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丧偶对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以安徽省皖南皖北农村丧偶老人为对象,采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及自编的调查表进行调查,进行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非丧偶老人与丧偶老人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59,5.817,6.843,6.432,7.423;P<0.05);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对社区环境是否满意、是否空巢进入回归方程。结论农村老人主观幸福感总体处于中等水平,但是非丧偶老人明显高于丧偶老人。对社区环境不满意及是否空巢是影响丧偶老人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老年公寓中丧偶老人主观幸福感和抑郁情绪的测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探讨不同养老方式对老人心里的影响 ,本文对入住老年公寓的丧偶老人和社区散住丧偶老人进行了对照研究。对象 公寓丧偶老人组 :68例。均为入住济南市老年公寓 6个月以上、丧偶时间长于 2年、无明显智力损害、非长期卧床的老人 ,其中男 3 8例 ,女 3 0例 ,年龄 65 --85岁 ,平均 71± 7岁 ,受教育年限 0 -17年 ,平均 7± 6年。社区丧偶老人组 :68例。均为济南区内生活的丧偶老人 ,居住方式不限 ,包括独居、与子女共同生活等 ,其中男 3 5例 ,女 3 3例 ,年龄及受教育年限与公寓老人组均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方法 采用测量工具有 1…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城区老年人的家庭、婚姻与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北京市城区老年人婚姻、家庭状况调查表明,71.1%老人在婚,丧偶老人占28.9%,女性丧偶者是男性的三倍,随年龄增长丧偶者明显增多。近半数老人生活在三代大家庭中,身边有子女者占四分之三。婚姻状况,家庭结构和家庭关系均影响着老年人的心身健康。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湖南丧偶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支持现状,探讨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取定额抽样的方法,用老年人心理健康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对湖南307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及统计分析。结果:丧偶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支持现状均低于非丧偶老人(t=7.391,8.089;P0.05),并且存在显著差异;丧偶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支持显著相关(r=0.504,P0.05)。结论:丧偶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支持呈正相关关系,应通过各种渠道丰富丧偶老人的社会支持来源,提高丧偶老人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以改善丧偶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5.
新疆和田地区667例60岁以上老人长寿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新疆和田地区老人的长寿影响因素,探讨遗传和环境因素与长寿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新疆和田地区洛浦县、墨玉县和和田县的8个乡共667例老人进行长寿因素调查,包括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研究对象的平均每标准人日热能摄入量为2196.02kcal,占推荐摄入量(RNI)的115.58%。其主要营养素摄入量中,胆固醇、视黄醇、尼克酸、锌较低,分别占RNI的38.88%、36.71%、59.29%和53.80%,其它摄入量都已接近或超过RNI;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婚次、婚姻状况、性生活、住房状况、家族长寿史、既往病史和碳水化合物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逐步Logistic分析显示,婚姻状况、性生活、住房面积和家族长寿史是老人长寿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长寿的父母有长寿的子女,已婚的老人比未婚、离婚、丧偶的老人长寿,有正常性生活的老人比无性生活的老人长寿;增加对老年人婚姻和性生活的关心,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抑郁症状严重危害老年人的心身健康,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1]。本研究探讨安徽农村老年人抑郁症状及相关因素。1对象与方法1.1对象2009年12月-2010年3月,在安徽省16个地市41个县,每个县随机选取2个乡镇,每个乡镇随机选取2~3个自然村,调查10~15户老年人家庭(入选条件为家庭内有至少1名60岁以上老人,且有子女健在),每个家庭调查1名60岁以上老人,共调查了992户家庭,其中有17户家庭老  相似文献   

7.
298例农村老人幸福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98例农村老人幸福度调查四川省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张英辉,杨碧春,刘仕俊,李萍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老年心理卫生问题日益突出 ̄[1]。为了解影响农村老人心理卫生因素,促进农村老年精神卫生工作开展,作者对广元市部分农村老人进行了幸福度调查。对象及方...  相似文献   

8.
老年复员军人幸福度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的心理卫生问题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有关老年人幸福度报道较多[1-4]。建国前后入伍的复员军人现均已步入老年阶段,有关他们的晚年生活状况如何报道不多。本文就部分农村老年复员军人的幸福度及其影响因素报道如下。对象 根据民政部门提供的资料,于滨州地区六县一市每个县市随机抽取20名1953年以前入伍的农村籍复员军人作为观察对象,并随机抽取60名当地普通老人为对照组。两组均为男性。观察组符合入组条件者113例。年龄:63~81岁,平均(707±39)岁;婚姻:在婚88例(779%),丧偶24例(212%),离异1例(1%);文化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东西部地区农村老年人的精神信仰现状。方法:分别在东西部地区选择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村庄,采用老年人精神信仰问卷进行现场调查,分析农村老年人的精神信仰现状。结果:农村的男性老人比女性老人有更低的超自然信仰(t=-3.8161,P0.001);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农村老人在精神信仰的4个维度上都低于经济较落后地区的农村老人(t=-1.995,-7.620,-6.172,-7.976;P0.05);务农的老人伦理信仰高于其他职业的农村老人(t=2.179,P0.05);留守老人的超自然信仰和伦理信仰高于非留守老人(t=2.423,4.176,P0.05)。结论:在农村,女性和经济条件较差老人以及留守老人的精神信仰问题非常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婚姻状态及其变化(丧偶及再婚事件)对于老年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利用"是否经常感到紧张害怕"、"是否经常感到孤独"这两项指标来度量老年负性情绪,通过2002年及2005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的大规模调研数据,在控制人口家庭、经济及生理健康等因素的情况下,借助logistic静态回归及动态回归模型分析丧偶及再婚事件等相关因素与老年负性情绪的关系。结果:多元回归模型显示,处于丧偶状态的男性、女性老人出现以"是否经常感到紧张害怕"、"是否经常感到孤独"为标志的负性情绪的概率分别比有偶男性、女性老人高出6.2%、4.7%;丧偶事件会导致男性及女性老人的负性情绪概率在3年内分别上升8.2%、11.3%,而再婚事件对负性情绪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提示,丧偶老人的负性情绪概率高于有偶老人,丧偶事件会增加老年人产生负性情绪的概率,而再婚对于老年负性情绪的改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2011年初,我们根据卫生部《精神卫生工作指标调查评估方案》[1](以下简称《评估方案》),对保定市《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02-2010年)》[2](以下简称《规划》)部分指标的落实情况进行了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1.1.1普通人群 在年龄为≥15岁人群抽样.按照城市城区和农村人口所占行政区划人口的比例确定城市样本量和农村样本量,城市样本量为400人,农村样本量为1 100人.确定保定市3个区为城市样本,5个县为农村样本.以居委会作为基本抽样单位,抽样方法为家庭人户调查,每个家庭随机抽取1人.农村以乡镇为单位,把每个县所有乡镇按人口数排列,抽取1至2个所辖乡镇,再对所辖的行政村按人口数排列,抽取1至3个行政村,共抽取10个村.以村委会为中心,按照不同方向逐户登记,家庭抽取1人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九江市农村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服务需求的现状,探讨农村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服务需求的差异,为制定进一步改善孕产期保健服务的政策、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九江市3476名农村育龄妇女作为调查对象进行结构式访谈问卷调查。结果:农村育龄妇女孕产期保健意识普遍存在,孕期保健和住院分娩地点主要选择县、乡两级,然而农村育龄妇女孕期保健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了解孩子的发育情况;半数以上不愿意接受医生指导的孕期常规筛查项目的调查对象认为没必要筛查;尚有17.3%的农村育龄妇女在停经4个月后才进行初次产检;1.4%的农村育龄妇女选择家庭、村级卫生所为分娩地点。结论:建议给予县、乡两级孕产期保健服务能力建设以持续和重点支持。建议采用进村入户发放传单、张贴标语、讲解典型事例、与家庭成员商谈等更深入细致的健康教育形式,消除农村孕产期保健知识的盲点。  相似文献   

13.
丧偶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丧偶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以性别为分层标准,采用等距抽样法随机抽取西安市社区丧偶1年及以上的老人292名,男性149例,女性143例;年龄60~86岁.采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康奈尔医学指数(Cornell Medical Index, CMI)、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自编调查表进行测查,进行方差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男性丧偶老人主观幸福感高于女性丧偶老人[(25.5±5.7)vs.(22.8±6.9),P<0.01].CMI总分、解决问题、退避、支持利用度、主观支持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具有直接影响(权重分别为:-0.358,0.567,-0.469,0.320,0.152);解决问题、自责、求助、支持利用度、主观支持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具有间接影响(权重分别为:0.124,-0.087,0.091,0.049,0.098).结构方程模型显示,解决问题对主观幸福感的正性影响最大,其次是支持利用度和主观支持(权重分别为:0.691,0.369,0.250);退避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最大负性影响(权重为:-0.469).结论:本研究提示缺乏社会支持是丧偶老年人低主观幸福感的危险因素,合理的应对方式对提高个体主观幸福感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湖南农村空巢老人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了解湖南农村空巢老人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对农村空巢老人生活质量进行入户调查。结果:空巢老人与非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没有显著差异:影响农村宅巢老人生活质最的因素主要是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子女关系与健康状况。结论:农村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农村老年工作应将空巢老人与非窄巢老人作为一个群体看待。  相似文献   

15.
退休老人的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工作状况、丧偶状况及社会支持对退休老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用主观幸福感量表及社会支持量表对天津市389名55~85岁老年人进行测查。结果:退休老人的工作状况对其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丧偶状况对退休老人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社会支持各维度与主观幸福感相关显著,且不同社会支持水平的退休老人的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差异;各变量间交互作用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中国高龄老人认知下降及相关因素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目的 :了解高龄老人认知能力情况 ,为老年健康研究提供资料。方法 :对 2 0 0 0年中国高龄老人健康长寿调查中的 44 82名高龄老人 ,使用MMSE修改量表 ,将认知能力得分按照有关标准划界 ,把认知能力分为不健全 健全 ,认知能力转变为二分变量作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发现女性、增龄、低受教育程度、身体健康状况差、婚姻状况为丧偶和从未结婚、情绪不乐观、不进行身体锻炼和出生地乡村等因素是高龄老人认知能力下降的危险因素。结论 :中国高龄老人认知能力受到其生物、心理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7.
1982年在天津市调查了产后2~6月城市乳母33人,农村乳母40人的营养状况与乳汁成分。膳食调查表明:除铁及硫胺素外,主要营养素含量稍低于供给量标准。热能摄入为供给量标准的82.7%(城)、与77.3%(乡),蛋白质摄入为供给量标准的80.6%(城)与73.1%(乡),核黄素摄入分别为96.7%与41.1%,钙摄入分别为21.9%与25.2%。城、乡比较,城市乳母动物蛋白质、脂肪摄入量与脂肪热比显著高于农村组。城,乡乳母乳汁中蛋白质、脂肪、  相似文献   

18.
安徽省农村某镇空巢老人抑郁情况现状及相关因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了解安徽省农村空巢老人抑郁症状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安徽省农村某镇为研究地区,采用老年精神状况量表(Geriatric Mental State Schedule,GMS)对该镇60岁及以上空巢老人抑郁症状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1600名老人,其中,非空巢老人739人,抑郁症检出率为6.2%,亚病例检出率为4.7%;空巢夫妻同居老人643人,其抑郁症状检出率为3.7%,亚病例患检出为3.0%;空巢独居老人218人,其抑郁症状检出率为11.5%,亚病例患状检出为6.9%.分析结果显示:女性抑郁症状检出率为8.6%,男性检出率为2.9%,女性显著高于男性(x2=12.78);空巢独居老人抑郁症状检出率高;健康自评(rs=0.50)、生活满意度(rs=0.57)、经历负性生活事件数(rs=0.561)等因素与抑郁症状检出率相关.结论:抑郁症状严重影响空巢老人特别是空巢独居老人健康,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减少抑郁症状对空巢老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湖北省农村贫困地区妇女的抑郁症状流行现状及相关因素,为农村贫困地区妇女抑郁的三级预防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在湖北省7个贫困县市的8个村调查1345名妇女(年龄18~64岁),采用简版流调中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_(10))评估抑郁症状。结果:CES-D_(10)平均得分为(5.8±4.5)分,中位数为5.0分。具有抑郁倾向的检出率为19.8%。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睡眠质量越差、经济状况差、年龄越大、丧偶以及有异常孕产史妇女的CES-D_(10)得分越高(β=0.40、0.24、0.07、0.06、0.05,P0.05);经常锻炼身体妇女的CES-D_(10)得分越低(β=-0.06,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经济困难、睡眠质量差、年龄增长、丧偶、异常孕产史和锻炼身体是湖北省农村贫困妇女抑郁症状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20.
重庆市当地人群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重庆市当地疟疾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为疟疾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重庆市5个区县,每县随机抽取3个乡,每乡调查中学和小学各1所,每校调查60名学生;每乡再随机抽取3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调查15岁以上居民200名。采取统一的问卷进行疟疾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对"疟疾传播途径、疟疾主要症状、疟疾最严重危害、发生疟疾找医生、预防疟疾方法"的知晓率分别为53.48%、62.55%、42.02%、83.71%、27.69%,5项指标不同区县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性别调查对象除对"发生疟疾找医生"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不同性别人群对"疟疾传播途径、疟疾主要症状、疟疾最严重危害、预防疟疾方法"的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对"疟疾传播途径、疟疾最严重危害、发生疟疾找医生、预防疟疾方法"的知晓率高于居民(P〈0.05),且以7岁组最高,不同年龄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重庆市人群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疟疾防治健康教育工作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