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基于核局部Fisher判别分析的掌纹识别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运用核局部Fisher判别分析(KLFDA)进行掌纹识别。为了解决小样本图像识别中特征方程矩阵的奇异性问题,首先运用图像下抽样方法降低掌纹空间的维数,在低维图像上应用KLF-DA提取低维的投影向量;然后将训练图像和待识别图像的核矩阵向投影向量上投影,得到非线性局部判别特征;最后计算特征向量间的余弦距离,进行掌纹匹配。运用PolyU掌纹图像库对算法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与主元分析(PCA)、Fisher判别分析(FDA)、独立元分析(ICA)、核主元分析(KPCA)和局部Fisher判别分析(LFDA)相比,本文算法的识别率(RR)最高为99%,特征提取和匹配总时间0.031 s,满足实时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基于核Fisher判决分析的脸谱识别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核Fisher判决分析(简称KFDA)的脸谱识别方法。即首先应用KFDA提取脸谱特征,然后,进行脸谱识别。利用标准的AT&T脸谱数据库对KFDA特征提取方法和PCA、FDA以及ICA特征提取方法进行比较,最后使用线性支持向量机(简称SVM)进行分类和识别,实验结果显示基于KFDA特征提取脸谱识别方法的识别率明显优于其它三种脸谱识别方法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3.
核Fisher判别分析(KFDA)既具有核技巧的非线性描述能力,又继承了线性Fisher判别分析(FDA)的优点,其在非线性判别方面表现出很好的识别性能。尝试把训练核样本的模糊隶属度信息完全融入到核散布矩阵的计算中,使得KFDA在提取原始训练样本非线性特征的同时,又可以提取到训练核样本的隶属度信息,并且把这种方法应用到雷达一维距离像识别中,实验证明其取得了很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4.
基于小波分析与KFisher的人脸与虹膜融合和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俊英  柳俊峰  邵盼 《现代电子技术》2009,32(22):96-98,101
小波变换将样本图像分解为低频分量和高频分量,去除其高频分量,用低频分量来做人脸识别能有效削弱光照的影响;核方法可以将非线性可分的低维样本空间变换为线性可分的高维空间;人脸与虹膜融合包含更多有用的鉴别信息。因此,先用离散小波变换(DWT)分别获取人脸与虹膜的低频分量;然后,核Fisher辨别分析(KFDA)提取人脸与虹膜融合后的KFDA特征;最后,采用最小距离分类器(KNN)完成识别。基于ORL人脸数据库与CASIA虹膜数据库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现了人脸与虹膜的特征融合识别,有效地提高了识别率,克服了Fisher算法的"小样本"效应,为多生物特征身份识别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好地提取掌纹图像的非线性特征,文中提出一种基于Gabor小波变换和局部线性嵌入的掌纹识别算法。通过提取ROI进行光照和滤波预处理,之后进行Gabor小波变换,提取掌纹图像的多尺度特征,利用非线性的LLE算法提取主元,用最近邻方法进行分类。通过PolyU掌纹库进行验证,比较了预处理、不同ROI提取方法、LLE算法的参数对识别率的影响。实验表明,此方法相比于传统的线性降维算法以及单独的LLE算法在识别率上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6.
基于局部保持投影和核直接判别分析的掌纹识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提高识别性能,提出运用局部保持投影(LPP)和核直接判别分析(KDDA)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掌纹识别.在小样本图像识别中,为了解决特征方程矩阵的奇异性,首先运用图像下抽样降低掌纹空间的维数,然后应用LPP提取掌纹局部结构特征作为KDDA的输入提取分类特征,计算特征向量间的余弦距离进行掌纹匹配.运用PolyU掌纹图像库,...  相似文献   

7.
基于多线性核主成分分析的掌纹识别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提出运用多线性核主成分分析(MKPCA)的一种新方法进行掌纹识别.首先MKPCA通过非线性变换,将输入样本图像向高维特征空间F上投影,运用多线性主成分分析(MPCA)直接对掌纹张量进行降维,得到低维的投影张量;然后掌纹图像向张量子空间上投影提取特征向量;最后计算特征向量间的余弦距离进行掌纹匹配.运用PolyU掌纹图像库...  相似文献   

8.
广州白云机场目视泊位系统使用的基于飞机轮廓模版匹配的飞机机型识别技术具有识别率瓶颈。因此文章重点研究了如何提高泊位飞机机型识别率的问题。首先根据理论推导,证明了基于零空间的KFDA方法在模式识别中的优越性。然后给出基于零空间KFDA方法的算法。实验结果说明,基于零空间的KFDA方法不管在识别率还是鲁棒性方面都是最优的。  相似文献   

9.
基于核主元分析和Fisher线性判别的掌纹识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基于核主元分析(KPCA)和FLD相结合的掌纹识别方法.对每幅掌纹图像应用KPCA进行降维,然后将二维图像矩阵转换成一维图像矢量.PolyU掌纹图像库中所有图像矢量组成的数据矩阵作为FLD的输入,进行特征提取,计算特征矢量间的余弦距离进行掌纹匹配.实验结果说明,与传统的PCA+FLD相比,在不同的特征个数下,本文方法均取得了较小的等错率(EER),而且特征提取时间较短,运行速度较快.在三种不同的核函数中,RBF核函数的识别效果最佳,等错率最小为0.  相似文献   

10.
针对雷达目标高分辨距离像非线性可分和高特征维数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优化核Fisher判别分析的雷达目标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Fisher判别准则下界作为目标函数对核Fisher判别分析进行核参数优化,再利用支持向量机训练和识别由核Fisher判别分析提取的高分辨距离像特征.基于5种飞机目标的仿真实验表明,优化核Fisher判别分析可以有效优化核参数并降低特征维数,具有稳定优异的识别性能.  相似文献   

11.
基于判别核窗宽的掌纹识别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提出了一种新的判别 核窗宽方法,进而研究了基于判别核窗宽的KPCA和LPP在掌纹识别中的应用。首先根据训练 样本和类标签计 算类内核窗宽和类间核窗宽;在分类密集区选择较小窗宽,在分类稀疏区选择较大窗宽,可 以有效提取数 据的关联特征;然后运用基于判别核窗宽的KPCA和LPP方法提取低维特征向量,计算特征向 量间的余弦 距离进行掌纹匹配;最后运用PolyU掌纹图像库,对本文算法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与 传统算法相比, 本文算法的识别率最高,识别时间小于0.6s,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  相似文献   

12.
刘芬 《电子科技》2019,32(7):82-86
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外观的线性和非线性人脸识别方法,所用的线性算法有主成分分析(PCA)和线性判别分析(LDA)。两种非线性方法分别是核主成分分析(KPCA)及核费希尔分析(KFA),线性降维投影方法基于二阶相依性编码模式信息,非线性方法用于处理三个或更多像素之间的关系。首先通过Gabor对图片进行预处理,然后采用线性、非线性分析进行降维。通过马哈利诺比斯-余弦(Mahcos)度量用于定义两幅图像通过相应的降维技术后的相似性度量。实验表明,当与Gabor小波一同使用时,LDA和KFA的性能最高,分别为CMC和ROC结果的93.33%。通过对AT&T数据库400幅图像的综合分析,发现线性和非线性算法的性能受图像分类数目、图像预处理及识别测试集的人脸图像数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掌纹图像识别率,首先利用手掌的几何轮廓对所采集到的掌纹图像进行预处理,进行分割得到感兴趣的区域.再利用小波变换对掌纹图像分别进行多层分解,进而提取小波特征.最后利用BP神经网络进行分类.通过仿真实验表明,与单一的神经网络方法进行掌纹识别相比,这种将小波分析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收敛步数少、用时短、具有较高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14.
指出了几种线性鉴别分析方法在处理小样本人脸识别问题时存在的不足,结合核方法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两空间核鉴别分析的人脸识别方法.首先使用KPCA方法在核变换后的特征空间中对样本进行处理;进面将变换后的类内散布矩阵分成非零空间和零空间进行鉴别向量确定和鉴别特征提取,最后将得到的两种鉴别特征融合,从而使用最近邻法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15.
基于Hermite特征和核函数判决分析的人脸识别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提出了基于Hermite特征和核函数判决分析(KDA)方法的人脸识别技术,即首先利用多分辨Hermite分析提取人脸图像特征,然后用KDA方法进行分类识别。采用拟Gabor的多分辨Hermite分析能够提取人脸图像中具有空间频率特性、空间位置和方向取向选择特性的判决特征,从而较好地克服由于光照强度、脸部表情变化带来的影响。KDA方法能够提取高维特征空间中的最佳判决特征,本质上对应于原始空间中的非线性最佳判决特征,具有较好的聚类判决分析性能。实验仿真表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