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荧光光度法测定环境水样中的苯酚和对苯二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建立了荧光光度法直接测定环境水样中的苯酚和对苯二酚的新方法.通过β-环糊精增敏,三维荧光扫描选择测量波长,在波长对为λex/λem=273/307 nm时测定苯酚,苯酚的线性范围为0~1×10-4 mol/L,检出限为6.6×10-8 mol/L;在波长对为λex/λem=295/331 nm时测定对苯二酚, 对苯二酚的线性范围为0~1.5×10-5 mol/L,检出限为5.2×10-9 mol/L,回收率达到93.5%~103.5%.  相似文献   

2.
功能性CdTe量子点荧光增敏法测定盐酸多巴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CdTe量子点作为荧光探针,基于荧光增敏法对盐酸多巴胺进行了定量检测,考察了缓冲溶液体系、量子点浓度、反应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pH7.5的0.2 mol/L Na2HPO4-NaH2PO4缓冲液中,反应时间为20 min,盐酸多巴胺浓度为1.2×10-8~1.0×10-7mol/L时,其线性回归方程为△F=-27.47+25.54c(10-8mol/L),相关系数和检测限分别为0.9992和6×10-11mol/L。该方法为盐酸多巴胺的测定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利用光谱法研究了β-环糊精(β-CD)与杀鼠剂溴敌隆(BRD)的超分子作用, 结果发现二者可形成1∶1的超分子包络物, 室温下包络常数为357.7 L/mol. 通过相关数据和对4-羟基香豆素的对比试验初步探索了溴敌隆和β-环糊精的包络模式, 应该是溴敌隆结构中的疏水基团4-羟基香豆素母环或者溴代联苯基进入了β-环糊精的疏水空腔之中从而形成超分子包络物. 实验还观察到这种包络作用可以大大增敏溴敌隆的荧光. 据此, 建立了水溶液中测定溴敌隆的荧光光度法并考察了影响二者包络作用的因素. 在优化的条件下, 线性范围为8.0×10-8~1.0×10-5 mol/L, 检出限2.5×10-8 mol/L. 该方法用于渠水中微量溴敌隆的测定, 回收率为92.2%~109.4%.  相似文献   

4.
采用荧光光谱法,在室温下研究了pH=2.02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β-环糊精(β-CD)、甲基-β-环糊精(M-β-CD)、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磺丁基-β-环糊精(SBE-β-CD)对姜黄素的包合作用。固定姜黄素浓度,逐渐改变β-CD及其衍生物的浓度,姜黄素的荧光强度逐渐增强,表明包合物的形成,同时用荧光双倒数法计算了β-CD及其衍生物与姜黄素的包合常数。结果表明,室温下,在pH=2.02的磷酸盐缓冲体系中,SBE-β-CD对姜黄素的包合能力最强,四种环糊精与姜黄素的包合比均为1∶1。初步探讨了SBE-β-CD荧光增敏作用对姜黄素的定量测定,线性范围为5.0×10-7~4.5×10-6 mol/L,检出限为1.2×10-8 mol/L。  相似文献   

5.
以中性红(NR)为荧光探针,利用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能够与中性红(NR)形成包合物,从而使中性红的荧光强度大大增强,而诺氟沙星的加入使NR-HP-β-CD体系的荧光猝灭,以此建立了荧光猝灭法测定诺氟沙星的新方法。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诺氟沙星工作曲线的线性范围为:6.3×10-8~1.3×10-6mol/L,检出限为:1.9×10-8mol/L。方法可用于环境水样中痕量诺氟沙星的测定,回收率在98.4%~104.0%之间。  相似文献   

6.
在HCl-NaOAc酸性缓冲介质中,曙红Y(EY)与盐酸吡格列酮(PGH)反应形成1∶1的离子缔合物,不仅引起曙红Y的荧光猝灭(FLU),更能导致共振散射(RRS)的显著增强。荧光猝灭的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λex=524nm和λem=544nm;最大共振散射波长为308nm,并在540nm处产生一共振峰。方法的线性范围分别为9.04×10-7~2.05×10-5mol/L(FLU)和1.6×10-7~5.1×10-6mol/L(RRS),检出限分别为1.88×10-7mol/L(FLU)和4.82×10-8mol/L(RRS)。研究了荧光和共振散射的光谱特征、适宜的反应条件及影响因素,据此建立了灵敏、简便、快速测定抗糖尿病药物盐酸吡格列酮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探讨TPOO-β-环糊精对氨苄青霉素的包合机理,用荧光光度法测定得出TPOO-β-环糊精与氨苄青霉素按照1∶进行包合,包合常数为3. 02×102L/mol.基于TPOO-β-环糊精与氨苄青霉素进行包合表现出的荧光增强的特性,建立了水溶液中测定氨苄青霉素的荧光光度法,该法具有简便、灵敏、快捷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克拉霉素在λex=275、λem=325处能产生荧光,经β-环糊精增敏后,荧光强度大大增强,据此建立了测定克拉霉素含量的新方法。克拉霉素的浓度在5.0×10-7~5.0×10-6 mol/L范围内与体系荧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2,检出限为3.9×10-7 mol/L。对药物制剂中克拉霉素的含量进行测定,测定值与标示值吻合,回收率在97%以上。该方法可用于测定胶囊和血清样品中克拉霉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9.
在细胞色素C催化下,吡啰红B与青蒿素反应导致荧光降低,细胞色素C与青蒿素的反应为酶-底物模型。动力学研究表明,稳态催化速率依赖于酶和底物浓度,催化常数Km、Vm ax及Kcat分别为3.3×10-5mol/L,5.4×10-6mol.L-1.s-1和13.5 s-1,催化活性受去活化剂和乙醇抑制。在pH 5.3、25℃及7.6×10-7mol/L的细胞色素C催化条件下,荧光降低值ΔF(F0-F)与青蒿素浓度在7.1×10-8~1.1×10-6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7.2×10-9mol/L;加标回收率为96.3%~106.8%。方法已用于测定血浆和尿液介质中的微量青蒿素。  相似文献   

10.
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检测盐酸氯丙嗪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采用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盐酸氯丙嗪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特性,发展了一种新的检测盐酸氯丙嗪的电化学分析方法。在最佳实验条件下,用循环伏安法检测盐酸氯丙嗪,其响应电流与盐酸氯丙嗪的浓度在8.0×10-5~1.0×10-3mol/L范围内有很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Ip(A)=0.0106c(mol/L)-8×10-8(R2=0.999,n=6),检出限为6.2×10-6mol/L(S/N=3)。方法可用于盐酸氯丙嗪片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