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为研究不同倾斜角、攻角对动能弹侵彻钢筋混凝土性能的影响,采用AUTODYN有限元软件对该问题进行分析,获得不同倾斜角、攻角下动能弹贯穿钢筋混凝土靶板的速度降曲线及横向偏移距离。结果表明:随侵彻倾斜角、攻角的增大,动能弹贯穿靶板后速度降越大、剩余动能越小,横向偏移距离越大;弹着点在钢筋网节点上时钢筋混凝土抗侵彻性能更高。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头部形状对半穿甲战斗部侵彻性能的影响,运用ANSYS/LS-DYNA对不同头部形状半穿甲战斗部侵彻薄钢板进行数值模拟,并分析着角与攻角对3种不同头部形状半穿甲战斗部剩余动能与弹体偏转的影响。结果表明:垂直侵彻时,卵头弹与尖头弹侵彻性能优于钝头弹,而钝头弹能使靶板产生更大的变形;斜侵彻时,着角与攻角会使弹体发生偏转,尖头弹与卵头弹侵彻性能随着角的增加而降低,钝头弹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同时小角度的攻角有利于提高弹体的侵彻性能且对弹体偏转有一定的修正作用。以上结论对半穿甲战斗部头部设计、着靶姿态的确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攻角对弹丸侵彻能力有重要影响,而侵彻过程中攻角的改变对弹丸侵彻多层靶能力的影响更为显著。针对厚度相同的双层接触靶和间隔靶,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弹丸贯穿前靶后的攻角变化对侵彻后靶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贯穿前靶后弹丸攻角随着靶板间距的增大而增大,当攻角变化大于30°时,间隔靶的弹道极限开始高于等厚接触靶的弹道极限;弹丸变攻角侵彻双层靶过程的动能损耗机理不同于无攻角的正侵彻和斜侵彻,它包含弹靶之间非对称的相互作用;贯穿前靶后弹丸的攻角变化取决于弹轴角速度和靶板间距,而弹轴角速度取决于弹丸初速、靶板厚度、初始攻角、初始倾角等;弹丸侵彻能力越强,弹靶分离后弹轴角速度越大。  相似文献   

4.
利用LS—DYNA程序对动能弹垂直侵彻混凝土靶板的过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根据模拟结果。分析了侵彻过程各个阶段的物理现象和弹靶作用特征;绘制了不同侵彻初速对侵彻结果的影响曲线,获得了弹体初速对混凝土侵彻的影响规律.可以为混凝土的侵彻研究提供参考依据。计算表明,三维数值模拟方法能够形象显示动能弹垂直侵彻混凝土靶板的细节和初速对侵彻结果的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5.
高速碰撞中攻角对动能弹侵彻多层间隔靶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翔  龙源  岳小兵 《弹道学报》2004,16(4):7-11,17
为了能清楚地了解攻角对动能弹侵彻多层间隔靶能力的影响,采用LS-DYNA3D动力有限元软件对有攻角条件下动能弹侵彻多层间隔靶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其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一致性较好.研究表明,攻角对动能弹侵彻多层间隔靶的能力有一定影响,弹丸的侵彻能力随着攻角的增大而逐渐减小,速度越高这种变化趋势就越明显,但在攻角较小的情况下,攻角对动能弹侵彻多层间隔靶的能力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长杆弹垂直侵彻有限厚靶攻角对弹道极限速度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长杆弹垂直侵彻有限厚靶时,着靶攻角对侵彻行为和终点效应的影响。定理分析了不同着速、长径比和弹材密度情况下,攻角对弹道极限速度的影响规律。并就某模拟弹等进行了理论计算和实验验证,结果令人满意。用本文建立的模型还可计算弹丸穿透靶板后的剩余速度,剩余弹长,剩余质量和塞块的厚度等。  相似文献   

7.
为了能清楚地了解攻角对伸出式侵彻体侵彻靶板能力的影响,采用LS-DYNA3D动力有限元软件对有攻角条件下伸出式侵彻体侵彻靶板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从靶后动能的角度和同质量同外径的基准杆的侵彻能力做了比较,得出了侵彻体动能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分析了攻角和速度对侵彻体侵彻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攻角小或速度大时,伸出式侵彻体相对基准杆有较大的穿深增益,而且这种穿深增益随着侵彻速度的增加或攻角的减小而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8.
弹体结构对混凝土侵彻弹垂直侵深的影响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凝土侵彻弹受弹体结构的影响,将外壳体等辅助部件上的能量部分传递到弹芯上,在着靶速度相同的情况下,与传统动能弹相比其垂直侵深增大。通过分析此弹丸侵彻靶板的过程,对弹靶的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将侵彻过程分为3个阶段,建立了垂直侵彻的理论模型,得到了混凝土侵彻弹的侵彻深度。并对理论模型进行了试验验证,理论计算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9.
针对攻角影响战斗部侵彻效应问题,利用LS-DYNA 3D非线性动力学仿真软件对单一动能战斗部在攻角条件下侵彻混凝土靶、随进战斗部在攻角条件下侵彻预置侵孔混凝土靶的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从剩余速度和剩余动能的角度探讨了攻角对战斗部侵彻效应的影响特性。结果表明,攻角会降低战斗部的侵彻效应,尤其会降低随进战斗部的侵彻效应,攻角为3°时,单一动能战斗部的侵彻效应降低约5%,随进战斗部的侵彻效应降低约7%。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弹体侵彻试验中混凝土靶体积大且成本高的问题,对混凝土靶结构进行了等效研究。利用三维计算软件程序模拟了动能弹对混凝土靶板的垂直侵彻过程。研究发现,Ma为2左右,靶弹直径比大于等于30的混凝土靶等效为半无限靶。进一步对不同靶弹直径比的靶板施加不同厚度的钢箍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有钢箍的混凝土靶能减小边界效应对弹丸侵彻性能的影响,并得到了各个速度段钢箍厚度与靶弹直径比的定量关系,增加不同厚度的钢箍来等效半无限靶可达到减小靶体径向尺寸的目的,对降低试验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