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人体免疫缺陷性疾病,随着艾滋病患者的增多,艾滋病的眼部机会感染已经成为眼科医师随时可能遇到的疾病,我科自2007年10月至2011年1月共收治的艾滋病眼部并发症患者7例,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7例患者中男6例,女1例;年龄35 ~ 77岁,平均58.57岁.2例在就诊前已确诊艾滋病,5例在我院筛查HIV抗体阳性后经疾病控制中心确诊为艾滋病.  相似文献   

2.
艾滋病(AIDS)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引起的一种免疫缺陷性疾病[1].HIV感染的诊断是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敏感实用的检测方法对于监测、诊断或血液筛查,控制艾滋病的流行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本文就HIV的检测技术现状及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及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中有30%~50%出现眼部并发症,其中最常见、对视功能威胁最大的是晚期HIV感染者中巨细胞病毒引起的视网膜感染[1].作者对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4 a来确诊为HIV感染者或AIDS并发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的13例患者的眼底改变特征进行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近10年来,全球结核病疫情出现回升,其原因之一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和艾滋病(AIDS)的流行;同样,结核感染也可加剧HIV感染的病程,两者互为影响.为提高对两病并存的认识,本文分析31例肺结核合并AIDS的临床特点,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具有相似的传播途径,均可通过血液、性接触及母婴传播。因此,在HIV感染者中常合并HBV、HCV感染。这为人们预防和治疗HIV/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HBV、HCV感染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随着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广泛应用,肝脏相关性疾病已成为HIV感染者主要的合并症和死亡原因。本文就目前HIV/AIDS合并HBV、HCV感染的流行病学、相互影响、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后经过一定的潜伏期,引起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即艾滋病.艾滋病是死亡率极高的恶性传染病,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1,2].现就本院1999年8月~2001年3月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HIV-Ab)初筛阳性的21例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由于吸毒、卖淫、嫖娼等现象的增多,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也迅速传播,育龄妇女感染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数目正在增加,妊娠合并HIV的孕妇也随之增加.我们对31例妊娠合并HIV感染分娩护理进行总结,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8.
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的性传播疾病[1].目前,我国HIV正处于广泛流行期,形势十分严峻,由于不洁性生活、静脉药物的滥用等原因,育龄妇女HIV感染率也不断增多.世界每年有250万艾滋病感染妇女分娩,每天有2000名婴儿受感染.如何护理HIV感染的孕妇,如何指导她们服药进行母婴阻断以及在护理过程中如何进行职业防护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我院在2009年2月~2011年8月先后有6例HIV感染的孕妇在我院成功分娩,术后或产后辅以精心护理,产妇及婴儿康复顺利,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护理爱滋病病人的危险因素及职业安全防护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孝贤  潘丽娥 《吉林医学》2007,28(6):847-848
爱滋病(AIDS)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e 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人体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人体感染HIV后,免疫系统被破坏而引发一系列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HIV感染是指HIV进入人体后的带毒状态,个体即称为HIV感染者.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分析非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免疫抑制患者罹患巨细胞病毒肺炎合并感染的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非HIV免疫抑制患者巨细胞病毒肺炎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和合并感染的病原学资料。 结果68例患者均为非HIV感染患者,免疫抑制为应用糖皮质激素或者免疫抑制剂所致,基础疾病为肾脏疾病、风湿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合并疾病者也非常多见;超过70%患者为混合感染,合并有细菌、真菌或其他病原体感染。患者总体病死率较高(33.82%)。因皮肤疾病应用药物所致免疫抑制患者病死率较高,合并疾病在死亡患者更为多见;肺部合并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或发生血流感染者预后更差。 结论肾脏疾病、风湿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并接受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容易发生巨细胞病毒肺炎且总体病死率较高。因皮肤疾病应用药物所致免疫抑制患者或合并其他疾病者、肺部合并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或发生血流感染者病死率较高。  相似文献   

11.
念珠菌性食道炎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艾滋病 ,AIDS)患者常见的AIDS指征性疾病之一 ,多见于CD4+细胞计数 <2 0 0 /mm3者。为探讨我国AIDS患者并发念珠菌性食道炎的临床特点、诊治与转归 ,对 2 0 0 2年 3月~ 2 0 0 3年 1 2月在北京佑安医院和我院诊治的 1 1例AIDS并发念珠菌性食道炎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诊断标准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感染诊断标准为实验室检测HIV抗体阳性 (确认试验证实 )。AIDS诊断标准按 1 993年美国疾病与预防控制中心(CDC)修订的诊断标准[1 ] 。念珠菌性食道炎的诊…  相似文献   

12.
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主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human immune deficiency vi-rus,HIV-1)引起的一种免疫缺陷性疾病.HIV感染机体的免疫细胞,导致CD4+T淋巴细胞损伤和数量的下降,患者出现免疫功能低下甚至免疫功能缺陷.  相似文献   

13.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引起的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被誉为传染类疾病的"头号杀手".全球自1981年在美国发现首例HIV患者的报道到经过20多年的传播目前全球每年因HIV/AIDS致死的人数超过2500万人.  相似文献   

14.
王凤莲  黄春梅 《河北医学》2012,18(4):562-564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艾滋病)的病原体.该病是一种性传播疾病,人类感染HIV后,经过2-8周或更长时间可产生HIV抗体.HIV抗体检测分筛查试验(初筛和复检)和确证试验.待检血清先经筛查试验,阳性结果再经确证试验检测,确证试验阳性的才能确定为HIV感染.  相似文献   

15.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合并结核病4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合并结核病的临床表现.方法对41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合并结核病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静脉吸毒和性乱是HIV的主要感染途径.发热、诮瘦是HIV/MDS合并结核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HIV/AIDS合并结核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有:易合并除结核感染外的其它机会性感染,PPD试验阳性率低,CD 4细胞计数低,病死率南.HIV/AIDS合并肺结核患者的痰菌阳性率低,X线胸片病灶不典型.结论 临床医师应高度重视HIV感粢在我国流行的现况,对结核病患者应检测HIV抗体.  相似文献   

16.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AIDS)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致的传染病,其可经血液制品传播。据国外报道多种免疫球蛋白中均可检出HIV抗体,但迄今尚未发现因肌注免疫球蛋白而感染HIV的患者。我国过去几年进口的一些免疫球蛋白也发现HIV抗体阳性,但其是否具有传染性.国内尚无报道,为此本文作者于1988年4月及7月检测了河南省孟津县117例肌注进口免疫球蛋白者的血清及5种不同生产厂家及批号的进口免疫球蛋白。检测对象:男59人,女58人;年龄2~65岁,平均年龄24.2岁;全部对象均无AIDS症状与体征;注射免疫球蛋白的时间为1982~1987年,注射总剂量为  相似文献   

17.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即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传染病.目前,HIV感染呈低龄化流行趋势,青少年已成为HIV的易感群体.静脉注射吸毒和性行为是青少年感染HIV的主要途径.吸毒和性行为的发生受多种个人及环境因素的影响.文章就青少年HIV感染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从南阳市1995年前后有偿采供血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人群中选取符合标准的1 583例进行调查,观察终点为2010年12月底.探讨既往不安全有偿采供血感染HIV者的潜伏期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何秀荣 《微创医学》2005,24(6):998-999
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以机会性感染和机会性肿瘤为特征的一种传染病,又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1].目前我国艾滋病感染率已呈逐年大幅度上升趋势,已进入快速增长期[2].现将我院2005年1~5月对8例HIV感染/AIDS合并妊娠患者行剖宫产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后经过一定的潜伏期,引起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即艾滋病。艾滋病是死亡率极高的恶性传染病,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1,2]。现就本院1999年8月~2001年3月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HIV-Ab)初筛阳性的21例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