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帝内经》中记载:"青色入肝,红色入心,白色入肺,黄色入脾,黑色入肾……五色浅淡可补五脏,深浓可泻五脏"。即五色与五脏相配,绿、红、黄、白、黑五种食材颜色,各入不同的脏腑,各有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正中医理论中有"五色入五脏"之说,也就是说不同颜色的食物,养生保健的功效是不同的。白色润肺,黄色益脾胃,红色补心,绿色养肝,黑色补肾。中医五行学说认为,五色中的黑色与五脏中的肾脏相对应,黑色食物可入肾,起到补肾的作用。在冬天正是"顺应天时",以黑色食物进补的大好时节,所谓"冬令进补,春天打虎"。因此,人们特别是肾虚体质的朋友,不妨在冬季适当增加一些黑色食  相似文献   

3.
张超楠 《中国食品》2013,(23):84-85
我们的祖先把中国传统的五行桕生相克理论与不同颜色、味道的食物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一套“五色配五脏”的食疗体系。黑色食物五行属水,适合成入养肾;绿色食物五行属木,适合酸入生肝;红色食物五行属火,适合苦入生心;黄色食物五行属土,适合甘入养脾;白色食物五行属金,适合辛入养肺。  相似文献   

4.
梅红 《中国食品》2013,(3):42-44
祖国的传统医学把不同颜色的食物或药物归属于人体的各个脏器:红色入心,青色入肝,黄色入脾,白色入肺,黑色如肾。可见,色彩与食物营养有密切关系,也对人体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为了健康,让我们做个"好色之徒"吧。绿色食物:舒缓身心的营养源绿色食物以蔬菜居多,特别是菠菜、芹菜、生菜、  相似文献   

5.
正中医古法遵循"四季五补"的养生食疗主张,即春季补肝、夏季强心健脾、秋季润肺、冬季补肾,并配有"五色配五脏"的养生食疗理论。食物的营养价值与食物的颜色有着密切的关系——红色食物养心;黄色食物健脾;绿色食物护肝;白色食物润肺;黑色食物补肾。严寒冬即将来临,享用黑白色食物可谓正当季。体验"纯正上海"的本帮菜餐  相似文献   

6.
正众所周知,"五脏有五行,五行有五色,五色入五脏。"五行金木水火土,分别对应五色白青黑红黄,以及五脏肺肝肾心脾。夏季阳气最盛,心则是主阳气的脏器,所以夏季应该多注意养心。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营养科教授、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食疗药膳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聂宏说,"心与夏气相通应",而红色食物五行属火入心经,夏季宜适当多吃些,  相似文献   

7.
《美食》2016,(8)
正自古以来,人们将美丽的女人称为红颜。现在更有一种"科技红颜"的说法,来形容那些高学历、高智商、高收入且热衷于高科技的美女。总之,红润而富有光泽的容颜是亘古不变的美女标准,而谈及美容养颜的食物,非红色莫属。尤其是在夏天,红色食物养心又养颜,真是一举两得的好食材。夏日吃红色食物最养心《黄帝内经》根据五行学说,以人体五脏为中心,五色与五脏相配,即绿红黄白黑。红主心,绿主肝,黄主脾,白主肺,  相似文献   

8.
李勇 《中国食品》2011,(16):86-88
天地有五行,人有五脏,而五脏亦配合五行。其实,五行除代表我们熟悉的五种物质:金、木、水、火、土之外,也代表了我们的五脏:心、肝、脾、肺、肾,同时可引申出五色:白、青、黑、红、黄。只要每餐都吸收到五色的食品便可做到五行相生,达到调和五脏,从而滋补身体的机能。下面教你哪五色食物养五脏。  相似文献   

9.
《餐饮世界》2014,(1):109-111
中医古法遵循“四季五补”的养生食疗主张,即春季补肝、夏季强心健脾、秋季润肺、冬季补肾,并配有“五色配五脏”的养生食疗理论。食物的营养价值与食物的颜色有着密切的关系——红色食物养心;黄色食物健脾;绿色食物护肝;白色食物润肺;黑色食物补肾。严寒冬即将来临,享用黑白色食物可谓正当季。体验“纯正上海”的本帮菜餐厅——上海小南国特意推出了多款黑、白搭配的秋冬养生菜品及饮品:鲜甜入味的蒜子烧龙胆石斑鱼、甘甜软糯的甘蒸西北老百合、补气健脾的咖喱牛肉麻饼、润肺养颜的生磨杏仁茶等,无一不彰显上海小南国“精致、时尚、健康”的理念。  相似文献   

10.
<正>饮食补血要怎么吃呢?补血的方法有很多,而饮食补血是最安全科学的方法之一。不过,补血的食物这么多,是否真的都具有补血的作用呢?今天,就来一起了解了解补血必吃10种食物都有哪些吧。补血必吃10种食物1.黑芝麻。有一个最简单的秘诀,黑色和红色的食物多有补血的功效。黑色的食物入肾,有助于肾藏精纳气。肾藏精,精生髓,髓化血,因此,血的根本也在于肾。至于红色食物补血,理论则源于"以形补形,以色补色"。芝麻入肝、肾、肺、  相似文献   

11.
正中医学认为,五味(酸、苦、甘、辛、咸)源于天地之气,五脏对五味各有所主,五味对五脏各有所归,即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长期地五味偏嗜会引发五脏的"连锁反应",不利于健康;反之,五脏病变会影响舌的味觉功能,使人对五味的喜恶发生改变,产生不同的饮食嗜味或口味的突然变化。偏嗜酸味提示肝脏问题酸入肝,酸味对肝有滋养作用,如山西、陕西一带菜肴多酸,缘于当地气候干燥,人体津液易损,适当食酸可滋  相似文献   

12.
羊城 《美食》2012,(2):51-51
天地有五行,人有五脏,而五脏亦配合五行。其实,五行除代表我们熟悉的五种物质:金、木、水、火、土之外,也代表了我们的五脏:心、肝、脾、肺、肾,同时可引申出五色:白、青、黑、红、黄。只要每餐都吸收到五色的食品便可做到五行相生,达到调和五脏,从而滋补身体的机能。  相似文献   

13.
《中外食品工业》2006,(7):63-63
中国认为,人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五脏与五行,五味,五色是相生相克的关系,不同颜色的食物与人体五脏六腑有着阴阳调和的关系,与肾脏相对应的是黑色,带有自然咸味的食物,与脾相对应的是黄色,且有着自然甜味的食物,而与肝相对应的是绿色,有酸味的食物。而你知道吗?不管是香甜多汁的ZESPRI黄金奇异果,还是酸酸甜甜的ZESPRI新西奇异果,一天两颗奇异果,让你体内环保做不停!  相似文献   

14.
<正>食物“五色”,即黑色、红色、绿色、黄色等流行色食品日益受到“回归自然”消费者青睐;主食固然仍以白色米面为主。经科学验证,这类流行色食品营养价值颇高。它除了具有食品的主要功能——果腹、摄取营养素之外,兼有多种的养生保健功效。  相似文献   

15.
宁莉 《饮食科学》2014,(1):16-16
前几天,我去一家著名的养生馆考察。在养生馆对外开放的展厅里,陈列了几十种谷类、豆类等食物,一位工作人员正对着会员们讲解有关食物的营养知识:“中医认为黑色入肾,所以得了肾炎的人要多吃点黑豆。”我问讲课的工作人员:“这个说法是哪里来的?”她说她接受过培训,知道“五色入五脏,黑色补肾”。  相似文献   

16.
翡翠皮壳的主色有黄色、白色、黑色和红色等,为翡翠的次生色。非主色常不规则分布,多为翡翠的原生色。具色调较深黄色皮壳的内部玉石常出现偏蓝绿色,偶见红色、黄色,主要由Fe2 /Fe3 致色;具色调较浅黄色皮壳的内部玉石常呈淡紫色,偶见淡绿色,其含Fe量较低,色调浅。具白色皮壳的内部玉石常出现白色或无色,其致色元素的质量分数低。具黑色皮壳的内部玉石可呈现鲜绿色、蓝灰绿色、茄紫色、灰白色及黑色,其成因多种。皮壳非主色中的绿色(俗称"松花")和黑色(俗称"癣")是内部原生色在皮壳的直接反映,根据其分布特点可以直接判断翡翠内部的颜色及其分布。  相似文献   

17.
周建新 《美食》2007,(5):68-68
人体有心、肝、脾、肺、肾五脏,食物有酸、甘、苦、辛、威五昧。人体的五脏对五味各有所喜。此乃中医所讲的“酸入肝、甘入脾、苦人心、辛入肺、咸入肾”的五味八五脏理论。中国烹饪讲究五味调和.和是饮食之美的最高境界。合乎时序为美。古人要求“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成.调以滑甘”(《礼记》),以适合人体四肘之需。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则提出“夏宜增辛减郁苦”。他认为夏季心火当令,而苦味入心,苦多则助心火而伐克肺金,为防止肺气受伤。故多吃辛味.以补肺气。但这未免有些机械,现实生活中.还是以甘寒清凉为主,再适当加些清心火的食物,以防中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中医针对五脏之火,历来是区别对待的,比如古代的方剂就有针对肺热的泻白散(因为肺在五行中对应白色)、针对脾胃有热的泻黄散(脾在五行中对应黄色)、针对肝火的泻青散(肝对应青色)、针对心火的导赤散(心对应红色)等等。这里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五脏的火各有什么特点,应该如何调理,当然,也有几个脏腑同时有热的情况,这里暂不讨论。  相似文献   

19.
五味,即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甜、酸、苦、辣、咸五种味道,与人体五脏相关。《宣明五气篇》载日:“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人心、成人。肾、甜入脾,是为五入。”因此,五味与人的健康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人说“民以食为天”,从身体健康来讲,饮食是健康的基础,要合理膳食,中医认为“药食同源”,不同颜色的食物可以治疗不同的疾病,而且可以保证自身血“质”良好。例如:心功能不好的人可多食红色食物;肝功能不好的人可多食绿色食物;脾功能(消化功能)不好的人可多食黄色食物;肺功能不好的人可多食白色食物;肾功能不好的人可多食黑色食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