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7 毫秒
1.
采用聚合物离析法比较了亚硝酸钠(NaNO2)、对叔丁基邻苯二酚(TBC)、N-甲基吡咯烷酮(NMP)、对苯二酚(HQ)对异戊二烯(IP)的阻聚效果,发现TBC阻聚效果最好。通过封管实验重点考察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阻聚剂TBC的加入量对IP损失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低于95 ℃时,对IP损失率几乎没有影响,可见低温有利于对IP的阻聚;并非阻聚剂含量越高阻聚效果越好,TBC质量分数为0.15%时阻聚效果较好;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IP损失率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2.
《石油化工》2015,44(7):822
以微型高压反应釜为反应器,采用气相色谱内标法和重量法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气相氧含量、阻聚剂种类及用量对异戊二烯(IP)热聚合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IP聚合产物包括二聚物和高聚物两种。反应时间对聚合产物中二聚物的比例无明显影响;升高反应温度,聚合产物中二聚物的比例显著增加;增大气相氧的含量,高聚物的生成量增加;添加适量阻聚可完全抑制高聚物的生成,对二聚物的生成无影响。3种阻聚剂阻聚效果由高到低的顺序为:2,2,6,6-四甲基哌啶氧化物(TEMPO)二乙基羟胺对叔丁基邻苯二酚。通过实验数据拟合得到在无氧且添加800×10-6(w,基于IP质量)的TEMPO条件下,IP自二聚反应速率常数(k1)的表达式为:k1=3.89×106exp(-95.6×103/RT)。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二乙烯基苯的热聚合特性,采用气相色谱内标法测定二乙烯基苯的转化率,考察了温度和阻聚剂对二乙烯基苯聚合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二乙烯基苯聚合为典型的热聚合行为,与苯乙烯热聚合相比,二乙烯基苯的聚合速率更快;在90℃,分别考察了4-羟基-2,2,6,6-四甲基哌啶氧化物(OH-TEMPO)、4,6-二硝基邻仲丁基苯酚(DNBP)和复配型阻聚剂对二乙烯基苯聚合反应的影响,OH-TEMPO的诱导期与OH-TEMPO的量成线性关系;DNBP的加入没有诱导期产生,但会降低聚合反应速率;在90℃,质量分数为0.04%的阻聚剂在30 min时,OH-TEMPO、DNBP和复配型阻聚剂对二乙烯基苯聚合的转化率分别为3.2%、3.0%和1.9%,复配型阻聚剂对二乙烯基苯的阻聚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4.
以微型高压反应釜模拟丁二烯的萃取精馏过程,采用气相色谱内标法和重量法相结合研究了丁二烯的热聚合过程与阻聚剂的阻聚作用,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釜内气相氧含量、萃取剂种类、不同阻聚剂及用量对丁二烯热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气相有氧条件下,丁二烯受热聚合产物分为二聚物和高聚物两部分;反应时间的改变对二聚物比例没有明显影响,而反应温度升高显著增加二聚体比例;釜内氧含量升高,高聚物生成量增大;不同种类萃取剂由于氧溶解量不同而影响高聚物转化率;适量阻聚剂的加入能够抑制高聚物的生成,对二聚物生成没有影响。阻聚剂2〖DK〗,2〖DK〗,6〖DK〗,6 四甲基哌啶氧化物(TEMPO)、二乙基羟胺(DEHA)和对叔丁基邻苯二酚(TBC)的阻聚效果从大到小依次降低。通过实验数据拟合得到了气相无氧条件下丁二烯二聚反应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5.
国内简讯     
<正> 低醇甲醛阻聚剂通过技术鉴定为了配合电解银催化剂生产甲醛的技术改造,解决低醇甲醛低温运输和贮存中的聚合问题,吉林化学工业公司研究院研究了醋酸乙烯酯的四氯化碳调聚物阻聚剂。该产品经应用试验表明,技术性能达到目前国内先进水平,阻聚效果良好。在0℃或-20℃温度下,在含1%或4%甲醇的工业甲醛中加入20—200ppm阻聚剂,具有显著的阻聚效果。  相似文献   

6.
采用质量损失率法、丁二烯过氧化物含量法及聚合物称量法对叔丁基邻苯二酚(TBC)、二乙基羟胺(DEHA)和阻聚剂M(主要成分4-羟基-2,2,6,6-四甲基-1-氧基哌啶)3种阻聚剂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价,并考察了上述评价方法的条件及平行性。结果表明:采用上述3种评价方法得到的阻聚剂的阻聚效果一致;单独使用时,阻聚剂M的阻聚效果最佳;复配使用时,TBC-阻聚剂M(二者质量比为1∶1)的阻聚效果最佳;建议采用聚合物称量法对丁二烯阻聚剂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7.
蒋明敬 《石油化工》2021,(3):258-263
通过分析丁二烯的聚合机理,确定活性自由基是造成丁二烯聚合的关键因素,可采用消除微量氧、清除铁锈、使用阻聚剂和降低温度等措施减少丁二烯聚合。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分公司丁二烯抽提装置和乙烯装置的脱丁烷塔中丁二烯聚合的具体原因,并介绍了相应的阻聚措施及应用效果。阻聚措施的应用结果表明,采用氮气彻底置换、定期排氧、加注阻聚剂、化学清洗和降低温度等阻聚措施后,减少了丁二烯聚合,丁二烯抽提装置的运行周期从2 a延长至4 a、脱丁烷塔再沸器切换周期延长到1.5 a以上。  相似文献   

8.
苯乙烯在精馏过程中,是由热引发而产生自由基聚合。自由基是两个被热激发了的单体分子相碰撞产生的。为减少热聚合的损失,除采用真空操作以降低精馏温度外,通常是用亲电子物质作阻聚剂,如醌类、芳香族硝基酚类、酚类、芳胺类等。可是,在使用同一种阻聚剂时,由于应用技术上的差异,将会产生不同的阻聚效果。因此,在考虑阻聚剂应用技术时,首先必须考虑影响阻聚效果的各种因素。诸如设备材质和状况、精馏温度、原料质量,以及阻聚剂的用量与投加方法等。  相似文献   

9.
简述了苯乙烯的理化性质及聚合机理,研究了新型精馏阻聚剂TH-ZJ02在不同温度和浓度下对苯乙烯聚合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该阻聚剂在90~120℃与2-仲丁基-4,6-二硝基苯酚协同作用能显著抑制苯乙烯聚合。结合该阻聚剂的首次工业化应用,表明TH-ZJ02在苯乙烯精馏系统生产运行过程中有良好的阻聚效果,能减少23.3%聚合物生成量和9.6%焦油生成量,减少苯乙烯单体的损失,使装置的运行成本降低4.53元/t苯乙烯,增加经济效益;同时,该阻聚剂的成功工业化应用,打破了对国外产品的依赖和技术壁垒,为该国产化产品的应用及推广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0.
二乙基羟胺对苯乙烯自由基聚合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膨胀计研究了二乙基羟胺(DEHA)对苯乙烯自由基聚合的阻聚和缓聚作用。结果表明,随着苯乙烯自由基聚合体系中DEHA的质量分数由 7. 1×10-5增加到 3. 57×10-4,聚合诱导期延长,聚合速率降低,DEHA对苯乙烯聚合有阻聚和缓聚作用;随着聚合温度升高,DEHA的阻聚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1.
为满足塔河油田托甫台区块缝洞型油藏造长缝、深穿透酸压工艺需求,针对该区块奥陶系地层的高温特点,研制了耐温抗盐酸液稠化剂TP-17。以丙烯酰胺(AM)为主,耐温、抗盐2-甲基-2-丙烯酰胺基丙磺酸(AMPS)、自制阳离子单体(X)和马来酸酐(MA)为辅进行四元聚合反应,合成了AM/AMPS/X/MA四元共聚物TP-17。研究发现,最佳聚合反应条件为:AM、AMPS和X等3种单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3:2,这3种单体的总质量分数为30.0%,MA的质量分数为15.0%,引发剂的质量分数为0.4%,反应温度为80℃,螯合剂EDTA的质量浓度为200 mg/L,反应时间为9 h,反应体系的pH值为7。室内研究及现场试验均表明,TP-17是一种耐温、抗盐、抗剪切、酸溶解及配伍性能优良的酸液稠化剂,在塔河油田托甫台区块深层碳酸盐岩油藏酸压改造中获得较好的试验效果。研究认为,TP-17适用于高温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深部酸压,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双水相共聚法合成阳离子聚丙烯酰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以聚乙二醇(PEG)水溶液为连续相,偶氮二异丙基脒盐(V50)为催化剂,进行丙烯酰胺(AM)与阳离子单体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的双水相聚合,制备出水溶性聚合物乳液。考察了连续相的浓度对体系转化率的影响以及引发剂含量、单体摩尔配比、单体含量、反应温度等因素对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和聚合体系粘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双水相体系在PEG水溶液中PEG的质量分数(w(PEG))大于6.0% 时才能稳定存在,聚合体系的转化率随着w(PEG)的增加而降低。在总单体质量分数为18%、AM与DMC摩尔比n(AM) : n(DMC)=9:1、w(PEG)=7.5%、引发剂V50质量分数w(V50)=0.029%、反应温度为65℃的最优条件下,聚合体系保持了较高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曼尼希碱季铵盐缓蚀剂的合成及缓蚀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甲醛、酮、有机胺和氯化苄为原料,在40~80℃反应合成了季铵化曼尼希碱缓蚀剂,用失重法评价了产物在质量分数为15%盐酸中对N-80钢片的缓蚀性能,用红外光谱仪表征了其结构。采用静态腐蚀速度评价方法对合成的缓蚀剂DS-17进行了评价,在15%盐酸中,当缓蚀剂加量为0.5%时的腐蚀速率为0.71g/(m2.h),具有优异的缓蚀性能。合成产物与碘化钾、硫脲和六次甲基四胺复配后,对缓蚀性能具有增效作用,在15%盐酸中,复合缓蚀剂加量为0.5%时的腐蚀速率为0.37g/(m2.h)。通过极化曲线测定,可以认为该缓蚀剂是以抑制阳极过程为主的混合控制型缓蚀剂。  相似文献   

14.
采用水溶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酸化用酸液胶凝剂LY-1,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LY-1具有良好的酸溶性、稳定性、抗盐性和缓速性。其在酸液中的溶解时间为75min;当胶凝剂在酸液中的质量分数大于1.5%时,胶凝酸黏度大于40.0mPa·s;随着温度升高,胶凝酸黏度降低,但在90℃时仍可达到30.2mPa·s;经过120min的剪切后,胶凝酸黏度仅下降4.0mPa·s;添加胶凝剂的体系持续反应80min后,残酸质量分数仍大于11%。  相似文献   

15.
以马来酸酐、丙烯酸和有机酸酯为原料,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硫酸钡防垢剂,并通过评价不同单体配比、引发剂加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防垢剂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合成反应条件,具体为:马来酸酐、丙烯酸和有机酸酯三种单体摩尔比为 1∶5∶2,引发剂加量为单体总质量的5%,反应温度为60 ℃,反应时间为 5h。防垢剂性能评价结果表明,当硫酸钡防垢剂加量为100 mg/L时,对硫酸钡的防垢率可以达到92.8 %;硫酸钡防垢剂的抗温性能较好,当温度为90 ℃时,对硫酸钡垢的防垢率仍大于90 %;随着溶液pH值的不断增大,硫酸钡防垢剂对硫酸钡的防垢率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防垢剂在中性至弱碱性溶液中能发挥最佳的防垢效果。  相似文献   

16.
采用高温溶剂回流和溶液聚合法对无水AlCl3催化1-十二烯齐聚反应进行研究,合成了一种低黏度聚α-烯烃合成油(PAO)。通过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1-十二烯转化率、PAO收率以及产物分布的影响,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AlCl3添加量1.0%,反应时间2 h,反应温度110 ℃。在最佳工艺条件下,1-十二烯转化率为93%,溶剂损失率为15%左右,PAO收率为83%左右,产品PAO 100 ℃运动黏度为6.80 mm2/s左右,黏度指数为151左右,倾点为-43 ℃,开口闪点为240 ℃,是一种低黏度、高黏度指数、低倾点、高闪点的聚α-烯烃合成润滑油基础油,产品主要由二聚体、三聚体、四聚体以及少量的五聚体组成。该工艺具有较好的实验重复性。  相似文献   

17.
以硫酸高铈为引发剂,将淀粉与丙烯酰胺(AM)、丙烯磺酸钠(AS)进行接枝共聚,制备了淀粉与丙烯酰胺/丙烯磺酸钠接枝共聚物。用正交实验法确定了最佳聚合工艺条件,即聚合反应温度55℃,引发剂用量0.3g,AM与淀粉质量比4:1,AS用量0.2mL。考察了As用量对接枝共聚物产品性能的影响,包括粘度、溶解性、抗温性、抗盐性及降失水性。结果表明,随着AS用量的增加,共聚物粘度逐渐降低,溶解性逐渐增加,对抗温性影响不大,抗盐性好,水泥浆降失水性提高。  相似文献   

18.
采用阻滞阴离子聚合法,以自制多锂(m-Li)为引发剂、三异丁基铝(TIBA)为阻滞剂、环己烷为溶剂,合成了一系列星型聚苯乙烯。考察了不同聚合条件下苯乙烯的聚合动力学行为,并求出相应的假一级表观增长速率常数和表观增长反应活化能(E″);考察了阻滞剂用量对聚苯乙烯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聚合条件下苯乙烯的聚合反应为一级反应;在一定聚合温度下,随n(TIBA):n(m-Li)的增大,苯乙烯聚合速率显著降低,当n(TIBA):n(m-Li)≥1时,聚合被完全阻滞;降低聚合温度亦能降低聚合反应速率,但n(TIBA):n(m-Li)的变化对聚合速率的影响更明显;随n(TIBA)∶n(m-Li)的增大,E″增大,聚苯乙烯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加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