰老加重内毒素诱导的海马IL-1β蛋白表达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丹参提取物对放射性肺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90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30只,分别记为A组(正常对照组)、B(单纯照射组)、C(照射加丹参提取物干预组)。A组和B组大鼠给予生理盐水灌胃,C组给予同计量丹参提取物灌胃,同时B组和C组进行X线照射。在X线照射4周、8周、12周后各取10只大鼠心脏采血后处死、取材,检测各组大鼠血清IL-6、TNF-α、TGF-β1水平和SOD活性变化、肺组织MDA含量和NF-κB p65表达及右肺系数。结果相较于A组,B组和C组大鼠照射4周、8周、12周后血清IL-6、TNF-α、TGF-β1水平均明显提高(P0.05),其中C组血清IL-6、TNF-α、TGF-β1水平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A组,B组和C组大鼠各期血清SOD活力明显下降(P0.05),其中C组大鼠各期血清SOD活力明显高于B组(P0.05);相较于A组,B组和C组大鼠照射各期肺组织MDA含量与A组相较有明显提高(P0.05);C组大鼠各期肺组织MDA含量明显低于B组(P0.05);照射4周、8周后,B组大鼠右肺系数明显高于A组和C组(P0.05),12周后各组大鼠右肺系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A组,B组和C组大鼠各期肺组织NF-κB p65相对表达量有明显提高(P0.05),其中C组大鼠各期肺组织NF-κB p65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丹参提取物对放射性肺损伤大鼠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清IL-6、TNF-α、TGF-β1水平,提高血清SOD活性水平,降低肺组织织MDA含量、NF-κB p65表达和右肺系数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模拟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血红素加氧酶(HO)-1表达及Hemin、Znpp干预效果。方法实验分为:(A)正常组,(B)糖尿病组,(C)糖尿病+氯高铁血红素组,(D)糖尿病+锌原卟啉组,观察干预后大鼠血清HO-1活性、含量、肾脏HO-1、Nrf-2的表达,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结果 B组HO-1活性和含量肾脏表达低于A组(P0.05),D组较B组下降更明显,C组结果升高但未达到A组水平。结论糖尿病大鼠HO-1变化可能通过影响Nrf-2的表达引起SOD、MDA改变发挥抗氧化应激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球形脂联素(gAd)对糖尿病心肌病(DCM)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30只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选取10只作为正常对照组(A组),余20只建造糖尿病心肌病模型,造模成功后大鼠随机分为阳性对照组(B组)、球形脂联素治疗组(C组)。C组大鼠每日给予球形脂联素治疗。治疗8周后,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大鼠心肌组织大体形态,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Ⅰ型胶原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Smad3、Smad7含量,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结果 HE染色示:B组大鼠心肌细胞排列紊乱;C组大鼠心肌细胞排列较B组整齐。免疫组化结果示:Ⅰ型胶原蛋白、TGF-β_1、Smad3蛋白表达较A组、C组增多(P0.05);Smad7蛋白表达较A组、C组减少(P0.05)。TUNEL结果:B组凋亡细胞数较A组、C组增加(P0.05)。结论 gAd可能通过降低心肌间质纤维化和减少心肌细胞凋亡两方面保护心肌组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活性维生素D3对不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水平的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建立SD大鼠糖尿病肾病模型(n=24),分别注射3种不同慢病毒,同时给予骨化三醇(0.03μg·kg-1·d-1)干预及花生油对照.37 d后采集标本,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大鼠肾脏TGF-β1、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gene of phosphate and tensio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some ten,PTEN)、胶原蛋白1(collagen-1,COL-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 mRNA含量,通过电镜观察大鼠肾脏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1)活性维生素D3干预可使TGF-β1过表达、TGF-β1干扰和空载体组大鼠肾脏TGF-β1、COL-1、CTGF mRNA表达均明显下调(均P<0.05),使PTEN mRNA表达上调(P<0.05).(2)电镜结果显示,TGF-β1表达水平越高,肾脏病变越严重.维生素D3干预可改善各组大鼠的肾脏病变.结论 活性维生素D3可通过TGF-β1途径保护肾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肾病(2-DN)大鼠肾脏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银杏达莫注射液对2-DN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 选取实验大鼠60只,以高热量饲料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建立2-DN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B组)和治疗组(C组)(每组各15只),并取15只大鼠为正常组(A组),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及24h血糖、Scr、BUN、Upr、肾脏病理改变;real time RT-PCR检测TGF-β1基因mRNA表达;ELISA检测血清中TGF-β1分泌水平.结果 B组及C组大鼠肾重/体重比值、BUN、Scr水平均高于A组(P<0.01),C组大鼠肾重/体重比值、BUN、Scr水平低于B组(P<0.01).Real Time RT-PCR检测结果显示C组大鼠肾脏TGF-β1 mRNA表达低于B组.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能够降低2-DN大鼠肾脏TGF-β1 mRNA的表达和降低大鼠血液TGF-β1蛋白分泌,可通过抑制2-DN大鼠肾脏TGF-β1基因与蛋白的表达,达到对2-DN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奥美沙坦对心力衰竭大鼠肺脏α1A-肾上腺素受体(α1A-AR)和β1、β2肾上腺素受体(β-AR)表达水平及对血浆肾素活性(plasma rennin activity,PRA)和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水平的影响。方法:4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假手术组(B组)、心力衰竭模型对照组(C组)和奥美沙坦组(D组),采用灌胃法给药。超声心动图检测用药前后大鼠心脏功能,灌胃治疗8 w后,腹主动脉取血,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大鼠PRA、AngⅡ水平,取大鼠肺组织,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各组的α1A-AR、β1-AR和β2-AR的蛋白表达水平。超声心动图检测用药前后大鼠心脏功能。治疗8 w后,腹主动脉取血,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各组大鼠PRA、AngⅡ水平,取大鼠肺组织,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各组的α1A-AR、β1-AR和β2-AR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用药前A组与B组比较,大鼠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C组、D组大鼠LVEF明显降低(均P<0.05)。用药后,与C组比较,D组LVEF显著改善(P<0.05)。用药后,A组与B组大鼠PRA、Ang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C组大鼠PRA、AngⅡ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C组比较,D组大鼠血浆PRA、AngⅡ水平明显降低(P<0.05);在蛋白质表达水平,A组与B组用药后比较,各受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C组大鼠α1A-AR、β1-AR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β2-AR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1);与C组相比,D组α1A-AR、β1-AR及β2-AR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奥美沙坦能够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的心脏功能,提高LVEF,同时能够降低心力衰竭时血浆中升高的PRA和AngⅡ,并使心力衰竭大鼠肺脏下调的α1A-AR、β1-AR上调,表达增加的β2-AR进一步上调。奥美沙坦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时交感-肾上腺素系统激活后肾上腺素受体表达的调节作用和对PRA、AngⅡ的抑制作用,有利于维持心力衰竭时肺脏的通气/血流比值,减轻肺水肿,改善心力衰竭时的肺循环淤血,对CHF的肺脏起到了有益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激活Notch信号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心肌梗死(MI)模型鼠炎性因子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66只Wistar大鼠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制作MI模型,其中60只建模成功,2 w后再将其随机分为激活Noth信号的MSCs移植组、MSCs移植组、培养液移植组及MI模型组,即E、D、C、B组,每组各15只,分别采取相应的处理。另选取10只Wistar大鼠作为对照组(A组),给予假手术处理。移植后4 w,所有大鼠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及心脏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量大鼠各项心功能指标及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移植4 w后,B、C、D、E组大鼠的LVEF、LVFs较A组降低,LVDd、LVDs较A组增高;而E组大鼠的LVEF、LVFs则较B、C、D组增加,LVDd、LVDs较B、C、D组降低(P0.05)。B、C、D、E组大鼠的IL-1β、IL-6、TNF-α表达水平均较A组明显增加,而E组大鼠的IL-1β、IL-6、TNF-α表达水平较B、C、D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MSCs移植既能改善MI大鼠的心功能,又能使炎性因子表达水平明显下调,尤以激活Notch信号的MSCs移植效果更佳,表明Notch信号激活可促进MSCs移植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氯沙坦)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胰岛功能、胰岛纤维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Wistar雄性大鼠以高脂高热量饲料喂养,配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对照组和氯沙坦干预组,同时设立正常对照组。氯沙坦干预组用氯沙坦30mg/(kg·d)灌胃。检测各组大鼠的血糖、血清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实验结束后取胰腺组织,HE染色观察形态学变化,分别用免疫组化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胰岛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7、纤维化的I型胶原(Collagen I)的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糖尿病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血糖增高,血胰岛素水平降低,胰岛素抵抗指数增高,并有明显的体重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氯沙坦干预组与糖尿病对照组相比,除体重无明显变化外,血糖、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有明显改善(P0.05)。HE染色结果显示:糖尿病对照组的胰岛结构紊乱,出现纤维化;氯沙坦干预组胰岛形态结构有所恢复,纤维化减轻,但未完全恢复正常。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糖尿病对照组TGF-β1及Collagen I蛋白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增加(P0.05),Smad7蛋白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减少(P0.05);氯沙坦干预组TGF-β1及Collagen I蛋白表达较糖尿病对照组减少(P0.05),Smad7蛋白表达增加(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糖尿病对照组TGF-β1及Collagen I mRNA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增加,Smad7mRNA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减少(P0.05);氯沙坦干预组TGF-β1及Collagen I mRNA表达较糖尿病对照组减少,Smad7mRNA表达增加(P0.05)。结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氯沙坦能够改善糖尿病大鼠胰岛纤维化,保护胰岛功能,发挥抗糖尿病效应,其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途径,进而降低Collagen I的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坎地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肾小球Smad1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组和坎地沙坦组,另设正常对照组;坎地沙坦组给予坎地沙坦5 mg·kg-1·d-1灌胃。干预12 w后,检测各组大鼠的空腹血糖、血压、24 h尿白蛋白定量、肌酐清除率、肾重指数。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肾小球形态学改变;Western印迹法检测肾小球Smad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大鼠肾小球Smad1的表达明显增强(P<0.01);坎地沙坦组肾小球Smad1的表达较糖尿病组明显减弱(P<0.05),24 h尿白蛋白定量等其他肾功能指标及肾小球病理改变明显改善;三组大鼠血压无差异(P>0.05)。结论坎地沙坦具有独立于降压以外的肾脏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肾小球Smad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STZ)配合高脂饲料喂养,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抵挡汤早期干预组,抵挡汤中期干预组,抵挡汤晚期干预组,二甲双胍组,辛伐他汀组。Western Blot法检测视网膜组织PEDF及IL-1β蛋白含量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视网膜组织中PEDF及IL-1βmRNA的表达。结果;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抵挡汤早期干预组及二甲双胍组大鼠视网膜组织PEDF蛋白表达含量明显上调(P0.05),而IL-1β蛋白表达含量不同程度下调(P0.05)。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抵挡汤早期、中期干预组及二甲双胍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PEDF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而IL-1βmRNA的表达均不同程度下调(P0.05)。其中,以抵挡汤早期组效果最显著。结论:抵挡汤早期干预可通过调节PEDF和IL-1β等的平衡状态,影响内皮祖细胞动员,而延缓DR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慢病毒介导miR-215过表达对克罗恩病(CD)小鼠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48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空白组(A组)12只,模型组36只。模型组经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造模成功后的30只小鼠随机分成TNBS组(B组)、Lenti-Scramble(C组)、Lenti-miR-215(D组),每组各10只。每日观察小鼠体质量、粪便性状、隐血便血,计算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AI)积分;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IL-10、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水平;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变化;Real-time PCR检测结肠组织miR-215 mRNA和Beclin1 mRNA的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肠组织Beclin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IL-1β蛋白的水平。结果与A组比较,B、C、D组小鼠DAI评分显著升高,miR-215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B、C组IL-8、MPO、TNF-α和IL-1β表达水平显著升高,IL-10、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D组小鼠DAI评分、IL-8、MPO、TNF-α和IL-1β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B、C组(P0.05),而IL-10、miR-215 mRNA、Beclin1 mRNA、Beclin1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B、C组(P0.05)。结论 miR-215过表达对于CD小鼠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该作用与Beclin1介导的自噬通道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不同病程与胰岛素功能及肾脏功能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该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120例胰岛素泵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依据病程分成4组:1年(A组)、1~5年(B组)、5~10年(C组)及10年(D组),观察各组患者临床特点、胰岛功能及肾脏功能指标,并分析病程与胰岛功能和肾脏功能的相关性。结果各组患者空腹血糖(FPG)、尿素氮(BU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较B、C、D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Homa-β、肾小球滤过率(eGFR)较A、B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Cr)肌酐、β2微球蛋白(β2-MG)、尿蛋白肌酐比值(ACR)较A、B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病程与Cr、β2-MG及ACR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eGFR、Homa-β及Homa-IR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第1年胰岛素抵抗为主;病程第5年,肾脏功能显著受损;病程第10年,胰岛功能显著性下降,为临床及时干预,延缓病情进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棉酚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病理变化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糖尿肾病组及棉酚干预组.检测各组的血糖、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用光镜及电镜观察大鼠肾脏的组织形态学改变;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肾脏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纤维连接蛋白(FN)、11β类固醇脱氢酶(11β-HSD1)、11β-HSD2mRNA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大鼠肾脏TGF-β1、FN表达水平. 结果 糖尿病组大鼠血糖、胆固醇、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正常组(P<0.01),肾小球体积增大,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不规则增厚,足细胞突起、肿胀,可见足突融合,阳性基质增多.肾组织TGF-β1、FN基因mRNA表达及蛋白表达高于正常组(P<0.01),11β-HSD2mRNA表达低于正常组(P<0.05);棉酚干预组血糖低于糖尿病组(P<0.01),血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有下降趋势;肾脏组织病理改变减轻,TGF-β1、FNmRNA表达及蛋白低于糖尿病组(0.16±0.02、0.22±0.05和0.24±0.06、0.33±0.07,P<0.05),11β-HSD1、11β-HSD2mRNA表达与糖尿病组比较无明显改变. 结论 棉酚可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的病理改变,其作用机制与降血糖,进而抑制糖尿病大鼠肾脏TGF-β1、FN表达,阻止细胞外基质的堆积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GF)-β1/Smad3信号通路在肾间质纤维化(RIF)大鼠肾脏组织中的表达和作用。方法 80只SD雄性大鼠编号,随机平均分为单侧输尿管结扎(UUO)模型组和假手术组,UUO模型组行大鼠左侧输尿管结扎术,假手术组游离左侧输尿管但不予结扎,术后第3、7、10、14、21天时每组分别处死8只,留取大鼠左侧肾脏用于病理以及蛋白测定,HE、Masson染色光镜观察肾脏组织形态学的改变,应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印迹)和免疫组化法(SP)检测TGF-β1、Smad3蛋白表达,PCR检测TGF-β1、Smad3 mRNA的表达。结果电镜观察结果显示RIF大鼠建模成功,随着结扎时间延长,UUO模型组RIF指数、Smad3与TGF-β1蛋白及mRNA表达均逐渐升高(P0.05),同一时间UUO模型组各指标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Smad3、TGF-β1与RIF指数呈正相关(r=0.564,0.735,P0.05),TGF-β1与Smad3间呈正相关(r=0.673,P0.05)。结论通过检测肾脏组织中Smad3、TGF-β1的表达可判断RIF病情,对疾病的早期发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利格列汀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8只)和利格列汀对照组[B组,8只,3 mg/(kg·d)利格列汀]。饲养4 w后,A、B组腹腔注射等体积柠檬酸缓冲液,20只大鼠腹腔单次注射小剂量35 mg/kg链脲佐菌素(STZ),并于3 d后尾静脉取血测血糖浓度,血糖浓度≥16.7 mmol/L确定为建模成功,6 w后,17只存活的糖尿病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糖尿病组(C组,8只)和糖尿病/利格列汀组[D组,9只,3 mg/(kg·d)利格列汀],持续药物治疗4 w,分别于1 w、4 w末采集数据。结果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细胞凋亡检测,C组和D组治疗4 w时心肌细胞凋亡数量较1 w显著增多,凋亡率显著增加(P<0.05)。D组心肌细胞凋亡程度显著低于C组,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Western印迹检测,C和D组治疗4 w时caspase-3、Bax蛋白表达较1 w时显著增加(P<0.05),Bcl-2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治疗4 w时,C组caspase-3、Bax蛋白表达显著高于A、B组(P<0.05),Bcl-2蛋白表达显著低于A、B组(P<0.05);D组caspase-3、Bax蛋白水平显著低于C组(P<0.05),Bcl-2蛋白表达显著高于C组(P<0.05)。结论利格列汀可能通过降低caspase-3、Bax表达,上调Bcl-2表达,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培哚普利抗大鼠肝纤维化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8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6只大鼠.A组为正常对照组;B,C组为肝纤维化模型组;D,E组为培哚普利治疗组.B,C,D和E组大鼠均给四氯化碳8 wk诱导肝纤维化;D,E组大鼠分别于4,8 wk予以培哚普利灌胃治疗.A,B,D组大鼠于8 wk处死,C,E组大鼠于12 wk处死.RT-PCR检测大鼠肝组织TGFβ1与TGFRⅡmRNA;免疫组化技术检测Smad3及Smad7在肝内的表达及定位;HE染色及电镜测检测肝组织病理改变.结果:与模型组大鼠比较,RT-PCR显示经培哚普利治疗大鼠肝内TGFβ1与TGFRⅡmRNA(P<0.05或P<0.01),以及Smad3表达明显降低;而Smad7的表达增加,Smad3的免疫阳性反应信号主要位于纤维间隔中的细胞质,Smad7则主要在肝细胞质表达.大鼠肝组织TGFβ1与TGFRⅡmRNA,Smad3与Smad7在D组与E组表达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上述物质在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培哚普利治疗后,大鼠肝小叶结构趋于正常,纤维间隔明显变薄,肝细胞超微结构改善.结论:培哚普利能有效地减轻肝纤维化大鼠的肝脏损伤及纤维化程度,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肝内TGFβ1与TGFRⅡmRNA及Smad3表达,促进Smad7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吡格列酮干预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脏缺氧诱导因子-1( HIF-1)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对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γ)表达的影响.方法 单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将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DN组(20只)和吡格列酮组(P组,20只),以正常大鼠(C组,20只)作对照.干预8w后,观察各组大鼠尿蛋白、血糖、血脂、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变化;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肾脏HIF-1、PPARγ mRNA的表达.结果 (1)DN组大鼠尿蛋白、肾脏HIF-1蛋白及mRNA水平均较正常大鼠明显升高,PPARγ表达下调;而P组大鼠上述指标呈现相反的改变,24h尿蛋白定量分别与HIF-1蛋白、mRNA水平呈显著正相关.(2)DN组大鼠血糖、血脂均显著高于正常大鼠,吡格列酮治疗后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 吡格列酮可能通过PPAR途径下调DN大鼠肾脏HIF-1表达,从而发挥其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Akt1和Akt2在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是否参与糖尿病肾病(DN)发病过程.方法 链脲佐菌素(STZ)诱发大鼠糖尿病(DM),分为2、4、8、12、16w和24w组,每一时点均设相应的正常对照组.测定各组血糖、24h尿蛋白、血肌酐(Scr)、肾脏指数.HE和PAS染色光镜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皮质Akt1、Akt2、TGF-β1、α-SMA和FN的表达,Western印迹和RT-PCR法检测Akt1、Akt2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结果 DM各组大鼠的血糖、24h尿蛋白、血肌酐、肾脏指数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P<0.01),免疫组化显示DM各组TGF-β1、α-SMA和FN阳性染色较正常组明显增多(P<0.01),以12 w增多最为明显,分别为19.67±2.73、9.50±3.45、22.17±2.79,免疫组化、Western印迹及RT-PCR显示DM各组Akt1及Akt2蛋白和mRNA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增多(P<0.01).免疫组化显示Akt1与TGF-β1、FN蛋白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94,r =0.532,P<0.01),Akt2与rGF-β1、FN蛋白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789,r=0.743,P<0.01).结论 Akt1、Akt2蛋白在DM大鼠肾组织过度表达,提示PI3 K/Akt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DN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