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院自1985年至1998年,收治外伤性截瘫198例,发生尾骶Ⅳ度褥疮4例,采用单蒂推进皮瓣修复尾骶Ⅳ度褥疮,取得较好效果。1 临床资料 本组4例均为男性,年龄35~62岁,均为外伤性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伴完全性截瘫,并发重度褥疮,病程最短45天,最长5年余。褥疮发生部位均在尾骶,范围最大的10cm×10cm,最小的6cm×8cm,均深达深筋膜及骨质。2 治疗方法 2.1 手术前清创 褥疮创面予以修剪清除坏死组织,术前10天每日予以庆大霉素溶液清洗创面,再外敷大黄油凡士林纱布(本院备制),待创面…  相似文献   

2.
1临床资料 4例均为男性,年龄24~38岁,均为外伤性胸腰椎骨折伴截瘫,完全截瘫3例,不完全1例。损伤平面:胸11,2例;胸12,1例;腰1,1例。3例为右侧骼部褥疮,1例为双侧,共5处,褥疮持续时间:1~8个月,平均3.5月。创面9cm×7cm~15cm×cm。1处褥疮因创面坏死组织较多,先行清创2周后择期手术。另4处均行清创一期皮瓣修复。褥疮都深及骼骨,有2例骶部曾有褥疮已治愈,其余部位均未见褥疮。皮瓣面积最大16cm×9cm,最小10cm×8cm。供区均直接缝合,仅1处有皮缘表浅感染,短期…  相似文献   

3.
双侧臀大肌肌皮瓣联合修复骶尾部褥疮一例蒋俊威1楼华2患者男,39岁。因高空坠落伤致截瘫及骶尾部继发褥疮20余天入院。检查:脐以下感觉运动丧失,骶尾部有一22cm×17cm×3cm创面,骶骨外露,色苍白,有异味,触之无出血。诊断:①C11外伤性压缩性骨...  相似文献   

4.
筋膜皮瓣修复骶尾部褥疮于加平,曾金镒1990年始,我们以筋膜皮瓣修复截瘫后骶尾部褥疮6例。男5例,女1例。年龄21~73岁。病程1~5年。面积8×12cm~12×14cm,其中1例伴双侧大转子部16×16cm褥疮。术前积极换药。手术彻底清除坏死组织、...  相似文献   

5.
臀大肌肌皮瓣转移修复骶尾部褥疮附10例报告谭儒民田振宇刘敬军赵立涛作者自1990年~1996年底采用臀大肌肌皮瓣转移修复骶尾部褥疮10例,患者创面一期愈合,无1例感染、复发,取得了满意疗效。1临床资料本组10例,男7例,女3例。年龄20~69岁,平均...  相似文献   

6.
罗红 《中国科学美容》2011,(14):123-123
目的探讨截瘫伴骶尾部褥疮患者行褥疮修复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通过对患者术前评估及护理、术后的专科护理进行评价。结果17例截瘫伴骶尾部褥疮患者术后均全部痊愈,康复出院。结论截瘫伴骶尾部褥疮患者通过对创面管理、营养支持、卧位管理、大小便管理及心理护理、肢体功能训练等护理可以明显缩短病程、促进褥疮的修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配合后续治疗。  相似文献   

7.
骶尾部软组织缺损好发于由于疾病(如瘫痪或昏迷)而长期卧床患者,该类患者往往伴有营养不良,骶尾部形成褥疮经换药等对症治疗长期不愈,且部位特殊,容易感染.我院自2004年1月-2010年7月,采用双蒂对称旋转筋膜皮瓣对7例骶尾部褥疮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满意.@@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本组7例,男5例,女2例,年龄32~ 65岁.褥疮产生原因:因外伤导致长期卧床4例,1例脑血管意外长期卧床,2例由会阴部直接外伤形成骶尾部软组织缺损,创面深达深筋膜下层,部分骨质外露,创面表面有少量脓苔覆盖.软组织缺损面积8 cm×8cm~4cm×4cm.  相似文献   

8.
带血管筋膜蒂皮瓣在骶尾部褥疮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卧床的病人 ,由于护理不当常导致骶尾部褥疮 ,经反复换药仍难以治愈 ,给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我院近年来应用带血管筋膜蒂皮瓣治疗骶尾部褥疮 14例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本组 14例 ,其中男性 8例 ,女性 6例。年龄 2 5~ 70岁 ,病程 2~ 30月 ,平均 9月。致病原因 :脑血管意外长期卧床 5例 ,脊椎骨折截瘫 6例 ,多发性骨折 2例 ,人字石膏外固定压迫软组织 1例。褥疮面积最小 4cm× 6 cm ,最大10 cm× 12 cm。二、手术方法及结果 本组应用腰骶筋膜皮瓣 9例 ,腰臀筋膜皮瓣 5例 ,治疗骶尾部褥疮。(一 )腰骶筋膜…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封闭式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治疗复杂性骶尾部褥疮的疗效。方法 2009年10月-2011年6月,收治6例复杂性骶尾部褥疮患者。男5例,女1例;年龄33~72岁,平均47岁。褥疮根据美国褥疮指导小组(NPUAP)分期标准均为Ⅳ期。既往有2~24次褥疮修复史。前次复发后至此次入院时间为1~8个月,平均4.5个月。褥疮范围12 cm×10 cm~17 cm×13 cm。患者经2~3次VSD治疗(5~7周)后,直接拉拢缝合关闭创面,继续VSD治疗7~9 d。结果 5例骶尾部创面愈合良好;1例骶部遗留表皮缺损,经换药1周后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3个月。骶尾部皮肤生长良好,褥疮未复发。结论 VSD治疗复杂性骶尾部褥疮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骶尾部深度褥疮患者在临床上常见 ,一般以常规换药治疗 ,特别是范围超过 3cm× 3cm的创面往往时间长 ,效果不明显。我科自 1 993年以来采用局部皮瓣转移修复治疗 7例患者 ,均取得了满意效果。1 临床资料 本组 7例。男 4例 ,女 3例 ,年龄 2 7~ 68岁。 1例为脑中风后瘫痪者 ;3例为截瘫后长期卧床者 ;3例为大面积烧伤者。褥疮部位均发生在骶尾部 ,时间 2个月至 1年余 ;褥疮创面最小为 7cm× 8cm ,最大为 1 2cm× 1 4cm ,深度均达骶尾部骨质及深筋膜层。2 典型病例 某女 ,32岁。全身深Ⅱ~Ⅲ度烧伤 75 %TBSA(Ⅲ度占55 % ) …  相似文献   

11.
脊柱的四个生理弯曲中腰椎向前、骶椎向后,故仰卧位时,骶尾部是人体的最大受压负重部位。骶骨上无肌肉附着,且局部皮下软组织血运相对较差,因此因截瘫长期卧床患者,褥疮的发生率较高。小面积褥疮的治疗还相对容易,而深达骶骨的Ⅲ度大面积褥疮治疗困难,经久不愈的创面感染和较多的炎性渗出,使患者体力消耗很大,甚至危及生命。我院自1995年6月以来,采用317L不锈钢丝牵拉固定臀大肌原位肌皮瓣一次性闭合骶尾部巨大褥疮,获得满意疗效。临床资料本组共16例,男14例,女2例;年龄21~67岁,平均48岁。褥疮面积(8~10)cm×(16~20)cm,…  相似文献   

12.
臀大肌肌皮瓣修复骶部褥疮肖祖辉1徐中和2我院自1992年以来,应用带血管蒂的臀大肌岛状肌皮瓣修复骶部褥疮,效果良好。本组男12例,女3例。年龄23~63岁。外伤性截瘫9例,脑溢血偏瘫6例。病程10d~4个月。褥疮面积6cm×6cm~12cm×15cm...  相似文献   

13.
下部臀筋膜皮瓣修复骶部褥疮11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部臀筋膜皮瓣修复骶部褥疮11例方松清*胡存根*我院自1990年以来,利用下部臀筋膜皮瓣修复骶部褥疮11例,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效果满意。1临床资料本组男7例,女4例。年龄20~63岁。骶部褥疮面积4cm×4cm~10cm×8cm。褥疮原因:胸椎骨折并...  相似文献   

14.
臀大肌肌皮瓣修复臀部溃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年8月~1998年5月,应用臀大肌下部肌皮瓣修复臀部溃疡11例,术后创面Ⅰ期愈合,经3个月~5年随访,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1例,男3例,女8例。年龄31~68岁。其中脊柱骨折截瘫,骶部褥疮3例,臀部巨大皮脂腺囊肿感染溃疡2例,...  相似文献   

15.
骶部褥疮继发良性间叶瘤一例顾雄华患者男,35岁。因腰4,5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于1988年11月,1991年4月在外院二次手术。第二次术后致不全截瘫,左骶尾部褥疮,逐渐溃烂深达骨骨各。1992年9月创面长出肿物并凸于皮外,表面破溃,肿物逐渐长大。于...  相似文献   

16.
双侧旋转筋膜蒂皮瓣修复骶尾部巨大褥疮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截瘫病人如不能及时翻身和皮肤护理极易发生褥疮 ,我院收治一例高位截瘫后骶尾部巨大褥疮患者 ,采用双侧旋转筋膜蒂皮瓣一次性修复 ,效果良好。病例 男 ,35岁。因胸椎枪伤后截瘫 1周 ,于 2 0 0 1年 5月 16日转入我院。检查 :第 5胸椎以下感觉障碍 ,运动完全丧失 ,大、小便功能障碍。骶尾部有一巨大褥疮 ,面积约 15cm× 2 0cm ,下方一直通到肛门处 ,已化脓 ,味臭 ,骶骨外露 ,入院后创面做细菌培养有大肠杆菌生长 ,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 ,褥疮用自制中药消炎祛腐生肌膏外敷 ,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 4周后炎症明显控制 ,新鲜肉芽组织生长 ,…  相似文献   

17.
臀大肌肌皮瓣修复骶尾部褥疮赵国强,赵玉亭,李金明,汪海,于振声,张建春1988年6月~1992年8月,我们应用臀大肌肌皮瓣修复骶尾部褥疮16例。男11例,女5例。年龄44~86岁。外伤性截瘫6例,脑血管意外7例,左股骨颈骨折、脊柱结核合并右臀烫伤、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结合臀大肌肌皮瓣修复骶尾部褥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2月~2009年2月收治的骶尾部褥疮患者31例,男17例,女14例;年龄30~ 75岁,病程0.2 ~20年.创面面积:5cm×6.5cm~8cm×12.5cm.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6例,创面先经负压封闭引流处理,设计以臀上动脉浅支为血管蒂的臀大肌上部肌皮瓣,修复骶尾部褥疮.对照组15例,常规换药处理后臀大肌上部肌皮瓣修复.[结果] 29例患者皮瓣一期存活,试验组和对照组各有1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治疗过程中无大出血、血管神经损伤、感染等并发症.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 ~18个月,肌皮瓣质地良好,褥疮无复发,功能满意.试验组在换药次数、住院时间及抗生素使用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负压封闭引流结合臀大肌肌皮瓣修复骶尾部褥疮,能够明显缩短病程,并发症少,成功率高,是治疗骶尾部褥疮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改良V-Y推进臀大肌肌皮瓣修复骶尾部褥疮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我院自 1997年~ 2 0 0 0年收治骶尾部褥疮 9例 ,其中 6例 7处采用改良 V- Y推进臀大肌肌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 ,术后均 期愈合 ,无复发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 4例 ,女 2例。年龄 18~ 79岁。病程 1~ 15个月。因胸椎肿瘤手术后不全截瘫 1例 ,腰椎损伤截瘫 3例 ,骨盆骨折 1例 ,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 1例。骶尾部褥疮 6例中合并坐骨结节褥疮 1例。褥疮范围 3.5 cm× 4 .0 cm~ 8.0 cm× 12 .0 cm。1.2 手术方法以褥疮边缘为底 ,骶尾部褥疮向一侧或两侧做 V形肌皮瓣设计 ,外侧为顶 ,其顶点到底边的距离为褥疮的直径。沿…  相似文献   

20.
推进臀大肌肌皮瓣修复骶尾部褥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院自1995年7月~1998年7月,采用推进臀大肌肌皮瓣修复骶臀部褥疮患者5例共6处软组织缺损创面,取得满意疗效。临 床 资 料本组5例患者均为男性,4例年龄36~46岁,均为胸椎损伤致截瘫并发褥疮,另1例老年患者年龄76岁,因患脑血管疾病,长期卧床并发褥疮。部位:骶部褥疮4例,双侧坐骨结节褥疮1例。创面最小5cm×5cm,最大8.5cm×8.5cm。对骶部褥疮,在创面两侧臀部各取一点,该点至创面边缘的垂直距离与创面直径相等,从该两点分别向创面边缘作两条相切的连线,形成左右两侧对称的“V”形切口;对坐骨结节褥疮,于同侧臀上部取一点,该点至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