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土壤中汞的来源及土壤汞污染修复技术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土壤中汞的来源,综述了土壤汞污染修复技术,包括2种常用修复技术——固化稳定化技术、热解析修复技术,3种新兴修复技术——植物修复技术、基因工程技术、纳米修复技术。最后对土壤汞污染及其修复技术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辽宁化工》2021,50(10)
对土壤汞污染的修复技术进行了概述,重点阐述了物理修复法、化学修复法以及生物修复法(包括植物修复和微生物修复),并介绍了上述方法的优缺点。最后对土壤汞污染的修复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土壤汞污染是与温室效应同样重要的全球性问题,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有严重的危害性,其治理的种种修复措施是当前研究的热门方向。本文总结了土壤中汞迁移的影响成分,以及导致土壤中汞浓度增长的来源。分析了当前主要的汞污染土壤治理方法,并对未来汞污染治理方法进行瞻望。  相似文献   

4.
由于万山汞矿是中国最大的汞矿之一,虽然以停产,但长期的开采对的土壤形成了很严重的污染,土壤汞含量以远远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现以生物修复法加化学稳定法对万山土壤进行修复,使万山土壤汞含量降低。从而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重点关注氯碱行业产生的汞污染现状,对适用于场地汞污染土壤的物理、化学及植物修复技术进行了综述,分析了不同修复技术的优势以及其局限性,并指出在工程应用中往往结合两种或多种修复技术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6.
林志坚 《广东化工》2011,38(7):90+74-90,74
针对我国有机物-汞复合污染土壤的现状,文章提出一种热修复工艺,并且对该工艺流程以及控制参数进行研究,以达到处理有机物-汞复合污染土壤达标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汞污染土壤的化学强化油菜修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汞污染不仅影响植物生态系统,还可以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为了研究土壤汞污染的化学强化植物修复,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硫代硫酸铵的添加对油菜吸收土壤汞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施加硫代硫酸铵提高了油菜对汞的吸收,当硫代硫酸铵的添加比为0.4%时,油菜根、茎、叶三部分汞含量较对照高出5.838、0.088、0.203 mg/kg。硫代硫酸铵的施用增加了油菜汞吸收的原因在于硫代硫酸铵改变了汞在土壤中的赋存形态,提高了其生物可利用性。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一个工业大国。在传统工业领域,诸如有色金属冶炼、火力发电厂等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汞排放。据统计,我国每年汞排放总量在2 000t以上。目前我国1.61%的土壤中存在汞含量超标现象,而国内汞、有色金属矿区、冶炼厂等工业用地土壤汞含量严重超标,火力发电厂用地汞含量普遍超标。汞污染土壤的各种修复技术也成为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针对当下国内外最新、最常用、最科学的各种修复技术的特点、优势和不足进行总结,为我国汞污染土壤治理修复技术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采用"土壤淋洗技术"对某化工场地受汞污染土壤进行修复实验研究,对土壤淋洗技术的各关键技术参数,如淋洗剂的选择与浓度、固液比、反应时间等进行实验研究,确定最佳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在采用复合淋洗剂A2-3、固液比为1:6、反应时间48h,对汞污染土壤去除效率最佳,去除率为91.26%,经修复后土壤中Hg含量小于10mg/kg,符合本次修复目标值要求,对实际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不同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包括物理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和生物修复技术等;对各种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分析;进一步提出了修复中需关注的问题,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鼠李糖脂在土壤污染修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俊峰  门晋名 《应用化工》2012,41(4):697-700
介绍了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在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作用及对土壤中原油、多氯联苯、多环芳烃等污染物的降解作用,并且廉价、无毒、可生物降解,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土壤生物修复中的应用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慧龙  刘铮 《化工进展》2007,26(6):782-787
综述了分子生物学技术包括环境微生物群落降解基因分析、16S rRNA序列分析技术以及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生物修复技术中跟踪污染土壤中降解微生物行为、监测降解基因和微生物群落变化,揭示了其中的分子机制的应用现状,对各项技术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环境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邢新会  刘则华 《化工进展》2004,23(6):579-584
生物修复技术是环境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总结了生物修复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原位生物修复技术、异位生物修复技术和环境生物修复过程的微生物监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环境生物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4.
From several mercury removing microorganisms, we selected Bacillus megaterium MB1, which is non-pathogenic, broad-spectrum mercury resistant, mercuric ion reducing, heat tolerant, and spore-forming, as a useful bacterium for bioremediation of mercury pollution. In this study, mercury removal performance of the immobilized B. megaterium MB1 was investigated to develop safe, efficient and stable catalytic bio-agent for mercury bioremedi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lginate gel immobilized B. megaterium MB1 cells efficiently removed 80% of mercury from the solution containing 10 mg/L mercuric chloride within 24 h. These cells still had high activity of mercury removal even after mercuric ion loading was repeated for nine times. The analysis of mercury contents of the alginate beads with and without immobilized B. megaterium MB1 suggested that a large portion of reduced metallic mercury was trapped in the gel beads.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alginate gel immobilized B. megaterium MB1 cells have potential to remove and recover mercury from mercury-containing water.  相似文献   

15.
地下水有机污染的原位生物修复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综述了国外地下水有机污染原位生物修复的研究与应用进展过程,着重阐述微生物,电子受体,营养元素和环境因素对生物降解的影响。指出土著菌,溶解氧的关键作用和基因工程菌,胶态微气泡的应用前景,并展望了今后我国地下水有机污染治理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任志盛  刘数华 《硅酸盐通报》2021,40(6):2042-2051
世界范围内的土壤中广泛存在重金属污染,正确认识土壤中重金属的存在形式有利于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土壤修复。现有技术中,根据修复原理可分为物理、化学、生物、电气和热修复五种,具体方法为覆盖、封装、填埋、土壤冲洗、电动萃取、稳定化/固化、玻璃化、植物修复及微生物修复。这些技术具有相应的优缺点和适用性,覆盖、封装和填埋适用于污染严重面积小的区域;土壤冲洗工程量大,需要对螯合剂进行处理;电动萃取适用于浅层、低浓度污染场地,处理时间长;稳定化/固化应用广泛但不能从土壤中根除重金属;植物修复需提高效率。合适的修复技术对于重金属污染土壤再利用至关重要,需结合污染的类型和程度、修复目标、场地特征、成本效益、修复时间。  相似文献   

17.
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治理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分析讨论了影响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过程的主要因素,并总结了生物强化手段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重质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以其成本低、环境友好而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生物修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难降解的重质石油烃尤其是芳烃的生物降解基因和机理的研究。微观上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探索石油烃生物降解的机理、宏观上应用先进的仪器研究石油烃的降解和物理参数相关性的规律,筛选优势降解菌或菌群培育高效基因工程菌,通过对降解石油中重质组分的菌群进行群落分析和同生菌群的强化研究,认为不可培养微生物的研究和从分子水平重建石油降解微生物区系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污染土壤原位生物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仕聪 《广东化工》2011,38(7):123-124,117
原位生物修复在治理污染土壤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因而对于原位生物修复的研究愈加受到重视。文中针对原位生物修复特点、发展情况进行了综述。并对其进行了展望、提出了一些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