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QT离散度(QTd)是指标准12导联心电图上QT间期的差异,它是从个体整体上反映心室肌细胞复极过程不均一性程度的可靠指标。1990年Day等[1]首先证实QTd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回顾性分析了36例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前后的心电图变化,以探讨PTCA对QTd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1 临床资料 1.1 对象:选择本院施行的PTCA共36例,男28例,女8例,年龄40~64(平均51.4岁),所有病例均无电解质紊乱,未使用抗心率失常药物(β受体阻滞剂除外),且心电图无心房纤颤,室内传导阻滞或严重记录伪…  相似文献   

2.
冠状动脉血管血运重建后对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血管血运重建后对QT间期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对65例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球囊成形(PTCA)及冠状动脉搭桥(CABG)手术前后的24小时内12导联心电图QT间期、QTc、QTd及QTcd四项指标进行分析。结果:PTCA及CABG后QT和QTc与术前差异无显著性,而QTd和QTcd则较术前明显减少,差异非常显著(P〈0.001)。结论:血管重建术后能显著减少冠心病患者的QTd,可能反映了部分顿抑或冬眠心肌的“复苏”,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廖树森 《微创医学》2006,1(3):163-164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范围与QT离散度(QTd)及校正QT离散度(QTcd)变化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已行冠状动脉造影(CAG)的64例患者,按冠脉狭窄程度分为中度狭窄组(造影示病变狭窄>50%~70%)18例、重度狭窄组(病变狭窄>70%)20例;按冠脉血管狭窄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16例、2支以上病变组22例。将造影示狭窄<50%,临床已排除冠心病的26例作为对照组。结果重度狭窄对QTd及QTcd影响明显(P<0.005),而中度狭窄对QTd及QTcd则无明显影响(P>0.05);2支以上血管病变对QTd及QTcd影响明显(P<0.05),单支血管病变对QTd及QTcd则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QTd及QTcd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及血管病变范围有关,心肌缺血及损伤程度越重,其QTd及QTcd延长越明显,是评价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损伤的一个有意义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病变对QT间期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测量245例自愿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QTd、QTcd,观察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病变血管数及与QTd的关系。结果:冠脉狭窄组QTd、QTcd显著大于冠脉无狭窄组 (P<0.001),冠脉狭窄≥70%组QTd、QTcd明显大于冠脉狭窄<70%且≥50%组。QTd与冠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r=0.84, P<0.05),狭窄程度越重,QTd越大。多支病变组QTd、QTcd虽比单支病变组有所延长,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冠脉狭窄及程度对QTd有影响,冠脉病变血管数对QTd无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冠心病患者QT间期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对268例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管腔狭窄≥75%而成功行支架置入术,术前、术后进行同步12导联心电图检查,测量QTd和校正QT间期离散度(QTcd);同期测量262例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术前、术后的QTd和QTcd。结果:冠状动脉造影组:冠状动脉造影后与冠状动脉造影前QTd和QTcd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支架置入术组:支架置入术后与术前的QTd和QTcd比较明显缩短(P<0.01)。亚组分析表明:术前多支血管病变者的QTd及QTcd显著大于单支血管病变者(P<0.01),且治疗后多支血管病的QTd及QTcd的下降程度均较单支血管病变者更加明显(P<0.01)。结论:成功的支架置入术早期即可改善冠心病患者的QTd、QTcd,从而可能预防早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QT离散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对冠心病患者QT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成三组正常对照组(冠状动脉造影阴性)92例,药物对照组(冠状动脉造影阳性但不适宜介入治疗)87例,介入治疗组136例(单支病变71例、多支病变65例),分别测定其术前、术后即刻、术后第1、3、7天的QTd.结果介入组和药疗组术前QTd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术后(治疗后)两组QTd均缩短,但介入组缩短更明显(P<0.05).单支病变组术后QTd缩短速度快于多支病变组(P<0.05).结论PCI可减少冠心病患者QTd,单支病变组术后QTd缩短更快.  相似文献   

7.
QT离散度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QT离散度临床学院内科周健综述饶邦复审校中图分类号R540.41985年Campbel[1]首先发现不同导联的QT间期差异有其规律性,提出QT离散度(QTdis-presion,QTd)这一概念。1990年Day[2]等又证实QTd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997年2月~12月心内科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transluminalcoronaryangioplasty,PTCA)/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支架)患者32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2例;年龄35岁...  相似文献   

9.
QT间期和QT间期离散度刘仁光,袁荣玺(附属第一医院)1QT间期和测量分析中的有关问题1.1QT间期(QTinterval)是指心电图中从QRS波群起点至T波止点的时间,包括心室的除极和复极过程。在心室除极正常时,QT间期已成为反应心室复极时间的常规...  相似文献   

10.
背景:对于非急性完全性冠状动脉闭塞(TCO)患者而言,心肌缺血是导致QT离散度(QTd)增加的众多因素之一。作者试图评价TCO行经皮血运重建对QTd的影响,以及QTd与远期血管畅通的关系。方法:对纳入TOSCA试验的70例患者进行分析。发生TCO〉72h的患者接受PCI。由两位独立研究者分析了PCI术前即刻(PRE)、术后12~18h(POST)以及6个月(6M)时所做心电图检查中的QTd。在术后6个月再行血管造影检查。结果:平均QTa从PRE的77±29ms降至POST的66±26ms(P〈0.001)以及6M的65±25ms(P〈0.001)。6M时QTd≥POST时QTd的患者与6M时QTd〈POST时QTd者相比,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万爽力)对稳定型冠心病患者QT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 40例稳定型冠心病患者采用随机、单盲、对照的方法分为曲美他嗪组和常规治疗组。观察4周后所有稳定型冠心病患者治疗前后QTcmax、QTcmin及QTcd的变化。结果 两组稳定型冠心病患者治疗后QTcmax和QTcd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减少(P〈0.05),在曲美他嗪组减少的尤为明显,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稳定型冠心病患者存在显著QTd增加。曲美他嗪可显著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QTd。  相似文献   

12.
急性期QT间期离散度在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期QT间期离散度(QTd)在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0例川崎病(KD)患儿在发病急性期进行心电图检查,同时做心脏超声心动图观察冠状动脉损伤情况,并在1个月内复查心脏超声心动图,将有冠状动脉损伤的作为损伤组,无冠状动脉损伤的为非损伤组,同时随机抽取在此期间有发热的非KD患儿34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间QTd值及与冠状动脉损伤的相关性。结果:冠状动脉损伤组和非损伤组川崎病患儿急性期QTd值(53.23±15.07,31.41±16.46)均显著延长,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冠状动脉损伤组、非损伤组与对照组(22.71±9.47)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同急性期QTd值呈正相关(rs=0.551,P(0.05)。结论:观察川崎病患儿急性期QTd值,对川崎病冠状动脉损害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心磁图对健康人,冠心病患者进行心脏复极时间均一性变异的测量,以了解心磁图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怀疑为冠心病的116例患者,确诊为陈旧性心肌梗死的10例患者和35例健康人的对照组进行心磁图检查,并行普通心电图,负荷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心脏复极时间变异的测量采用QT离散度及QT离散度均一性指数(smoothness indexes,SI),进行心脏复极时间均一性变异的测量。结果:显示心电图QT离散度的变异不能区分冠心病组与对照组,也不能区分冠心病心肌梗死组与对照组,心磁图QT离散度可区分冠心病心肌梗死组与对照组,离散度均一性修正指数(SIn)可区分冠心病心肌梗死组与对照组,也可区分冠心病组与对照组;冠心病组与对照组比较,QT离散度均一性指数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为78.2%,特异性为81.6%。结论:心磁图能更好地反映冠心病患者心脏复极时间均一性的变异,优于普通心电图;增加心前区导联的测量及采用QT离散度均一性指数,有助于对冠心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分析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transluminalcoronaryangioplasty,PTCA)中缺血和再灌注时QT离散度的变化。评价成功的PTCA术对改善QT离散度的临床意义。方法22例冠心病患者行成功的PTCA术治疗,其中男17例,女5例,年龄43~79岁,平均年龄(59.8±9.0)岁,记录PTCA术中及当日同步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分别于术前、首次球囊扩张期间、首次球囊扩张后即刻、术后2h及12h测定QT间期和RR间期,QTd=QTmax-QTmin。结果QTd在首次球囊扩张期间与扩张前比较明显增大(P<0.05),在术后2h及12h均较术前减小(P<0.05),且术后12h与术后2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球囊扩张后即刻与扩张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CA球囊扩张期间,由于产生一过性短暂的心肌缺血使QTd增加,而成功的PTCA术可降低冠心病患者的QT离散度,从而可能预防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QT离散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QT离散度(QTd)及校正QT离散度(QTcd)的影响。方法20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CAG)确诊的UA患者,冠状动脉狭窄≥75%者94例(观察组)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及支架术,CAG轻度狭窄50%~70%者108例为对照组,观察2组QTd及QTcd。结果CAG前后QTd及QTcd无显著差异(P>0.05),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QTd及QTcd较治疗前明显缩短(P<0.05)。结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能明显缩短QTd及QTcd,有利改善UA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