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安的近代建筑虽然没有取得像古代那么辉煌的成就,也没有像其他沿海开埠城市那么典型,但它反映了内陆城市近代建筑的特点,见证了西安城市的近代化进程,并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受西方建筑风格影响的西安近代西式建筑是西安近代建筑走向"西化"的缩影.本文以对西安近代建筑的普查为基础,对西安近代受西方建筑风格影响的近代西式建筑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研究,对其外来宗教建筑、工业建筑、公共建筑、居住建筑等建筑类型的特征和典型实例进行了分析,进而对西安近代西式建筑的特点与沿海开埠城市进行了比较研究,最后总结出如何正确看待西安等内陆城市的近代建筑的地位和价值.  相似文献   

2.
余婕  周青  宋冬雪  孙哲 《安徽建筑》2011,18(5):25-26,92
通过对近现代开埠城市芜湖西式建筑的调研,记述了在特殊历史下建造的一系列近代西式建筑的背景、形式及特色。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东南大学校园中的西式建筑进行了分析与探讨,研究其功能、结构及艺术等方面的价值,从而增强人们保护与利用校园历史性建筑的意识。  相似文献   

4.
5.
刘先觉 《华中建筑》1999,17(4):124-127
该文简要介绍了1840年雅片战争前传入中国的西式 要表现在澳门最早出现的西式建筑,一批早期的西式天主教堂,广东的十三夷馆以及北京长春园的欧式宫殿等建筑。这些建筑成了西式建筑东渐的先驱,也为中西建筑文化交流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6.
曾凡普  何俊萍 《山西建筑》2006,32(24):23-24
论述了中国近代建筑文化的出现以及一系列背反现象,探讨了现代建筑运动的两个阶段以及对建筑发展的影响,阐述了中国近代建筑的发展历史,指明了其发展具有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北京规划建设》2008,(4):130-132
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标志,中国步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近代社会,以此开始了中国近代建筑的历史进程,并在西方建筑文化的冲击、激发与推动下展开了。近代北京处于政治风云急剧变幻之中,一方面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继续,一方面是西方外来建筑文化的传播,这两种建筑活动的互相作用,构成了中国近代建筑史的主线,也使北京的近代建筑独具特征。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近代中国水塔建筑为研究对象,分析水塔的历史、发展、建筑构造以及材料等相关内容.尤其分析了汉口作为近代城市地标性建筑的水塔,揭示其在近代工业建设和城市建设的建筑地位.  相似文献   

9.
该文简要介绍了1840年鸦片战争前传入中国的西式建筑活动情况。主要表现在澳门最早出现的西式建筑、一批早期的西式天主教堂、广东的十三夷馆以及北京长春园的欧式宫殿等建筑。这些建筑成了西式建筑东渐的先驱,也为中西建筑文化交流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代建筑师和建筑思想研究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琦  庄凯强  季秋 《建筑师》2008,(4):102-107
中国的近代建筑历史研究经过50年的发展,尤其是近20多年的深入研究,已经积累了大量的基础资料和理论成果,具备了向理论化和系统化发展的条件。近代建筑师和近代建筑思想是这种研究的重要的线索和切入点。近代建筑师是对于近代建筑发挥最大主观能动作用的人群,近代建筑思想则是近代建筑背后所有主客观的影响因素的总和。该研究通过对典型建筑师和建筑师群体及其相应建筑文化遗产的深入、细致、全面的研究,试图为同类型的研究建立范式。社会意识、体制与制度、工艺与技术等因素对建筑的影响及其互动,形成了社会建筑思想。该研究将通过对社会建筑思想和建筑师思想的对比与分析,了解中国近代建筑发展的原因并揭示其发展规律,为中国现在及未来的建筑发展提供史学参考。该研究将通过综合运用实证调查,社会史观、中西比较等科学的史学研究方法,对以上命题进行系统研究,以期取得相应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1.
霍光 《建筑师》2007,(2):73-75
文章认为“华侨建筑”是中国近代建筑中一个相对独立、极富特色的类型。文章扼要地介绍了“华侨建筑”的类型、美学特征和思想文化内涵,并进一步指出:研究“华侨建筑”对丰富中国近代建筑的内容,深刻认识中国近代建筑的发展历程,理解中外建筑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我国传统的建筑文化逐渐被人们遗忘。目前我国的建筑文化出现了严重缺失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保护正在失落的传统建筑文明,并且还要将其继承、发扬。这并不代表中国反对外来建筑文化,建筑多元化是国家进步的体现,只是我们需要守住自己的根基,以传统建筑文化为主,外来建筑文化为辅。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近代图书馆建筑之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概述图书馆事业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明代嘉靖年间(1561-1566),在浙江宁波,建造的天一阁,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图书馆建筑。以后清代为藏四库全书建造的七阁(北京故宫的文渊阁、圆明园的文源阁、沈阳的文溯阁,承德的文津阁、扬州的文江阁、镇江的文宗阁、杭州的文澜阁),都是仿照这一形式建造的。其主要功能是藏书,很少借阅。中国建立具有近代公共图书馆性质的图书馆,是在鸦片战争以后。1897年在浙江绍兴建造的古越藏书楼,1908年在江苏南京建造的江南图书馆,1916年在北京建造的京师图书馆等,才开始设有供读者阅读图书的阅览…  相似文献   

14.
巴洛克对中国近代建筑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作者认为,巴洛克建筑在中国的传播与变异过程,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并与中国传统建筑合流,生成了所谓“中华巴洛克”。在中国传统建筑向近代转型时,巴洛克调和了若干冲突。  相似文献   

15.
蔡晴  蔡亮 《华中建筑》2005,23(Z1):128-130
花园洋房和西式门面住宅,是19世纪初南京城市住宅近代化过程中产生的二种重要的居住建筑类型.这些近代城市住宅反映了传统生活方式向现代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城市的面貌.笔者通过对家族生活经历中的住宅进行考察及实测,以此为例,分析了近代南京花园洋房和西式门面住宅的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16.
杨嵩林 《四川建筑》1995,15(2):8-11
4、早期公共建筑上海曾为“冒险家的乐园”,那些西方腹无文墨、目不识丁、一文不名、穷极潦倒的泼皮无赖、乃至囚徒,都跑到这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来淘金。在上海租界还是单一乏味的殖民式建筑时,就建起了“跑马场”、“跑狗场”和大世界”这样的公共建筑。法租界里的“跑狗场”在法国注册,名称是“法商赛跑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狗场”。英文是Canidrome”,人们谐音为“看你穷”。中国老百姓几千年来,庙会、上坟、放河灯、耍龙船、秧歌、旱船、狮子、龙灯,多为露天,无需建筑,庙会唱戏有戏台,社戏、会馆有戏台;杂耍、耍猴的,…  相似文献   

17.
杨嵩林 《四川建筑》1995,15(3):15-18
上海汇丰银行(现上海市政府),1921~1923年建.英商公和洋行设计;原为英国人1867年所办.是当时控制上海摊的一间银行;1923年新楼建成,平面近方形、主楼5层,局部7层.上狂穹顶;建筑面积32000m’。钢框架结构,仿古砖石砌筑;内部有爱奥尼克式往廊;安装了暖气和当时最先进的冷气。这幢建筑是19世纪西方古典复兴的尾音;欧美在工业革命的冲击下,出现了一批用新材料建造的仿古建筑,多数是市政机关。百老汇大厦(现上海大厦),1930~1934年建成.当时专供外国人用的旅馆及公寓.双层铝钢结构,比一般建筑轻1/3。全高76.7m,高22层…  相似文献   

18.
刘源 《建筑师》2013,(2):101-105
本文讨论了为什么研究近代建筑传媒、近代建筑传媒的概念以及如何研究近代建筑传媒这三个问题。近代建筑传媒在中国建筑的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相关研究一直比较欠缺。研究近代建筑传媒首先需要对史料进行深入挖掘和整理,在此基础上分析近代建筑传媒的类型和特征,解读传媒所传播的信息内容,研究传媒的制造者和接收者,探讨近代建筑传媒与中国建筑现代转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张帆 《建筑师》2010,(2):77-82
20世纪50~60年代是梁思成建筑史研究的一个特殊时期,在此期间,由于种种特殊的社会、政治原因,使其在学术研究领域投入时间、精力相对于20世纪30~40年代大大减少。但若仔细考察这段历史我们就会发现,梁思成仍然对中国的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做出了特殊的贡献,其宏观、系统而又颇具前瞻性的学术思想在这一时期也得以进一步延续和发展。本文拟从"中国近代建筑研究"这一侧面切入,结合大量的学术访谈,试图将梁思成对中国近代建筑的研究历程进行较为全面的回顾,从而进一步对梁思成中国近代建筑研究的特征、动因及意义进行初步总结,以填补以往研究中的空白。  相似文献   

20.
早期西方建筑对中国近代建筑产生影响的三条渠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秉德 《华中建筑》2005,23(1):159-163
该文对日本学者藤森照信提出的“外廊样式——中国近代建筑的原点”之说提出质疑,并提出作者关于早期西方建筑通过三条渠道对中国近代建筑产生影响的观点,这三条渠道是:教会传教渠道、早期通商渠道与民间传播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