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目的 了解癌症晚期年轻患者配偶预期性悲伤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临床识别高危因素和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9年1—6月于天津某肿瘤专科医院就诊的169例癌症晚期年轻患者配偶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预期性悲伤量表、照顾负担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其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究对象预期性悲伤得分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组癌症晚期年轻患者配偶预期性悲伤得分为(80.64±19.12)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疾病诊断、个人负担、消极应对进入回归方程(P<0.001),共解释癌症晚期年轻患者配偶预期性悲伤总变异的30.5%。结论 本组癌症晚期年轻患者配偶预期性悲伤处于中等水平,患者疾病诊断、个人负担和消极应对是其预期性悲伤的主要影响因素。建议护理人员重视癌症晚期年轻患者配偶的预期性悲伤状况,积极开展适宜的心理社会支持,减轻个人负担,并引导其采取积极应对方式,以降低预期性悲伤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晚期肺癌患者配偶恐惧疾病进展及预期性悲伤的现状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配偶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及预期性悲伤量表对天津市173例晚期肺癌患者的配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晚期肺癌患者配偶恐惧疾病进展得分为(45.37±8.76)分;预期性悲伤总分为(91.36±12.58)分;二者总分及各维度呈正相关,年龄、性别、宗教信仰、恐惧疾病进展是晚期肺癌患者配偶预期性悲伤的影响因素。结论晚期肺癌患者配偶恐惧疾病进展、预期性悲伤处于较高水平,其恐惧疾病进展越高,预期性悲伤越严重。护理人员应加强对于晚期肺癌患者配偶心理问题的关注,做好心理健康的疏导工作,帮助其建立对疾病的正确认知,做好情绪的管理,适应角色的变化,降低对于疾病进展的恐惧,缓解预期性悲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乳腺癌化疗患者预期性恶心呕吐发生情况与患者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为今后的心理治疗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恶心呕吐凋查表、-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对60例经过1~2个化疗周期的乳腺癌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发生预期性恶心呕吐患者占41.67%,其自我效能得分、积极应对得分均低于未发生的患者,消极应对得分高于未生发生组(P<0.01).相关性分析发现,预期性恶心程度与自我效能及积极应对呈负相关(P<0.05),与消极应对呈正相关(P<0.05).结论 发生预期性恶心呕吐与患者自我效能感及应对方式有密切的关系,护理人员可运用此特点鼓励患者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来减轻预期性恶心呕叶的程度,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叙事干预在胃癌晚期患者配偶预期性悲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郑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肿瘤科3个病区2019年2月至2020年1月住院化疗的64例胃癌晚期患者及配偶,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2例。干预组夫妻接受叙事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心理指导,并分别在干预前、干预12周后采用心理弹性量表、预期性悲伤量表对两组配偶进行评价;对干预组依从性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12周后两组进行对比,干预组的预期性悲伤量表得分为(69.70±6.3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3.28±9.3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心理弹性量表得分为(76.97±7.00)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34±9.8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中53.3%的配偶书面叙述为高依从性。结论 :叙事干预可有效降低胃癌晚期患者配偶预期性悲伤,提高胃癌晚期患者配偶的心理弹性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应对方式在乳腺癌术后患者心理弹性与自我形象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9月我院复查的92例乳腺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心理弹性问卷(CD-RISC)、乳腺癌自我形象量表(BIBCQ)调查患者应对方式、心理弹性及自我形象感。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乳腺癌术后患者应对方式、心理弹性及自我形象间的关系,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乳腺癌术后患者应对方式在心理弹性与自我形象之间的中介效应。结果 本研究共回收有效问卷258份(93.48%),86例患者积极应对得分为(21.45±2.55)分,消极应对得分为(17.41±2.40)分,CD-RISC总分为(62.10±7.61)分,BIBCQ总分为(131.45±14.54)分。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乳腺癌术后患者积极应对、CD-RISC、BIBCQ之间均呈正相关性(r>0,P<0.05),消极应对与CD-RISC、BIBCQ呈负相关性(r<0,P<0.05)。构建结构方程,乳腺癌术后患者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在心理弹性与自我形...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前焦虑与其人格特征及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在术前3~4d对10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调查,比较焦虑、非焦虑组乳腺癌患者人格特征及应对方式。结果乳腺癌患者术前焦虑得分(59.94士4.52)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5);乳腺癌患者术前焦虑发生率为57.00%。焦虑组患者内外向、积极应对得分显著低于非焦虑组,神经质、消极应对得分显著高于非焦虑组(P0.05);乳腺癌患者术前焦虑得分与内外向、积极应对呈负相关,与神经质、消极应时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前普遍存在焦虑情绪,且与患者的人格特征及应对方式相关。护理人员需针对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及较多采用消极应对方式的患者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以缓解其焦虑情绪,顺利完成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乳腺癌术后患者自我形象水平、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的现状,并分析自我形象与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对451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乳腺癌自我形象量表(BIBCQ)、应对方式问卷(SCSQ)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结果:乳腺癌术后患者自我形象总分为(99.71±22.52);积极应对方式得分为(2.05±0.54);消极应对方式得分为(1.45±0.52);社会支持总分为(45.16±7.45)。积极应对方式、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自我形象总分均呈负相关(P0.01);消极应对方式与自我形象总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鼓励患者采用积极应对方式,建立更加人性化、全方位的社会支持网络,有效地提高患者自我形象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因胎儿畸形终止妊娠产妇悲伤反应的现状及其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 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按便利抽样法选择在宁波市两所医院产科因胎儿畸形终止妊娠的产妇302名,采用一般情况、中文版围产期悲伤量表(perinatal grief scale,PGS)及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e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对其进行调查。结果因胎儿畸形终止妊娠产妇的悲伤反应总分为(94.21±10.23)分,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西方常模;应对方式中消极应对得分为(1.95±0.92)分,积极应对得分为(1.42±0.54)分;悲伤反应与应对方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因胎儿畸形终止妊娠产妇的产后存在明显的悲伤反应,比正常人更多的应用消极应对方式;帮助胎儿畸形终止妊娠产妇克服消极情绪,鼓励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是降低悲伤反应的关键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相关性。 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心理弹性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204例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调查。 结果 患者的心理弹性、社会支持、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得分分别为(60.75±12.47)分、(54.61±12.40)分、(1.56±0.63)分、(1.82±0.60)分。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积极应对呈正相关,与消极应对呈负相关。 结论 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心理弹性较低,护理人员应通过改善患者的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来提高其心理弹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女性乳腺癌病人配偶的自我效能和应对方式情况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女性乳腺癌病人配偶120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女性乳腺癌病人配偶的自我效能感得分为(21.83±3.06)分,处于中等水平,应对方式得分为(21.50±3.62)分,自我效能与应对方式总分呈正相关(r=0.912,P0.05)。[结论]医护人员应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其配偶的自我效能,促进照顾者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解决照顾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而提高照顾者的生活质量及对病人的照护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应对方式与希望及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Herth希望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115例老年MHD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患者的积极应对得分(1.58±0.47)分,低于全国常模,消极应对得分(1.84±0.43)分,高于全国常模。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积极应对与希望、社会支持呈正相关,消极应对与希望及社会支持呈负相关。结论老年MHD患者的应对方式有待改善,护理人员应采取措施增强患者的希望及社会支持,进而促进其应对方式的改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晚期肝癌患者预感性悲伤与灵性健康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9年1至9月天津市某三级甲等专科医院255例晚期肝癌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预感性悲伤量表及灵性健康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晚期肝癌患者预感性悲伤得分为(35.75±9.21)分,灵性健康得分(31.93±7.24)分,预感性悲伤与灵性健康呈负相关(P<0.05)。 结论:临床人员可通过尊严疗法及生命意义疗法,满足患者的灵性需求,帮助患者以积极态度应对死亡,缓解预感性悲伤,平静祥和渡过人生最后阶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对配偶的情绪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对10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配偶进行调查。结果100例配偶的SDS和SAS得分分别为45±6和39±7,分别明显高于国家常模(t=5.0,2.58,P<0.01);男患者配偶的SDS得分显著高于女患者配偶的得分(t=3.49,P<0.01),SAS得分两者无差异(t=1.48,P>0.05);农村患者配偶的SDS得分明显高于城市患者配偶的得分(t=3.59,P<0.05),而SAS得分两者患者配偶的得分无差异(t=1.52,P>0.05);在SCSQ得分中,男女患者配偶间及农村城市患者配偶的积极应对方式得分均无明显差异(t=0.78与1.8,P>0.05);在消极应对方式得分中,男患者配偶得分明显高于女患者配偶得分(t=3.43,P<0.01),农村患者配偶得分明显高于城市患者配偶的得分(t=2.43,P<0.05);相关分析可见患者消极应对方式分与抑郁和焦虑得分均呈正相关(r=0.507,P<0.01和r=0.215,P<0.05),积极应对方式分与一般状况及焦虑抑郁等无相关性。结论精神分裂症发病可导致配偶明显的抑郁和焦虑状态(尤以男患者配偶和农村患者配偶为重);配偶的情绪影响(尤其是抑郁)会加重其消极应对方式,建议给予其适当的心理辅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青壮年脑胶质瘤患者配偶的预期性悲伤(Anticipatory Grief,AG)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预期性悲伤量表(AGS)、配偶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oP-O-SF/P)、照顾者负担量表(ZBI)对164名青壮年脑胶质瘤患者配偶进行调查,同时采用中文版安德森脑肿瘤症状评估量表(MDASI-BT)对患者进行调查。结果:青壮年脑胶质瘤患者配偶预期性悲伤得分为(81.61±7.95)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配偶疾病复发恐惧程度、照顾负担及患者病理分级、症状困扰程度、生活自理能力是青壮年脑胶质瘤患者配偶预期性悲伤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青壮年脑胶质瘤患者配偶的预期性悲伤感较为明显,医护人员应及时准确识别配偶的预期性悲伤感,通过提供有力的医护支持,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其生活质量及对患者的照顾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乳腺癌术后患者应对方式与其自我管理行为及复发恐惧现状,并探讨其相关性,为制订提高乳腺癌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降低其复发恐惧程度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医学应对问卷(medical coping modes questionnaire,MCQM)、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和癌症焦虑量表(cancer worry scale,CWS)对33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测评,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患者应对方式与其自我管理行为及复发恐惧的相关性。结果 330例乳腺癌切除术后患者MCQM总分(79.10±7.62)分;自我管理行为总分(45.31±4.52)分;CWS得分(14.86±4.36)分。患者采取面对应对方式与复发恐惧呈负相关;与自我管理行为呈正相关(均P0.001)。患者采取回避和屈服应对方式与复发恐惧呈正相关;与自我管理行为呈负相关(均P0.001)。结论乳腺癌术后患者应对方式与其自我管理行为及复发恐惧感具有较为密切的相关性。医护人员应积极采取措施以提高患者的应对方式,进而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能力及降低其复发恐惧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脑胶质瘤患者主要照顾者预期性悲伤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我科住院治疗的162名脑胶质瘤患者主要照顾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预期性悲伤量表、应对方式量表、照顾者负担量表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脑胶质瘤患者主要照顾者预期性悲伤得分为(77.85±10.52)分,得分率为57.67%.线性回归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信息需求、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癌症患者信息选择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62例卵巢癌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得分为(101.24±12.83)分,其中91.94%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处于中、高水平;患者的信息选择问卷得分为(40.45±8.05)分,积极应对得分为(1.49±0.43)分,消极应对得分为(2.01±0.70)分。疾病不确定感与信息需求、消极应对呈正相关(r=0.432,r=0.411),与积极应对呈负相关(r=-0.406)。结论卵巢癌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水平普遍较高,满足患者的信息需求、指导患者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焦虑抑郁与配偶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1-01—2013-12支气管哮喘患者146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等,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及配偶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影响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支气管哮喘患者焦虑分值(55.62±9.98)分,抑郁(56.24±10.64)分;配偶积极应对分值(19.18±5.63)分,消极应对(11.20±3.45)分;社会支持总分(38.85±6.73)分,其中主观支持(23.71±4.45)分,客观支持(8.85±2.81)分,社会支持利用度(6.29±1.92)分。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焦虑分值与积极应对、主观支持、客观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分值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与消极应对分值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抑郁分值与积极应对、主观支持、客观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分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消极应对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与配偶的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显著相关,应进行有效的干预。  相似文献   

19.
邹东奇 《全科护理》2021,19(7):890-893
目的:初步探讨脑肿瘤患儿主要照顾者的预期性悲伤与生活质量现况,并分析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预期性悲伤量表和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对51名脑肿瘤患儿主要照顾者进行调查和评分,并分析其预期性悲伤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结果:脑肿瘤患儿照顾者预期性悲伤总分为(89.22±9.45)分,脑肿瘤患儿照顾者生活质量得分中社会关系维度得分最高,为(33.88±1.87)分;其次为个人信仰,得分为(33.25±1.19)分;与周围环境关系得分最低,为(30.78±2.32)分;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失去的感觉和焦虑与生活质量各领域均呈负相关(均P<0.05),愤怒和悲伤与心理状态、独立能力及与周围环境关系呈负相关(均P<0.05),内疚和易怒除与个人信仰无相关外,与其他5个领域均呈负相关(均P<0.05),完成任务能力除与社会关系、个人信仰无相关外,与其余4个领域均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脑肿瘤患儿的照顾者预期性悲伤程度较严重,与其生活质量存在相关性,医护人员要采取综合措施对其进行干预,降低照顾者的预期性悲伤程度,提高其生活质量,增强其照顾脑肿瘤患儿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江爱玉  苏雅芳 《护理与康复》2012,11(12):1121-1123
目的调查精神科老年病区护士的应对方式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正性负性情绪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52名精神科老年病区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将应对方式得分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护士的积极应对方式因子分(35.21±5.1)分、消极应对方式因子分(22.65±4.1)分,与国内常模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显示,积极应对方式与正性情绪、家庭内外支持呈正相关,与负性情绪呈负相关;消极应对方式与正性情绪呈负相关,与负性情绪呈正相关;应对倾向与正性情绪、家庭内外支持呈正相关,与负性情绪呈负相关。结论精神科老年病区护士以积极应对方式为主,应对能力与个体情绪和社会支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