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介绍了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与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公司研究院联合开发的M-PHG催化裂化(FCC)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及其工业应用情况。该技术所使用的新型加氢催化剂对FCC汽油中的砷质量浓度要求控制在20μg/L以内,并配套使用PHG-161低温吸附脱砷催化剂。工业应用结果表明:未经干燥的PHG-161脱砷催化剂在装置开工初期脱砷后FCC汽油砷质量浓度在40μg/L左右,砷脱除率仅为65%左右,未能达到设计目标。装置经过两个月稳定运行后,标定期间脱砷后FCC汽油砷质量浓度在20μg/L以内,砷脱除率达到了85%左右。PHG-161脱砷剂工业使用效果良好,脱砷后FCC汽油满足加氢催化剂对原料中砷含量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2.
对兰州石化公司兰港公司110 kt/a聚丙烯装置丙烯精制系统进行了改造,新增1台脱水塔,将原有的脱水塔改为脱砷塔,并在改造后使用了RAs 998丙烯铜系脱砷剂.经工业应用表明,使用脱砷剂后,精制丙烯含砷化合物量小于30μg/kg,脱砷率达98.7%以上;聚丙烯灰分较使用前下降了0.009%~0.010%;脱砷剂对原料有较好的适应性,无论对高砷化合物或低砷化合物原料均具有较强的脱除能力.  相似文献   

3.
对9801型脱砷剂在兰州石化乙烯装置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采用该脱砷剂可将C3物料中的砷杂质从35.31μg/m^3脱除到9.82μg/m^3,避免了C3加氢催化剂的砷中毒,并使其使用周期从15天左右提高到60天左右。  相似文献   

4.
石油烃脱砷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世界石油资源不断贫化,石油烃中的砷化物含量越来越高。由于砷化物对炼油及石油化工过程中的催化剂具有严重的毒害作用,探索有效的脱砷方法,开发脱砷剂具有重要意义。本就石油烃脱砷及脱砷剂的最新发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述,总结了近年来脱砷技术领域,特别是液态石油烃脱砷取得的最新成果。展望了石油烃脱砷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以氧化铝为主要原料、采用孔板挤压成型,用浸渍法、负载活性金属来制备DZAs-2重整预加氢脱砷剂.在小型加氢装置上分别以常顶油和催化重整油为原料,生成油的砷含量皆小于0.001 μg/g,脱砷率大于99%,脱砷效果良好,能够满足重整预脱砷≤0.001 μg/g的技术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6.
针对乙烯原料预脱砷的需要,开发出脱砷活性高的低温脱砷剂RAs-10。工艺条件实验及催速容砷实验结果表明:RAs-10脱砷剂的脱砷效率大于90%,其容砷量可达到4.0%(质量分数)。RAs-10脱砷剂的工业放大应用结果与实验室研究结果相吻合,可以满足工业长周期运转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以蜡油催化裂化汽油和减压渣油催化裂化汽油的混合汽油为原料,在吸附脱砷剂STAS-2上进行脱砷性能评价。结果表明:在常温常压条件下,混合汽油中的砷较难脱除,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脱砷剂的活性不断增加,产品脱砷率可达90%以上,但是过高的反应温度会使催化裂化汽油中的烯烃含量降低。实验表明,催化裂化汽油吸附脱砷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常压,反应温度80℃,进料体积空速2.0 h-1。  相似文献   

8.
炼厂丙烯中含有的砷杂质,会引起丙烯聚合催化剂中毒,必须精制脱除。通过KTA-2型脱砷剂,脱除丙烯中的砷杂质使之达到气相聚合工艺的质量要求。文章介绍KTA-2型脱砷剂主要性质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9.
运用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原料油和产品油中的砷含量的方法考查了DZAs-1型加氢脱砷剂对大庆炼化石脑油中砷的脱除效果,通过设计单因素实验,分别讨论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体积空速、剂油比(M/M)等操作条件对脱砷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脱砷率随反应温度的不断升高而先增大后趋于稳定;脱砷率随反应压力的增大而先增大后缓慢较小;脱砷率随体积空速的增大而逐渐减小;脱砷率随剂油比的增大而先增大后趋于稳定,确定了脱砷工艺的最佳条件:当氢油体积比为100:1,反应温度为225℃,反应压力为2.0 MPa,体积空速为≤10.0 h-1,剂油比(M/M)为15 mg/L时,在不同时间间隔下采样,分别测定残留砷含量,脱砷率可达99%以上,该加氢脱砷剂脱砷活性高且稳定。  相似文献   

10.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FRIPP)成功开发了适合加工直馏石脑油、直馏石脑油掺炼焦化汽油等原料的催化重整预加氢技术及与其配套使用的FH-40系列轻质馏分油加氢精制催化剂。工业应用结果表明,FH-40系列催化剂对原料适应性强,加氢脱硫和加氢脱氮活性高,均可达到低于0.5μg/g,稳定性好,是加工轻质馏分油的理想催化剂。除此之外,FRIPP还开发了配套使用的"鸟巢"保护剂、脱砷率大于99%的FDAS-1脱砷剂和容硅能力提高4倍的FHRS-1/FHRS-2捕硅剂,并就催化重整预加氢单元反应系统压力降异常升高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预防措施和解决方案,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可以保证工业装置长周期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1.
以γ 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S)为硅烷偶联剂嫁接到SBA 15载体表面,将甲基二乙醇胺(MDEA)浸渍到载体上,制备了混合胺改性H2S吸附剂,用于常温条件下净化气体中H2S。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N2吸附 脱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 IR)对吸附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嫁接反应混合物中氨基与硅原子的摩尔比为020、浸渍MDEA负载量占吸咐剂总质量50%的SBA 15(02/50)吸附剂,在温度30℃、原料气H2S体积分数227 μL/L、流速100 mL/min条件下,穿透硫容和饱和硫容分别达到0134和0164 mmol/g;原料气中含有的水分对吸附效果有促进作用。该吸附剂再生条件温和。吸附剂的有序介孔结构,以及表面嫁接和湿浸渍的结合有助于提高吸附剂的吸附容量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采用H2SO4-H2O2萃取轻质油样品,以盐酸为载液,硼氢化钾为还原剂,通过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轻质油中的砷含量。结果表明,用该方法测定轻质油中砷含量的检出限为0.12μg/L,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加标回收率为98.6%~101.3%。该方法灵敏度高,测定结果准确可靠,可广泛应用于轻质油样品中砷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电位溶出法测定脱砷剂中的砷容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讨论了在 9mol/LHCl5ml,1mg/ml金溶液 0 5ml,加水稀释至 2 0ml的底液中 ,采用标准加入法进行脱砷剂中砷容量的电位溶出分析。实验表明 ,峰电位Ep在 +0 2 2V(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 )左右砷有一灵敏的一阶导数峰 ,该峰峰高Hp与砷的质量浓度在 0 2~ 2 5 μg /ml之间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可对试样进行准确测定。  相似文献   

14.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原油中砷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原油中砷含量的方法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砷含量测定的干扰因素,确定了实验条件。此方法的测定范围为0.03μg/g~0.4μg/g,加标回收率在96%~104%之间,可满足原油中微量砷的常规检测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15.
李俊  赵丽丽  胡荣  李健  迟尚芳 《石油化工》2012,41(7):840-843
采用石墨炉直接进样原子吸收法测定了石脑油中的砷含量,得到了砷的标准工作曲线和检出限,研究了该方法的精密度和回收率,并与传统分析方法的测定结果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石墨炉直接进样原子吸收法测定石脑油中的砷含量时,砷的标准工作曲线呈现很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关系式为:A=0.002 9ρ-0.000 9(其中,A为吸光度,ρ为质量浓度),相关系数为0.999 7,砷检出限为0.5μg/L;与传统的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法和硼氢化钾-硝酸银分光光度法相比,石墨炉直接进样原子吸收法的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可以代替传统方法;该方法具有试样前处理过程简单、测定结果准确、分析时间短和对分析者危害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以凹凸棒石(ATP)为载体,采用直接沉淀法制备了不同反应终点溶液pH值的Fe/ATP吸附剂。采用XRD、H2 TPR、UV vis和CO2 TPD表征了所制备的吸附剂,并在室温下固定床反应器中考察了其脱硫性能。结果表明,ATP负载铁氧化物可以有效提高吸附剂的脱硫性能。增加反应终点溶液pH值,可以使所制备的Fe/ATP吸附剂的堆密度减小,孔体积以及孔隙率增大,分散性和表面碱性增强,从而提高了吸附剂的脱硫活性,穿透硫容可达到2050%。添加载体以及提高反应终点溶液pH值可以显著改善吸附剂的脱硫性能。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三苯基砷和三乙基砷作为砷化物配制高砷模拟油,用于对CoMo/Al2O3加氢脱硫催化剂进行强制积砷中毒处理,采用BET,XRD,XRF,Py-IR等分析手段对砷中毒前后催化剂的物化性质进行表征,对中毒前后催化剂的加氢活性进行评价,并对砷中毒催化剂的失活温度进行考察。结果表明,砷化物使加氢催化剂的强酸位消失,B酸位和L酸位总量明显降低,催化剂活性位减少,造成催化剂加氢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18.
利用LH-02型常规加氢脱硫催化剂,在催化蒸馏小试装置上对FCC汽油重馏分进行了加氢脱硫研究。在压力(表压)1.7MPa、床层平均温度286℃、氢油体积比200、体积空速2h-1、回流比3的条件下,FCC汽油重馏分脱硫率达到92.4%,总硫质量分数由1480μg/g降到112μg/g;脱硫后的重馏分油与FCC轻馏分油调合得到的脱硫后FCC汽油,总硫质量分数由1107μg/g降到295μg/g,抗爆指数损失2.0个单位;脱硫后的重馏分油与醚化后的FCC轻馏分油调合得到的脱硫后FCC醚化汽油,总硫质量分数为289μg/g,抗爆指数损失1.0个单位;脱硫后的FCC汽油性质良好,部分性质指标有较大幅度改善;液体收率高达99.6%以上。  相似文献   

19.
制备出吸附再生干法烟气脱硫吸附剂,研究了活性组分、载体制备方法及制备工艺条件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考察了其吸附效果与再生能力。结果表明,吸附剂载体以偏硅酸钠、硫酸铝为基本原料,采用凝胶法按偏硅酸钠、硫酸铝、导向剂、黏结剂顺序加料,在90℃晶化条件下制备;吸附剂以M2为活性组分,在浸渍温度为70℃,浸渍时间为4h,焙烧温度为350℃,焙烧时间为6h的条件下制备。按此条件所制备的吸附剂吸附效率达99%~100%,吸附容量达76~83g/kg,烟气经过吸附处理后硫体积分数降低到0.01%以下,达到GB13271—91的最高要求。经过5个循环稳定性实验,吸附剂的吸附率仍保持在99.0%以上,吸附容量在76g/kg以上。  相似文献   

20.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石脑油中的砷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一种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石脑油中砷含量的新方法。对仪器的工作条件以及方法实验条件分别进行了优化。在选择的最佳测试条件下,石脑油中As含量的检出限为0.020 ug/L,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加标回收率为98.9~100.3%。该方法灵敏度高,测定结果准确可靠,可广泛应用于石脑油样品中砷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