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为满足概念设计初期机床外观设计的要求,对传统参数化建模和非参数化建模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参数化建模和非参数化建模的混合建模方法,通过分析两种建模技术的优势和不足,给出混合建模思路、原则、流程,归纳出采用简化结构、使用贴图、建立模型库等提高建模效率的方法,最后将混合建模方法在实例中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
家具产品虚拟三维快速建模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家具产品特点,从产品虚拟设计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在建立家具CAD系统(FCADS)中,实现三维快速建模所采用的板块拼搭建模、特征布尔运算建模、模型驱动建模、参数化建模、三维封边以及虚拟装配建模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简化建模步骤,提高零件建模效率,提出了一种混合建模方法。以剃须刀外壳高效率、表面流线形建模为目标,灵活采用UGCAD特征建模工具并结合自由曲面建模工具方法,并采用了优化的建模方法与步骤。实验结果表明该产品的外壳达到了预期的美观、实用、流线形设计要求,为复杂产品的造型提供了设计思路和方法,对其他类型零件的建模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浅析参数化建模与同步建模技术的特点。对简单介绍了NX11.0同步建模命令集,通过对参数化建模、同步建模方法的实例运用及比较分析,验证了同步建模的强大功能及其智能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在协同研制模式下,分系统结构建模与仿真工作可并行开展,但由于缺乏制定仿真建模规范等原因,目前大部分产品仍采用传统的串行封闭式建模与仿真模式。为提高产品设计效率,需要开展对协同建模与仿真技术的研究。文中结合雷达结构领域联合建模与仿真的特点,分析了协同建模与仿真的现状与技术难点,重点探讨了协同建模与仿真流程、协同仿真建模规范、协同建模与仿真架构等关键技术,并根据分析结果给出了雷达结构协同建模与仿真技术实例,实现了基于共享模型的紧密集成与协同。  相似文献   

6.
鉴于增材制造的应用条件不断成熟的机遇,本文对产品快速建模技术展开研究,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面向增材制造的建模技术包括层次建模、标准化建模和参数化建模等技术,为产品发的快速建模打下基础。本文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证明采用上述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建模效率。  相似文献   

7.
表面粗糙度是表征加工质量的一个重要参数,对加工工件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对表面粗糙度进行建模,可在加工前预测加工工件的粗糙度,进而提高加工质量,因此有必要对车削表面粗糙度的建模方法进行研究。文中将建模方法分成了理论建模和经验参数建模两种方法,针对理论建模方法,主要从机床、刀具、材料等方面分析影响表面粗糙度的因素,并分别介绍了各个影响因素的建模方法;对于经验参数建模方法,主要从具体使用的数学模型的角度,介绍了各种方法的建模过程。最后,对理论建模和经验建模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阐明了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对可重构制造系统建模方法,包括基于Petri网的可重构制造系统建模、基于排队网络的可重构制造系统建模、基于马尔可夫链的可重构制造系统建模、基于多Agent理论的可重构制造系统建模等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并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最后给出了可重构制造系统建模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CAD线框建模、表面建模、实体建模等三维几何建模方法和AutoCAD多边形网格的曲面建模方法,介绍了利用ActiveX Automation技术和VB开发工具进行二次开发实现离散点数据自动生成AutoCAD网格曲面的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以摩托车覆盖件的逆向建模过程为例,分别采用境界拟合和面片拟合的方法对曲面的快速重构技术进行了探讨;对两种不同建模方法得到的曲面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通过面片拟合获得的曲面表面质量高、曲面连续性好,但是,建模效率相对较低,适合用于表面质量要求较高的曲面建模中;通过境界拟合获得的曲面表面质量相对较差、曲面连续性相对较差,但是,建模效率较高,适用于表面质量要求相对不高的曲面建模中。通过对比两种建模方法的优缺点,为不同建模要求下快速建模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机械行业三维建模技术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机械行业广泛使用的三维建模技术进行了系统的调研分析,以常用软件为分析单元,从其功能特点、发展历程、技术更新趋势、应用领域等方面着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同时阐述了三维建模技术之间以及三维建模技术与常用分析软件之间及办公软件的接口技术。希望能够引导初学者选择合适的建模技术进行学习;帮助那些要引进三维建模技术的企业合理地选择建模技术;拓宽已经掌握三维建模技术人员的眼界。  相似文献   

12.
船用螺旋桨形状复杂,为满足快速、精确建模的要求,提出一种基于VB.NET编程语言的螺旋桨三维自动建模方法。基于桨叶切面基础数据,推导桨叶型值点数学转换公式。利用Excel完成桨叶切面基础数据和桨毂数据的存储与读取。研究螺旋桨建模方法,对CATIA进行二次开发,集成型值点导入、曲面建模、实体填充等建模流程。基于VB.NET语言将上述操作程序化,设计界面友好的螺旋桨自动建模软件。利用该软件完成桨叶的自动建模,并进行光顺性检查和模态分析。这里建立的螺旋桨自动建模方法简单高效,能够避免传统几何建模方法的手工操作量大、易出错的缺点。  相似文献   

13.
针对复杂物理系统工程设计中多领域之间耦合并需要统一建模的问题,研究了基于Modelica语言多领域统一建模平台所涉及的文本建模、可视化建模、文本关联和模型解析等关键技术,并开发了相应的平台.开发了支持关键字高亮技术的文本编辑器,实现了文本建模;提出了模型库的序列化加载策略以提高模型库的加载速度;采用文本关联修改技术,保证了可视化建模中的模型与Modelica描述文本的一致性;通过词法分析、语法分析和语义检查等解析机制对文本建模或可视化建模所建立的Modelica模型进行合法性检查.最后给出了建模实例.  相似文献   

14.
数字化制造中的建模和仿真技术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论述了面向数字化制造的三类建模和仿真技术,即产品建模和仿真技术、工艺过程建模和仿真技术以及制造系统建模和仿真技术,并结合具体研究项目,重点介绍了面向制造的产品数字化建模、导管数控弯曲过程建模与仿真、虚拟装配与装配过程仿真、生产线建模与仿真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指出为提高制造系统的快速响应特性、运行效率及可靠性,应在产品数字化建模研究的基础上,重视对工艺过程,即产品加工过程、装配过程及生产系统规划、重组和仿真等技术的研究,以实现生产资源和加工过程的优化以及从传统制造向可预测制造模式的转变。最后指出了推动数字化建模和仿真技术朝实用化方向发展的几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5.
基于VERICUT的数控机床建模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控机床建模是数控加工仿真的基础,通用化的建模方法是保证仿真高效的要求之一.本文简介了虚拟制造软件VERICUT的功能模块,基于VERICUT的建模技术,分析了不同类型数控机床的建模过程,总结了建模方法的共同特性,提出了面向不同类型、多种机床的通用建模过程.最后以五轴加工中心机床作为实例详细介绍了在VERICUT上的建模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一种新型的基于组态软件的DCS仿真开发平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国防部关键技术计划中定义:“仿真是一个模型或一套模型的形成和运行。”这个简练的定义说明仿真与建模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没有模型就不能进行仿真,可见仿真开发平台设计的关键在于建模平台的设计。目前建模技术主要有手工建模、模块化建模、专用仿真语言、面向对象建模和图形自动化建模等,这些建模技术在表现形式上虽然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17.
载荷校准虚拟试验可以实现对真实试验的外推、预测以及模拟演练等。建模的优劣影响了载荷校准虚拟试验对真实试验的逼真度,决定了虚拟试验的成败。本文以某型飞机机翼为例,研究了载荷校准虚拟试验建模的各个环节,包括有限元建模、虚拟应变电桥建模、约束及载荷建模和模型修正等,形成了载荷校准虚拟试验的建模方法。  相似文献   

18.
基于雷达结构研制的实际需求,开展了基于骨架模型的协同有限元建模研究,详细规范定义了协同建模的环境、流程、建模要求和质量控制要求等,从而为快速高效建模、并行仿真、仿真置信度提升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9.
面向产品创新的3维草图设计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满足草图设计过程中快速建模和简便交互的需要,提出了一种融合手势建模和轮廓建模优势的3维草图设计技术,主要包括基于单笔画的草图手势识别、2维草图识别规整、3维快速建模和模型编辑技术等.对忽略细节的3维建模采用自由手绘建模,而对于规则3维图形的建模则采用特征手势建模,以此支持快速建模.手势交互取代了传统的图形用户界面,更加符合设计师的草绘习惯.最后,开发了一个草图设计原型系统,并以杯子设计为例,验证了该技术和原型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CAD复合建模新技术。介绍了复合建模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特点。以光仪零部件建模的应用实例说明了复合建模技术是直接建模技术和参数化建模技术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