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噪声不仅可以引起听觉器官损伤,而且也可以影响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功能,造成一系列改变甚至引起疾病。较长时间接触80—100dB(A)噪声引起收缩压下降,心率,脉搏减缓。笔者对某棉织厂接触噪声女工做了专项调查。调查方法测定棉织车间噪声强度为92—102dB(A),频谱特性以宽带、中高频0.5K、1K、2KHz为主  相似文献   

2.
夏寅  邝舒 《大众健康》2005,(7):49-49
老年性聋是指因听觉系统老化而引起的耳聋,或是指在老年人中出现的而非其他原因引起的耳聋。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会出现记忆力衰退.毛发变白。牙齿脱落.肌肉萎缩、血管硬化等衰老现象.因听觉系统衰老而引起的功能障碍即为老年性聋。但是,临床上所见老年性聋的发病机制不仅包括听觉系统衰老的生理和病理过程,还与人体在其生命历程中所经受的各种环境、社会因素的综合影响有关,在临床上很难将它们与听觉系统的单纯衰老过程截然分开。  相似文献   

3.
噪声暴露、耳毒性药物、衰老等因素均可造成听觉系统损伤,导致听力下降。听觉系统损伤造成听力异常的主要表现为听力阈值升高、语言接受和信号辨别能力下降;主要病理改变为螺旋器纤毛破坏、毛细胞丢失以及支持细胞的损伤。研究表明,造成听觉系统损伤的主要原因是氧化应激反应产生大量的活性氧(ROS),破坏了体内的稳态环境;而ROS对听觉细胞的损伤大部分依赖于激活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来实现。为此,本文拟对听觉系统损伤及其AMPK相关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健康新知     
阿司匹林、红酒和蔬菜对听力有益人们都知道,阿司匹林、红酒和绿色蔬菜对人的心脏有好处,而美国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它们对人的听力健康也大有裨益,能推迟因年龄引起的耳聋,还能降低因抗生素和噪音引起的听力下降。得出上述结论的间接证据,来自对抗氧化剂对听觉毛细胞具有保护效果的研究。内耳微小的毛细胞对听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水杨酸盐(阿司匹林中含有的重要抗氧化成分)能够保护那些使用抗生素类药物患者的听觉毛细胞。那些同时使用庆大霉素和阿司匹林的人中,只有3%的人出现了听力下降;而那些同时使用庆大霉素和安慰剂的人…  相似文献   

5.
噪声与大气污染、水污染一起被视为当今世界三大公害,对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噪声除对听觉系统造成直接损伤外,可引起听觉外如消化、神经内分泌、免疫、心血管、生殖等系统的非特异性损害。噪声也对心理活动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老年性耳聋     
梁勇 《保健医苑》2011,(3):12-12
<正>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听觉系统会因衰老退化而出现听觉功能减退,甚至引起感音神经性耳聋,这就是老年性耳聋,是人体衰老的一种自然现象。发病年龄和病情进展因人而异,有的50岁就出现听力障碍,有  相似文献   

7.
在老年人中出现的非其他原因引起的耳聋即为老年性聋。人体随年龄的增长会出现衰老现象,如头发变白、牙齿脱落等。老年性聋则是因听觉系统衰老而引起的听觉功能障碍,其发病年龄及发展速度,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关。如环境噪声、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脂肪饮食、吸烟酗酒、耳毒性药物或化学试剂、感染、精神压力加重等。  相似文献   

8.
噪音与创伤     
物体无规律性的振动所产生的杂乱无章、起干扰作用的声音称为噪音。声波造成的体内生理性损伤。声波能引起压力的变化,其强度决定于振幅、产生声音的力量和声波的分布。在足够强度的声波中暴露足够的时间,能使对声音的分辨能力下降。听力丧失可由中耳、鼓膜及内耳司听觉的毛细胞产生了可逆的损伤。另外,强烈的爆震波可使鼓膜破裂、中耳的听骨脱位或骨折。中耳损伤所造成的听力损失有的可以矫治、破裂的鼓  相似文献   

9.
职业噪声对人体听觉外系统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刘秀梅 《职业与健康》2003,19(12):13-14
长期暴露于噪声环境中 ,会对人体造成一系列的损伤。噪声的特征性损伤可引起听力损伤以至噪声性耳聋。此外 ,噪声还可以引起听觉外系统的损伤 ,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女性生殖系统等。现根据已经进行过的大量调查研究 ,职业噪声对人体的听觉外系统的损伤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噪声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许多研究显示 ,噪声可对心血管系统造成损害 ,引起血压升高、心电图改变等。噪声工作人员的血压升高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心电图主要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 ,其次为T波改变 ,其心电图总异常率明显高于…  相似文献   

10.
吕凡 《保健医苑》2005,(3):12-12
<正>耳鸣是耳部的一种感觉,是一种听觉紊乱现象,目前发病机制还不明确。绝大部分耳鸣是因耳部疾病所致,外耳、中耳、内耳、听觉的神经传导通路、听觉中枢等疾病均可引起耳鸣。少数耳鸣是非耳源性的,如血液、内分泌、肾脏或血管等疾病亦可引起耳鸣。耳鸣令患者心情烦躁,若严重影响患者的休息、工作、学习时,必须进行治疗。耳鸣的分类与原因客观性耳鸣。又称他觉性耳鸣,是一种自己与他人都能听到的耳鸣。此种病例很少见,  相似文献   

11.
噪音与创伤     
物体无规律性的振动所产生的杂乱无章,听起来不悦耳或不受人们欢迎,起干扰作用的声音称为噪音。声波造成的体内生理性损伤。声波能引起压力的变化,其强度决定于振幅、产生声音的力量和声波的分布。宇宙医学中噪声主要产生于飞机及宇宙火箭的推进装置。暴露于强噪声中,能引起听力损失及产生耳内某些部分的物理性损伤。在足够强度的声波中暴露足够的时间,能使对声音的分辨能力下降。听力丧失可由中耳、鼓膜及内耳司听觉的毛  相似文献   

12.
1,注意药物对胎儿的毒副反应 药物对胎儿除了有致畸作用外,还可造成胎儿毒副反应。如孕妇使用链霉素、卡那霉素可造成胎儿听觉神经损害发生耳聋;氯霉索还可引起新生儿“灰色综合征”;抗甲状腺药可引起新生儿甲状腺肿大;磺胺类药如复方新诺明、增效联磺片、新生霉素等。可导致胎儿黄疸;临产前应用吗啡,可使胎儿呼吸中枢麻痹,  相似文献   

13.
《保健与生活》2014,(3):41-41
随着年龄的增长,听觉器官会逐渐衰老,出现双侧对称性听力下降,特点是能听到说话声,但听不清说话的内容,常食红酒花生可预防。研究发现,耳蜗中的纤维细胞长期受自由基影响,会造成毛细胞减少和神经元退化,进而引起听觉受损。红酒和花生都富含白藜芦醇,可保护耳蜗的超氧化歧化酶活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叶海英 《药物与人》2014,(1S):132-132
耳鸣是指人们在没有任何外界刺激条件下所产生的异常声音感觉,常常是耳聋的先兆,因听觉机能紊乱而引起。由耳部病变引起的常与耳聋或眩晕同时存在。由其他因素引起的,则可不伴有耳聋或眩晕。本文对耳呜的病因与诊治做以下阐述。  相似文献   

15.
龋齿就是我们常说的虫牙,不要以为“虫牙不算病”,要知道它不仅能够引起风湿热、心肌炎、肾炎等全身性疾病,而且还会对小儿的生长发育造成许多不利的影响。 1.因患虫牙常给咀嚼带来困难,特别是不能嚼硬东西,患儿喜吃软食而拒食硬食,长此以往不但可引起偏食、消化不良,而且还会影响(牙合)面肌群的发音,造成错(牙合)畸形。 2.口腔粘膜和唾液的抵抗力下降,容易引起口腔炎、化脓性扁桃体炎。得了扁桃体炎后很容易引起溶血性  相似文献   

16.
有关职业性噪声聋国内已有不少报道 ,多由于长期接触噪声而发生的一种进行性的感音性听觉损伤 ,生产中因一次性爆震引起重度听力损伤者较少见。现报告一例。患者男 ,35岁 ,某化工集团锅炉辅助工。主诉 :耳鸣、听力下降半年。 2 0 0 1年 8月 14日早 5点至 7点 30分 ,因 2个35吨锅炉故障 ,进行点火、升压、并炉、放空时产生了强烈爆震声 (当时未通知有关部门检测 )。患者当时在锅炉现场清洁卫生 ,未戴任何防护用品 ,当即感双耳听力明显下降 ,继之又感耳鸣、头胀。 11时 30分下班后即到本厂医院诊治 ,无缓解。此后因耳鸣、听力下降逐渐加重伴头…  相似文献   

17.
1概述今天,我们周围有听力障碍的人越来越多,他们中有的是因年老听觉功能衰退所致,有的是先天性耳聋,有的是后天因药物或意外伤害所致,还有的则是由于长期工作在强噪声环境造成听力下降。要解除这些患者的痛苦,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给他们佩戴一个助听器。使他们能更好地感受周围的声音世界。一般人都认为助听器主要功能就是补偿耳朵灵敏度的下降,事实上从听力测试中知道,听力下降的人只在某些频段敏感性下降而其它频段反应正常,而且有些患者即使能听到别人讲话,也不能听清别人讲的是什么。所以,要设计一个好的助听器,首先必须了解…  相似文献   

18.
耳鸣是一种没有外界刺激而产生的主观感觉,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与接触噪声量的增加,耳鸣的发生率显著升高。引起耳鸣的常见原因如下: 1.耳毒性药物 包括两类,一种只引起耳鸣,不造成听力下降。这类药物大部分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影响了与神经递质有关的生物胺代谢过程,造成听觉中枢神经细胞出现“惊厥”的  相似文献   

19.
生活中,给孩子掏耳朵、打孩子一记耳光甚至燃放鞭炮不当,都有可能引起孩子听力障碍,因此一定要当心孩子身边的"听力杀手". 每个阶段都存在致聋因素 从胚胎发育到青少年时期的每个阶段都存在着造成听力障碍的危险因素,这应该引起家长的注意. 胎儿期:胎儿期特别是胎儿生长的前12周,是听觉器官发育的关键期,对外界不良刺激特别敏感,许多先天性耳聋就产生于这一时期.母亲在怀孕期间感染了某些病原微生物或使用了某些药物,也可导致胎儿听觉器官的发育异常.孕妇在妊娠期间如果罹患糖尿病、慢性肾炎、高血压、贫血、甲状腺功能低下、一氧化碳中毒、乙醇中毒以及有重大精神创伤、严重营养不良等,也可能造成胎儿听力障碍.  相似文献   

20.
寄生虫对健康的危害极大,对处在生长发育期的孩子来说破坏力更吕。寄生虫与人体争夺营养,造成孩子营养不良,而且会引起剧烈的腹痛、胃肠功能紊乱、发育迟缓,还有可能影响智力发育。更有甚者还会诱发肠梗阻、肠穿孔、胆道蛔虫症等一系列危险的并发症,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还有资料显示,肠道内有寄生虫的孩子在听觉、短期或长期记忆、阅读与回忆等方面的能力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一旦将寄生虫清除,在这些方面受到的影响也会随之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